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920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包括:橡胶主簧、内芯子、外骨架、底座、流道组件、解耦膜、底碗、封闭件、驱动机构和密封件;橡胶主簧、内芯子、外骨架和底座之间围成容纳空间;流道组件置于容纳空间内,流道组件的上表面与橡胶主簧之间形成上液腔,流道组件上设有连接通道、收容空间、第一通液孔、第二通液孔及贯穿流道组件上下表面的节流孔;解耦膜置于收容空间内并将收容空间分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通过第一通液孔与上液腔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隔震效果好。
【专利说明】
一种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半主动悬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
【背景技术】
[0002]如今,汽车NVH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技术难题,汽车的振动影响着乘坐舒适性以及车辆的寿命。汽车发动机是汽车上的主要激振源,其振动可以通过底盘传递到驾驶室,引起方向盘及座椅抖动,影响驾驶员的操作,并加深了驾驶员的疲劳。较好地解决方法是安装发动机悬置来隔离振动,因此,研究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的悬置尤为重要。普通的纯胶悬置虽然加工工艺简单,价格较低,但其局限性在于阻尼较低,高频时容易出现动态硬化,因此隔振性能较差;普通的液压悬置采用惯性通道加解耦膜的形式,在低频大振幅时可以产生较大的阻尼,在高频时,由于解耦膜的作用,可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频动态硬化的现象,但其阻尼和刚度不可调,高频时动刚度依然较大。
[0003]人们要求悬置在低频大振幅时具有大刚度、大阻尼特性,高频小振幅时具有小刚度小阻尼特性,显然,普通的液压悬置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为此,人们致力于开发半主动悬置或主动悬置,使阻尼及刚度可调范围大。主动悬置需要依赖外界能量来抵消振动,耗能较大,但其关键在于加工工艺复杂,故障率较大,以目前的技术水平难以实现。目前存在的几种半主动液压悬置,主要实施方式有:(I)控制解耦膜刚度的形式,将解耦膜在液压腔内形成一空气密封腔,在悬置壁上开一小孔使空气腔与大气连通,设一电磁阀将小孔堵塞或打开,以控制解耦膜的刚度,该实施方式中,空气腔的密封较难,若有漏液或进入气体,则该半主动悬置失效。(2)变流道的形式,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变流道半主动液压悬置[申请号:201410228440.2],其特征是,在悬置及流道本体侧壁开口,加入变流阀及驱动变流阀转动的电子控制机构,该实施方式要求的电子控制精度较高,且密封较难,加入的密封圈及O型圈也加大了成本。(3)电流变和磁流变形式,该实施方式通过施加电流或磁场来改变阻尼液的粘性,但其磁性颗粒容易沉降,导致悬置性能变差。
[0004]故,亟待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隔震效果好的半主动悬置。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效果好。
[0006]—种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包括:橡胶主簧、内芯子、外骨架、底座、流道组件、解耦膜、底碗、封闭件、驱动机构和密封件;
[0007]橡胶主簧、内芯子、外骨架和底座之间围成容纳空间;
[0008]流道组件置于容纳空间内,流道组件的上表面与橡胶主簧之间形成上液腔,流道组件上设有连接通道、收容空间、第一通液孔、第二通液孔及贯穿流道组件上下表面的节流孔;
[0009]解耦膜置于收容空间内并将收容空间分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通过第一通液孔与上液腔连通;
[0010]底碗置于容纳空间内并置于流道组件的下方,底碗的上表面与流道组件之间形成下液腔,下液腔通过连接通道与上液腔连通,下液腔通过第二通液孔与第二空间连通,下液腔通过节流孔与上液腔连通;
[0011]驱动机构驱动封闭件移动以封闭或打开节流孔;
[0012]橡胶主簧、内芯子、外骨架、底座、流道组件或封闭件上设有灌液孔,灌液孔与容纳空间连通;
[0013]密封件用于封闭灌液孔。
[0014]优选的,流道组件包括依次布置的上流道盖板、中间流道本体、下流道盖板,上流道盖板上设有进液孔,中间流道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层环形流道,中间流道本体上设有连接孔,中间流道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层环形流道;下流道盖板上设有出液孔;进液孔、上层环形流道、连接孔、下层环形流道和出液孔形成上述连接通道;
[0015]上液腔通过进液孔与上层环形流道连通,上层环形流道通过连接孔与下层环形流道连通,下层环形流道通过出液孔与下液腔连通。
[0016]优选的,还包括自上层环形流道的一侧壁向上层环形流道的另一侧壁延伸的挡板。
[0017]优选的,上述第一通液孔置于上流道盖板上,第二通液孔置于中间流道本体上,上流道盖板、中间流道本体之间形成上述收容空间。
[0018]优选的,底碗的下表面与底座之间形成缓冲腔;
