一种防尘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6989发布日期:2021-03-30 19:3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密封圈。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机械设备的密封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决定着工业自动化中流体和气体的传动性能以及密封产品的好坏。

目前,液动/气动元件之间的密封装置通常仅仅选择密封圈等单一密封元件,但是这样的结构设置,会产生抗腐蚀性能、防尘性能和密封性能等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防尘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直径相同的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所述密封圈本体具有上密封端、左密封端、右密封端及下密封端,所述左密封端、右密封端分别与上密封端垂直,所述左密封端与下密封端垂直,所述右密封端的厚度小于左密封端的厚度,所述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间隔并排设置在上密封端外侧,所述下密封端的一侧设有一v形槽,v形槽与右密封端相连接设置形成一密封唇口。设置两个并排的o型圈,可以更好地均衡压力,密封圈本体可以有效防止污垢和灰尘的侵入,密封唇口与活塞杆接触,泄漏的油液可通过密封唇口进行密封,防尘效果和密封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右密封端的厚度是左密封端厚度的三分之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v形槽为不对称的v形槽,由长边及短边形成所述不对称v形槽。挤压弹性形变量大,密封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长边的尾端与右密封端的底端相连接设置,形成密封唇口。设置密封唇口可对活塞杆运动时泄漏的油液进行密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短边尾端与下密封端的右端相连接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长边与短边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角度为120°~150°。设置成钝角可以拥有更大的挤出间隙以及抗挤压能力,因此具有更好的防尘和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o型圈的直径、第二o型圈的直径与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之间的间隔之和小于密封圈本体的轴向宽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圈本体的材料为四氟乙烯。使密封圈本体达到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密封端、左密封端、右密封端、下密封端、v形槽及密封唇口为一体化成型结构。一体化成型整体性好,安装简单,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防尘密封圈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防尘密封圈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防尘密封圈。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密封圈用于缸体400与活塞杆500之间的防尘密封,活塞杆500与缸体400间隙配合,缸体400上开设用于安装防尘密封圈的安装沟槽410。防尘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100、直径相同的第一o型圈200和第二o型圈300,所述密封圈本体100具有上密封端110、左密封端120、右密封端130及下密封端140,所述左密封端120、右密封端130分别与上密封端110垂直,所述左密封端120与下密封端140垂直,所述右密封端130的厚度小于左密封端120的厚度,右密封端130的厚度是左密封端120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o型圈200和第二o型圈300以一定间隔并排设置在上密封端110外侧,所述下密封端140的右侧设有一不对称的v形槽150,从横截面上看,由长边151及短边152形成所述不对称v形槽150。所述短边152尾端与下密封端140的右侧相连接设置,所述长边151的尾端与右密封端130的底端相连接设置,形成密封唇口160。第一o型圈200、第二o型圈300、右密封端130及左密封端120的上部嵌入安装沟槽410中,第一o型圈200、第二o型圈300与安装沟槽410的侧壁间隙配合,右密封端130及左密封端120的上部与安装沟槽410的侧壁过盈配合,下密封端140与密封唇口160与活塞杆500过盈相接触,过盈配合。防尘密封圈设置两个并排的o型圈,可以更好地均衡压力,密封圈本体100可以有效防止污垢和灰尘的侵入,下密封端140和密封唇口160与活塞杆500接触,泄漏的油液可通过下密封端140和密封唇口160进行密封,防尘效果和密封效果好。不对称的v形槽150,挤压弹性形变量大,密封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长边151与短边15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角度为120°~150°,优选为135°。设置成钝角可以拥有更大的挤出间隙以及抗挤压能力,因此具有更好的防尘和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型圈200的直径、第二o型圈300的直径与第一o型圈200和第二o型圈300之间的间隔之和小于密封圈本体100的轴向宽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本体100的材料为四氟乙烯。使密封圈本体100达到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密封端110、左密封端120、右密封端130、下密封端140、v形槽150及密封唇口160为一体化成型结构。一体化成型整体性好,安装简单,密封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密封圈通过密封圈本体实现防止污垢和灰尘的侵入的效果,并排设置两个o型圈能更好的均衡密封圈的压力,不易变形泄漏,同时通过设置下密封端140及密封唇口160,可以达到对泄漏的油液进行密封,密封圈本体采用四氟乙烯材料制成,使之具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本体、直径相同的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所述密封圈本体具有上密封端、左密封端、右密封端及下密封端,所述左密封端、右密封端分别与上密封端垂直,所述左密封端与下密封端垂直,所述右密封端的厚度小于左密封端的厚度,所述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间隔并排设置在上密封端外侧,所述下密封端的一侧设有一v形槽,v形槽与右密封端相连接设置形成一密封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密封端的厚度是左密封端厚度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为不对称的v形槽,由长边及短边形成所述不对称v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的尾端与右密封端的底端相连接设置,形成密封唇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边尾端与下密封端的右端相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与短边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角度为120°~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型圈的直径、第二o型圈的直径与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之间的间隔之和小于密封圈本体的轴向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本体的材料为四氟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端、左密封端、右密封端、下密封端、v形槽及密封唇口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尘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直径相同的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所述密封圈本体具有上密封端、左密封端、右密封端及下密封端,所述左密封端、右密封端分别与上密封端垂直,所述左密封端与下密封端垂直,所述右密封端的厚度小于左密封端的厚度,所述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间隔并排设置在上密封端外侧,所述下密封端的一侧设有一V形槽,V形槽与右密封端相连接设置形成一密封唇口。设置两个并排的O型圈,可以更好地均衡压力,密封圈本体可以有效防止污垢和灰尘的侵入,下密封端和密封唇口与活塞杆接触,泄漏的油液可通过下密封端和密封唇口进行密封,防尘效果和密封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叶水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源仕液压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6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