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82888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第一旋转轴,其具有太阳辊;第一内环,其相对于外壳的周向移动被限制;第二内环,其与第二旋转轴连接;两个以上的行星辊,其与太阳辊、第一内环以及第二内环接触;行星架,其通过行星轴部件将行星辊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轴承,其将行星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旋转轴旋转。行星架具有:第一行星架部件,其支承贯通行星辊的行星轴部件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行星架部件,其支承行星轴部件的第二端部。轴承具有:第一轴承,其在比太阳辊靠第一端部侧的位置将第一行星架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第二轴承,其在比太阳辊靠第二端部侧的位置将第二行星架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
【专利说明】
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是通过在存在润滑油的状态下行星辊与太阳辊抵接来传递动力的牵引驱动装置。与行星齿轮式动力传递装置相比,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因背隙而产生的振动以及噪声少。例如,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由太阳辊、内环、行星辊以及行星架构成。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作为使电动马达的旋转输出减速的减速机而使用。行星辊通过行星轴部件被行星架支承为能够旋转。在这样的动力传递装置中,若向输入轴输入电动马达的旋转力,则在太阳辊与行星辊以及行星辊与内环之间进行隔着油膜的转矩传递。
[0003]有的减速机中具有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例如日本实开平3-118348号公报等)。第一内环相对于外壳的周向移动被限制。第二内环与输出轴连接。行星辊具有外径不是恒定的外周面。行星辊的外周面分别与第一以及第二内环的内周面接触。行星轴部件贯通行星辊。行星轴部件的输入侧的端部被输入侧行星架部件支承。行星轴部件的输出侧的端部被输出侧行星架部件支承。在这种减速机中,通过太阳辊的旋转,行星辊自转的同时绕太阳辊公转。若行星辊公转,则在第二内环产生相应于外周面的外径的差的旋转。上述减速机是利用该现象输出旋转输出的差动式动力传递装置,能够得到较高的减速比。
[0004]若对输出轴施加负荷,则相应于外周面的不同的外径彼此的差从第一以及第二内环对行星辊的行星轴部件作用扭转力。行星辊的自转速度根据行星辊与第一内环接触的位置而变化。因此,在多个行星辊彼此之间产生各行星辊的自转速度的不均匀。换言之,各行星辊的自传速度彼此不同。因此,在上述的以往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中,存在发生转矩传递抵消、传递效率下降的顾虑。

【发明内容】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传递效率提高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尤其是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作用于行星辊的扭转力而引起行星辊与内环接触的位置发生变动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为目的。
[0006]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具有第一旋转轴、第一内环、第二旋转轴、第二内环、两个以上的行星辊、行星架以及轴承。第一旋转轴具有太阳辊,且第一旋转轴被外壳支承为能够以主轴线为中心旋转。第一内环呈环状,其被容纳于外壳内,且第一内环相对于外壳的周向移动被限制。第二旋转轴被外壳支承为能够以主轴线为中心旋转。第二内环呈环状,其被容纳于外壳内,且第二内环与第二旋转轴连接。两个以上的行星辊与太阳辊的外周面、第一内环的内周面以及第二内环的内周面接触。行星架通过行星轴部件将行星辊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将行星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旋转轴以主轴线为中心旋转。行星辊具有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第一外周面与第一内环接触。第二外周面与第二内环接触。第一外周面以及第二外周面外径彼此不同。行星架具有第一行星架部件和第二行星架部件。行星轴部件贯通行星辊。第一行星架部件支承行星轴部件的第一端部。第二行星架部件支承行星轴部件的第二端部。轴承具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在比太阳辊靠第一端部侧的位置将第一行星架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二轴承在比太阳辊靠第二端部侧的位置将第二行星架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
[0007]行星辊的第一外周面位于与第二外周面相邻的位置。太阳辊以及第一内环的与第一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在径向上彼此重叠。
[0008]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还具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配置在行星辊与第一行星架部件、或行星辊与第二行星架部件之间。推力轴承包围行星轴部件。
