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7697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控制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自动变速器通过切换驱动用的油的供给量来进行动作控制。因此,在汽车上搭载有自动变速器的同时,还搭载有用于控制对自动变速器的油的供给量的称为控制阀的装置。关于现有的控制阀,例如被记载于日本公开公报第2001-271918号公报中。
[0003]该公报的控制阀被安装于变速器壳体的下部侧,并被容纳在油底壳内(参照0029段、图1等)。并且,在该公报的控制阀的内部设有被提供液压油的多条油路以及控制液压油的流量的多个电磁阀(参照图3等)。
[0004]日本公开公报第2001-271918号公报的控制阀具有预先通过托架将由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旋转传感器、阀用连接器以及电子元件等构成的多个元件一体化、并将这些元件一起安装于控制阀的结构(参照0061段、图9)。
[0005]然而,在该公报的结构中,多个传感器被分散配置在控制阀的上表面。并且,在控制阀内,纵孔从水平延伸的油路向上方延伸,在该纵孔的上端安装有各传感器。在这样的结构中,将传感器安装到控制阀上的安装作业变得繁杂。并且,由于纵孔导致构成控制阀的部件的结构变得复杂,且对分散配置的多个传感器进行的电气配线也变得复杂。因此,很难使装置整体小型化。
[0006]并且,在该公报的结构中,在控制阀内的油路的中途检测液压油的状态。即,检测与自动变速器相距很远的油路的状态。因此,有时会出现控制阀中的传感器的检测值与自动变速器内的液压油的状态的差距很大的情况。在那种情况下,虽然能够通过预先设定补偿值等缩短该差距,但补偿值的设定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将传感器安装到阀体上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且能够在传感器中获得与自动变速器内的油的状态接近的检测结果的控制阀装置。
[0008]在本申请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中,为一种控制阀装置,其向自动变速器提供驱动用的油,所述控制阀装置具有: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具有第一油路;以及传感器单元,所述阀体具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开闭所述第一油路;对置部,所述对置部与所述自动变速器对置;以及油传输口,所述油传输口配置于所述对置部,所述油传输口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油路的端部的开口,所述传感器单元具有: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连接于所述油传输口 ;以及传感器元件,所述传感器元件检测所述第二油路内的油的状态,所述传感器单元配置于所述阀体的所述对置部,在所述传感器单元中,至少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传感器元件被一体化。
[0009]在本申请所例不的一实施方式中,不是在第一油路的中途,而是在具有第一油路的端部、即油传输口的对置部上配置被一体化的传感器单元。由此,将传感器安装到阀体上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并且,由于在比第一油路靠自动变速器侧的位置检测油的状态,因此能够获得与自动变速器内的油的状态接近的检测结果。
[0010]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要素、特征、手段、效果以及特性,通过参考附图以及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使其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阀装置的剖视图。
[0012]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阀装置的立体图。
[0013]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阀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阀装置的侧视图。
[0015]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单元的剖视图。
[0016]图6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控制阀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8]< 1.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阀装置>
[0019]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阀装置IA的剖视图。该控制阀装置IA为对自动变速器2A提供驱动用的油的装置。如图1所示,控制阀装置IA具有阀体1A和传感器单元20A。
[0020]阀体1A具有:第一油路15A,所述第一油路15A设置于阀体1A的内部;以及电磁阀16A,所述电磁阀16A开闭第一油路15A。并且,阀体1A具有与自动变速器2A对置的对置部17A。在对置部17A上配置有油传输口 18A。油传输口 18A为设置于第一油路15A的端部的开口。
