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孔高压管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927266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孔高压管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反渗透系统的带孔高压管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水处理行业大都采用RO (Reverse Osmotic,反渗透)设备进行过滤,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是制造高纯水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压力作为推动力将纯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类、有机杂质进行分离,因此反渗透系统的进水需要很高的压力。
[0003]由于反渗透系统采用多段膜壳排列,而原水进水管和浓水出水管均只有一条,因此,反渗透装置通常使用的高压管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一般采取在原水进水管和浓水出水管的主管道上先切割开孔再焊接支管道的方式,这样在管体I与拔孔2连接处的外表面就会形成一圈焊缝3,这样不仅降低了管体I承受的压力,还会在管体I与拔孔2连接处的内表面粗糙,使过流部分形成死角,对产品水质量影响严重,很难达到预期的产水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设备的不足,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承受更高的压力、结构简单、不影响产水质量的带孔高压管。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孔高压管,包括管体及设置在管体上且与管体一体成型的拔孔,所述的拔孔的出口端高于管体的外表面。
[0006]所述的一种带孔高压管,其管体采用SS304或SS316材料。
[0007]所述的一种带孔高压管,其管体管道厚度为3 — 5mm。
[0008]所述的一种带孔高压管,其拔孔的开口端离管体外表面的距离为10mm。
[0009]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带孔管体的加工方法。
[0010]一种带孔高压管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a)、将管体加热,使其具有可塑性;
[0012]b)、将加热后的管体用模具冲压,形成出口端高于管体外表面的拔孔。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将管体先加热,再用模具冲压的方法在管体上冲孔,使拔孔和管体一体成型,不仅使拔孔外形整齐美观,还避免了人工切割开孔时产生的应力,使管体能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且拔孔与管体连接处的内表面光滑流畅,消除了死角问题,减少了污染源,提高了产品产水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传统带孔高压管的主视图;
[0015]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0016]图3是本发明带孔高压管的主视图;
[0017]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面图。
[0018]各附图标记为:I一管体,2—拔孔,3—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参照图3、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孔高压管,包括管体I及设置在管体I上且与管体I 一体成型的拔孔2,所述的拔孔2的出口端高于管体I的外表面。所述的管体I采用SS304或SS316材料,所述的管体I管道厚度为3 — 5mm,所述的拔孔2的开口端离管体I外表面的距离为10mm。
[0021]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a)、将管体I加热,使其具有可塑性;
[0023]b)、将加热后的管体I用模具冲压,形成出口端高于管体I外表面的拔孔2。
[0024]此外,对管体I还可以采用冷拔孔的方式,这样管体I的变形更小。
[0025]本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加热使管体材质内部晶相重组,增加了管体的承压能力。
[002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带孔高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I)及设置在管体(I)上且与管体(I) 一体成型的拔孔(2),所述的拔孔(2)的出口端高于管体(I)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孔高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I)采用SS304或SS316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孔高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I)管道厚度为3—5mm 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孔高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拔孔(2)的开口端离管体(I)外表面的距离为10mm。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高压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管体加热,使其具有可塑性; b)、将加热后的管体用模具冲压,形成出口端高于管体外表面的拔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孔高压管,包括管体及设置在管体上且与管体一体成型的拔孔,所述的拔孔的出口端高于管体的外表面,管体采用SS304或SS316材料,还公开了一种带孔高压管的加工方法,先将管体加热,使其具有可塑性,然后将加热后的管体用模具冲压,形成出口端高于管体外表面的拔孔;本发明采用将管体先加热,再用模具冲压的方法在管体上冲孔,使拔孔和管体一体成型,不仅使拔孔外形整齐美观,还避免了人工切割开孔时产生的应力,使管体能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且拔孔与管体连接处的内表面光滑流畅,消除了死角问题,减少了污染源,提高了产品产水的质量。
【IPC分类】B21D28/28, F16L41/02
【公开号】CN104989901
【申请号】CN201510276719
【发明人】尚东滨, 罗志超
【申请人】深圳市纯水一号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