[0009]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还具有滚针轴承。滚针轴承配置在行星辊内,且滚针轴承将行星辊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行星轴部件旋转。滚针轴承具有第一滚针轴承和第二滚针轴承。第一滚针轴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第一外周面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第二滚针轴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第二外周面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
[0010]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还具有交叉滚子轴承。交叉滚子轴承将第二旋转轴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外壳以主轴线为中心旋转。
[0011]第二内环与第二旋转轴是单体部件连接成的组装体。
[0012]在第一内环与外壳的内壁、或第二内环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
[0013]行星辊具有中央外周面。中央外周面与太阳辊接触,且中央外周面位于第一外周面与第二外周面之间。第一外周面位于与中央外周面的输入端相邻的位置。第二外周面位于与中央外周面的输出端相邻的位置。
[0014]在轴向上,中央外周面的位置、第一外周面的位置与第二外周面的位置彼此不同。
[0015]第一外周面的外径以及第二外周面的外径比中央外周面的外径小。
[0016]太阳辊上的与中央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同第一内环上的与第一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在径向上不重叠。
[0017]太阳辊上的与中央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同第二内环上的与第二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在径向上不重叠。
[00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中,轴承将第一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行星架部件和第二行星架部件支承行星辊。第一行星架部件被第一轴承支承。第二行星架部件被第二轴承支承。因此,行星支承机构的刚性提高。因此,能够抑制因作用于行星辊的扭转力而引起行星辊与第一内环接触的位置变动。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一种使传递效率提高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
[0019]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I的剖视图。
[0021]图2是示出通过Al-Al剖切线将动力传递装置I剖切了的情况的剖切面的剖视图。
[0022]图3是示出通过A2-A2剖切线将动力传递装置I剖切了的情况的剖切面的剖视图。
[0023]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IA的剖视图。
[0024]图5是示出通过B-B剖切线将动力传递装置IA剖切了的情况的剖切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主轴线的方向作为水平方向来进行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在使用时的姿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主轴线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主轴线为中心的径向以及周向简称为“径向”以及“周向”。
[0026]〈第一实施方式〉
[0027]〈动力传递装置1>
[0028]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I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在图1中,示出动力传递装置I被包括主轴线J的铅垂面剖切了的情况的剖切面。在图1中,将纸面的右侧作为输入侧,且将左侧作为输出侧来描绘动力传递装置I。图2是示出通过Al-Al剖切线将动力传递装置I剖切了的情况的剖切面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通过A2-A2剖切线将动力传递装置I剖切了的情况的剖切面的剖视图。在图2以及图3中,示出从箭头方向观察到的剖切面的情况。
[0029]主轴线J是示出对第一旋转轴10、太阳辊11、第二旋转轴13、第二内环14以及行星架16通用的旋转中心的直线。动力传递装置I是将从电动马达(省略图示)输入的旋转运动减速并输出的减速机。动力传递装置I具有两个以上的行星辊15、外壳2、第一旋转轴10、第一内环12、第二旋转轴13、第二内环14、行星架16以及轴承5、61、62、7、8、9。在该实施方式中,轴承5以及轴承8是球轴承。在球轴承中,例如两个以上的球状转动体配置在外圈与内圈之间。轴承9是交叉滚子轴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轴承9表示为交叉滚子轴承9。
[0030]〈外壳2>
