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7318发布日期:2022-07-09 18:0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消防水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2.消防员在救火过程中会不断移动,让水柱喷到合适的位置,所以消防水带会跟着移动,如果遇到特大火灾或者森林大火,消防水带会跟着移动很长距离,但是救火现场地面上的灰烬里有时会夹杂着火星且温度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消防水带会被烧伤烫损,影响救火进度,现在部分厂家进行了改进,在水带表面扎孔,人为将水带稍稍漏水(渗漏),但是机械打孔会破坏水带内部结构,降低强度,使得水带部分指标达不到标准,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消防水带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及其制造工艺,方法新颖,制备简单,在不破坏原有水带结构的基础上,能够让水带有压力后从内往外渗水,这样救火时水带表面潮湿,不会轻易被剩余的火星烫伤或烧损,确保水带正常使用。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包括水带本体与附带针环,所述水带本体包括外面的编织层和内部的内衬层,附带针环包括扎带以及输水管,所述扎带设置在编织层与内衬层之间,所述输水管均匀竖直设置在扎带外围,所述输水管呈中空圆台形,内小外大,所述输水管出口露在外面且上边缘与内衬层内壁齐平。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扎带为亲水性材料。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渗漏水带的长度方向,若干扎带设置在编织层与内衬层之间,每个扎带外围均匀竖直设置有若干输水管。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输水管尾端直径大于扎带宽度。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扎带与输水管胶粘。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输水管出口外径<1mm,尾端外径<3mm。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编织层为涤纶或尼龙阻燃材料编织而成。
11.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阻燃丝料编织成编织层;(2)将若干扎带绑在编织层外层,每个扎带外围均匀竖直设置若干输水管,输水管高度与内衬层厚度相同,在输水管出口处插入大头钉;(3)编织层两端固定密封通入60-70℃的热气,内部保持压力0.6-0.8mpa,往旋转的编织层表面喷橡胶液直至达到设计厚度形成内衬层,保持温度继续旋转30-40min后打开两端直至自然冷却;(4)将步骤(3)后的渗漏水带取下,拔出大头钉,
(5)将步骤(4)后的渗漏水带翻面,使编织层露在外面,使内衬层隐藏在内部。
12.步骤(2)所述输水管为弹性橡胶空心管。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在不破坏原有水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内衬层加设输水管,使得内衬层表面形成若干细孔,能够让水带有压力后从内往外渗水,这样救火时水带表面潮湿,不会轻易被剩余的火星烫伤或烧损,确保水带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附带针环俯视图。
16.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制造工艺步骤(2)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制造工艺步骤(5)示意图。
18.附图标识列表:1、水带本体,2、编织层,3、内衬层,4、附带针环,5、扎带,6、输水管,7、大头钉。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0.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包括水带本体1与附带针环4,所述水带本体包括外面的编织层2和内部的内衬层3,附带针环4包括扎带5以及输水管6,所述扎带5设置在编织层2与内衬层3之间,所述输水管6均匀竖直设置在扎带5外围,所述输水管6呈中空圆台形,内小外大,所述输水管6出口露在外面且上边缘与内衬层3内壁齐平。
2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在不破坏原有水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内衬层加设输水管6,使得内衬层表面形成若干细孔,救火时往渗漏水带里开始注水,水带内部压力开始加大,水就会顺着输水管6内部渗到扎带5和编织层2上,由于输水管6呈中空圆台形,内小外大,一旦有水进入,就会往四周扩散,会在短时间内从内往外渗漏,这样水带表面就会开始微微湿润,很难会被烧损,保护了水带。
