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2788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差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差动装置,特别是涉及该差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在该差动装置中,在收纳差速机构的差速器壳体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一体地形成有在同一轴线上排列的第I和第2轴承凸台,并且在该差速器壳体的从中心向所述第2轴承凸台侧偏移的中间部一体地形成有环状的凸缘,而且在该差速器壳体的、在与所述轴线垂直的一条直径线上对置的周壁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差速机构的作业窗口,将齿圈压入所述凸缘的外周面,然后在所述第2轴承凸台侧对这些凸缘与齿圈的压入嵌合部进行焊接。
【背景技术】
[0002]所述差动装置如下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已被公知。
[0003]专利文献1:TO2013-18223号公报
[0004]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内容中,差速器壳体的凸缘的壁厚在整周上是均匀的,并且在左右两侧部对凸缘与齿圈的压入嵌合部进行焊接。这种结构在减少齿圈的焊接变形这方面是有效的,然而由于焊接工序变多而难以实现制作成本的降低。另外,在为了使差速器壳体的内表面加工变得容易、或使差速机构相对于差速器壳体的插入变得容易而较大地形成作业窗口的情况下,该作业窗口有时会深入至凸缘的第I轴承凸台侧的侧面而形成凹部,这样的凹部会妨碍在凸缘的两侧部进行的与齿圈的整周焊接,成为导致齿圈的焊接变形的原因。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即使在作业窗口深入至凸缘的第I轴承凸台侧的侧面而形成凹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消除或者减少齿圈的焊接变形,并且能够高效地焊接凸缘与齿圈的压入嵌合部。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差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在该差动装置中,在收纳差速机构的差速器壳体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一体地形成有在同一轴线上排列的第I轴承凸台和第2轴承凸台,并且在该差速器壳体的从中心向所述第2轴承凸台侧偏移的中间部一体地形成有环状的凸缘,而且在该差速器壳体的、在与所述轴线垂直的一条直径线上对置的周壁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差速机构的作业窗口,这些作业窗口深入至所述凸缘,从而在所述凸缘的所述第I轴承凸台侧的侧面上形成凹部,将齿圈压入所述凸缘的外周面,对所述凸缘与所述齿圈的压入嵌合部进行焊接,本发明的第I特征在于,所述差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将所述齿圈的轮毂从所述第I轴承凸台侧压入所述凸缘的工序;和,将所述凸缘与所述齿圈的压入嵌合部等分为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分割区域并同时焊接这些分割区域的工序。
[0007]另外,本发明的第2特征在于,在第I特征的基础上,为了将所述轮毂相对于所述凸缘压入的压入深度限制为一定的深度,使在所述轮毂的内周面上突出设置的止动壁抵接于所述凸缘。
[0008]进而,本发明的第3特征在于,在第2特征的基础上,在所述凸缘和所述止动壁之间保留有所述凹部,将在所述焊接时产生的气体通过该凹部排出。
[0009]根据本发明的第I特征,在将所述齿圈的轮毂从所述第I轴承凸台侧压入并嵌合于凸缘后,将这些凸缘与齿圈的压入嵌合部等分为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分割区域,并同时焊接这些分割区域,由此,能够仅在凸缘和轮毂的一个侧面侧对凸缘与轮毂的压入嵌合部进行焊接,并且能够提高凸缘与轮毂的压入嵌合部的结合强度,还能够提高焊接作业的效率从而实现制作成本的降低。而且,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凸缘和齿圈的因焊接而引起的热变形。另外,由于该进行焊接的凸缘和轮毂的一个侧面侧是作业窗口的相反侧,因此焊接时产生的溅射物不会从作业窗口侵入差速器壳体内。
