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磨机主轴承座防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3629发布日期:2021-10-09 11:3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磨机主轴承座防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防漏领域,具体为一种球磨机主轴承座防漏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大部分磨机轴瓦轴承座密封装置是由三部分组成:1、在轴承座壳体两侧密封工业细毛毡;2、轴瓦两端的四个铝制刮油板;3、轴承座上盖两侧的两个铸铜刮油杆。磨机轴瓦是强制性润滑:润滑油通过油箱上的油泵经过过滤、冷却后由进油管输入安装在轴承座上盖顶部的淋油管内,由淋油管均匀喷洒在中空轴上,通过中空轴的转动,将润滑油带入与轴瓦的结合面形成油膜进行润滑。多余的润滑油流入轴承座底部,随回油管流回油箱。
3.但由于是强制润滑,对油泵的供油压力有保护,造成新泵或者保护开启后,淋油管喷出的润滑油压力不稳定、流量变化大:部分润滑油由于轴瓦上的刮油板和顶部的刮油杆不能完全清理,通过不与轴瓦接触的中空轴段窜向轴承座两侧的密封装置;部分润滑油飞溅到轴承座上壳体内壁四周,也沿内壁滑落到轴承座两侧,造成聚集此处的油量增大,由于设计问题,轴承座与筒体端面间位置局限,使轴承座两侧密封件更换困难,密封件磨损后,造成润滑油外泄,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因供油压力不稳定造成刮油板、刮油杆不能完全清理中空轴上的润滑油,与其两侧密封件失效后润滑油泄漏出轴承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磨机主轴承座防漏装置,不但能解决磨机轴承座壳体两侧更换密封困难和油泵压力不稳定造成的润滑油飞溅而窜出轴承座泄漏的问题,还将轴承座端面与中空轴的动密封改变为轴承座上下盖之间的静密封。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磨机主轴承座防漏装置,包括中空轴,在中空轴两端分别安装挡油环,挡油环内径与中空轴配合,挡油环由上半挡油环和下半挡环两部分组成,上半挡油环与下半挡油环的对接部位用螺栓连接,上半挡油环与下半挡油环通过螺栓联接与中空轴组成一体使挡油环与中空轴抱紧随中空轴转动,所述挡油环的顶部有环向油槽,从根部到顶部方向具有径向油槽,环向油槽与径向油槽相通。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油泵启动磨机运行时,淋油管带有压力的润滑油落在中空轴上,由于挡油环的阻隔,飞溅出来的润滑油被挡在挡油环根部,并随球磨机转动通过油槽被甩到环向内壁四周,沿内壁流入轴承座底部,通过回油管流入油箱。从而改变了润滑油回到油箱的路径,根除了轴承座密封泄漏。可以很好的解决磨机主轴承座漏油问题,并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8.图2为本实用新型b

b剖面构置示意图。
9.图3为上半挡油环、下半挡油环a

a剖面构造图。
10.图中:1、轴承座上壳体;2、轴承座端面密封件;3、上半挡油环;4、螺栓;5、下半挡油环;6、进油管;7、轴承座下壳体;8、淋油管;9、中空轴;10、轴瓦;11、第一刮油板;12、刮油杆;13、第二刮油板;14、径向油槽;15、环向油槽。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2.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如图1所示,在轴承座两侧安装的挡油环,由上半挡油环3和下半挡油环5通过螺栓4连成一体,阻隔润滑油沿中空轴流向轴承座端面密封件2,并向四周甩出。上半挡油环3和下半挡油环5的顶部布置了环向油槽15一条、端部布置了径向油槽14四条。进油管6与安装在轴承座上壳体1淋油管8相连,淋油管8均匀喷出润滑油,润滑中空轴9和轴瓦10结合面,多余的润滑油经轴承座下壳体7流回油箱。
15.如图2所示,第一刮油板11、第二刮油板13安装在轴瓦10上,刮油杆12安装在轴承座上壳体。未清理出和飞溅出的润滑油,由上半挡油环3和下半挡油环5、联接螺栓4组合而成的挡油环的阻隔,挡油环与中空轴配合紧密,箍紧,同时又随中空轴9转动,将润滑油甩向轴承座环向壳体内壁。
16.如图3所示,上半挡油环3和下半挡油环5通过联接螺栓4与中空轴9连成一体,在其上面布置有环向油槽15和径向油槽14,保证聚集在挡油环根部的润滑油被甩出。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
的具体含义。
18.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球磨机主轴承座防漏装置,包括中空轴,在中空轴两端分别安装挡油环,挡油环内径与中空轴配合,挡油环由上半挡油环和下半挡油环两部分组成,上半挡油环与下半挡油环的对接部位用螺栓连接,上半挡油环与下半挡油环通过螺栓联接与中空轴组成一体使挡油环与中空轴抱紧随中空轴转动,其特征是:所述挡油环的顶部有环向油槽,从根部到顶部方向具有径向油槽,环向油槽与径向油槽相通,聚集在根部的润滑油可以甩向轴承座环向内壁四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磨机主轴承座防漏装置,在中空轴的两端各安装一组挡油环,挡油环由两半合成,对接部位用螺栓连接。挡油环内径与中空轴配合,结合两半对接部位的四组强度螺栓连接,使挡油环与中空轴抱紧,不松动,挡油环的顶部有环形环槽,挡油环的高度方向上有均匀分布的径向油槽。不仅能阻隔润滑油窜向轴承座两侧泄漏,还能将聚集在挡油环根部的润滑油通过油槽甩出,沿壳体环向内壁流回油箱,解决轴承座泄漏问题。决轴承座泄漏问题。决轴承座泄漏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田双喜 覃军 杨立山 李望新 彭司化 刘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古丈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10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