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油水气组合冷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0305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油水气组合冷却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尤其是涉及包括油、水和气体三种流体作为热交换介质的冷却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的机油冷却器一般有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对于固定的中小型设备来说,传动装置中的油温比较容易冷却下来,只采用风冷式或水冷式冷却器的其中一种即可满足要求。但是对于移动的重型机械,例如一些新型的重型大卡车前后桥齿轮传动、制动系统中,齿轮油工作负荷较大,油温升高速度非常快,在连续工作的情况下,油温在十分钟内可以从常温升高到250°C以上。这个温度超过了大部分齿轮油的闪点,并且远远高于齿轮油的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建议小于100°C )。目前大卡车的制动系统一般采用外部喷淋水的方式来冷却,不仅冷却效果较差,制动系统不能连续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仅靠自然冷却或者外部喷淋的方法难以达到使制动系统快速降温的要求。因此,快速地为重型移动车辆的制动系统降温,消除安全隐患,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的能使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快速降温,并且持续降温的冷却器,该冷却器尤其适用于移动重型车辆的齿轮油冷却,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新型的油水气组合冷却器,包括,进油集液腔、若干板翅式油通道、出油集液腔以及散热鳍片;所述进油集液腔、板翅式油通道、出油集液腔构成油液通道;特别地:还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和板翅式水通道;所述上水箱、板翅式水通道、下水箱互相连通构成水冷腔;所述水冷腔与所述油液通道之间互相隔离;所述板翅式水通道设置在板翅式油通道与散热鳍片之间;所述进油集液腔和上水箱位于冷却器自身的上部;所述板翅式油通道、散热鳍片、板翅式水通道位于冷却器自身的中部;所述出油集液腔和下水箱处在冷却器自身的下部。
[0005]为提高板翅式油通道与板翅式水通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所述进油集液腔和出油集液腔最好在竖直方向上互相错开,同时,可考虑上水箱和下水箱也在竖直方向上互相错开,以增加介质的流动距离,以及介质之间形成逆流和错流,进而提高传热效率。
[0006]当热油通过油液通道冷却时,热量传递到水冷腔的水中,一般水冷腔中的水为非流动循环的,水被加热后的蒸汽会对水冷腔的外壳产生压力,因此最好将上水箱分割为水腔和膨胀腔,且使水腔与膨胀腔之间通过小孔连通,水冷腔中的水位常态时保持在膨胀腔以下,当水沸腾时蒸汽压力可进入膨胀腔中,防止高压使冷却器破裂。
[0007]此外,在进油集液腔上设有进油口,在出油集液腔上设有出油口 ;在上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在下水箱上设有放水口。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器,尤其适用于重型工程车的后桥机油的冷却。重型机械的机油,尤其是后桥传动、制动系统中的齿轮油,升温速度高,工作时油温高导致制动偏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又由于移动的设备上缺乏水源或其他冷却介质,本冷却器与传统的冷却器相比,具有水冷和风冷双重冷却的优点,达到快速降温且持续降温的要求。
[000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更适合用于冷却重型工程车的齿轮油的冷却器,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油水气组合冷却器,包括第一进油集液腔、若干第一板翅式油通道、第一出油集液腔、第二进油集液腔、若干第二板翅式油通道、第二出油集液腔以及散热鳍片;所述第一进油集液腔、第一板翅式油通道、第一出油集液腔构成第一油液通道;所述第二进油集液腔、第二板翅式油通道、第二出油集液腔构成第二油液通道;还包括上水箱、下水箱、中水箱和板翅式水通道;所述上水箱、中水箱、板翅式水通道、下水箱互相连通构成水冷腔;所述水冷腔、第一油液通道、第二油液通道两两互相隔离;所述中水箱设置在第一油液通道与第二油液通道之间;所述板翅式水通道设置在第一板翅式油通道与散热鳍片之间、以及设置在第二板翅式油通道与散热鳍片之间;所述第一进油集液腔、第二进油集液腔和上水箱位于冷却器自身的上部;所述第一板翅式油通道、第二板翅式油通道、散热鳍片、中水箱、板翅式水通道位于冷却器自身的中部;所述第一出油集液腔、第二出油集液腔、下水箱处在冷却器自身的下部。
[0010]在第一进油集液腔上设有第一进油口、在第一出油集液腔第一出油口 ;在第二进油集液腔上设有第二进油口、在第二出油集液腔上设有第二出油口。第一油液通道和第二油液通道分别独立运作,可同时冷却移动工程车后桥两侧的齿轮油,加大冷却效率。
[0011]所述的中水箱为横截面积远远大于板翅式水通道横截面积的水箱,其储水量大,可及时与板翅式水通道中的油液进行换热,加强冷却速率。
[0012]为延长油液的流动距离,较佳地,所述第一进油集液腔和第一出油集液腔在竖直方向上互相错开;所述第二进油集液腔和第二出油集液腔在竖直方向上互相错开。同时也可以考虑上水箱和下水箱在竖直方向上互相错开。
[0013]同样地,为防止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汽压力将冷却器壳体涨裂,最好将上水箱分割为水腔和膨胀腔,且使水腔与膨胀腔之间通过小孔连通。
[0014]较佳地,在中水箱上还设有测温口,随时可以探测水冷腔中的水温,若水冷腔中水温过高,则需及时补充水,或者在冷却器外部安装风扇,通过环境的流动空气强制性地把水的热量带走,进而达到既降低油温又降低水温的目的,制动系统得以持续工作。
[0015]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器相与传统的冷却器相比,具有独创性,可实现三种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具有体积小、效率高、重量轻、防振动等优点。既具有水冷却器快速降温的优点,又能发挥风冷却器节能环保的优势,特别适用于移动重型工程车辆上传动、制动系统的机油冷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的冷却器的正面剖面图;
[0017]图2为实施例1的冷却器的侧面剖面图;
[0018]图3为实施例2的冷却器的正视剖面图;
[0019]图4为实施例2的冷却器的左视剖面图;
[0020]图5为实施例2的冷却器的右视剖面图;
[0021]图6为实施例2的冷却器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11_进油集液腔;12_出油集液腔;13_板翅式油通道;14_进油口 ;15-出油口 ;21_上水箱;22_下水箱;23_板翅式水通道;24_进水口 ;25_放水口 ;26_膨胀腔;27_水腔;31-散热鳍片;
[0023]41-第一进油集液腔;42_第一出油集液腔;43_第一板翅式油通道;44_第一进油口 ;45_第一出油口 ;51_第二进油集液腔;52_第二出油集液腔;53_第二板翅式油通道;54-第二进油口 ;55_第二出油口 ;61_上水箱;62_下水箱;63_板翅式水通道;64_中水箱;65-进水口 ;66_放水口 ;67_测温口 ;68_膨胀腔;69_水腔;71_散热鳍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