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85617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包括:主通道,由工作流体流动通过主活塞形成;点火通道,由预定量那样多的工作流体从第一点火室和第二点火室释放形成,以便于当第一点火室和第二点火室的压力增加超过预定水平时将第一点火室和第二点火室的内部压力保持在预定水平;旁路通道,由工作流体穿过对称地设置在主活塞上方和下方的压缩保持器和回弹保持器以及横向于轴杆的垂直长度方向形成的多个孔形成。因此,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能够利用相对简单的结构在软模和硬模下均实现阻尼性能并且在减少刚度的同时增强密封性能。
【专利说明】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在2015年I月29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申请号为10-2015-0014406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通过相对简单的结构在软模和硬模下均实现阻尼性能和在降低刚度的同时增加密封性能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
【背景技术】
[0004]通常,在电子控制的外置阻尼器中,由于回弹冲程的通道与压缩冲程的通道相同,回弹冲程和压缩冲程的阻尼力通过一个可变阀门调节。
[0005]因此,电子控制的外置阻尼器不能独立地调节阀门中回弹冲程和压缩冲程的阻尼力,其中根据通过相同阀门的流量差而产生阻尼力的差。
[0006]考虑到这些方面,有可能通过主活塞的压缩侧上的止回阀的刚度来调节压缩冲程的阻尼力,但是相较于通过在每个冲程中使用不同阀门调节阻尼力的常见的阻尼器而言,其自由程度相当地有限。
[0007]所以,虽然电子控制的阻尼器相较于常用的阻尼器昂贵,但是阻尼力调节的自由度降低。
[0008]另一方面,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可以通过如常用的阻尼器中的回弹冲程和压缩冲程中的不同的独立阀门独立地控制阻尼力。然而,为了在硬模中增加可变阀门的压缩侧上的流量并实现阻尼性能,用于密封的盘的叠放数量增加并且因此刚度增加。
[0009]如果可变阀门的压缩侧的刚度增加,则软模的阻尼力增加,并且因此阻尼力调节的自由度降低。
[0010]引用列表
[0011]专利文献
[0012](专利文献I)韩国专利注册号:10-0947288

【发明内容】

[0013]本发明已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相对简单的结构在软模和硬模下实现阻尼性能并在降低刚度的同时增加密封性能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从而通过降低软模的阻尼力及保持硬模的阻尼力来提高阻尼力调节的自由度和可变范围。
[00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包括:主通道,由工作流体流动通过主活塞形成,压缩通道和回弹通道在其中交替设置;点火通道(pilot passage),由预定量那么多的工作流体从第一点火室和第二点火室释放而形成,以便于当第一点火室和第二点火室的压力增加超过预定水平时将第一点火室和第二点火室的内部压力保持在预定水平,第一点火室由设置在主活塞上方的压缩保持器和设置在压缩保持器上方的第一壳体形成,第二点火室由设置在主活塞下方的回弹保持器和设置在回弹保持器下方的第二壳体形成;以及旁路通道,由工作流体穿过对称地设置在主活塞上方和下方的压缩保持器和回弹保持器以及沿着轴杆的垂直长度方向形成的多个孔而形成,旁路通道由工作流体穿过缸体上腔室和缸体下腔室经由第一点火室和第二点火室形成,其中轴杆穿过主活塞、压缩保持器、回弹保持器、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中心部分。
[0015]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可以更进一步包括:第一密封构件,安装在压缩保持器的顶表面上且当密封第一壳体的下方内部外周表面时通过工作流体的压力允许一定程度的垂直往复运动,以使第一壳体的内部空间成为第一点火室;以及第二密封构件,安装在回弹保持器的底表面上且当密封第二壳体的上方内部外周表面时通过工作流体的压力允许一定程度的垂直往复运动,以使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成为第二点火室。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的总体结构和回弹冲程期间的通道的截面概念示图。
[0017]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的总体结构和压缩冲程期间的通道的截面概念示图。
[0018]图3至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中的密封组件的应用示例的截面概念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从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以下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它们的方法将更明显。
[0020]然而,本发明并非限制于以下实施例,而可以各种方式实施。
[0021]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