[0031]外壳2是容纳后述的转动部件的框体。外壳2固定于电动马达的机壳等。外壳2具有主体部21和盖部22。主体部21呈筒状,且在输入侧具有开口。盖部22呈板状,且配置在主体部21的开口。盖部22覆盖主体部21的开口。主体部21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内周面。盖部22具有配置第一旋转轴10的贯通孔。盖部22安装于主体部21。
[0032]〈第一旋转轴10>
[0033]第一旋转轴10具有太阳辊11,且是被外壳2支承为能够以主轴线J为中心旋转的输入轴。太阳辊11在外侧与行星辊15连接。通过第一旋转轴10与电动马达的轴等连接,从电动马达向第一旋转轴1输入规定的旋转力。
[0034]盖部22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轴承5配置在盖部22的贯通孔内。在比太阳辊11靠输入侧的位置,第一旋转轴10通过轴承5被盖部22支承为能够旋转。在主体部21内配置有轴承8、交叉滚子轴承9以及第二旋转轴13。在比太阳辊11靠输出侧的位置,第一旋转轴10通过交叉滚子轴承9、第二旋转轴13以及轴承8被主体部21支承为能够旋转。
[0035]轴承5配置在盖部22的径向内侧。轴承8配置在第一旋转轴10的输出侧端部。交叉滚子轴承9将第二旋转轴13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外壳2的主体部21以主轴线J为中心旋转。交叉滚子轴承9配置在主体部21的输出侧端部的径向内侧。
[0036]交叉滚子轴承具有两个以上作为转动体的圆筒形的滚子。两个以上的圆筒形的滚子相对于轴向倾斜地配置。交叉滚子轴承9是滚子轴承。交叉滚子轴承9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有中心轴线交叉的滚子。在交叉滚子轴承9中,相对于第二旋转轴13的弯曲力的刚性高,相对于径向的径向载荷以及轴向的轴向载荷的刚性高。
[0037]〈太阳辊11>
[0038]太阳辊11是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外周面的圆柱状的转动部件。太阳辊11的外径比第一旋转轴1的外径大。太阳辊11与第一旋转轴1—体地形成。
[0039]〈内环〉
[0040]第一内环12以及第二内环14是转动部件,且在内侧与行星辊15连接。第一内环12以及第二内环14被容纳于外壳2内。第一内环12呈环状,且相对于外壳2的周向移动被限制。换言之,第一内环12是固定环。第一内环12的输入侧端部与第一旋转轴10同轴地配置。
[0041]第二内环14呈环状,且与第二旋转轴13连接。在第二内环14与外壳2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即,第二内环14的外周面与主体部21的内周面隔着空隙相向。在动力传递装置I中,利用第二内环14的弹性,能够防止对行星辊15向径向内侧施力时的按压力根据行星辊15的周向位置而变动。第二内环14是可动环。
[0042]第一内环12以及第二内环14由弹性部件构成。第一内环12以及第二内环14例如由具有挠性的金属弹性体构成。第一内环12以及第二内环14通过在径向上弹性变形,能够向径向内侧对行星辊15施力。因此,在动力传递装置I中,即使不另外设置对行星辊15施力的部件,也能够使传递转矩增大。
[0043]〈第二旋转轴13>
[0044]第二旋转轴13是被外壳2支承为能够以主轴线J为中心旋转的输出轴。第二旋转轴13将来自电动马达等的旋转力向负载传递。第二内环14与第二旋转轴13是单体部件连接成的组装体。换言之,第二内环14与第二旋转轴13是分体部件。在组装动力传递装置I时,第二内环14与第二旋转轴13连接而成为组装体。因此,在动力传递装置I中,相对于第二旋转轴13,第二内环14能够根据需要个别地施加淬火加工。
[0045]第二旋转轴13具有:圆环状的环支承部131;以及凸台部132。凸台部132从环支承部131向输出侧突出。第二旋转轴13与第一旋转轴10同轴地配置。环支承部131是支承第二内环14的输出侧端部的支承部。环支承部131配置在第二内环14的输出侧端部的径向内侧。
[0046]凸台部132通过交叉滚子轴承9被主体部21支承为能够旋转。凸台部132的外径比第一旋转轴10的外径大。凸台部132通过电动马达的旋转力旋转。此时,与第一旋转轴10的旋转速度相比,凸台部132相对于外壳2低速地旋转。
[0047]交叉滚子轴承9配置在凸台部132的外周面与主体部21的输出侧端部的内周面之间。轴承8配置在凸台部132的内周面与第一旋转轴10的外周面之间。轴承8的至少一部分与交叉滚子轴承9在径向上重叠。
[0048]〈行星辊15>
[0049]行星辊15是转动部件,且与太阳辊11的外周面、第一内环12的内周面以及第二内环14的内周面接触。行星辊15被行星架16支承为能够旋转。行星辊15具有中央外周面150、第一外周面151以及第二外周面152。中央外周面150与太阳辊11接触。第一外周面151与第一内环12接触。第二外周面152与第二内环14接触。在轴向上,中央外周面150的位置、第一外周面151的位置以及第二外周面152的位置彼此不同。第一外周面151的外径以及第二外周面152的外径比中央外周面150的外径小。
[0050]第一外周面151位于与中央外周面150的输入端相邻的位置,且形成于比中央外周面150靠输入侧的位置。第二外周面152位于与中央外周面150的输出端相邻的位置,且形成于比中央外周面150靠输出侧的位置。第二外周面152的外径比第一外周面151的外径小。换言之,第一外周面151的外径与第二外周面152的外径不同。因此,能够在动力传递装置I得到所期望的减速比。
[0051 ]太阳辊11具有中央外周面150所接触的接触面I U。第一内环12具有第一外周面151所接触的接触面121。第二内环14具有第二外周面152所接触的接触面141。在动力传递装置I中,太阳辊11上的与中央外周面150接触的接触面111同第一内环12上的与第一外周面151接触的接触面121在径向上不重叠。接触面121的轴向位置比接触面111的轴向位置靠输入侧的位置。太阳辊11上的与中央外周面150接触的接触面111同第二内环14上的与第二外周面152接触的接触面141在径向上不重叠。接触面141的轴向位置比接触面111的轴向位置靠输出侧的位置。
[0052]〈行星架16>
[0053]行星架16是通过行星轴部件3将行星辊15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支承部件。行星架16与第一旋转轴10同轴地配置。行星架16是一同支承两个以上的行星辊15的支承部件。