[0019]底座上设有通气孔,上述缓冲腔通过通气孔与外界连通。
[0020]优选的,封闭件安装在底碗上。
[0021]优选的,底座的底壁上设有安装孔;
[0022]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覆盖在安装孔上,安装座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0023]驱动机构置于容纳空间内,驱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座上。
[0024]优选的,还包括扰流盘,扰流盘置于容纳空间内并与内芯子连接。
[0025]优选的,内芯子上设有安装孔。
[0026]—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
[0027]本发明中,扰流盘是通过与内芯子底部铆接的形式紧固的,装配较为方便。封闭件位于底碗的中央,灌液孔位于封闭件上,可以在装配完成后进行抽真空干灌,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安装座与底座可拆卸连接,互换方便,产品的利用率提高。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来控制驱动机构做上下直线运动。在低频大振幅工况下,驱动机构将底碗上的封闭件向上推,堵塞节流孔,液体从上层环形流道、下层环形流道中通过,形成较大的阻尼;在高频小振幅工况下,驱动机构将底碗上的封闭件向下移动,则液体直接从节流孔中流动,不再流经上层环形流道、下层环形流道,产生较小的阻尼及动刚度,由于扰流盘使上液腔液体产生紊流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频动态硬化的现象。因此,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悬置在高频和低频工况下的刚度和阻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同时,在中频工况下,只要控制好驱动机构驱动封闭件的位移,使节流孔处于半堵塞状态,也可以在中频工况下实现较好地隔振性能。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不意图;
[0029]图2是本发明的上流道盖板示意图;
[0030]图3是本发明的下流道盖板示意图;
[0031 ]图4是本发明的中间流道本体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0033]参照图1-4:
[003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包括:橡胶主簧1、内芯子2、外骨架3、底座4、流道组件、解耦膜5、底碗6、封闭件7、驱动机构8、挡板24、安装座26、扰流盘9和密封件10 ο
[0035]橡胶主簧1、内芯子2、外骨架3硫化为一体,橡胶主簧1、内芯子2、外骨架3和底座4之间围成容纳空间。
[0036]流道组件置于容纳空间内,流道组件包括依次布置的上流道盖板17、中间流道本体18、下流道盖板19,上流道盖板17上设有进液孔20,中间流道本体18的上表面设有上层环形流道21,中间流道本体18上设有连接孔27,中间流道本体18的下表面设有下层环形流道22;下流道盖板19上设有出液孔23;进液孔20、上层环形流道21、连接孔27、下层环形流道22和出液孔23形成连接通道。
[0037]上液腔11通过进液孔20与上层环形流道21连通,上层环形流道21通过连接孔27与下层环形流道22连通,下层环形流道22通过出液孔23与下液腔15连通。
[0038]上流道盖板17的上表面与橡胶主簧I之间形成上液腔11。
[0039]上流道盖板17上设有第一通液孔12,中间流道本体18上设有第二通液孔13置,上流道盖板17、中间流道本体18之间形成收容空间。
[0040]流道组件上设有贯穿流道组件上下表面的节流孔14。
[0041]解耦膜5置于收容空间内并将收容空间分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通过第一通液孔12与上液腔11连通;解耦膜5为圆环形,解耦膜5的内圈可以套设在节流孔14的外壁上;解耦膜5的外圈与内圈上设有凸台,可被压紧在上流道盖板17、中间流道本体18之间,此时仅解耦膜5的上、下表面可以上、下自由移动,保证了解耦膜5刚度的上限和下限。
[0042]底碗6置于容纳空间内并置于流道组件的下方,底碗6的上表面与流道组件之间形成下液腔15,下液腔15通过连接通道与上液腔11连通,下液腔15通过第二通液孔13与第二空间连通,下液腔15通过节流孔14与上液腔11连通;橡胶主簧I下压时,上液腔11内的液体经过连接通道进入下液腔15;橡胶主簧I上升时,下液腔15内的液体经过连接通道进入上液腔11。
[0043 ] 驱动机构8驱动封闭件7移动以封闭或打开节流孔14。
[0044]本实施例中,橡胶主簧1、内芯子2、外骨架3、底座4、流道组件或封闭件7上设有灌液孔16,灌液孔16与容纳空间连通。
[0045]本实施例中,密封件10用于封闭灌液孔16;密封件10可以为橡胶小球。
[0046]本实施例中,挡板24自上层环形流道21的一侧壁向上层环形流道21的另一侧壁延伸;限制液体流道,便于上层环形流道21内的液体经过连接孔27进入下层环形流道22。
[0047]本实施例中,底碗6的下表面与底座4之间形成缓冲腔;底座4上设有通气孔25,上述缓冲腔通过通气孔25与外界连通;稳定缓冲腔,便于底碗6形变。
[0048]本实施例中,封闭件7安装在底碗6上,封闭件7可以与底碗6硫化为一体,加工方便,节省成本。
