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打黄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9742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打黄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打黄油机,尤指一种强迫吸油及高压强迫出油的打黄油机,使黄油的注射动作可稳定的进行。
长期以来动力式打黄油机,一般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将黄油桶内的黄油经由黄油枪挤压出。
鉴于以压缩空气在唧筒内造成真空以吸入包围在唧筒周围的黄油,但由于黄油之粘滞性,只能将唧筒柱周围附近之黄油吸入,而在此范围外之黄油甚难流入此已吸空之区域以补充之。故传统的打黄油机经使用数次后需施加外力将黄油振动入此黄油空洞区内,才能稳定地执行黄油的注射工作,使用上甚为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强迫吸油及高压强迫出油的崭新的打黄油机,用以稳定地进行注射黄油。
本发明包括一活塞唧筒,其内之活塞是偏心地轴枢在一转盘上,而唧筒另一端轴枢在一基板上,因此,当转盘转动时,可造成活塞在作摆动的唧筒内作往复运动。如此,当活塞后移时,除了可造成唧筒内压力下降,将周围的黄油吸入唧筒内以外,又因唧筒的摆动可再扫入黄油;当活塞自下死点前移时,再将已吸入之黄油挤压出而注油.。故利用本发明,由于唧筒可在一角度范围内作摆动,因而加大了唧筒吸油之范围,使唧筒吸油,此确实为本发明另一目的。
按照本发明,在转盘上设置有括板,因此当转盘转动时,可将周围之黄油扫入唧筒的摆动轨迹内,补充已由唧筒吸入之黄油,确保唧筒可稳定地吸入黄油并挤压出。此为本发明另一目的。
按照本发明,又另外设置一具有纲孔的压罩,将唧筒包围住。因此,由唧筒吸入黄油所造成之空洞可因压罩压迫此范围外的黄油流入此空洞区内而填充之,故可确保黄油收容桶内之黄油全部被唧筒吸取及高压地被挤出而注油,此为本发明又另一目的。
按照本发明,由于可强迫黄油吸入唧筒内,故可适用于高粘度黄油的打油工作,此为本发明又另一目的。
对本发明技术构思、其他目的及功效作进一步的实质性了解,并配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各组成构件处在相关位置之分解立体图;图2为如图1所示各组成构件装配后并置于一黄油桶内的剖面前视图。
图3为图1中唧筒装设在一作动转盘组合成一组件之示意立体图,其中部分位置已剖开用以显示其内部组件及用以显示唧筒由转盘作用发生摆动情况。
首先参看图1,本发明动力打黄油机包括有一动力设备,在本例中为一电动机1,固定在一基板2的上端面一侧处。电动机1的转轴穿过基板2于前端固定一齿轮101,而可将动力传递至另一与其啮合的齿轮102。
转盘3固定在此齿轮102上成为一体。在此转盘3的偏心位置轴枢一转轴301可作自由转动。
参看图1、2,一唧筒组合体4以其右端轴枢在固定于基板2上的中空柱5上。此唧筒组合体4的缸体401在左端附近,在缸体壁上作有多个贯穿壁厚的槽孔402a、b、c…;以及在缸体401的上端另作有一长槽孔403,其长度系配合于下面所述及之活塞行程的大小。缸体401为密封之中空体,左端的内孔为活塞孔,孔径与塞入其内的活塞组件的活塞体601配合,内孔的深度与活塞行程相当。在活塞孔右底端处设有径向贯穿缸体壁厚的出油孔4011;以及设有一较小直径的轴向活塞杆孔,用与固定在活塞体601右端上的活塞杆602相配合,此活塞杆孔的长度与活塞杆602的长度相当。在此活塞杆孔之右端则与一油路404相接,油路404之右端与垂直于缸体401的轴孔405连通。最后,在轴孔405的内壁对正油路404处,作有环绕内壁的环槽4051。当缸体401经由轴孔405轴枢在中空枉5上并由螺杆7旋入中空柱5底端支承住缸体401后,环槽4051的位置可与中空柱5上的径向入油孔501相通。而油孔501与中空柱5之轴向内孔502连接。又在此内孔502的出口端附近,安装有一逆止阀503,在基板2上于内孔502出口端连接一个三通管8。此三通管8的一个出口与一公知的压力开关9连接,而另一出口经一出油管10与一公知打油枪连接(未示)。
