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底座及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7187阅读:2681来源:国知局
电视机底座及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的底座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视机的底座一般采用铸造、铝挤和注塑等工艺成型,注塑的底座强度有限,铸造和铝挤的底座,由于铸造或铝挤工艺很难保证所有面的光滑度,则成型后需要再进行喷漆或者电镀或者高精密的抛光处理等表面处理工艺,成本较高且工艺要求高,容易产生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视机底座及电视机,电视机底座既能保证支撑可靠性和表面光滑度,成本低,且无需再进行表面处理,避免产生不良品。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视机底座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视机底座,包括注塑成型的外壳和嵌在外壳内与外壳固定连接的金属支撑座,所述金属支撑座包括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均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侧板及于一端处与第一侧板固连且向上延伸的第二侧板;两所述第二侧板贴合且具有相配合的铆合部,相互配合的铆合部过盈配合。
[0005]进一步地,为在保证支撑可靠性的基础上降低底座的重量以实现轻型化设计,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均为钣金一体折弯成型结构,折弯部即为其第一侧板与其第二侧板的固连部。
[0006]更进一步地,为增强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强度,所述前支撑板的左右两侧边上具有向上翻折的翻边,所述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边上具有向上翻折的翻边。
[0007]再进一步地,为避免折弯时折弯部所对应的翻边产生挤压变形形成角部褶皱,所述前支撑板的翻边上对应折产生角部褶皱弯部的部位及所述后支撑板的翻边上对应折弯部的部位上均设置有工艺缺口。
[0008]对于两所述第二侧板上的铆合部,优选地,所述前支撑板的第二侧板上的铆合部为冲压成型的坑状凸起,所述后支撑板的第二侧板上的铆合部为冲压成型的通孔。
[0009]为避免从外部看到或接触金属支撑座,保证电视机底座整体外观简洁光滑,所述外壳底端包覆住两所述第一侧板的四周边缘,且两所述第一侧板均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0010]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视机底座的外观光滑度,使其达到光洁镜面效果,所述外壳为高光注塑成型。
[0011]为便于电视机底座与电视机的连接,两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伸出于所述外壳,且伸出部位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电视机固定的固定结构。
[0012]为避免金属支撑座划伤或磨损电视机放置台面,所述金属支撑座的底面上设置有胶垫。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视机,包括上述电视机底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机底座通过采用金属支撑座外套设注塑外壳,注塑成型的外壳,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滑度,不需要再进行表面处理,避免表面不良品的产生,节省20%-80%的生产成本,进而节省电视机生产成本;采用金属支撑座支撑,能够保证支撑可靠性,有利于提高承重能力;金属支撑座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由铆合部过盈配合连接,连接可靠性强,且无需设置中间连接紧固件,比如铆钉或螺钉等,装配方便,效率尚O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视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铆合部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金属支撑座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方位词语作一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方位词“前”、“后”、“左”、“右”是以电视机正常使用位置状态为基准定义的,电视机屏幕侧为“前”,背部壳体侧为“后”,左右方向与用户左右方向相对应。
[0021]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电视机底座,包括外壳10、嵌在外壳10内的金属支撑座20,金属支撑座20与外壳10固定连接为一体。其中,外壳I为电视机底座的外观件,采用注塑成型,能够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滑度,,相比现有铸造或铝挤的产品无需后续表面处理,有效降低成本,缩短成型周期,且避免表面处理不良品的产生;金属支撑座20为电视机底座的支撑骨架,采用金属材质,保证支撑可靠性,提高承重能力。为便于加工,金属支撑座20包括前后设置的前支撑板21和后支撑板22,前支撑板21包括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212,后支撑板22包括第一侧板221和第二侧板222 ;第一侧板211、221水平设置,第二侧板212向上延伸,且于第一侧板211—端处与第一侧板211固连,第二侧板222向上延伸,且于第一侧板221 —端处与第一侧板221固连,以使前支撑板21、后支撑板22呈近似L形;第二侧板212与第二侧板222贴合,并通过相互配合的铆合部过盈配合连接,使前支撑板21和后支撑板22固连为整体支撑座,连接可靠性强,且无需设置中间连接紧固件,比如铆钉或螺钉等,装配方便,效率高。
[0022]前支撑板21和后支撑板22可采用金属钢板等,但是考虑到在保证支撑可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底座的重量以实现轻型化设计,同时,便于铆合部的过盈配合,本实施例中前支撑板21和后支撑板22均优选为钣金一体折弯成型结构,即采用厚度6mm以下的条状金属薄板进行钣金折弯成型,形成近似L形状,折弯部即为第一侧板211与第二侧板212的固连部、第一侧板221与第二侧板222的固连部。
[0023]为进一步增强钣金折弯成型的前支撑板21、后支撑板22的强度,在其左右两侧边上各具有向上翻折的翻边213、223,也通过折弯成型,以进一步提高底座整体强度。
[0024]在钣金加工中,为便于加工,翻边213、223的折弯成型顺序应在折弯成型L形板之前,即先将条形金属薄板左右两侧板向上折弯形成翻边213、223,然后将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向上折弯形成近似L形状支撑板。由于翻边的存在,则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向上折弯时,由于钣金件折弯高度有限且因钣金件强度问题折弯部所对应的翻边很容易挤压变形且不易恢复,因而会产生角部褶皱,为便于折弯且避免产生角部褶皱,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在前支撑板21的翻边上对应折弯部冲切去除一部分材料,形成工艺缺口 215,同时在后支撑板22的翻边上对应折弯部冲切去除一部分材料,形成工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