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

文档序号:29894147发布日期:2022-05-05 16:1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
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箍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


背景技术:

2.市场上常见的传统v型卡箍多是从卡箍开口部位的一侧通过螺母对卡箍锁紧,但是上述结构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将难以使用,如由于安装角度限制,不便于在侧边锁紧卡箍时的情形,因此本实用新型意在设置一款适用性强的v型卡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4.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包括一侧开口的箍身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箍身两端的卡扣,所述箍身的两端分别通过插孔弧形连接带和开孔弧形连接带连接有耳部,所述箍身一端连接的所述耳部能卡接在所述箍身另一端设置的卡扣中,两个所述耳部均设置有穿孔,两个所述穿孔之间通过双向锁紧螺栓连接,所述双向锁紧螺栓上套装有与对应向螺纹相互配合的内旋螺母和外旋螺母。
5.优选的,所述双向锁紧螺栓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另一端的所述杆体上由外朝内分别设置有内旋螺纹和外旋螺纹,所述内旋螺母与所述内旋螺纹相互配合,所述外旋螺母与所述外旋螺纹相互配合。
6.优选的,所述卡扣的侧壁设置有插口、所述耳部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插口相互配合的插块。
7.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耳部的穿孔上套装有向穿孔两端延伸的套筒。
8.优选的,所述开孔弧形连接带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插孔弧形连接带的一端能穿过所述通孔。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箍身、插孔弧形连接带、开孔弧形连接带、耳部、卡扣以及双向锁紧螺栓之间的配合,可以适用于从箍身开口部位或者开口部位外侧锁紧箍身的情形,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箍身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箍身一端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箍身另一端结构示意图。
17.图中:
18.1-箍身;2-插孔弧形连接带;3-开孔弧形连接带;4-耳部;5-卡扣;6-双向锁紧螺栓;7-内旋螺母;8-外旋螺母;9-套筒;10-穿孔;
19.301-通孔;
20.401-插块;
21.501-插口;
22.601-杆体;602-限位块;603-内旋螺纹;604-外旋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4.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包括一侧开口的箍身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箍身1两端的卡扣5,所述箍身1的两端分别通过插孔弧形连接带2和开孔弧形连接带3连接有耳部4,所述箍身1一端连接的所述耳部4能卡接在所述箍身1另一端设置的卡扣5中,两个所述耳部4均设置有穿孔10,两个所述穿孔10之间通过双向锁紧螺栓6连接,所述双向锁紧螺栓6上套装有与对应向螺纹相互配合的内旋螺母7和外旋螺母8。
25.所述双向锁紧螺栓6包括杆体601,所述杆体60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602,另一端的所述杆体601上由外朝内分别设置有内旋螺纹603和外旋螺纹604,所述内旋螺母7与所述内旋螺纹603相互配合,所述外旋螺母8与所述外旋螺纹604相互配合。
26.所述卡扣5的侧壁设置有插口501、所述耳部4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插口501相互配合的插块401。
27.其中一个所述耳部4的穿孔10上套装有向穿孔10两端延伸的套筒9。套筒9起到类似于垫片的作用,可以稳定螺母打紧过程中的摩擦系数。
28.所述开孔弧形连接带3的中部设置有通孔301,所述插孔弧形连接带2的一端能穿过所述通孔301。
29.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30.一、当需要从箍身1开口部位外侧锁紧箍身1时:
31.将开孔弧形连接带3一端连接的耳部4插块401插入用于连接插孔弧形连接带2一端的卡扣5的插口501中,并将插孔弧形连接带2一端连接的耳部4插块401插入用于连接开孔弧形连接带3一端的卡扣5的插口501中,将双向锁紧螺栓6穿过两个耳部4上的穿孔10并穿过套筒9,此时杆体601上的内旋螺纹603和外旋螺纹604分别位于套筒的两侧,沿着内旋螺纹603旋紧内旋螺母7,使两个耳部4之间的杆体601长度缩短,连接耳部4的箍身1两端相互靠近,从而将卡扣在v型卡箍间的两个连接件压紧。插孔弧形连接带2和开孔弧形连接带3可选用可弯曲并具有韧性的材质,此时的插孔弧形连接带2和开孔弧形连接带3可能会微微拱起,但是其对箍身1两侧的张力不足以对抗双向锁紧螺栓6对箍身1两端的拉力。
32.二、当需要从箍身1开口部位锁紧箍身1时:
33.上述的两个耳部4的插块401不卡接在卡扣5的插口501中,双向锁紧螺栓6穿过两个穿孔10后,沿着两个耳部4之间的外旋螺纹604旋紧外旋螺纹604,两个耳部4之间的杆体601长度伸长,耳部4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使插孔弧形连接带2和开孔弧形连接带3交错拉
近对应侧的箍身1端部,使箍身1两端相互靠近,从而将卡扣在v型卡箍间的两个连接件压紧。
34.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适用于从箍身1开口部位或者开口部位外侧锁紧箍身1的情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35.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开口的箍身(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箍身(1)两端的卡扣(5),所述箍身(1)的两端分别通过插孔弧形连接带(2)和开孔弧形连接带(3)连接有耳部(4),所述箍身(1)一端连接的所述耳部(4)能卡接在所述箍身(1)另一端设置的卡扣(5)中,两个所述耳部(4)均设置有穿孔(10),两个所述穿孔(10)之间通过双向锁紧螺栓(6)连接,所述双向锁紧螺栓(6)上套装有与对应向螺纹相互配合的内旋螺母(7)和外旋螺母(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锁紧螺栓(6)包括杆体(601),所述杆体(60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602),另一端的所述杆体(601)上由外朝内分别设置有内旋螺纹(603)和外旋螺纹(604),所述内旋螺母(7)与所述内旋螺纹(603)相互配合,所述外旋螺母(8)与所述外旋螺纹(604)相互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5)的侧壁设置有插口(501)、所述耳部(4)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插口(501)相互配合的插块(4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耳部(4)的穿孔(10)上套装有向穿孔(10)两端延伸的套筒(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弧形连接带(3)的中部设置有通孔(301),所述插孔弧形连接带(2)的一端能穿过所述通孔(3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V型卡箍结构,包括一侧开口的箍身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箍身两端的卡扣,所述箍身的两端分别通过插孔弧形连接带和开孔弧形连接带连接有耳部,所述箍身一端连接的所述耳部能卡接在所述箍身另一端设置的卡扣中,两个所述耳部均设置有穿孔,两个所述穿孔之间通过双向锁紧螺栓连接,所述双向锁紧螺栓上套装有与对应向螺纹相互配合的内旋螺母和外旋螺母,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从箍身开口部位或者开口部位外侧锁紧箍身的情形,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