[0054]行星轴部件3是支承行星辊15的行星架销。行星轴部件3贯通行星辊15。行星轴部件3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是行星轴部件3的输入侧的端部。第二端部是行星轴部件3的输出侧的端部。第一轴承61以及第二轴承62将行星架16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旋转轴10以主轴线J为中心旋转。行星架16具有第一行星架部件161和第二行星架部件162,第一行星架部件161支承贯通了行星辊15的行星轴部件3的第一端部,第二行星架部件162支承行星轴部件3的第二端部。
[0055]第一行星架部件161呈圆环形状。第一行星架部件161通过第一轴承61被第一旋转轴10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轴承61在比太阳辊11靠输入侧的位置将第一行星架部件161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轴承61是球轴承,且配置在第一行星架部件161的径向内侧。球轴承相对于径向的径向载荷刚性高。第一行星架部件161以及第一轴承61在比接触面121靠输入侧的位置配置在第一内环12的径向内侧。
[0056]第二行星架部件162呈圆环形状。第二行星架部件162通过第二轴承62被第一旋转轴10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二轴承62在比太阳辊11靠输出侧的位置将第二行星架部件162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二轴承62是球轴承,且配置在第二行星架部件162的径向内侧。球轴承相对于径向的径向载荷刚性高。第二行星架部件162以及第二轴承62在比接触面141靠输出侧的位置配置在第二内环14的径向内侧。
[0057]滚针轴承配置在行星辊15内,且将行星辊15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行星轴部件3旋转。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滚针轴承41和第二滚针轴承42配置在行星辊15内。第一滚针轴承41以及第二滚针轴承42是滚子轴承。在滚子轴承中,沿行星辊15的自转轴方向延伸的两个以上的针状滚子成为转动体。
[0058]相对于行星辊15的自转轴,第二滚针轴承4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行星辊15的第一外周面151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第二滚针轴承4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行星辊15的第二外周面152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
[°°59]在行星棍15与第一行星架部件161之间配置有推力轴承7。推力轴承7包围行星轴部件3。推力轴承是相对于轴向的轴向载荷的刚性高的轴承。推力轴承7例如具有两个以上的球状的转动体、保持器以及至少两个轨道板。保持器在周向上隔着恒定的间隔保持转动体。至少一个轨道板配置在输入侧。至少一个轨道板配置在输出侧。转动体配置在轨道板间。
[006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动力传递装置I中,四个行星辊15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各行星辊15被容纳于第一内环12以及第二内环14内,且与太阳辊11外接。在接触面141的位置上,第二内环14的厚度比行星辊15的厚度厚。各行星辊15均配置有行星轴部件3以及推力轴承7。即,各行星辊15分别具有行星轴部件3以及推力轴承7。
[0061]以下对构成动力传递装置I的各部件的相互关系以及由其相互关系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详细的说明。
[0062](I)提高传递效率
[0063]在行星辊15中,相应于第一外周面151的外径与第二外周面152的外径的差,从第一内环12以及第二内环14对行星轴部件3作用扭转力。相应于行星辊15与第一内环12以及第二内环14接触的位置,行星辊15的自转速度变化。在以往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因扭转力引起所述接触位置变化,在多个行星辊彼此之间产生自转速度的不均匀。即,产生各行星辊的自转速度分别不同的情况。因此,在以往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存在产生转矩传递的抵消、传递效率下降的课题。
[0064]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I中,第一行星架部件161被第一轴承61支承。第二行星架部件162被第二轴承62支承。通过第一行星架部件161、第二行星架部件162以及多个行星轴部件3构成鼠笼状的行星支承机构。第一旋转轴10被该行星支承机构支承。因此,支承多个行星辊15的行星支承机构的刚性提高。因此,因扭转力引起的所述接触位置的变化被抑制,不易产生因各行星辊彼此之间的自转速度的不均匀引起的转矩传递的抵消。其结果是,能够使动力传递装置I的传递效率提高。
[0065]在动力传递装置I中,推力轴承7承受轴向的载荷。因此,即使在轴向的载荷作用于行星辊15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行星辊15与第一行星架部件161接触。