[0022]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0023]因此,为了简单和清楚,在一些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元件、操作和技术的详细说明将被省略。
[0024]贯穿本公开,相似的参考数字指相似的元件。这里使用的术语旨在仅描述具体的实施例,并且不意图限制本发明。
[0025]在本说明书中,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表明。将理解的是当这里使用时诸如“包括”、“包含”和“具有”的术语说明所述元件和操作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和操作的存在或增加。
[0026]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全部术语将在这里使用以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
[0027]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应以理想化的或过度形式的方式去解释,除非这里明确限定。
[0028]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0029]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的总体结构和回弹冲程期间的通道的截面概念示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的总体结构和压缩冲程期间的通道的截面概念示图。
[0030]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包括主通道M、点火通道P和旁路通道B。
[0031]主通道M由工作流体流动通过主活塞100形成,压缩通道102和回弹通道101在主活塞100中交替设置。
[0032]当第一点火室311和第二点火室322的内部压力增加超过预定水平时,点火通道P由从第一点火室311和第二点火室322释放的预定量那么多的工作流体形成,以便将第一点火室311和第二点火室322的内部压力保持到预定水平。
[0033]第一点火室311由设置在主活塞100上方的压缩保持器200和设置在压缩保持器200上方的第一壳体310形成。
[0034]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点火室322由设置在主活塞100下方的回弹保持器400和设置在回弹保持器400下方的第二壳体320形成。
[0035]旁路通道B由工作流体穿过对称地设置在主活塞100上方和下方的压缩保持器200和回弹保持器400以及横向于轴杆500的垂直长度方向形成的多个孔501至506形成。
[0036]S卩,旁路通道B由工作流体在缸体上腔室U和缸体下腔室D之间流动同时穿过第一点火室311和第二点火室322而形成。
[0037]轴杆500穿透主活塞100、压缩保持器200、回弹保持器400、第一壳体310和第二壳体320的中心部分。
[0038]除上述实施例以外,以下各个实施例在本发明中也可适用。
[0039]特别地,参照图1,在回弹冲程期间,主通道M由从主活塞100的回弹通道101的上部流动至设置在主活塞100的底表面上的回弹保持器400的连通孔401并且通过设置在回弹保持器400下方的第二壳体320的上部空间被释放至第二壳体320外的工作流体而形成。
[0040]参照图2,在压缩冲程期间,主通道M由从主活塞100的压缩通道102的下部流动至设置在主活塞100的顶表面上的压缩保持器200的连通孔201并且通过设置在压缩保持器200上方的第一壳体310的下部空间被释放至第一壳体310外的工作流体而形成。
[0041]再参照图1,在回弹冲程期间,旁路通道B由从主活塞100的回弹通道101的上部流动通过回弹保持器400的连通孔401并且横跨驱动轴600的往复方向穿过轴杆500且然后通过主活塞100的压缩通道102并且经过回弹保持器400的顶表面被释放至回弹保持器400外的工作流体而形成。
[0042]再参照图2,在压缩冲程期间,旁路通道B由从主活塞100的压缩通道102的下部流动通过压缩保持器200的连通孔201并横跨驱动轴600的往复方向穿过轴杆500且然后通过主活塞100的回弹通道101并且经过压缩保持器200的顶表面被释放至压缩保持器200外的工作流体而形成。
[0043]再参照图1,在回弹冲程期间,点火通道P由从主活塞100的压缩通道101的上部流动通过回弹保持器400的连通孔401并横跨驱动轴600的往复方向穿过轴杆500且然后通过为第二壳体320的内部空间的第二点火室322被释放至第二壳体320外的底部的工作流体而形成。
[0044]再参照图2,在压缩冲程期间,点火通道P由从主活塞100的压缩通道102的下部流动通过压缩保持器200的连通孔201并横跨驱动轴600的往复方向的轴杆500且然后通过为第一壳体310的内部空间的第一点火室311被释放至第一壳体310外的上部的工作流体而形成。
[0045]被构造以形成主通道M、点火通道P和旁路通道B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的各个元件将被描述如下。
[0046]轴杆500被安装在活塞杆700的端部处,驱动轴600沿长度方向往复可移动地被安装在其中。
[0047]被构造以形成主通道M、点火通道P和旁路通道B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的元件中,其中心部分被安装在活塞杆700处的轴杆500穿透的活塞组件PA与活塞杆700的往复联锁用以允许工作流体在缸体上腔室U和缸体下腔室D之间流动。活塞组件PA包括主活塞100、压缩保持器200和回弹保持器400。
