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8281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输入轴,其与驱动源连接;输出轴,其与所述输入轴平行地配置;输入侧支点,其距离所述输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可变,且其与该输入轴一起旋转;单向离合器,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输出侧支点,其设于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部件上;以及连杆,其连接所述输入侧支点和所述输出侧支点。
【背景技术】
[0002]根据以下专利文献I公知这样的曲柄式的无级变速器:其在轴向上并列配置有多个动力传递单元,所述多个动力传递单元将与发动机连接的输入轴的旋转转换为连杆的往复运动,并利用单向离合器将连杆的往复运动转换成输出轴的旋转运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025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但是,在这种曲柄式的无级变速器中,为了控制用于变更输入侧支点的偏心量的变速致动器的工作,必须估计输入侧支点的偏心量,该输入侧支点的偏心量用于确定连杆的往复运动的行程。输入侧支点的偏心量与变速比(输入轴转速/输出轴转速)存在相关关系,即使欲基于这一点而根据变速比估计偏心量,如图17所示,由于曲柄式的无级变速器具有偏心量与变速比的关系根据传递扭矩而变化的这一特性,因此不能根据变速比估计偏心量。因而以往着眼于变更偏心量的变速致动器的旋转角的累计值与偏心量存在如图18所示的相关关系这一点,根据变速致动器的旋转角的累计值来估计偏心量。即,事先将累计旋转角=O时偏心量=O的图18的关系作为映射存储,当变速致动器沿正转方向旋转时加上旋转角,当变速致动器沿反转方向旋转时减去旋转角,由此计算累计旋转角,并将该累计旋转角应用于映射,从而估计出偏心量。
[0008]但是,不可避免检测变速致动器的旋转角的旋转角传感器的输出存在一些误差,因此存在旋转角传感器的输出的误差累计而使偏心量的估计精度降低的问题。例如,在图18中,即使欲通过使变速致动器从累计旋转角为5000度、偏心量为7mm的状态正转11000度,而变速成累计旋转角为16000度、偏心量为22.5_的状态,由于累计旋转角因误差的累积而产生了误差,因此当原累计旋转角为5000度时的实际偏心量并非7mm,而是7.5mm,那样的话,当累计旋转角为16000度时的偏心量并非22.5_而是23_,由于该误差,不能以良好的精度控制变速比。
[0009]本发明是鉴于前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以良好的精度估计曲柄式的动力传递装置的输入侧支点的偏心量。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输入轴,其与驱动源连接;输出轴,其与所述输入轴平行地配置;输入侧支点,其距离所述输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是可变的,并与该输入轴一同旋转;单向离合器,其连接于所述输出轴;输出侧支点,其设于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部件上;以及连杆,其连接所述输入侧支点和所述输出侧支点,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第I特征在于,利用接近传感器检测被固定于所述外部件上的突起,基于根据所述接近传感器所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间隔算出的所述外部件的摆动角速度来估计所述偏心量。
[0012]此外,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所述第I特征的基础上,其第2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一个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沿所述外部件的周向间隔配置的两个所述突起,所述一个接近传感器至所述两个突起的距离彼此不同。
[0013]另外,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所述第I特征的基础上,其第3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一个所述突起和沿所述外部件的周向间隔配置的两个所述接近传感器。
[0014]此外,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所述第I?第3中的任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第4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变速轴,其与所述输入轴同轴配置,并变更所述偏心量;变速致动器,其使所述变速轴相对于所述输入轴相对旋转;以及电动马达,其驱动所述变速致动器,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通过基于所述外部件的摆动角速度估计出的所述偏心量的第2估计值来校正基于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角的累计值估计出的所述偏心量的第I估计值。
[0015]另外,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所述第4特征的基础上,其第5特征在于,当所述第I估计值相对于所述第2估计值的偏差为规定值以上时,通过所述第2估计值来校正所述第I估计值。
[0016]此外,实施方式的偏心盘19对应于本发明的输入侧支点,实施方式的连结销37对应于本发明的输出侧支点,实施方式的第I突起42A和第2突起42B对应于本发明的突起,实施方式的第I接近传感器43A和第2接近传感器43B对应于本发明的接近传感器,实施方式的发动机E对应于本发明的驱动源。
[0017]发明效果
[0018]根据本发明的第I特征,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输入侧支点,其距离输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可变,且其与该输入轴一起旋转;输出侧支点,其设在设于输出轴上的单向离合器的外部件上;以及连杆,其连接输入侧支点和输出侧支点,因此,当输入轴旋转而使得连杆往复运动时,单向离合器间歇地接合,由此输出轴间歇地旋转,从而传递驱动力。此时,通过变更输入侧支点距离输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连杆往复运动的行程变化,从而变更变速比。
[0019]当输入侧支点的偏心量大时,单向离合器的外部件的摆动角速度大,当输入侧支点的偏心量小时,单向离合器的外部件的摆动角速度小,因此,能够利用接近传感器检测被固定于外部件上的突起,并根据接近传感器所输出的检测信号的时间间隔计算外部件的摆动角速度,基于该摆动角速度来估计输入侧支点的偏心量。在估计偏心量的过程中未使用检测信号的累计值,因此能够避免误差的累计导致估计误差的产生,从而偏心量的估计精度提高。
[0020]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由于具备一个接近传感器和沿外部件的周向间隔配置的两个突起,从一个接近传感器至两个突起的距离彼此不同,因此,能够根据两个突起的检测信号的大小差可靠地识别外部件的两个摆动位置,从而高精度地计算摆动角速度。
[0021]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由于具备一个突起和沿外部件的周向间隔配置的两个接近传感器,因此,能够根据两个接近传感器的输出可靠地识别外部件的两个摆动位置,从而高精度地计算摆动角速度。
[0022]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4特征,由于具备:变速轴,其与输入轴同轴配置;变速致动器,其使变速轴相对于输入轴相对旋转;以及电动马达,其驱动变速致动器,因此能够基于电动马达的旋转角的累计值来估计输入侧支点的偏心量作为第I估计值。由于电动马达的旋转角的检测值的误差累积,第I估计值的精度逐渐降低,但通过利用基于外部件的摆动角速度估计出的精度高的第2估计值来校正该第I估计值,能够维持第I估计值的精度。
[0023]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5特征,当第I估计值相对于第2估计值的偏差为规定值以上时,通过第2估计值来校正第I估计值,因而能够在将校正的次数控制在最小限度的同时维持第I估计值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体视图。(第I实施方式)
[0025]图2是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主要部位的局部剖视立体图。(第I实施方式)
[0026]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剖视图。(第I实施方式)
[0027]图4是图3的4部的放大图。(第I实施方式)
[0028]图5是变速致动器的骨架图。(第I实施方式)
[0029]图6是沿图3的6-6线的剖视图。(第I实施方式)
[0030]图7是示出偏心盘的形状的图。(第I实施方式)
[0031]图8是示出偏心量与接近传感器的输出的关系的图。(第I实施方式)
[0032]图9是示出OD变速比和GN变速比时的偏心盘的状态的图。(第I实施方式)
[0033]图10是第I?第3行星齿轮机构的列线图(变速比固定的状态)。(第I实施方式)
[0034]图11是第I?第3行星齿轮机构的列线图(变速比变化的状态)。(第I实施方式)
[0035]图12是示出偏心量的估计及校正的流程的流程图。(第I实施方式)
[0036]图13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外部件的角速度求取偏心量的映射图。(第I实施方式)
[0037]图14是示出外部件的突起及第1、第2接近传感器的配置的图。(第2实施方式)
[0038]图15是示出外部件的突起及接近传感器的配置的图。(第3实施方式)
[0039]图1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