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19133发布日期:2022-09-06 18:4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润滑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润滑皮带轮。


背景技术:

2.通常汽车发动机均采用皮带轮经传动带与汽车发动机实现传动,为了减小加减速过程中皮带轮冲击、振动和噪音,采用防脱式单向超越皮带轮,现有的扭簧皮带轮包括皮带轮、芯轴、扭簧以及支撑轴承,扭簧用于皮带轮和芯轴之间的扭矩传递。
3.现有的一些皮带轮结构复杂,润滑的加注方式比较复杂,且存在损耗大的问题以及污染维护困难,影响皮带轮的使用寿命,防尘效果不好,整体的密封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皮带轮结构复杂,润滑的加注方式比较复杂,且存在损耗大的问题以及污染维护困难,影响皮带轮的使用寿命,防尘效果不好,整体的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自润滑皮带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润滑皮带轮,包括皮带轮、芯轴、扭簧、密封圈、垫片、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支撑轴承以及第二支撑轴承,所述皮带轮套设在芯轴外侧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设置在皮带轮和芯轴之间的左右两端,第一支撑轴承支撑在第一底座和皮带轮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轴承支撑在第二底座和芯轴之间;
6.所述皮带轮、芯轴、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支撑轴承以及第二支撑轴承围绕形成腔体,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扭簧一端和第一底座接触,所述扭簧另一端和第二底座接触;
7.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以及若干与腔体连通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均位于密封槽和皮带轮之间,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密封槽内;
8.所述垫片外圈和皮带轮内圈过盈配合,所述垫片内端面和密封圈接触,通过开设在第一底座上的注油孔设计,润滑油加注简单方便,整体的润滑效果好,密封圈和垫片的配合,使得密封效果好,能够防止润滑油漏出。
9.为了解决垫圈两端密封度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包括所述垫片外圈和皮带轮内圈铆接,垫片位于第一底座的左侧,所述皮带轮上设有向芯轴方向翻折的铆接翻边,通过过盈和铆接两者相配合的方式,提高垫片和皮带轮连接处的密封度。
10.为了解决避免第二轴承易受到污染的问题,进一步包括所述皮带轮和芯轴之间安装有挡圈,所述挡圈位于第二支撑轴承右侧,通过挡圈的设计,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第二轴承内。
11.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支撑轴承为滑动轴承,第二支撑轴承为球轴承,采用了滑动轴承,能够提供一定的轴向偏移量,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润滑皮带轮,通过开设在第
一底座上的注油孔设计,润滑油加注简单方便,整体的润滑效果好,密封圈和垫片的配合,使得密封效果好,能够防止润滑油漏出。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皮带轮,2、芯轴,3、扭簧,4、密封圈,5、垫片,6、第一底座,61、注油孔,62、密封槽,7、第二底座,8、第一支撑轴承,9、第二支撑轴承,10、腔体,11、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0.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自润滑皮带轮,包括皮带轮1、芯轴2、扭簧3、密封圈4、垫片5、第一底座6、第二底座7、第一支撑轴承8以及第二支撑轴承9,所述皮带轮1套设在芯轴2外侧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底座6和第二底座7分别设置在皮带轮1和芯轴2之间的左右两端,第一支撑轴承8支撑在第一底座6和皮带轮1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轴承9支撑在第二底座7和芯轴2之间;
21.所述皮带轮1、芯轴2、第一底座6、第二底座7、第一支撑轴承8以及第二支撑轴承9围绕形成腔体10,所述扭簧3设置在所述腔体10内,所述扭簧3一端和第一底座6接触,所述扭簧3另一端和第二底座7接触,扭簧3实现单向的结合与脱离,减小了速度变化引起的冲击;
22.如图2、图4所示,所述第一底座6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4的密封槽62以及若干与腔体10连通的注油孔61,所述注油孔61均位于密封槽62和皮带轮1之间,所述密封圈4安装于所述密封槽62内,第一底座6上开设有两个注油孔61,采用双排注油孔61,注入润滑油,该结构降低了润滑油的难度,提升了注油的便捷性。
23.如4所示,所述垫片5外圈和皮带轮1内圈过盈配合,所述垫片5内端面和密封圈4接触,通过开设在第一底座6上的注油孔61设计,润滑油加注简单方便,整体的润滑效果好,密封圈和垫片的配合,使得密封效果好,能够防止润滑油漏出。
24.如4所示,所述垫片5外圈和皮带轮1内圈铆接,垫片5位于第一底座6的左侧,所述皮带轮1上设有向芯轴2方向翻折的铆接翻边,垫片5外径采用过盈配合,同时采用铆接方式,保证垫片5的过盈。
25.如4所示,所述皮带轮1和芯轴2之间安装有挡圈11,所述挡圈11位于第二支撑轴承9右侧,避免第二支撑轴承9受到污染。
26.所述第一支撑轴承8为滑动轴承,第二支撑轴承9为球轴承,第一支撑轴承采用了滑动轴承,能够提供一定的轴向偏移量,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27.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润滑皮带轮,其特征是,包括皮带轮(1)、芯轴(2)、扭簧(3)、密封圈(4)、垫片(5)、第一底座(6)、第二底座(7)、第一支撑轴承(8)以及第二支撑轴承(9),所述皮带轮(1)套设在芯轴(2)外侧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底座(6)和第二底座(7)分别设置在皮带轮(1)和芯轴(2)之间的左右两端,第一支撑轴承(8)支撑在第一底座(6)和皮带轮(1)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轴承(9)支撑在第二底座(7)和芯轴(2)之间;所述皮带轮(1)、芯轴(2)、第一底座(6)、第二底座(7)、第一支撑轴承(8)以及第二支撑轴承(9)围绕形成腔体(10),所述扭簧(3)设置在所述腔体(10)内,所述扭簧(3)一端和第一底座(6)接触,所述扭簧(3)另一端和第二底座(7)接触;所述第一底座(6)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4)的密封槽(62)以及若干与腔体(10)连通的注油孔(61),所述注油孔(61)均位于密封槽(62)和皮带轮(1)之间,所述密封圈(4)安装于所述密封槽(62)内;所述垫片(5)外圈和皮带轮(1)内圈过盈配合,所述垫片(5)内端面和密封圈(4)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5)外圈和皮带轮(1)内圈铆接,垫片(5)位于第一底座(6)的左侧,所述皮带轮(1)上设有向芯轴(2)方向翻折的铆接翻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1)和芯轴(2)之间安装有挡圈(11),所述挡圈(11)位于第二支撑轴承(9)右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8)为滑动轴承,第二支撑轴承(9)为球轴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润滑皮带轮,包括皮带轮、芯轴、扭簧、密封圈、垫片、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支撑轴承以及第二支撑轴承,所述皮带轮套设在芯轴外侧且同轴设置所述皮带轮、芯轴、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支撑轴承以及第二支撑轴承围绕形成腔体,所述扭簧设置在腔体内;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密封槽以及若干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均位于密封槽和皮带轮之间,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密封槽内;所述垫片外圈和皮带轮内圈过盈配合,所述垫片内端面和密封圈接触,通过开设在第一底座上的注油孔设计,润滑油加注简单方便,整体的润滑效果好,密封圈和垫片的配合,使得密封效果好,能够防止润滑油漏出。能够防止润滑油漏出。能够防止润滑油漏出。


技术研发人员:臧新群 张博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南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9
技术公布日:2022/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