[0048]如上所述,回弹通道101和压缩通道102交替地设置在主活塞100中。
[0049]压缩保持器200被设置在主活塞100的顶表面上并包括分别与多个压缩通道102连通的连通孔201。
[0050]回弹保持器400被设置在主活塞100的底表面上并包括分别与多个回弹通道101连通的连通孔401。
[0051]轴杆500穿过主活塞100、压缩保持器200和回弹保持器400的中心部分。
[0052]壳体组件HA包括第一壳体310和第二壳体320。第一壳体310被设置在压缩保持器200上方。第一壳体310的底表面是敞开的。第一壳体310的内部空间与其顶部外连通。第二壳体320被设置在回弹保持器400下方。第二壳体320的顶表面是敞开的。第二壳体320的内部空间与其底部外连通。
[0053]密封组件SA包括第一密封构件810和第二密封构件820,其分别封堵第一壳体310的第一点火室311和第二壳体320的第二点火室322以便于形成点火通道P。
[0054]第一密封构件810被安装在压缩保持器200的顶表面上且当密封地邻接第一壳体310的下方内部外围表面时通过工作流体的压力允许一定程度的垂直往复,使得第一壳体310的内部空间变成第一点火室311。
[0055]第二密封构件820被安装在回弹保持器400的底表面上且当密封地邻接第二壳体320的上方内部外围表面时通过工作流体的压力允许一定程度的垂直往复,使得第二壳体320的内部空间变成第二点火室322。
[0056]以下,将参照图3-6对第一密封构件810和和第二密封构件820的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在图3-6中未表不的参考标号将以图1和图2作为参照。
[0057]参照图3(a),第一密封构件810可包括第一密封盘811和第一密封唇812。
[0058]第一密封盘811被安装在以环状在轴杆500穿过其的压缩保持器200的顶部中心部分处突出的第一压缩盘座210上,并且其下部外边缘接触沿着压缩保持器200的顶部外边缘以环状突出的第二压缩盘座220。
[0059]第一密封唇812是连接至第一密封盘811且接触第一壳体310的下方内部外围表面的弹性构件。
[0060]另外,如图3(a)所示,第一密封构件810可进一步包括覆盖第一密封盘811的整个顶表面和第一密封盘811的底边缘、被连接至第一密封唇812且与第一密封唇812—体成型的第一包覆成型部分813。
[0061 ] 第二压缩盘座220可接触不存在第一包覆成型部分813的第一密封盘811的底表面。
[0062]参照图3(b),第二密封构件820可包括第二密封盘821和第二密封唇822。
[0063]第二密封盘821被安装在以环状在轴杆500穿过其的回弹保持器400的底部中心部分处突出的第一回弹盘座410上,且其上部外边缘接触沿着回弹保持器400的底部外边缘以环状突出的第二回弹盘座420。
[0064]第二密封唇822是连接至第二密封盘821且接触第二壳体320的上方内部外围表面的弹性构件。
[0065]另外,如图3(b)所示,第二密封构件820可进一步包括覆盖第二密封盘821的整个底表面和第二密封盘821的顶边缘、被连接至第二密封唇822且与第二密封唇822—体成型的第二包覆成型部分823。
[0066]第二回弹盘座420可接触不存在第二包覆成型部分823的第二密封盘821的顶表面。
[0067]参照图4(a),第一密封构件810可以具有第一联接突出部812p连接至成形有第一锥形表面814t的第一联接槽814的结构。
[0068]第一联接槽814可被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联接槽814可以彼此分隔开,在第一密封盘811内的边缘具有预定长度,且为具有弧形的通孔。
[0069]第一锥形表面814t被形成为沿着每个第一联接槽814的内表面朝向第一密封盘811的底表面逐渐扩宽。
[0070]第一联接突出部812p可被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联接突出部812p以与第一锥形表面814t和多个第一联接槽814相对应的形状沿着第一密封唇812的底表面突出,且分别地固定至多个第一联接槽814。
[0071]因此,当第一联接突出部812p被适配至第一联接槽814中时,第一联接突出部812p可以保持牢固地联接状态使得第一联接突出部812p很难从第一联接槽814处释放。
[0072]参照图4(b),第二密封构件820可具有第二联接突出部822p连接至成形有第二锥形表面824t的第二联接槽824的结构。
[0073]第二联接槽824可被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联接槽824可以彼此分隔开,在第二密封盘821内的边缘具有预定长度,且为具有弧形的通孔。
[0074]第二锥形表面824t被形成为沿着每个第二联接槽824的内表面朝向第二密封盘821的顶表面逐渐地扩宽。
[0075]第二联接突出部822p可被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联接突出部822p以与第二锥形表面824t和多个第二联接槽824相对应的形状沿着第二密封唇822的顶表面突出,且分别地固定至多个第二联接槽824。
[0076]因此,当第二联接突出部822p被适配至第二联接槽824中时,第二联接突出部822p可以保持牢固地联接状态使得第二联接突出部822p很难从第二联接槽824处释放。
[0077]参照图5(a),第一密封构件810可包括第一密封盘811和第一密封槽811g。
[0078]第一密封盘811被安装在以环状在轴杆500穿过其的压缩保持器200的顶部中心部分处突出的第一压缩盘座210上,且其下部外边缘被安装在沿着压缩保持器200的顶部外边缘以环状突出的第二压缩盘座220上。
[0079]第一密封槽Sllg沿着第一壳体310的下方内部外围表面以环状凹入。第一密封盘811的边缘被插入其中。第一密封槽81 Ig形成允许第一密封盘811的边缘在垂直方向可移动一定程度的空间。