参看图2、3,活塞体601系经由一固定在活塞体601上端面并嵌入缸体401的长槽孔403内的凸起之滑块6011与轴枢在转盘3上的转轴301连接在一起。又沿活塞体601的轴向,自活塞体601左端面向其内部作有油路603a,603b,直延伸至活塞杆602附近,经径向向内转向后与活塞杆602的油路604连通。油路604与设在缸体401上的油路404相连通。此外,在油路604的出口附近装有逆止阀6041,但其中之阀塞没有受到如弹簧之恢复构件的作用力。在活塞体601安装在缸体401内后,在缸体401左端开口端旋上封盖406。
最后,以压罩11包围住上述构成并固定在基板2的下端面上。此压罩11用板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且其底部及周围冲有甚多之纲孔1101。如此而构成本发明之动力打黄油机。
当利用本发明之动力打黄油机进行打油时,将打黄油机以压罩11向下的方向放置在盛装黄油之黄油桶12(较佳为圆锥形)之开口端上并由桶内的黄油支承着。电动机1的外壳套入一定位架103,在此定位架的径向固定有多个定距杆1031。电动机1偏心设置,每支定距杆1031的长度依电动机1偏心位置而不同,以便每支定距杆1031的自由端于打黄油机处在图2所示状态时可抵于收容黄油桶12的外桶13之内壁,以保持打黄油机于工作期间的垂直方向。在基板2的园周边上固定有一可挠的封环201,其开口向外成扩大状,因而可抵在黄油桶12壁上,防止黄油自基板2的周边泄出。
经上述放置打黄油机的准备步骤后,开动电动机1,将动力传递至齿轮102,使与此齿轮102固定在一起的转盘3一起转动。由于轴枢在转盘3上的转轴301是偏心设置的,故在转盘3转动一周的期间,如图3所示情况,活塞体601可在缸体401内由上死点移向下死点,再移回至上死点,同时,缸体401亦依中空柱5摆动一角度。
参看图3,在活塞体601向下死点移动途中,缸体401亦逆时针摆动,因此,在缸体401移动轨迹范围内的黄油被强迫自缸体401上的槽孔402a扫进入缸体401的活塞孔内,直到活塞体601移至下死点位置,又回头向上死点前移动。此时缸体401亦反向顺时针摆动。如此运行,具有适当长度的活塞体601终可遮盖住槽孔402a及长槽孔403,并开始压迫滞留在活塞孔内活塞体601前端处的黄油。当活塞体601继续前移时,受压迫之黄油即自活塞体601左端面处之黄油进入油路603a、603b内,沿着活塞杆602内的油路604流动并推开逆止阀6041,进入缸体401内的油路404及环槽405,再经由中空柱6上的油孔501进入内孔502,推开逆止阀503,最后经过三通管8及出油管10自一公知的打油枪高压射出。如果进入三通管8压力高出压力开关9的设定压力,压力开关9将切断电动机1的电流,此为公知技术,故在此不予赘述。直到活塞体601到达上死点,活塞体601又开始回头向下死点移动作另一次吸油循环。如同前述活塞体601前移情况,在缸体401逆时针摆动时亦会经由槽孔402a将黄油扫进入活塞体601下端的活塞孔内,但因活塞体601的移动,又将位于此处之黄油经由出油孔4011泄出。
此外,在缸体401摆动并将黄油扫入其内之过程中,在缸体401前进之后方已无黄油,但因整个打黄油机的重量经由压罩11压迫黄油,使黄油可经由压罩11的纲孔1101流入此空间内而填充之。此外,在转盘3与唧筒组合体4相枢之端面上装有扫板302,当转盘3转动时,扫板302可将压罩11内的黄油时时予以刮平,并在基板2上作有通气孔202,故可确保在缸体401在运动之前方始终有待扫入缸体401内的黄油存在,以维持高压打油操作的稳定进行。
最后,当黄油桶12内的黄油消耗完后,使用者将盖子14打开取出打黄油机,并更换另一个新黄油桶后,又重复另一次安装打黄油机之预备步骤,即可进行打黄油工作。
综上所述,利用本发明以崭新的技术手段稳定地进行高压打黄油作业,确为一具技术进步之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打黄油机,包括一固定在基板上由动力设备驱动的转盘,在其上偏心地设置有一转轴;一唧筒组合体,包括两端封闭的缸体及一收容在其内的活塞组件,缸体之一端轴枢在固定于基板上的中空柱,在另一端附近设有贯穿缸壁的多个纵向槽孔,及另一纵向长槽孔,转盘上的转轴穿过此长槽孔与活塞组件相连接,及在对应活塞组件内活塞体下死点位置附近,在缸体上设有贯穿壁厚之泄油孔;一组油路,设置在活塞组件,缸体及中空柱内并互相连通,如此经由转盘的转动可使唧筒组合体一方面绕中空柱摆动,将黄油桶内的黄油扫入缸体内,同时活塞组件作往复运动,将缸体内的黄油经油路高压挤出。
