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03603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阻尼力调整机构的缓冲器。
【背景技术】
[0002]在阻尼力调整式缓冲器中,已知利用设有线束取出口的护罩来覆盖与阻尼力调整机构连接的线束的结构。在这种阻尼力调整式缓冲器中,存在从线束与线束取出口的间隙进入护罩内的异物堵塞护罩的排水口的隐患。
[0003]在日本实开昭62-60736号公报中具有作为这种结构的例子。

【发明内容】

[0004]于是,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将从线束与线束取出口的间隙进入护罩内的异物排出的缓冲器。
[0005]本发明的缓冲器是安装在能够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之间的阻尼力调整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缸体,其中封入有工作流体;活塞,其插入到该缸体内;活塞杆,其与该活塞连结,并向所述缸体的外部延伸;阻尼力调整机构,其设置在向所述缸体的侧部突出的壳体内;以及护罩,其覆盖所述壳体外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阻尼力调整机构具有螺线管和从外部向该螺线管供电的线束,在所述护罩上设有取出所述线束取出口、以及在安装状态下位于成为下方的位置的异物排出孔,所述异物排出孔的大小等同于或大于所述取出口与所述线束之间的间隙的大小。
[0006]根据本发明,能够可靠地将从线束与线束取出口的间隙进入护罩内的异物排出。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轴平面剖视图,是用假想线来表示阻尼力调整机构的图。
[0008]图2是图1中的A — A向剖视图,是表示外筒、壳体、护罩以及安装托架的图。
[0009]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说明图,是护罩与接合有安装托架的外筒的分解立体图。
[0010]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11]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说明图,是表示在安装状态下,护罩最接近路缘石的上表面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例示出在车辆的半主动悬架装置中使用的控制阀横置型阻尼力调整式缓冲器1(以下称为“缓冲器1”)。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方便起见,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定义为缓冲器1的上下方向(沿轴线的方向)。
[0013]如图1所示,缓冲器1在内筒2 (缸体)的外侧形成设有外筒3的多筒构造。外筒3被与下端接合的底盖4封堵。在底盖4上设有安装件5,该安装件5安装于车辆的车轮侧部件(例如转向节)。在内筒2与外筒3之间形成有环状的储液箱6。在内筒2的内周能够滑动地嵌合有活塞7。内筒2的内部被活塞7上下划分为第一室2A与第二室2B。
[0014]利用螺母9联结活塞7与活塞杆8的一端。活塞杆8的另一端侧(图1中的上侦D通过第一室2A,穿过杆引导件10、密封部件11以及盖12而向内筒2的外部延伸。杆引导件10嵌合于内筒2的上端。盖12螺合安装于与外筒3的上端接合的大致圆筒形的外壳13。密封部件11是在金属制的圆板上烧结弹性部件而形成的,其外周部分被杆引导件10与盖12夹持。并且,在密封部件11的下表面侧设有与杆引导件10抵接的唇形密封件14。唇形密封件14容许作为工作流体的油液从室15经由返回通路16向储液箱6的流通,并且阻止其向相反方向的流动。此外,盖12与外壳13之间被0型环17密封。
[0015]在内筒2的下端设有划分第二室2B与储液箱6的底阀18。在活塞7设有连通第一室2A与第二室2B的通路19、20。在通路20设有仅容许工作流体从第二室2B侧向第一室2A侧流通的单向阀21。在通路19设有盘阀22,该盘阀22在第一室2A侧的工作流体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时开阀,用于使该第一室2A侧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向第二室2B侧释放。
[0016]在底阀18设有连通第二室2B与储液箱6的通路23、24。在通路23设有仅容许工作流体从储液箱6侧向第二室2B侧流通的单向阀25。在通路24设有盘阀26,该盘阀26在第二室2B侧的工作流体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时开阀,使该第二室2B侧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向储液箱6侧释放。此外,在内筒2内中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油液,在储液箱6内中封入有油液以及气体。
[0017]在内筒2的两端部外周经由密封部件27嵌合有分隔管28的两端部。在内筒2与分隔管28之间形成有环状流路29。环状流路29经由在内筒2的上端部附近的侧壁设置的通路30与第一室2A连通。在分隔管28的侧壁有设有翻边形状的分支管31。分支管31从分隔管28的侧壁的下部向分隔管28的半径方向(图1中的右方)突出。
[0018]在外筒3的侧壁设有收纳后述阻尼力调整机构33的壳体66。壳体66包括收纳有阻尼力调整阀34的大致圆筒形的第一壳体67。第一壳体67从外筒3的下部朝向外筒3的径向外侧(图1中的右方)延伸,第一壳体67的基端(图1中的左端)与在外筒3的侧壁上形成的连接口 32的周围接合。壳体66还包括大致圆筒形的第二壳体68。第二壳体68与第一壳体67的前端(图1中的右端)连接。在第二壳体68收纳有阻尼力调整机构33的螺线管35。并且,壳体66包括用于联结第一壳体67与第二壳体68的锁定螺母69。
