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6974发布日期:2021-03-30 19:3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塞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密封圈。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油缸活塞孔用密封均单独设计使用o形结构的密封圈或者单独设计使用矩形结构的斯特封。斯特封一般由一个橡胶o型圈及聚四氟乙烯圈组合而成,适用于液压缸活塞密封。但斯特封的缺点是不适用于高压或超高压的工况条件和液压系统,尤其是很多重型液压设备需要耐高压的活塞密封,普通活塞用斯特封密封压力最高只有60mpa,无法达到更高的压力需求,在很多设备中无法密封,适用于更高压力的活塞密封形成了行业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活塞密封圈,包括:圆环状的第一圈体、第二圈体及第三圈体,所述第二圈体具有第二上表面、第二左侧面、第二右侧面及第二下表面,所述第一圈体设置在第二下表面内侧中部且与第二下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圈体的截面直径小于第二圈体的轴向宽度,所述第二圈体上部一角设有与第三圈体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第三圈体设置在所述缺口中。第二圈体的第二上表面与缸体相接触,过盈配合,对活塞起密封作用,第三圈体设置在第二圈体上部一角,起支撑作用,防止第二圈体在活塞在运动时被挤压带出,提高整个密封圈的抗挤压性,使得活塞密封圈适用与高压或超高压的工况和液压系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位于第二右侧面与第二上表面的相接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上表面与第二下表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左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圈体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具有第三上表面、第三左侧面、第三右侧面及第三下表面,所述第三上表面与第三下表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左侧面与第三右侧面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上表面与第三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二右侧面与第三右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圈体轴向宽度为第二圈体轴向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所述第三圈体的径向厚度为第二圈体径向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圈体为o型密封圈。o型圈为施力元件,提供足够的密封力,并对第二圈体起补偿作用,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左侧面与第二上侧面的相接处设置倒角,角度为30°~60°。倒角起导向作用,安装更快捷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上表面与第三右侧面的相接处设置倒角,角度为30°~60°。倒角起导向作用,安装更快捷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下表面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圈体与所述弧形凹槽相接触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上表面、第二左侧面、第二右侧面及第二下表面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化成型整体性好,安装简单,密封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上表面、第三左侧面、第三右侧面及第三下表面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化成型整体性好,安装简单,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活塞密封圈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活塞密封圈的分解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活塞密封圈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活塞密封圈。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密封圈用于缸体400与活塞500之间的密封,活塞500与缸体400间隙配合,活塞500上开设用于安装活塞密封圈的安装沟槽510。活塞密封圈包括圆环状的第一圈体100、第二圈体200及第三圈体300,所述第二圈体200具有第二上表面210、第二左侧面220、第二右侧面230及第二下表面240,所述第一圈体100设置在第二下表面240内侧中部且与第二下表面240相接触,所述第一圈体100的截面直径小于第二圈体200的轴向宽度,所述第二圈体200上部一角设有与第三圈体300相适配的缺口250,所述第三圈体300设置在所述缺口250中。所述缺口250位于第二右侧面230与第二上表面210的相接处,所述第二上表面210与第二下表面240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左侧面220与第二右侧面230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圈体300的截面形状大致为长方形,具有第三上表面310、第三左侧面320、第三右侧面330及第三下表面340,所述第三上表面310与第三下表面340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左侧面320与第三右侧面330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上表面210与第三上表面310平齐,所述第二右侧面230与第三右侧面330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圈体100与第二圈体200的第二左侧面220、第二右侧面230、第二下表面240均嵌入安装沟槽510内,第一圈体100与安装沟槽510槽底相接触,过盈配合,第二圈体200的第二上表面210与缸体400相接触,过盈配合,对活塞500起密封作用,第三圈体300设置在第二圈体200右上角的缺口250中,起支撑作用,防止第二圈体200在活塞500在运动时被挤压带出,提高整个密封圈的抗挤压性,使得活塞密封圈适用与高压或超高压的工况和液压系统。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圈体300轴向宽度为第二圈体200轴向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所述第三圈体300的径向厚度为第二圈体200的径向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第三圈体300的体积占据足够的比例,才能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圈体100为o型密封圈。o型圈为施力元件,提供足够的密封力,并对第二圈体200起补偿作用,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左侧面220与第二上侧面的相接处设置倒角,角度为30°~60°。倒角起导向作用,安装更快捷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上表面310与第三右侧面330的相接处设置倒角,角度为30°~60°。倒角起导向作用,安装更快捷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表面210、第二左侧面220、第二右侧面230及第二下表面240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化成型整体性好,安装简单,密封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上表面310、第三左侧面320、第三右侧面330及第三下表面340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化成型整体性好,安装简单,密封效果好。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所述第二下表面240设有弧形凹槽241,所述第一圈体100与弧形凹槽241相切设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塞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的第一圈体、第二圈体及第三圈体,所述第二圈体具有第二上表面、第二左侧面、第二右侧面及第二下表面,所述第一圈体设置在第二下表面内侧中部且与第二下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圈体的宽度小于第二圈体的宽度,所述第二圈体上部一角设有与第三圈体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第三圈体设置在所述缺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位于第二右侧面与第二上表面的相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表面与第二下表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左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圈体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具有第三上表面、第三左侧面、第三右侧面及第三下表面,所述第三上表面与第三下表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左侧面与第三右侧面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表面与第三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二右侧面与第三右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圈体轴向宽度为第二圈体轴向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所述第三圈体的径向厚度为第二圈体径向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圈体为o型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侧面与第二上侧面的相接处设置倒角,角度为30°~6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表面与第三右侧面的相接处设置倒角,角度为30°~6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表面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圈体与所述弧形凹槽相接触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活塞密封圈,包括:圆环状的第一圈体、第二圈体及第三圈体,所述第二圈体具有第二上表面、第二左侧面、第二右侧面及第二下表面,所述第一圈体设置在第二下表面内侧中部且与第二下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圈体的宽度小于第二圈体的宽度,所述第二圈体上部一角设有与第三圈体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第三圈体设置在所述缺口中。第二圈体的第二上表面与缸体相接触过盈配合,其活塞密封作用,第三圈体设置在第二圈体上部一角,起支撑作用,防止第二圈体在活塞在运动时被挤压带出,提高整个密封圈的抗挤压性,使得活塞密封圈适用与高压或超高压的工况和液压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叶水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源仕液压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6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