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管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8583阅读:18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管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管道内部不停止输送介质的情况下引接分支管路的金属管卡装置。
目前,在城市供水,煤气以及石油化工行业中,使用管道输送介质,在需要增设分支管路时,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停止主管道内部的介质输送,然后切断主管道中的一段,在其中安装三通管,实施分支管的引接,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要停止主管道的介质输送,不适宜在紧急情况下的管道抢修;其次,操作不方便,安装过程复杂。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在管道内部不停止输送介质的情况下引接分支管路,且操作简单、方便的一种金属管卡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管卡,由上管卡、下管卡、密封圈以及联接螺栓组成,形状为“Ω”状顶部水平方向为带螺栓的法兰盘构成上管卡,其垂直方向开有通孔,通孔底部装有密封圈,下管卡形状为
,上、下管卡组合紧贴主管道并依靠螺栓联接,固定于主管道上,上管卡上所开通孔的轴线与主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下面组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装置结构主视图;图2为
图1的侧视图。
本装置由上管卡1、下管卡2、密封圈3以及联接螺栓4组成,形状为“Ω”状顶部水平方向为带螺栓5的法兰盘构成上管卡1,其垂直方向开有通孔,通孔底部装有密封圈3,下管卡2形状为
,上、下管卡1、2组合紧贴主管道6并依靠螺栓4联接,固定于主管道6上,上管卡1上所开通孔的轴线与主管道6轴线垂直相交,且所开通孔的直径大小与所需引接分支管路的管径相等。下等卡2依据所需引接分支管路的管经大小至少有两个与上管卡1联接,一般引接分支管路的管径在200mm以下为两个下管卡2联接,200mm以上为三个或更多下管卡2联接。同时下管卡2内园弧面沿中垂线均布有两个弧状凸台,该凸台紧贴主管道6,成为下管卡2的两个支承点。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首先将上、下管卡1、2用螺栓4联接固定在主管道6上,主管道6在不停止内部介质输送情况下,不须断开主管道6,使用管道开孔机沿上管卡1上所开通孔的大小在主管道6上相应开出通孔,此通孔大小即为引接分支管路的管径大小,然后将标准闸阀连接在上管卡1上端的法兰盘上,即完成了整个分支管路的引接,随时待用,取代了常规施工中的三通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装置安装在主管道上开孔后与标准闸阀相连接,且使用密封式开孔机,主管道内部输送介质不会溢出,因而不需要停止主管路的内部介质输送。
2)由于使用时只需将上、下管卡依靠螺栓联接固定于主管道上并开孔,因而不需要断开主管道,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
3)由于下管卡内园弧面上有两个对称的凸台支承点,因而下管卡不易断裂,损坏。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管卡,由上管卡1、下管卡2、密封圈3以及联接螺栓4组成,其特征在于,形状为“Ω”状顶部水平方向为带螺栓5的法兰盘构成上管卡1,其垂直方向开有通孔,通孔底部装有密封圈3,下管卡2形状为
,上、下管卡1、2组合紧贴主管道6并依靠螺栓4联接,固定于主管道6上,上管卡1上所开通孔的轴线与主管道6轴线垂直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卡,其特征在于,上管卡1上所开通孔的直经大小与所需引接分支管路的管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卡,其特征在于,下管卡2内园弧面沿中垂线均布有两个园弧状凸台,该凸台紧贴主管道6。
专利摘要一种金属管卡,由上管卡、下管卡,密封圈以及联接螺栓组成,上管卡顶端为带螺栓的法兰盘,上、下管卡组合紧贴主管道并依靠螺栓联接,使用开孔机在主管道上开孔后将闸阀连接在上管卡上端的法兰盘上,它解决了在主管道内部介质不停止输送的情况下引接分支管路,取代了常规施工中的三通管,具有不停止介质输送,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供水、煤气以及石油化工行业中分支管的引接。
文档编号F16L41/02GK2299214SQ9722253
公开日1998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日
发明者康中禄, 程绪高 申请人:康中禄, 程绪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