[0010]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通过使在齿圈的轮毂的内周面上突出设置的止动壁抵接于凸缘这样的极为简单的方法,能够将轮毂相对于凸缘压入的压入深度限制为一定的深度。
[0011]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能够利用凸缘的凹部将在焊接时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部,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焊接。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差动装置和收纳该差动装置的变速器壳体的局部的纵剖俯视图。
[0013]图2是上述差动装置的差速器壳体的俯视图。
[0014]图3是沿图2中的3-3线的剖视图。
[0015]图4是沿图3中的箭头4观察的图,示出了凸缘和齿圈的焊接要点。
[0016]标号说明
[0017]D:差动装置;
[0018]X:轴线;
[0019]2:差速器壳体;
[0020]3:差速机构;
[0021]4:第I轴承凸台;
[0022]5:第2轴承凸台;
[0023]15:凸缘;
[0024]17:齿圈;
[0025]17c:轮毂;
[0026]18:作业窗口;
[0027]19:凹部;
[0028]22:止动壁;
[0029]23:焊接;
[0030]24、25:分割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2]在图1中,差动装置D被收纳在车辆的变速器壳体I内。该差动装置D由差速器壳体2和收纳于该差速器壳体2内的差速机构3构成。在差速器壳体2的右侧部和左侧部一体地形成有在同一轴线X上排列的第I轴承凸台4和第2轴承凸台5,这些第I和第2轴承凸台4、5经由轴承6 W被支承于变速器壳体I上,并且支承着右车轴7和左车轴8。
[0033]差速机构3由下述部分构成:小齿轮轴9,其以与所述轴线X垂直的方式保持于差速器壳体2上;一对小齿轮10,其被该小齿轮轴9支承;以及一对侧齿轮11,其花键结合于所述车轴7、8的内端且与小齿轮10啮合,各齿轮的背面被差速器壳体2的球状内表面支承成能够旋转自如。
[0034]小齿轮轴9被差速器壳体2的外周部的一对支承孔12保持。在差速器壳体2的外周部设有销孔13,该销孔13与一个支承孔12垂直且沿左右方向贯通该外周部,压入并嵌合于该销孔13中的防脱销14贯通小齿轮轴9,由此防止了小齿轮轴9从支承孔12中脱落。
[0035]另外,在差速器壳体2上的从其中心C向第2轴承凸台5侧偏移的中间部一体地形成有环状的凸缘15,在该凸缘15上安装有与变速装置的输出齿轮16啮合的齿圈17。
[0036]如图2?图4所示,在差速器壳体2的、在与所述轴线X垂直的一条直径线上对置的周壁上还设有一对作业窗口 18,这一对作业窗口 18用于加工差速器壳体2的球状内表面,并且用于使所述差速机构3的朝向差速器壳体2的插入变得容易。这些作业窗口 18以深入至凸缘15的方式形成得较大,由此在凸缘15的第I轴承凸台4侧的侧面形成凹部19。与此相伴,凸缘15具有:存在所述凹部19的一对薄壁部15b ;和不存在所述凹部19的一对厚壁部15a。
[0037]如图1和图3所示,齿圈17由下述部分构成:轮缘17a,其在外周具有螺旋状的齿系;板状的辐条17b,其从该轮缘17a的内周面突出;以及环状的轮毂17c,其从该辐条17b的内周端部的第2轴承凸台5侧的侧面突出,在辐条17b上一体地形成有向轮毂17c的内周面侧突出的环状的止动壁22。而且,轮毂17c被从第I轴承凸台4侧压入而嵌合于所述凸缘15。此时,止动壁22抵接于凸缘15的侧面,从而限制其压入深度。
[0038]在上述齿圈17中,辐条17b的旋转中心面P2配置于所述凸缘15的旋转中心面Pl的第I轴承凸台4侧。由此,能够使齿圈17尽可能接近差速器壳体2的中心C,从而使得从齿圈17朝向差速器壳体2的扭矩传递变得良好。另外,能够利用将第I轴承凸台4支承在变速器壳体I上的轴承6、和将第2轴承凸台5支承在变速器壳体I上的轴承V,平衡性良好地分担作用于齿圈17的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
[0039]另外,在变速器壳体I内,应与齿圈17啮合的输出齿轮16的左右方向位置有时会根据变速装置的规格发生变更。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使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