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脚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2866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地脚螺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于被设于岩壁、混凝土壁等的孔的地脚螺栓。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公开了一种这样的发明:利用钻头等在岩壁等开设孔,将地脚螺栓插入并固定于该孔。
[0003]详细而言,专利文献1中的地脚螺栓在随着靠近顶端面(专利文献1的第2图中的右侦D而直径增大的圆锥构件的周面卡合有内表面呈圆锥面形状倾斜的C字型形状的壳体。并且,沿着所述圆锥构件的中心轴线设置的内螺纹与形成于杆的外螺纹彼此旋装在一起。
[0004]并且,在向开设于岩壁等的孔插入所述地脚螺栓之后,使所述杆旋转,对圆锥构件施加自所述孔脱离的方向的拉力。由此,圆锥构件向孔的开口侧(专利文献1的第2图中的左侧)移动,该圆锥构件的周面将壳体压向所述孔的内周面侧,壳体的外周面被推压于所述孔的内周面,所述地脚螺栓被保持(固定)于岩壁等。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 —1595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在专利文献1的地脚螺栓的情况下,仅在杆的顶端配置有所述壳体,利用一个该壳体将地脚螺栓固定于岩壁等,因此有可能无法充分地进行该地脚螺栓的所述固定。
[0010]另外,在将地脚螺栓插入到孔时,在壳体与孔的内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2图),因此,在使杆旋转时,圆锥构件与壳体一同旋转,无法利用圆锥构件的周面适当地推压壳体,由此有可能无法可靠地将地脚螺栓固定于岩壁等。
[0011]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地脚螺栓的情况下,根据使用目的等,存在杆较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难以进行杆的搬运、保管等。
[0012]并且,在专利文献1的地脚螺栓的情况下,圆锥构件的顶端部(专利文献1的第2图中的右侧)的边缘形成为锐角状,该顶端部越靠近边缘越薄。因此,在如前述那样使圆锥构件向孔的开口侧移动时,圆锥构件的顶端部的边缘可能会因与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而向孔的里侧(专利文献1的第2图中的右侧)翘曲。由于该圆锥构件的形变,该圆锥构件的顶端部的周面难以与壳体的内周面适当地接触,有可能无法利用圆锥构件将壳体充分地压向所述孔的内周面侧,无法将地脚螺栓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岩壁等。
[001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固定于岩壁等的地脚螺栓。
[0014]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将地脚螺栓固定于岩壁等并且容易进行搬运、保管等的地脚螺栓。
[0015]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地脚螺栓,该地脚螺栓能固定于被设于壁面1的孔2,其特征在于,在圆柱形状的杆3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两个部位配置有扩开机构5,该扩开机构5用于将地脚螺栓固定于所述孔2的内周面26,杆3分割为多根杆单件3a、3b、3c、3d,各杆单件3a、3b、3c、3d在其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外螺纹6,杆单件3a、3b、3c、3d彼此利用接头8连结起来,各扩开机构5具有:锥形构件12,其沿中心轴线形成有用于向杆单件3a、3b、3c、3d的外螺纹6旋装的内螺纹11,并且在该锥形构件12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倾斜面15;以及扩开构件13,其外套于锥形构件12,扩开构件13具有:抵接部16,其为多个且形成有能够与锥形构件12的倾斜面15面接触的内表面19;以及跨接部17,其用于将抵接部16的顶端彼此连接起来,锥形构件12的各倾斜面15以随着朝向地脚螺栓的基端侧去而越靠近锥形构件12的中心轴线的方式倾斜,扩开构件13的抵接部16形成为随着朝向该抵接部16的自由端侧去而远离杆3,在地脚螺栓自其顶端侧插入到所述孔2时,扩开构件13以弹性变形了的状态向所述孔2内进入,抵接部16的自由端侧抵接于所述孔2的内周面26,在该状态下锥形构件12向地脚螺栓的基端侧移动,从而锥形构件12的倾斜面15与抵接部16的内表面19面接触,将抵接部16的外周面20推压于所述孔2的内周面26。
[0017]这里的壁面1包括隧道等土木构造物、建筑物的天花板、侧壁等的壁面、岩壁等。各杆单件3a、3b、3c、3d的外螺纹6包括形成于该杆单件3a、3b、3c、3d的长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的情况、仅形成于杆单件3a、3b、3c、3d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情况等。在外螺纹6仅形成于杆单件3a、3b、3c、3d的端部的情况下,该外螺纹6也具有能够维持与锥形构件12的内螺纹11之间的旋装状态的长度。扩开机构5也可以不配置于全部的杆单件3a、3b、3c、3d。