[0066]载荷从第一内环12以及第二内环14向径向内侧作用于行星辊15。行星轴部件3的输入侧的端部与输出侧的端部(即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分别被第一行星架部件161以及第二行星架部件162支承。在以往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只有一个滚针轴承。滚针轴承的转动体沿轴向延伸。因此,弯曲应力作用于在滚针轴承的转动体。其结果是,在行星辊自转时,滚针轴承与行星辊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但是,在动力传递装置I中,滚针轴承包括至少两个滚针轴承41、42。因此,分散作用于滚针轴承的转动体的弯曲应力,抑制滚针轴承与行星辊15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
[0067](2)提高载荷量
[0068]在动力传递装置I中,使用交叉滚子轴承9。因此,在动力传递装置I中,相对于作用在第二旋转轴13的径向载荷以及轴向载荷的刚性提高。因此,能够使动力传递装置I的载荷量提尚O
[0069]〈第二实施方式〉
[007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行星辊15具有外周面150?152。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周面151A位于与第二外周面152A相邻的位置。
[0071]图4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IA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在图4中,示出通过包括主轴线J的铅垂面将动力传递装置IA剖切了的情况的剖切面。在图4中,将纸面的右侧作为输入侧,将左侧作为输出侧来描绘动力传递装置1A。图5是示出通过B-B剖切线将动力传递装置IA剖切了的情况的剖切面的剖视图,且示出从箭头方向观察到的剖切面的情况。
[0072]动力传递装置IA与图1?3的动力传递装置I相比,行星辊的结构、推力轴承的位置、第二旋转轴以及第二内环的结构、和外壳的盖部的结构不同。外壳2A的盖部22A具有向输入侧突出的凸台部221。在凸台部221的径向内侧配置有轴承5。更详细地说,凸台部221是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部位。在凸台部221的筒状的贯通孔内配置轴承5。
[0073]第一内环12的输入侧端部的端面与盖部22A接触。第一内环12的输入侧端部通过紧固部件23等固定于盖部22A。紧固部件23例如是螺钉。第一内环12的外周面与主体部21的内周面隔着空隙对置。换言之,在第一内环12的外周面与主体部21的内周面之间存在空隙。第二旋转轴13A以及第二内环14A使用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推力轴承7配置在行星辊15A与第二行星架部件162之间。
[0074]行星辊15A具有:与太阳辊11和第一内环12接触的第一外周面151A;以及与第二内环14A接触的第二外周面152A。第一外周面151A位于与第二外周面152A相邻的位置。第一外周面151A的外径比第二外周面152A的外径大。太阳辊11具有与第一外周面151A接触的接触面111A。第一内环12具有与第一外周面151A接触的接触面121A。太阳辊11上的与第一外周面151A接触的接触面IllA同第一内环12上的与第一外周面151A接触的接触面121A在径向上彼此重叠。接触面121A的轴向位置与接触面111A的轴向位置一致。
[0075]在动力传递装置IA中,使行星辊15A的外周面151A与第一内环12以及太阳辊11接触。因此,相比于分别设置同太阳辊11接触的外周面与第一外周面151A的情况,能够使动力传递装置IA在轴向上小型化。
[0076]在动力传递装置IA中,在第一内环12与外壳2A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因此,利用第一内环12的弹性,能够防止向径向内侧对行星辊15A施力时的按压力根据行星辊15A的周向位置而变动。
[0077]在动力传递装置IA中,推力轴承7承受轴向的载荷。因此,即使在轴向的载荷作用于行星辊15A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行星辊15A与第二行星架部件162接触。
[0078]另外,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太阳辊11与第一旋转轴10—体地形成。但是,太阳辊11与第一旋转轴10也可以由分体部件形成。
[0079]并且,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外壳2、2A固定于电动马达的机壳等。电动马达的旋转力通过第一旋转轴10传递到太阳辊11。通过第二内环14、14A从第二旋转轴13、13A输出旋转力。但是,动力传递装置1、IA的使用方式不限于此。
[0080]例如,也可以变更第一旋转轴10以及第二旋转轴13、13A的功能。即,也可以作为将电动马达的旋转增速并输出的增速机来使用动力传递装置1、1A。在动力传递装置1、1A中,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外壳2、2A与电动马达的机壳或变速机、增速机等其他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壳一体地形成。在动力传递装置1、1A中,也可以将与电动马达或其他动力传递装置共用的框体用作外壳2、2A。
【主权项】