[0080]参照图5(a),第一密封构件810可进一步包括第一环形垫圈815,其被设置在第一密封槽Sllg的上部且在产生弹性排斥力以按下通过工作流体将要向上移动的第一密封盘811的边缘时受到弹性形变。
[0081]在这种情况下,如图所述,第一环形垫圈815的截面具有向上凸出的弧和向下凸出的弧彼此连接的波浪形状,并且可产生回弹力以及在被压缩后可恢复至其初始形状。
[0082]另外,为了保持密封性能,第一密封构件810可进一步包括第一O型环811r,其被设置在第一密封槽81 Ig的内表面和第一密封盘811的边缘之间。
[0083]参照图5(b),第二密封构件820可包括第二密封盘821和第二密封槽821g。
[0084]第二密封盘821接触以环状在轴杆500穿过其的回弹保持器400的底部中心部分处突出的第一回弹盘座410,且其上部外边缘接触沿着回弹保持器400的底部外边缘以环状突出的第二回弹盘座420。
[0085]第二密封槽821g沿着第二壳体320的上方内部外围表面以环状凹入。第二密封盘821的边缘被插入其中。第二密封槽821g形成允许第二密封盘821的边缘在垂直方向上可移动一定程度的空间。
[0086]参照图5(b),第二密封构件820可进一步包括第二环形垫圈825,其设置在第二密封槽821g的下部且在产生回弹力以向上按压通过工作流体将要向下移动的第二密封盘821的边缘时受到弹性形变。
[0087]在这种情况下,如图所示,第二环形垫圈825的截面具有向上凸出的弧和向下凸出的弧彼此连接的波浪形状,并且可产生回弹力以及在被压缩后可以恢复至其初始形状。
[0088]另外,为了保持密封性能,第二密封构件820可进一步包括第二O型环821r,其被设置在第二密封槽821g的内表面和第二密封盘821的边缘之间。
[0089]参照图6(a),第一密封构件810可包括第一密封隔板816。
[0090]第一密封隔板816包括第一边缘SI和第二边缘S2。第一边缘SI被支撑在从第一壳体310的内侧顶部中心延伸的第一中心支撑部312的外部外围表面处,以支撑穿过第一壳体310的中心部分的轴杆500的外部外围表面。第二边缘S2被支撑在第一壳体310的下方内部外围表面处。
[0091]第一密封隔板816被安装在沿着压缩保持器200的顶部外边缘以环状突出的第二压缩盘座220上,且其受到形变。
[009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边缘SI和第二边缘S2在相同的高度处被设置,且第二压缩盘座220的上端被设置在比第一边缘SI和第二边缘S2更高的水平。因此,第一密封隔板816的形变可被允许。
[0093]根据图6(b),第二密封构件820可包括第二密封隔板826。
[0094]第二密封隔板826包括第三边缘S3和第四边缘S4。第三边缘S3被支撑在从第二壳体320的内侧底部中心延伸的第二中心支撑部321的外部外围表面处,以支撑穿过第二壳体320的中心部分的轴杆500的外部外围表面。第四边缘S4被支撑在第二壳体320的上方内部外围表面处。
[0095]第二密封隔板826被安装在沿着回弹保持器400的底部外边缘以环状突出的第二回弹盘座420上,且其受到形变。
[0096]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边缘S3和第四边缘S4在相同的高度处被设置,且第二回弹盘座420的下端被设置在比第三边缘S3和第四边缘S4更低的水平。因此,形变可被允许。
[0097]本发明的基本的技术精神是提供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能够通过相对简单的结构在软模和硬模下均实现阻尼性能并且在减少刚度的同时增强密封性能。
[009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各种修改和应用。
【主权项】
1.一种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包括: 主通道,由工作流体流动通过主活塞形成,压缩通道和回弹通道在其中交替设置; 点火通道,由预定量那么多的工作流体从第一点火室和第二点火室释放而形成,以便当所述第一点火室和所述第二点火室的压力增加超过预定水平时将所述第一点火室和所述第二点火室的内部压力保持在所述预定水平,所述第一点火室由设置在所述主活塞上方的压缩保持器和设置在所述压缩保持器上方的第一壳体形成,所述第二点火室由设置在所述主活塞下方的回弹保持器和设置在所述回弹保持器下方的第二壳体形成;以及 旁路通道,由工作流体穿过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主活塞上方和下方的所述压缩保持器和所述回弹保持器以及横向于轴杆的垂直长度方向形成的多个孔而形成,所述旁路通道由工作流体在缸体上腔室和缸体下腔室之间流动经过所述第一点火室和所述第二点火室而形成, 其中所述轴杆穿透所述主活塞、所述压缩保持器、所述回弹保持器、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的中心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中,在回弹冲程期间,所述主通道由从所述主活塞的回弹通道的上部流动至设置在所述主活塞的底表面上的所述回弹保持器的连通孔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回弹保持器下方的第二壳体的上部空间被释放至所述第二壳体外的工作流体而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中,在压缩冲程期间,所述主通道由从所述主活塞的压缩通道的下部流动至设置在所述主活塞的顶表面上的所述压缩保持器的连通孔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压缩保持器上方的第一壳体的下部空间被释放至所述第一壳体外的工作流体而