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92764发布日期:2022-05-18 09:4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星齿轮箱。


背景技术:

2.现有两级行星齿轮箱,其每个行星传动级通常只有一个元件浮动改善各行星轮均载特性,因而均载效果差。水平布置的行星齿轮箱其行星架常采用两种支承形式:前后轴承支承的行星架不能浮动,影响行星传动的均载特性,单个固定轴承支承的行星架仅能获得行星架轴线角度浮动,行星传动的均载效果有限。行星齿轮箱中,通常不能浮动或仅有一维浮动,行星传动轮系均载效果不佳。行星齿轮箱二行星传动轮系常只有一个浮动元件,其均载效果差。行星齿轮箱输入轴齿轮常采用悬臂支承结构,轴向尺寸长,且承受输入端径向附加载荷能力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轴系对中补偿特性的浮动输出结构;行星传动均载效果好、可靠性高的行星齿轮箱。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本技术方案为一种行星齿轮箱,包括箱体、输入轴、一级传动系和二级传动系;所述箱体包括前箱体、中箱体和后箱体;所述一级传动系和二级传动系均可浮动,所述一级传动系包括行星轮a、行星架a和齿圈a,行星架a浮动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所述二级传动系包括太阳轮、太阳轮轴、行星轮b、行星轴b、行星架b和齿圈b,太阳轮轴前端浮动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行星架b 浮动支撑在太阳轮轴后端,行星轮b浮动支撑在行星架b上。
6.作为优选,所述输入轴前端定位支撑在前箱体轴承座上,后端定位支撑在行星架a上。
7.作为优选,所述齿圈a与前箱体结构一体。
8.作为优选,所述行星架a通过滚子调心轴承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
9.作为优选,所述齿圈b与后箱体结构一体。
10.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轮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所述行星架b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太阳轮轴上;所述行星轮b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行星架b上。
11.作为优选,所述行星架a的浮动支撑点与太阳轮轴前端的浮动支撑点重合;所述行星架a通过调心滚子轴承与太阳轮轴前端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一级传动系和二级传动系均可浮动,浮动的输出结构具有良好的轴系对中补偿特性;行星传动均载效果好、可靠性高。
14.二级行星齿轮传动系中,行星轮b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二维浮动的行星轴b上,提高行星传动齿轮系的均载特性,传递能力提高,整机可靠性增强。
15.一级和二级行星齿轮传动系中,太阳轮与前级行星架a浮动连接,传动级行星架a
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承在浮动的太阳轮轴上,行星轮b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二维浮动的行星轴b上,构成太阳轮浮动、行星轮b三维浮动的双元件浮动均载系统,提高行星传动齿轮系的均载特性,传递能力提高,整机可靠性增强。适用于皮带传动输入,可承受较大的齿轮箱输入轴传动连接的附加径向力;增大输入轴支承距,提高行星传动齿轮箱输入轴传动连接的附加载荷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级传动系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二级传动系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记:
21.输入轴1;前箱体2;中箱体3;后箱体4;行星轮a5、行星架a6;齿圈a7;太阳轮8;太阳轮轴9;行星轮b10;行星轴b11;行星架b12;齿圈b13。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行星齿轮箱,包括箱体、输入轴1、一级传动系和二级传动系;所述箱体包括前箱体2、中箱体3和后箱体4;所述一级传动系和二级传动系均可浮动。浮动的输出结构具有良好的轴系对中补偿特性;行星传动均载效果好、可靠性高;能满足结构空间小的特殊驱动系统的传动和安装布置要求,在集成式辊压破碎机上获得成功应用。
25.如图2中所示所述一级传动系包括行星轮a5、行星架a6和齿圈a7;所述输入轴1前端定位支撑在前箱体轴承座上,后端定位支撑在行星架a6上;所述行星架a6浮动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所述齿圈a7与前箱体2结构一体。所述行星架a6通过滚子调心轴承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
26.如图1,图3中所示,所述二级传动系包括太阳轮8、太阳轮轴9、行星轮 b10、行星轴b11、行星架b12和齿圈b13;所述太阳轮轴9前端浮动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所述行星架b12浮动支撑在太阳轮轴9后端;所述行星轮b10 浮动支撑在行星架b12上。所述齿圈b13与后箱体4结构一体。所述太阳轮8 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所述行星架b12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太阳轮轴9上;所述行星轮b10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行星架b12上。
27.二级行星齿轮传动系中,行星轮b10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二维浮动的行星轴b11上,行星轮b10可获得径向和切浮动,同时还可获得行星轴b11轴线角度方向的浮动。二维浮动,提高行星传动齿轮系的均载特性,传递能力提高,整机可靠性增强。
28.所述行星架a6的浮动支撑点与太阳轮轴9前端的浮动支撑点重合;所述行星架a6
通过调心滚子轴承与太阳轮轴9前端连接。适用于皮带传动输入,可承受较大的齿轮箱输入轴传动连接的附加径向力;增大输入轴支承距,提高行星传动齿轮箱输入轴传动连接的附加载荷承载能力。一级和二级行星齿轮传动系中,太阳轮8与前级行星架a6浮动连接,传动级行星架a6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承在浮动的太阳轮轴9上,行星轮b10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二维浮动的行星轴b11上,构成太阳轮8浮动、行星轮b10三维浮动的双元件浮动均载系统。提高行星传动齿轮系的均载特性,传递能力提高,整机可靠性增强。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输入轴、一级传动系和二级传动系;所述箱体包括前箱体、中箱体和后箱体;所述一级传动系和二级传动系均可浮动,所述一级传动系包括行星轮a、行星架a和齿圈a,行星架a浮动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所述二级传动系包括太阳轮、太阳轮轴、行星轮b、行星轴b、行星架b和齿圈b,太阳轮轴前端浮动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行星架b浮动支撑在太阳轮轴后端,所述行星轮b浮动支撑在行星架b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前端定位支撑在前箱体轴承座上,后端定位支撑在行星架a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a与前箱体结构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a通过滚子调心轴承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b与后箱体结构一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中箱体轴承座上;所述行星架b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太阳轮轴上;所述行星轮b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行星架b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a的浮动支撑点与太阳轮轴前端的浮动支撑点重合;所述行星架a通过调心滚子轴承与太阳轮轴前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箱,包括箱体、输入轴、一级传动系和二级传动系;箱体包括前箱体、中箱体和后箱体;一级传动系和二级传动系均可浮动。一级传动系和二级传动系均可浮动,浮动的输出结构具有良好的轴系对中补偿特性;行星传动均载效果好、可靠性高。一级和二级行星齿轮传动系中,太阳轮与前级行星架A浮动连接,行星轮B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支撑在二维浮动的行星轴B上,构成太阳轮浮动、行星轮B三维浮动的双元件浮动均载系统,提高行星传动齿轮系的均载特性,传递能力提高,整机可靠性增强。整机可靠性增强。整机可靠性增强。


技术研发人员:钟良 罗德军 米元洪 陈登奎 陈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