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7370发布日期:2021-09-18 01:2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开口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平衡杆上的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开口胶。


背景技术:

2.汽车的平衡杆连接在两轮之间起到防止四轮移位、平衡四轮扭力、增加底盘寿命,同时可减少两轮颠簸力量,延长避振器的寿命,使车辆转弯平稳,因此平衡杆也承受着车轮带来的振动,而在平衡杆的中部位置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而开口胶则套接在连接件上吸收振动以及防止部件传动磨损的作用,而一般的开口胶结构简单减震缓冲效果差,在振动中极易发生移位,不能满足车体较重的情况下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缓冲性能好的开口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口胶,包括胶体,所述的胶体上设有套孔,所述胶体的一侧周壁呈“u”形壁,另一侧壁为平直面,在所述平直面上设有直通套孔的开口缝隙,所述“u”形壁上设有两“u”形状的凸起块,两凸起块之间形成缓冲定位槽。
5.所述凸起块的端部为圆弧设置。
6.所述的开口缝隙设置在所述平直面的平分线位置,所述开口缝隙的两侧壁呈波浪形。
7.在所述的套孔内壁上设有“v”形的伸缩槽。
8.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通过两“u”形状的凸起块提高其横向的减震缓冲力,通过两凸起块之间形成缓冲定位槽可提高其纵向的减震缓冲力,从而达到减震缓冲性能好的技术效果,这样使得在传动中有效吸震并减少传动部件之间的磨损,提高各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结构更加合理。
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
1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开口胶,包括胶体1,胶体1上设有套孔2,胶体1的一侧周壁呈“u”形壁11,另一侧壁为平直面12,在平直面12上设有直通套孔2的开口缝隙,“u”形壁11上设有两“u”形状的凸起块3,用于凹凸卡配方式的连接,两凸起块3之间形成缓冲定位槽4。
14.凸起块3的端部为圆弧设置。这样可以提高凸起的抵接面使得缓冲减震更加平顺稳定。
15.具体如图2所示,为了开口缝隙张开的角度更大,将开口缝隙13设置在平直面12的平分线位置,开口缝隙13的两侧壁还可以呈波浪形,这样的设计可避免灰尘进入套孔2中。
16.在套孔2内壁上还可以设有“v”形的伸缩槽21,这样可以辅助开口缝隙张开更大,方便拆装,使得拆装更加方便。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u”形状的凸起块3提高其横向的减震缓冲力,通过两凸起块3之间形成缓冲定位槽4可提高其纵向的减震缓冲力,从而达到减震缓冲性能好的技术效果,这样使得在传动中有效吸震并减少传动部件之间的磨损,提高各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结构更加合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口胶,包括胶体,所述的胶体上设有套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的一侧周壁呈“u”形壁,另一侧壁为平直面,在所述平直面上设有直通套孔的开口缝隙,所述“u”形壁上设有两“u”形状的凸起块,两凸起块之间形成缓冲定位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块的端部为圆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缝隙设置在所述平直面的平分线位置,所述开口缝隙的两侧壁呈波浪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套孔内壁上设有“v”形的伸缩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口胶,包括胶体,胶体上设有套孔,胶体的一侧周壁呈“U”形壁,另一侧壁为平直面,在平直面上设有直通套孔的开口缝隙,“U”形壁上设有两“U”形状的凸起块,两凸起块之间形成缓冲定位槽。通过两“U”形状的凸起块提高其横向的减震缓冲力,通过两凸起块之间形成缓冲定位槽可提高其纵向的减震缓冲力,从而达到减震缓冲性能好的技术效果,这样便使传动中有效吸震并减少传动部件之间的磨损,提高各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结构更加合理。结构更加合理。结构更加合理。


技术研发人员:冯利光 余丽丽 戴文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潮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