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中,在回弹冲程期间,所述旁路通道由从所述主活塞的回弹通道的上部流动通过所述回弹保持器的连通孔并且横跨驱动轴的往复方向穿过所述轴杆且然后通过所述主活塞的压缩通道以及经过所述回弹保持器的顶表面被释放至所述回弹保持器外的工作流体而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中,在压缩冲程期间,所述旁路通道由从所述主活塞的压缩通道的下部流动通过所述压缩保持器的连通孔并且横跨驱动轴的往复方向穿过所述轴杆且然后通过所述主活塞的回弹通道以及经过所述压缩保持器的顶表面被释放至所述压缩保持器外的工作流体而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中,在回弹冲程期间,所述点火通道由从所述主活塞的压缩通道的上部流动通过所述回弹保持器的连通孔并且横跨驱动轴的往复方向穿过所述轴杆且然后通过为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的第二点火室被释放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外的工作流体而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中,在压缩冲程期间,所述点火通道由从所述主活塞的压缩通道的下部流动通过所述压缩保持器的连通孔并且横跨驱动轴的往复方向穿过所述轴杆且然后通过为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空间的第一点火室被释放至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外的工作流体而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进一步包括: 活塞组件,其包括所述压缩通道和所述回弹通道在其中交替地设置的主活塞、被设置在所述主活塞的顶表面上且包括分别与所述压缩通道连通的多个连通孔的压缩保持器和被设置在所述主活塞的底表面上且包括分别与所述回弹通道连通的连通孔的回弹保持器,其中所述轴杆穿透所述主活塞、所述压缩保持器和所述回弹保持器的中心部分;以及 壳体组件,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被设置在所述压缩保持器上方,所述第一壳体的底表面是敞开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空间与其顶部外连通,所述第二壳体被设置在所述回弹保持器下方,所述第二壳体的顶表面是敞开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与其底部外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进一步包括: 第一密封构件,安装在所述压缩保持器的顶表面上,且当密封地邻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内部外围表面时通过工作流体的压力允许一定程度的垂直往复,以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空间成为所述第一点火室;以及 第二密封构件,安装在所述回弹保持器的底表面上,且允许当密封地邻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上方内部外围表面时通过工作流体的压力允许一定程度的垂直往复,以使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成为所述第二点火室。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包括: 第一压缩盘,被设置在所述压缩保持器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以及 第一密封唇,其为连接至所述第一压缩盘且接触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内部外围表面的弹性元件。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一压缩盘和所述第一密封唇之间的连接通过将形成于所述第一密封唇的第一联接突部插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压缩盘中且具有第一锥形表面的第一联接槽中而执行, 所述第一锥形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密封盘的底表面逐渐地扩宽。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包括: 第二压缩盘,被设置在所述回弹保持器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及 第二密封唇,其为连接至所述第二压缩盘且接触所述第二壳体的上方内部外围表面的弹性元件。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控制的内置阻尼器,其中所述第二压缩盘和所述第二密封唇之间的连接通过将形成在所述第二密封唇中的第二联接突出部插入到形成在所述第二压缩盘中且具有第二锥形表面的第二联接槽中而执行, 所述第二锥形表面朝向所述第二密封盘的顶表面逐渐地扩宽。
【文档编号】F16F9/32GK105840715SQ201610060363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
【发明人】金恩中
【申请人】株式会社万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