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2849发布日期:2021-11-06 03:5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滴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滴阀。


背景技术:

2.阀门是随着流体管路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使用阀门已经有近4000年的历史了。中国古代从盐井中吸卤水制盐时,就曾在竹制管路中使用过木塞阀。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人为了防止尼罗河泛滥而修建大规模水利时,也曾采用过类似的木制旋塞来控制水流的分配。这些都是阀门的雏形。工业用阀门的大量应用,是从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才开始的。二十世纪初出现了铸铁、铸钢、锻钢、不锈钢、铬钼钢、黄铜等各种材质的阀门。
3.在使用阀门时,由于多次数的开关,阀芯与阀体间由于摩擦会造成密封性能下降,造成阀芯左侧的液体从阀芯与阀体之间溢出,从而从出液口滴出,不仅浪费还会造成污染,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新型防滴阀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防滴阀,通过与弹簧相连的密封板,当液体从阀芯与阀体之间溢出时,由于液体很少,其对密封板的压力可以忽略,液体可以从密封板与凹槽间的间隙中通过出液孔流到容器中,防止液体从出液口外滴,而在阀门开通的时候密封板在水的压力下将出液孔密封,液体从出液口流出。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新型防滴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连通,所述阀体的内侧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贯穿阀体的上壳体,所述阀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把轮;所述阀芯右侧位于阀体的内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端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底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凹槽内底端中间部位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容器。
9.优选地,所述阀杆与其贯穿的的上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0.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凸条。
11.优选地,所述凸条的右侧突出密封板左侧2

3mm。
12.优选地,所述弹簧及密封板上镀有防锈层。
13.2.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一、本实用新型中新型防滴阀,通过与弹簧相连的密封板,当液体从阀芯与阀体之间溢出时,由于液体很少,其对密封板的压力可以忽略,液体可以从密封板与凹槽间的间隙中通过出液孔流到容器中,防止液体从出液口外滴。
16.二、本实用新型中新型防滴阀,通过阀杆与其贯穿的的上壳体之间设置的密封圈,可以更好的密封防止液体从阀杆与上壳体间流出。
17.三、本实用新型中新型防滴阀,通过设置的凸条可以在刚开启的阀体时候,由于液流还小,密封板还未与出液孔密封,使液体不会从凹槽左侧壁沿密封板与出液孔的间隙间流出。
18.四、本实用新型中新型防滴阀,通过弹簧及密封板上镀有的防锈层,可以使阀体的使用寿命更长。
19.五、本实用新型中新型防滴阀,通过出液孔内侧壁螺纹连接的容器,可以更好的拆卸容器,对容器内的液体进行回收。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中图1a处放大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中图3b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1、阀体,101、进液口,102、出液口,2、阀芯,3、阀杆,4、手把轮,5、凹槽,51、弹簧槽,52、出液孔,6、弹簧,7、密封板,8、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
26.请参阅图1

4所示的一种新型防滴阀,它是用于控制液体开闭的一种防滴阀。具体地,一种新型防滴阀,包括阀体1;阀体1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液口101与出液口102,进液口101与出液口102连通,阀体(1)的内侧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阀芯2,阀芯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杆3,阀杆3贯穿阀体1的上壳体,阀杆3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把轮4;阀芯2右侧位于阀体1的内底端开设有凹槽5,凹槽5的内底端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弹簧槽51,弹簧槽51的内底端通过弹簧6弹性连接有密封板7,通过与弹簧6相连的密封板7,当液体从阀芯2与阀体1之间溢出时,液体可以从密封板7与凹槽5间的间隙中通过出液孔52流到容器8中,防止液体从出液口102外滴,凹槽5内底端中间部位开设有出液孔52,出液孔52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容器8,这样可以更好的拆卸容器8,对容器8内的液体进行回收。
27.其中,阀杆3与其贯穿的的上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这样可以更好的密封防止液体从阀杆3与上壳体间流出。
28.其中,凹槽5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凸条103,这样可以在刚开启的阀体1时候,由于液流还小,密封板752还未与出液孔52密封,使液体不会从凹槽5左侧壁沿密封板7与出液孔52的间隙间流出。
29.其中,凸条103的右侧突出密封板7左侧2

3mm。
30.其中,弹簧6及密封板7上镀有防锈层,这样可以使阀体1的使用寿命更长。
31.使用时,通过旋拧手把轮4,液体由进液口101经过阀芯2流到出液口102,与此同时密封板7在液体的压力下将出液孔52密封,液体从出液口102流出,而当不使用时,通过与弹簧6相连的密封板7,由于液体很少,其对密封板7的压力可以忽略,密封板7将会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与出液孔52间形成间隙,当液体从阀芯2与阀体1之间溢出时,液体可以从密封板7与凹槽5间的间隙中通过出液孔52流到容器8中,防止液体从出液口102外滴。
32.以上所述,仅为实用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实用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液口(101)与出液口(102),所述进液口(101)与出液口(102)连通,所述阀体(1)的内侧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阀芯(2),所述阀芯(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杆(3),所述阀杆(3)贯穿阀体(1)的上壳体,所述阀杆(3)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把轮(4);所述阀芯(2)右侧位于阀体(1)的内底端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底端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弹簧槽(51),所述弹簧槽(51)的内底端通过弹簧(6)弹性连接有密封板(7),所述凹槽(5)内底端中间部位开设有出液孔(52),所述出液孔(52)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容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与其贯穿的上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凸条(1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103)的右侧突出密封板(7)左侧2

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及密封板(7)上镀有防锈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一种新型防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连通,所述阀体的内侧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贯穿阀体的上壳体,所述阀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把轮;所述阀芯右侧位于阀体的内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端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底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凹槽内底端中间部位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容器,通过与弹簧相连的密封板,当液体从阀芯与阀体之间溢出时,液体可以从密封板与凹槽间的间隙中通过出液孔流到容器中,防止液体从出液口外滴。防止液体从出液口外滴。防止液体从出液口外滴。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朴 陈玉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开创智能阀门维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9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