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4803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对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内的机油进行冷却装置。
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一般采用的是机内循环系统,由于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高热,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放或散发,就会使发动机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这种润滑系统内的机油将在高温状态下工作,致使机油的粘度显著下降,大大降低了润滑效果,受高温而膨胀的发动机机械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减小,增加彼此之间的摩擦,从而造成机械零部件的损坏,严重者甚至出现卡缸的现象,发动机的输出效率明显降低,严重影响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在CN2179911Y中公开了一种“四冲程摩托车冷却机油的装置”,这种装置是在原有发动机的机油泵与输送管之间设置了一个冷却器,它是这样工作的机油泵将机油箱内的机油送至冷却器进行散热降温,经过降温的机油沿发动机内壁上的输送管送至发动机的气缸内进行润滑的;这虽然对发动机内的零部件及机油具有较好的降温作用,但其效果仍然有限,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结构的机油冷却装置存在着如下的不足,一是被降温的机油要经过高热的发动机内壁上的输送管,机油在输送管内受到加热升温后才进入发动机内进行润滑,以致影响了润滑效果;二是由于机油流动必须经过新增加的冷却器,势必减缓机油的循环流速,甚至会出现发动机运转后机油还未流入发动机内润滑的现象,以致于影响了机油的降温润滑效果,如果以提高机油泵技术要求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就会造成制作工艺难度增大和发动机制造成本提高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和装配方便的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它可以通过对机油的有效降温加强润滑效果,增强发动机的散热效率,提高发动机的输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在发动机内的机油箱和机油泵,其特征在于设置发动机外的冷却器的输入端通过机油输入通道与机油泵连通,冷却器的输出端通过机油输出通道直接从发动机外的气缸头与发动机内的引擎连通,机油输入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机油泵将机油箱内的机油经机油输入通道和单向阀抽送到冷却器中,在冷却器中得到充分冷却的机油经机油输出通道直接流入发动机内的润滑系统中,使发动机内的机械零件得到充分润滑的同时又与机油发生热交换而冷却,热交换后的高温机油流回到机油箱内,如此重复循环,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内机械零件的润滑质量和充分散热的目的,加强了发动机的稳定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机油输入通道上设置单向阀的作用是控制机油的单向流动,避免机油回流,加快机油的循环流速,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1.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运行可靠;2.经过冷却器降温的机油直接进入发动机气缸内,这显著地提高了机油的润滑效果,减小发动机的机械磨损,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3.由于发动机的内部零件产生的高温被机油有效地冷却,不会在高温状态工作,保证了发动机的可靠运行,提高了发动机的输出效率;4.由于在机油输入通道上设置了单向阀,因此在不提高发动机的制造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地加快了机油的循环流速,提高了发动机的散热效率,保证了发动机内部零件的充分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油泵;2.冷却器;3.气缸头;4.单向阀;5.壳架;6.散热管;7.输入总管;8.输出总管;9.散热片;10.输入管;11.曲轴箱;12.出油孔;13.输出管;14.进油孔。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在发动机内的机油箱和机油泵1,其特征在于设置发动机外的冷却器2的输入端通过机油输入通道与机油泵1连通,冷却器2的输出端通过机油输出通道直接从发动机外的气缸头3与发动机内的引擎连通,机油输入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4。
如图1所示,冷却器2可以是由一根固于壳架5上的弯曲多折的散热管6构成;如图2所示,冷却器2也可以是在固于壳架5上的输入总管7和输出总管8之间分别连通有多根散热管6。如图1、2所示,散热管6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片9,以便增大其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1、2所示,机油输入通道是由输入管10和设置在曲轴箱11上并与机油泵1连通的出油孔12组成,出油孔12与输入管10连通。
如图1、2所示,机油输出通道是由发动机外的输出管13和设置在气缸头2上并与发动机内的引擎连通的进油孔14组成,进油孔14与输出管13连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机油泵1将机油箱内的机油经出油孔12、输入管10和单向阀4抽送到冷却器2中的散热管6内,结合图2、3可知,散热管6中的机油通过散热管6和散热片9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行驶中的摩托车使冷却器2中的机油得以强风制冷,充分冷却的机油经输出管13、进油孔14直接流入发动机内的润滑系统中,使发动机内的机械零件得到充分润滑的同时又与机油发生热交换而冷却,热交换后的高温机油流回到机油箱内,如此重复循环,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内机械零件的润滑质量和充分散热的目的,加强了发动机的稳定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机油输入通道上设置单向阀4的作用是控制机油的单向流动,避免机油回流,加快机油的循环流速,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率。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冷却器2冷却机油的效率,增强散热效果,冷却器2设置在摩托车车身上的通风处。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包括有在发动机内的机油箱和机油泵(1),其特征在于设置发动机外的冷却器(2)的输入端通过机油输入通道与机油泵(1)连通,冷却器(2)的输出端通过机油输出通道直接从发动机外的气缸头(3)与发动机内的引擎连通,机油输入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器(2)是由一根固于壳架(5)上的弯曲多折的散热管(6)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器(2)是在固于壳架(5)上的输入总管(7)和输出总管(8)之间分别连通有多根散热管(6)。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管(6)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片(9)。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油输入通道是由输入管(10)和设置在曲轴箱(11)上并与机油泵(1)连通的出油孔(12)组成,出油孔(12)与输入管(10)连通。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油输出通道是由发动机外的输出管(13)和设置在气缸头(3)上并与发动机内的引擎连通的进油孔(14)组成,进油孔(14)与输出管(13)连通。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器(2)设置在摩托车车身上的通风处。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装置,包括有在发动机内的机油箱和机油泵,其特征在于:设置发动机外的冷却器的输入端通过机油输入通道与机油泵连通,冷却器的输出端通过机油输出通道直接从发动机外的气缸头与发动机内的引擎连通,机油输入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运行可靠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可以对机油进行有效地冷却,加强发动机内部零件的润滑效果,增强发动机的散热效率,提高发动机的输出效率。
文档编号F16N39/02GK2361542SQ9923167
公开日2000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0日
发明者伍钢 申请人:重庆银钢内燃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