[0049]本实施例中,底座4的底壁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座26覆盖在安装孔上,安装座26与底座4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更换,使用方便。
[0050]驱动机构8置于容纳空间内,驱动机构8安装在安装座26上。
[0051 ]本实施例中,扰流盘9置于容纳空间内并与内芯子2连接。
[0052]本实施例中,内芯子2上设有安装孔;便于安装在发动机上。
[0053]上流道盖板17、中间流道本体18、下流道盖板19、安装座26的材质为PA66塑料;底座4材质为铝合金。
[0054]将扰流盘9与内芯子2底部铆接,将解耦膜5嵌入上流道盖板17、中间流道本体18之间,加入下流道盖板19,与底碗6—起压入橡胶主簧I内,并将橡胶主簧I和底座4铆压于一体。利用灌液孔16中进行抽真空干灌,灌液完成后压入橡胶小球过盈密封。将驱动机构8与封闭件7连接,并将安装座26安装于底座4上,通过螺栓紧固。
[0055]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来控制驱动机构8做上下直线运动。在低频大振幅工况下,驱动机构8将底碗6上的封闭件7向上推,堵塞节流孔14,液体从上层环形流道21、下层环形流道22中通过,形成较大的阻尼;在高频小振幅工况下,驱动机构8将底碗6上的封闭件7向下移动,则液体直接从节流孔14中流动,不再流经上层环形流道21、下层环形流道22,产生较小的阻尼及动刚度,由于扰流盘9使上液腔11液体产生紊流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频动态硬化的现象。因此,本实施例较好地解决了悬置在高频和低频工况下的刚度和阻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同时,在中频工况下,只要控制好驱动机构8驱动封闭件7的位移,使节流孔14处于半堵塞状态,也可以在中频工况下实现较好地隔振性能。
[00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主簧、内芯子、外骨架、底座、流道组件、解耦膜、底碗、封闭件、驱动机构和密封件; 橡胶主簧、内芯子、外骨架和底座之间围成容纳空间; 流道组件置于容纳空间内,流道组件的上表面与橡胶主簧之间形成上液腔,流道组件上设有连接通道、收容空间、第一通液孔、第二通液孔及贯穿流道组件上下表面的节流孔; 解耦膜置于收容空间内并将收容空间分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通过第一通液孔与上液腔连通; 底碗置于容纳空间内并置于流道组件的下方,底碗的上表面与流道组件之间形成下液腔,下液腔通过连接通道与上液腔连通,下液腔通过第二通液孔与第二空间连通,下液腔通过节流孔与上液腔连通; 驱动机构驱动封闭件移动以封闭或打开节流孔; 橡胶主簧、内芯子、外骨架、底座、流道组件或封闭件上设有灌液孔,灌液孔与容纳空间连通; 密封件用于封闭灌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流道组件包括依次布置的上流道盖板、中间流道本体、下流道盖板,上流道盖板上设有进液孔,中间流道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上层环形流道,中间流道本体上设有连接孔,中间流道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下层环形流道;下流道盖板上设有出液孔;进液孔、上层环形流道、连接孔、下层环形流道和出液孔形成上述连接通道; 上液腔通过进液孔与上层环形流道连通,上层环形流道通过连接孔与下层环形流道连通,下层环形流道通过出液孔与下液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上层环形流道的一侧壁向上层环形流道的另一侧壁延伸的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通液孔置于上流道盖板上,第二通液孔置于中间流道本体上,上流道盖板、中间流道本体之间形成上述收容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底碗的下表面与底座之间形成缓冲腔; 底座上设有通气孔,上述缓冲腔通过通气孔与外界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封闭件安装在底碗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底壁上设有安装孔; 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覆盖在安装孔上,安装座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驱动机构置于容纳空间内,驱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座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扰流盘,扰流盘置于容纳空间内并与内芯子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内芯子上设有安装孔。10.—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
【文档编号】F16F13/00GK105822715SQ201610297122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4日
【发明人】郑帅
【申请人】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