1.一种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第一旋转轴,其具有太阳辊,且所述第一旋转轴被外壳支承为能够以主轴线为中心旋转; 环状的第一内环,其被容纳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第一内环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周向移动被限制; 第二旋转轴,其被所述外壳支承为能够以所述主轴线为中心旋转; 环状的第二内环,其被容纳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第二内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连接;两个以上的行星辊,其与所述太阳辊的外周面、所述第一内环的内周面以及所述第二内环的内周面接触; 行星架,其通过行星轴部件将所述行星辊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 轴承,其将所述行星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以所述主轴线为中心旋转, 所述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辊具有: 第一外周面,其与所述第一内环接触;以及 第二外周面,其与所述第二内环接触, 所述第一外周面以及所述第二外周面外径彼此不同, 所述行星架具有: 第一行星架部件,其支承贯通了所述行星辊的所述行星轴部件的第一端部;以及 第二行星架部件,其支承所述行星轴部件的第二端部, 所述轴承具有: 第一轴承,其在比所述太阳辊靠所述第一端部侧的位置将所述第一行星架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 第二轴承,其在比所述太阳辊靠所述第二端部侧的位置将所述第二行星架部件支承为能够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辊的所述第一外周面位于与所述第二外周面相邻的位置, 所述太阳辊以及所述第一内环的与所述第一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在径向上彼此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还具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配置在所述行星辊与所述第一行星架部件、或所述行星辊与所述第二行星架部件之间,且所述推力轴承包围所述行星轴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还具有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配置在所述行星辊内,且所述滚针轴承将所述行星辊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行星轴部件旋转, 所述滚针轴承具有: 第一滚针轴承,其至少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第一外周面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以及 第二滚针轴承,其至少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第二外周面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还具有交叉滚子轴承,所述交叉滚子轴承将所述第二旋转轴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以所述主轴线为中心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内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是单体部件连接成的组装体。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内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或所述第二内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辊具有中央外周面,所述中央外周面与所述太阳辊接触,且所述中央外周面位于所述第一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外周面之间, 所述第一外周面位于与所述中央外周面的输入端相邻的位置, 所述第二外周面位于与所述中央外周面的输出端相邻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轴向上,所述中央外周面的位置、所述第一外周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外周面的位置彼此不同。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周面的外径以及所述第二外周面的外径比所述中央外周面的外径小。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辊上的与所述中央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同所述第一内环上的与所述第一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在径向上不重叠。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星辊式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辊上的与所述中央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同所述第二内环上的与所述第二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在径向上不重叠。
【文档编号】F16H13/06GK106051085SQ201610044623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公开号201610044623.8, CN 106051085 A, CN 106051085A, CN 201610044623, CN-A-106051085, CN106051085 A, CN106051085A, CN201610044623, CN201610044623.8
【发明人】今村正, 三木浩
【申请人】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