[0019]所述阻尼力调整机构33包括:阻尼力调整阀34(阻尼力产生部),其配置在内筒2侧(图1中的左侧,以下称为“缸体侧”);螺线管35,其配置在远离内筒2 (缸体)的一侧(图1中的右侧,以下称为“远离缸体的一侧”);线束36,其从控制部(外部)向该螺线管35供电;以及,连接器37,其设置在该线束36的螺线管35侧端部。此外,阻尼力调整机构33能够适当地使用现有结构。因此,在这里用假想线来表示阻尼力调整机构33并且省略阻尼力调整机构33的详细说明。
[0020]接着,对用于保护阻尼力调整机构33的护罩70进行说明。护罩70安装于设置在外筒3 (缸体)的侧壁上的安装托架41 (安装部件)。安装托架41以及护罩70是通过压制成形而形成的金属制部件。此外,安装托架41的板厚被设定为比护罩70的板厚大。安装托架41形成为图3所示的那种切掉圆筒的一部分而成的形状。安装托架41覆盖第一壳体67周围的一部分。并且,安装托架41具有第一固定片42,第二固定片43、以及连接第一固定片42与第二固定片43的第三固定片44。第一固定片42与第二固定片43隔着第一壳体67配置在与壳体66的突出方向交叉的外筒3的径向两侧(图2中上下方向两侧)。
[0021]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片42具有一侧(图2中的左侧)的端部42A,该端部42A接合(焊接)于外筒3的侧壁。在第一固定片42的远离安装件5的一侧(图3中的左侧)的端部设有第一安装片45,该第一安装片45用于联结后述护罩70的凸缘部73。并且,在第一固定片42上设有用于使第一安装片45的刚性、进而使与第一安装片45联结的凸缘部73的安装强度提高的肋46。此外,在第一安装片45上设有螺栓插入孔48,该螺栓插入孔48用于插入在凸缘部73的联结中使用的螺栓47。
[0022]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片43具有一侧(图2中的左侧)的端部43A,该端部43A接合(焊接)于外筒3的侧壁。在第二固定片43的远离安装件5的一侧(图3中的左侧)的端部设有第二安装片51。在第二安装片51上安装有用于将从连接器37延伸的线束36 (参照图1)夹紧的线束夹具50。在第二安装片51的大致中央立设有双头螺栓52,该双头螺栓52插入在线束夹具50上形成的螺栓插入孔53。此外,线束夹具50通过联结于与双头螺栓52螺合的螺母54而固定于第二安装片51。并且,通过使设于线束夹具50的突起55卡合于第二安装片51的缺口 56,来构成线束夹具50的止转机构。利用该止转机构能够阻止线束夹具50相对于第二安装片51的、以双头螺栓52为中心的旋转运动。
[0023]第三固定片44利用至少一个焊接部57而接合于外筒3的侧壁。在第三固定片44的第二固定片43侧(图3中的上侧)的端部设有第三安装片58。第三安装片58与后述护罩70的臂部74联结。并且,在第三安装片58上设有螺栓插入孔60,该螺栓插入孔60用于插入在臂部74的联结中使用的螺栓59。通过使设于第三安装片58的突起61卡合于臂部74的缺口 62,来构成臂部74、进而构成护罩70的止转机构。利用该止转机构能够阻止护罩70相对于安装托架41的、以螺栓59为中心的旋转运动。此外,图3所示的附图标记63是翻边部,附图标记64是扩径部,均有助于提高安装托架41的刚性。
[0024]如图1所示,护罩70形成为具有开口部71与底部72的大致杯状(有底筒状),并且覆盖壳体66外周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的护罩70覆盖锁定螺母69外周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壳体68的从锁定螺母69突出的部分的外周。并且,护罩70覆盖在第二壳体68的前端安装的连接器37,以及从该连接器37延伸的线束36的一部分(根部)。在护罩70设有上述凸缘部73和上述臂部74。凸缘部73与护罩70 —体形成,并且联结于安装托架41的第一安装片45。臂部74也与护罩70 —体形成,并且联结于安装托架41的第三安装片58。
[0025]这里,“覆盖壳体66外周的一部分”的描述与“在车辆的常规行驶中以能够保护其不受到设想的损伤的方式进行覆盖”在相同意义下进行使用。
[0026]例如,在该缓冲器1安装于车辆右后轮的情况下,护罩70覆盖壳体66,以避免至少被右前轮溅起的路上砂石与壳体66碰撞而对阻尼力调整机构33造成损伤。
[0027]在护罩70上形成有取出口 75,该取出口 75用于取出从螺线管35延伸的线束36。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出口 75在图5所示的缓冲器1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以下称为“安装状态”)下配置在成为上方的位置。在取出口 75设有通过将周缘(开口部71)的一部分向护罩70的外侧翻折(弯曲成圆角状)而形成的翻折部76。由此,从连接器37延伸的线束36能够在翻折部76的圆角部76A的部位与护罩70接触。
[0028]凸缘部73具有座部77,该座部77承受螺栓47,并且与安装托架41的第一安装片45抵接(联结)。在座部77的中央设有用于插入上述螺栓47插入的螺栓插入孔78。并且,在座部77的周围形成有用于使凸缘部73的刚性提高的侧壁79。换句话说,凸缘部73具有在凹形的底部形成的座部77。臂部74相对于凸缘部73向大致相反的一侧延伸,以使凸缘部73与臂部74沿径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跨过外筒3。在臂部74设有用于插入上述螺栓59的螺栓插入孔80。
[0029]如图2所示,凸缘部73利用上述螺栓47 (联结部件)以及与该螺栓47螺合的螺母81联结于安装托架41的第一安装片45。在凸缘部73设有用于将图2中的上端(远离壳体66的一侧的端部)向远离缸体3的一侧(图2、图3中的右侧)弯折而形成的壁部82 (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