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0588发布日期:2021-06-15 19:5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舱航向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



背景技术:

大尺寸吊舱在航向轴系设计上,多采用角接触轴承或四点接触轴承,角接触轴承和四点接触轴承仅有防尘盖和开式的两种形式,在使用过程中,油脂会慢慢挥发,油脂变少会增大轴承摩擦,甚至损伤轴承。所以吊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轴承进行维护,重新装填油脂。

由于吊舱结构复杂,需要专业人员,维护过程耗时较长,并且维护过程需要拆卸多个组件,并且涉及吊舱通信线路的重新焊接,所以维护过程存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以解决航向轴承润滑维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用于安装航向轴承的轴承安装面,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设有油槽,所述油槽通过第一油道与所述轴承安装面连通,所述供油结构还包括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所述第一压盖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压盖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盖外侧,所述第一压盖、第二压盖封盖油槽、第一油道和航向轴承于所述底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盖与第二压盖的接触面呈迷宫密封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油槽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油槽沿底座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油槽之间设有起连通作用的第二油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油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油槽均设有一个与所述轴承安装面相连通的所述第一油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航向轴承安装在底座的轴承安装面内,航向轴穿设在航向轴承内,油槽内注满润滑脂,第一压盖设置在底座的第一端面,第二压盖设置在第一压盖外侧,第二压盖与第一压盖的接触面密封。油槽内的润滑脂通过油道流向航向轴承,而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相密封使减少了油槽内润滑脂的挥发,既增加了润滑脂的量,又降低了润滑脂挥发量,使航向轴承长期保持油脂充盈的状态,减少重新装填润滑脂的次数,从而减少了维护作业的次数,降低了维护时带来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与航向轴承、航向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轴承安装面,12-油槽,13-第一油道,14-第二油道,2-第一压盖,3-第二压盖,4-航向轴承,5-航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包括底座1、第一压盖2和第二压盖3。

底座1设有用于安装航向轴承4的轴承安装面11,底座1的轴向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其中,第一端面是航向轴承4安装于轴承安装面11的进出端面。底座1的第一端面设有油槽12,油槽12通过第一油道13与轴承安装面11连通。第一压盖2设置于底座1的第一端面,第二压盖3密封设置于第一压盖2外侧,第一压盖2、第二压盖3封盖油槽12、第一油道13和航向轴承4于底座1内。

航向轴承4安装在底座1的轴承安装面11内,航向轴5穿设在航向轴承4内,油槽12内注满润滑脂,第一压盖2设置在底座1的第一端面,第二压盖3设置在第一压盖2外侧,第二压盖3与第一压盖2的接触面密封。油槽12内的润滑脂通过油道流向航向轴承4,而第一压盖2和第二压盖3相密封使减少了油槽12内润滑脂的挥发,既增加了润滑脂的量,又降低了润滑脂挥发量,使航向轴承4长期保持油脂充盈的状态,减少重新装填润滑脂的次数,从而减少了维护作业的次数,降低了维护时带来的风险。

第二压盖3密封设置于第一压盖2外侧,以便保证油槽12内的润滑脂不泄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盖2与第二压盖3的接触面呈迷宫密封形式,迷宫密封能有效密封、避免泄漏,而且非常适合这类端面密封。

在底座1的第一端面可以设置一个油槽12或多个油槽12。当设置一个油槽12时,该油槽12可以是绕第一端面一周的环形凹槽,也可以是绕第一端面的弧形凹槽;当设置多个油槽12时,油槽12多为圆形凹槽、矩形凹槽、腰形凹槽或弧形凹槽,多个油槽12沿底座1的周向均匀分布。优选设置多个油槽12,以便均匀供油。

当设有多个油槽12时,相邻的油槽12之间设有起连通作用的第二油道14,使油槽12之间能够流动润滑脂。为了便于加工,第二油道14设置于底座1的第一端面。

当设置有多个油槽12时,每个油槽12均设有一个与轴承安装面11相连通的第一油道13,以便使每个油槽12均能单独供油,避免仅设置单一油槽12且单一油槽12被堵后不能供油的问题。为了便于加工,第一油道13设置于底座1的第一端面。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用于安装航向轴承的轴承安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设有油槽,所述油槽通过第一油道与所述轴承安装面连通,所述供油结构还包括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所述第一压盖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压盖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盖外侧,所述第一压盖、第二压盖密封所述油槽、第一油道和航向轴承于所述底座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与第二压盖的接触面呈迷宫密封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油槽沿底座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油槽之间设有起连通作用的第二油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油槽均设有一个与所述轴承安装面相连通的所述第一油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舱航向轴承的供油结构,涉及吊舱航向轴承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所述底座设有用于安装航向轴承的轴承安装面,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设有油槽,所述油槽通过第一油道与所述轴承安装面连通,所述第一压盖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压盖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盖外侧,且所述第二压盖可相对所述第一压盖转动,所述第一压盖、第二压盖封盖油槽、第一油道和航向轴承于所述底座内。油槽可贮存较多的润滑脂,通过油槽流向航向轴承,而且密封设置的两压盖减少了润滑脂的挥发量,从而是航向轴承长期保持油脂充盈的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福;姜文辉;徐楠;李玥;任延平;姚春利;王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峰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9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