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8792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轴承的润滑一般分为油脂润滑和油气润滑,相同结构型号的轴承,油气润滑比油脂润滑能够达到更高的转速和效率。
[0003]电主轴包括轴承座、轴承、和轴芯,轴承设置于轴承座内部,轴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枢转配合。现有的电主轴的油气润滑一般是通过在轴承座上开设润滑通道,从而将油气喷设于轴承上,为了较均匀地润滑,这样的油气润滑结构需要开设较多的润滑通道,这样,不仅使加工的难度较大,而且较多的润滑通道占用的空间较大,不适用于结构较为紧凑的电主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且可减少润滑通道的数量、降低零件加工难度的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包括轴芯、轴承座、沿轴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的轴承和至少一个的轴承隔套,每个轴承均包括内圈、外圈以及夹设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轴承和轴承隔套设置于轴承座内部,轴承隔套夹设于相邻两个轴承之间,轴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枢转配合,轴承座上设有用于进油的润滑通道;轴承隔套靠近轴承座的外侧设有连通于润滑通道的环形槽;轴承隔套在环形槽内侧向内设置有多个盲孔;相邻两盲孔的其中一个盲孔的内侧端通过上出油孔与位于轴承隔套上方的轴承的内、外圈之间的间隙连通,另一个盲孔的内侧端通过下出油孔与位于轴承隔套下方的轴承的内、外圈之间的间隙连通。
[0007]多个盲孔沿环形槽的周向均匀分布。
[0008]轴承隔套包括内隔套和外隔套,内隔套夹设于相邻两个轴承的两个内圈之间并可随轴芯转动,外隔套夹设于相邻两个轴承的两个外圈之间并保持静止不动;环形槽、盲孔、上出油孔和下出油孔均设于外隔套上。
[0009]上出油孔的中心轴或下出油孔的中心轴均与轴承的垂直切面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槽、盲孔、上出油孔和下出油孔的设计,可以实现一个润滑通道同时对相邻的上、下轴承进行润滑,可减少润滑通道的数量、降低零件加工难度,再者,上出油孔和下出油孔交错分布,使润滑均匀,可以达到较好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轴承隔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0、轴芯;20、轴承座;21、润滑通道;30、轴承;31、内圈;32、外圈;33、滚动体;40、轴承隔套;41、环形槽;401、内隔套;402、外隔套;42、盲孔;43、上出油孔;44、下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包括轴芯10、轴承座20、沿轴芯10的长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的轴承30和至少一个的轴承隔套40,每个轴承30包括内圈31、外圈32以及夹设于内圈31和外圈32之间的滚动体33 ;轴承30和轴承隔套40设置于轴承座20内部,轴承隔套40夹设于相邻两个轴承30之间,轴芯10通过轴承30与轴承座20枢转配合,轴承座20上设有用于进油的润滑通道21 ;轴承隔套40靠近轴承座20的外侧设有连通于润滑通道21的环形槽41 ;轴承隔套40在环形槽41内侧向内设置有多个盲孔42 ;相邻两盲孔42的其中一个盲孔42的内侧端通过上出油孔43与位于轴承隔套40上方的轴承30的内圈31和外圈32之间的间隙连通,另一个盲孔42的内侧端通过下出油孔44与位于轴承隔套40下方的轴承30的内圈31和外圈32之间的间隙连通。
[0017]在润滑时,符合要求的油气从轴承座20的润滑通道21进入到环形槽41中,油压的作用使得油气可以充满整个环形槽41,接着,油气通过设于环形槽41内壁的多个盲孔42,进入到上出油孔43或下出油孔44中,从上出油孔43或下出油孔44中喷出的油气直接射向轴承30的内圈31与外圈32之间的间隙,到达内圈31或外圈32与滚动体33的接触点,从而实现轴承30的润滑和冷却。
[0018]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槽41、盲孔42、上出油孔43和下出油孔44的设计,可以实现一个润滑通道21同时对相邻的上、下轴承30进行润滑,可减少润滑通道21的数量、降低零件加工难度,再者,上出油孔43和下出油孔44交错分布,使润滑均匀,可以达到较好润滑效果O
[0019]进一步地,多个盲孔42沿环形槽41的周向均匀分布,这样可以进一步使润滑均匀,可以达到较好润滑效果。
[0020]进一步地,上出油孔43和下出油孔44可以根据不同的轴承30以及不同的转速要求而设计不同的直径和数量。
[0021]进一步地,上出油孔43的中心轴和下出油孔44的中心轴均均与轴承30的垂直切面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这样,可以调整上出油孔43和下出油孔44的角度,使油气喷设于内圈31或外圈32与滚动体33的接触点。本实施例中,夹角的大小可根据不同轴承30的接触角而设计。
[0022]进一步地,轴承隔套40包括内隔套401和外隔套402,内隔套401夹设于相邻两个轴承30的两个内圈31之间并可随轴芯10转动,外隔套402夹设于相邻两个轴承30的两个外圈32之间并保持静止不动;环形槽41、盲孔42、上出油孔43和下出油孔44均设于外隔套402上。
[0023]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包括轴芯、轴承座、沿轴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的轴承和至少一个的轴承隔套,每个轴承均包括内圈、外圈以及夹设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轴承和轴承隔套设置于轴承座内部,轴承隔套夹设于相邻两个轴承之间,轴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枢转配合,轴承座上设有用于进油的润滑通道;其特征在于,轴承隔套靠近轴承座的外侧设有连通于润滑通道的环形槽;轴承隔套在环形槽内侧向内设置有多个盲孔;相邻两盲孔的其中一个盲孔的内侧端通过上出油孔与位于轴承隔套上方的轴承的内、外圈之间的间隙连通,另一个盲孔的内侧端通过下出油孔与位于轴承隔套下方的轴承的内、外圈之间的间隙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盲孔沿环形槽的周向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隔套包括内隔套和外隔套,内隔套夹设于相邻两个轴承的两个内圈之间并可随轴芯转动,外隔套夹设于相邻两个轴承的两个外圈之间并保持静止不动;环形槽、盲孔、上出油孔和下出油孔均设于外隔套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出油孔的中心轴和下出油孔的中心轴均与轴承的垂直切面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
【专利摘要】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包括轴芯、轴承座、沿轴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的轴承和至少一个的轴承隔套,每个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以及夹设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轴承和轴承隔套设置于轴承座内部,轴承隔套夹设于相邻两个轴承之间,轴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枢转配合,轴承座上设有用于进油的润滑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槽、盲孔、上出油孔和下出油孔的设计,可以实现一个润滑通道同时对相邻的上、下轴承进行润滑,可减少润滑通道的数量、降低零件加工难度,再者,多个盲孔沿环形槽的周向均匀分布,上出油孔和下出油孔交错分布,使润滑均匀,可以达到较好润滑效果。
【IPC分类】F16C33-66
【公开号】CN204387119
【申请号】CN201420779520
【发明人】汤秀清, 梁桂转
【申请人】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