22.本发明所述的输水管6出口外径<1mm,尾端外径<3mm,孔很小但是数量很多,水在压力下会往外渗,但是不会往外喷,因此水带内部压力不会减弱多少,确保正常救火。
23.本发明所述扎带5设置在编织层2与内衬层3之间,扎带5为亲水性材料,输水管6通过胶粘在扎带5上,输水管6尾端直径大于扎带宽度,如图2所示,水进入输水管6内部后会将扎带5打湿,也会将扎带两侧的编织层2打湿,然后慢慢往外扩散,这种结构扩大了水扩散的面积,虽然是慢慢渗,但是渗透的速率并不慢,能够快速保护水带。
24.本发明所述编织层2采用涤纶或尼龙阻燃材料编织而成,材料本身就有阻燃属性,也能起到防烧损效果。
25.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阻燃丝料编织成编织层2;(2)将若干扎带5绑在编织层2外层,每个扎带5外围均匀竖直设置若干输水管6,输水管6高度与内衬层3厚度相同,在输水管6出口处插入大头钉7(防止喷胶时胶进入输水管6
内,确保输水管6内部通道畅通);(3)编织层2两端固定密封通入60-70℃的热气,内部保持压力0.6-0.8mpa,往旋转的编织层表面喷橡胶液直至达到设计厚度形成内衬层3,保持温度继续旋转30-40min后打开两端直至自然冷却;(4)将步骤(3)后的渗漏水带取下,拔出大头钉7,(5)将步骤(4)后的渗漏水带翻面,使编织层2露在外面,使内衬层3隐藏在内部。
26.本发明的制造工艺,在渗漏水带的长度方向,编织层2外层设置了若干组扎带5,每个扎带5外围均匀竖直设置有若干输水管6,确保水带加工完成后内部有若干细孔,水能够往外渗,渗漏水带的制作没有用成品胶管热压在编织层2上,而是采用喷胶的方法形成内衬层3,这样喷胶形成的内衬层3就将输水管6固定在内衬层3内,输水管6出口露在外面且上边缘与内衬层3内壁齐平,既不会影响水流在水带里流动,也能够让水在压力下能够进入编织层2内,渗漏出水,保护水带。
27.本发明所述输水管6为弹性橡胶空心管,有一定弹性,水带在折弯、运动时不会收到影响,而且输水管6采用橡胶材质,在内衬层3喷橡胶液时能够与内衬层3结合在一起,不会有在时间长后出现掉落的可能。
28.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仅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带本体与附带针环,所述水带本体包括外面的编织层和内部的内衬层,附带针环包括扎带以及输水管,所述扎带设置在编织层与内衬层之间,所述输水管均匀竖直设置在扎带外围,所述输水管呈中空圆台形,内小外大,所述输水管出口露在外面且上边缘与内衬层内壁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为亲水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其特征在于:在渗漏水带的长度方向,若干扎带设置在编织层与内衬层之间,每个扎带外围均匀竖直设置有若干输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尾端直径大于扎带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与输水管胶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出口外径<1mm,尾端外径<3mm。7.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阻燃丝料编织成编织层;(2)将若干扎带绑在编织层外层,每个扎带外围均匀竖直设置若干输水管,输水管高度与内衬层厚度相同,在输水管出口处插入大头钉;(3)编织层两端固定密封通入60-70℃的热气,内部保持压力0.6-0.8mpa,往旋转的编织层表面喷橡胶液直至达到设计厚度形成内衬层,保持温度继续旋转30-40min后打开两端直至自然冷却;(4)将步骤(3)后的渗漏水带取下,拔出大头钉,(5)将步骤(4)后的渗漏水带翻面,使编织层露在外面,使内衬层隐藏在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输水管为弹性橡胶空心管。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编织层为涤纶或尼龙阻燃材料编织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烧损渗漏水带,包括水带本体与附带针环,所述水带本体包括外面的编织层和内部的内衬层,附带针环包括扎带以及输水管,所述扎带设置在编织层与内衬层之间,所述输水管均匀竖直设置在扎带外围,所述输水管呈中空圆台形,内小外大,所述输水管出口露在外面且上边缘与内衬层内壁齐平,本发明方法新颖,制备简单,在不破坏原有水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内衬层加设输水管,使得内衬层表面形成若干细孔,能够让水带有压力后从内往外渗水,这样救火时水带表面潮湿,不会轻易被剩余的火星烫伤或烧损,确保水带正常使用。确保水带正常使用。确保水带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沙月华 陈俊琛 秦庆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6
技术公布日:2022/7/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