2.如权利要求1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之周围固定有可挠之封环,与黄油桶内壁密接。
3.如权利要求1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黄油桶呈上大下小之园锥形。
4.如权利要求1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设有通气孔。
5.如权利要求1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在转盘上装设有扫板。
6.如权利要求1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动力设备包括一固定在基板上方的电动机,其转轴穿过基板后驱动一齿轮系,此齿轮系之从动齿轮用以驱动转盘转动。
7.如权利要求6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从动齿轮与转盘固定成一体。
8.如权利要求6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支撑园环及多个沿园环园周以径向固定的定距杆所组成的定位架,其中支撑园环可套入电动机外壳,定距杆的自由端可抵于收容黄油桶的外桶内壁。
9.如权利要求1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一具有刚性之压罩,包围住唧筒组合体,并在压罩之四周及底部冲有纲孔,,使内外相通。
10.如权利要求1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滑块配合在缸体上的长槽孔内,分别与转轴及活塞组件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唧筒组合体包括一缸体,在其内部轴向地设置有大、小内孔,在大内孔之左端部位设置有径向贯穿壁厚的槽孔及一长槽孔,在内孔右端部位,近于与小内孔相接处设置有贯穿壁厚的泄油孔;一活塞组件,其包括一活塞体及与此活塞体右端面连接之活塞杆,活塞体的外径与大内孔直径配合,活塞杆外径与小内孔直径配合,且沿活塞体及活塞杆的轴向在其内部设有油路且在活塞杆之油路上装设一逆止阀。
12.如权利要求11项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缸体之右端设有一垂直于缸体的轴孔,用与中空柱配合,并在此轴孔的内壁上对正小内孔处设有一凹入之环槽。
13.如权利要求1或12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中空柱之一端为封闭的,另一端开口在所固定之基板上端面,并于此开口上固定一支三通管,并在中空轴上对应于环槽处设有径向孔与中空柱内部相通。
14.如权利要求13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中空柱开口之邻近设置有逆止阀。
15.如权利要求13的动力打黄油机,其特征在于三通管的一出口与压力开关连接,另一出口连接至黄油枪。
全文摘要
一种动力打黄油机,包括一固定在基板上由动力驱动的转盘,其上偏心设置一转轴;一唧筒组合体,包括一两端密封的缸体及在其内的活塞组件,缸体的一端轴枢在固定于基板上的中空柱,在另一端附近设有贯穿缸壁的多个纵向槽孔,及另一纵向长槽孔,转盘上转轴穿过此长槽孔与活塞组件相连接,并在对应活塞体下死点处附近,缸体上设有贯穿壁厚之出油孔;一组油路设置在活塞组件,缸体及中空柱内并相通,经转盘转动可使唧筒组合体围绕中空柱摆动,将桶内黄油扫入缸体内,且活塞组件可往复运动,将缸体内的黄油经油路高压挤出。
文档编号F16N13/10GK1124833SQ94119668
公开日1996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16日
发明者蔡士天 申请人:蔡士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