[0018]在此,包括通过向孔2的基端侧拉拽杆3而使锥形构件12向地脚螺栓的基端侧移动的情况、通过使杆3旋转而利用螺纹作用(日文AC作用)使锥形构件12向地脚螺栓的基端侧移动的情况等。扩开构件13的抵接部16的个数越多,越能够增加抵接部16的外周面20与孔2的内周面26之间的接触面积,但地脚螺栓的构造变得复杂,因此结合所述接触面积和地脚螺栓的构造等设定抵接部16的个数。从扩开机构5设于杆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这一方面而言,优选在扩开构件13的跨接部17设有用于供杆3通过的通孔21。
[0019]另外,能够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所述杆单件3b、3c设有用于使工具卡合的缺口22。
[0020]另外,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地脚螺栓是一种能固定于被设于壁面1的孔2的地脚螺栓,其特征在于,在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6的圆柱形状的杆3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两个部位配置有扩开机构5,该扩开机构5用于将该地脚螺栓固定于所述孔2的内周面26,各扩开机构5具有:锥形构件12,其沿中心轴线形成有用于向杆3的外螺纹6旋装的内螺纹11,并且在该锥形构件12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平面形状的倾斜面15;以及扩开构件13,其外套于锥形构件12,扩开构件13具有:多个抵接部16,其形成有能够与锥形构件12的倾斜面15面接触的平面形状的内表面19;以及跨接部17,其用于将抵接部16的顶端彼此连接起来,锥形构件12的各倾斜面15以随着朝向地脚螺栓的基端侧去而越靠近锥形构件12的中心轴线的方式倾斜,位于锥形构件12的顶端部且至少比倾斜面15靠顶端侧的顶端周面14形成为沿着锥形构件12的中心轴线的直立面状,在地脚螺栓插入到所述孔2内的状态下,当锥形构件12向所述孔2的基端侧移动时,锥形构件12的倾斜面15面压接于抵接部16的内表面19,将抵接部16的外周面20推压于所述孔2的内周面26。
[0021]这里的壁面1包括隧道等土木构造物、建筑物的天花板、侧壁等的壁面、岩壁等。并且在此,包括通过向孔2的基端侧拉拽杆3而使锥形构件12向孔2的基端侧移动的情况、通过使杆3旋转而利用螺纹作用使锥形构件12向孔2的基端侧移动的情况等。扩开构件13的抵接部16的个数越多,越能够增加抵接部16的外周面20与孔2的内周面26之间的接触面积,但地脚螺栓的构造变得复杂,因此结合所述接触面积和地脚螺栓的构造等设定抵接部16的个数(例如四个)。从扩开机构5设于杆3的中间位置这一方面而言,优选在扩开构件13的跨接部17设有用于供杆3通过的通孔21。
[0022]对于锥形构件12的顶端部,仅至少比倾斜面15靠顶端侧的部分为直立面形状即可,锥形构件12的顶端部整体既可以为棱柱状,也可以为圆柱状等。若锥形构件12的顶端周面14在锥形构件12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过大,则锥形构件12的倾斜面15与抵接部16的内表面19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若所述顶端周面14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过小,则抑制锥形构件12的顶端部的边缘翘曲的效果降低,因此结合这些情况设定锥形构件12的顶端周面14的尺寸。所述顶端周面14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在例如1_?10_左右的范围。优选的是抵接部16的外周面20以整面与孔2的内周面26面接触的状态被推压于孔2的内周面26,但也可以不必整面面接触。
[0023]能够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杆3分割为多根杆单件3a、3b、3c、3d,各杆单件3a、3b、3c、3d在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外螺纹6,杆单件3a、3b、3c、3d彼此利用接头8连结起来,在杆单件3a、3b、3c、3d中的至少两个杆单件3a、3b、3c的外螺纹6分别旋装有扩开机构5的锥形构件12。
[0024]这里的各杆单件3a、3b、3c、3d的外螺纹6包括形成于该杆单件3a、3b、3c、3d的长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的情况、仅形成于杆单件3a、3b、3c、3d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情况等。在外螺纹6仅形成于杆单件3a、3b、3c、3d的端部的情况下,该外螺纹6也具有能够维持与锥形构件12的内螺纹11之间的旋装状态的长度。也可以不在全部的杆单件3a、3b、3c、3d上都配置于扩开机构5。接头8包括形成有用于向杆单件3a、3b、3c、3d的外螺纹6旋装的内螺纹的接头、具有用于卡住并保持被形成于杆单件3a、3b、3c、3d的外周面的突起的缺口的接头等。
[0025]能够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扩开构件13的抵接部16构成为随着朝向抵接部16的自由端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