[0021]传感器单元20A具有第二油路22A和传感器元件23A。第二油路22A的下端部连接于油传输口 18A。传感器元件23A检测第二油路22A内的油的状态。第二油路22A以及传感器元件23A作为被一体化的传感器单元20A,被配置于阀体1A的对置部17A。
[0022]像这样,在该控制阀装置IA中,不是在第一油路15A的中途,而是在具有第一油路15A的端部、即油传输口 18A的对置部17A上配置有被一体化的传感器单元20A。由此,将传感器安装到阀体1A上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并且,在比第一油路15A靠自动变速器2A侧的位置检测油的状态。因此,能够获得与自动变速器2A内的油的状态接近的检测结果。
[0023]<2.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阀装置>
[0024]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阀装置I的立体图。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阀装置I的俯视图。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阀装置I的侧视图。
[0025]该控制阀装置I为搭载于汽车等运输设备,并通过向运输设备内的自动变速器提供油(自动变速器油、ATF)来控制自动变速器的驱动的装置。如图2至图4所示,控制阀装置I具有阀体10和传感器单元20。
[0026]阀体10由多个部件11?14形成。本实施方式的阀体10包括:下部部件11,其配置在最下层;中间部件12,其配置在下部部件11的上侧;上部部件13,其配置在中间部件12的更上侧;以及四个接触部件14,所述四个接触部件14配置在最上层。这些部件例如通过铝等金属的压铸而形成。并且,下部部件11、中间部件12、上部部件13以及接触部件14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通过螺纹固定而被相互固定。
[0027]在下部部件11、中间部件12以及上部部件13的内部形成有作为油的流路的多条第一油路15。多条第一油路15在下部部件11、中间部件12以及上部部件13的内部复杂地交错。在图4中,只例示地用虚线画出了多条第一油路15中的一条。
[0028]并且,阀体10具有端部的阀部分安插在第一油路15的中途的多个电磁阀16。各电磁阀16具有棒状的柱塞161。柱塞161基于按照运输设备内的变速杆的操作状态、车辆的速度以及发动机的转速等诸多条件输入的驱动电流而上下移动。若柱塞161的末端向第一油路15内伸出,则第一油路15的该部分的油的流动被拦截。另一方面,若柱塞161的末端从第一油路15中退避出,则第一油路15的该部分被打开,油变得能够流动。
[0029]作为一例,该控制阀装置I配置在自动变速器的下方。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阀体10的上表面成为与自动变速器的下表面对置的对置部17。对置部17包括与自动变速器接触的接触面171和与自动变速器不接触的凹部172。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接触面171以及凹部172的结构进行说明。
[0030]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阀体10具有四个接触部件14。在使用控制阀装置I时,四个接触部件14的上表面与自动变速器的下表面接触。由此,阀体10相对于自动变速器在上下方向上被定位。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接触部件14的上表面成为上述接触面171。
[0031]上部部件13的上表面具有被接触部件14覆盖的部分以及不被接触部件14覆盖的露出面131。上部部件13的该露出面131位于比接触部件14的接触面171靠下侧的位置。因此,上部部件13的露出面131与自动变速器的下表面彼此不接触、而是隔着空间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部部件13的该露出面131和接触部件14的侧面构成的槽形成上述凹部172。
[0032]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凹部”只要是比接触面更远离自动变速器的部分即可。因此,“凹部”的形状可以不必是完整的槽状或孔状。
[0033]如图4所示,在上部部件13的露出面131上设置有四个油传输口 18。各油传输口18为设置在第一油路15内的传感器单元20侧的端部的开口。传感器单元20的后述第二油路22分别与这些油传输口 18连接。在使用控制阀装置I时,在第一油路15与第二油路22之间,油经由油传输口 18流动。
[0034]另一方面,在下部部件11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油导入口 19。油导入口 19为设置在第一油路15的与油传输口 18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开口。在使用控制阀装置I时,通过未图示的油泵而被加压的油从油导入口 19被导入到第一油路15中。
[0035]传感器单元20是用于检测油的压力或温度等状态的单元。传感器单元20配置在阀体10的凹部172内,例如通过螺纹固定而被固定于上部部件13的露出面131。图5是从图4的A-A位置观察的传感器单元20的剖视图。如图2至图5所示,传感器单元20具有树脂部21、四条第二油路22、四个传感器元件23、信号线24以及连接器25。
[0036]树脂部21由具有耐热性的固态的树脂形成。树脂部21的材料例如使用聚苯硫醚(PPS) O优选树脂部21的耐热极限温度比通过其内部的油的温度高很多。具体来说,优选将树脂部21的耐热极限温度定为例如200°C以上。树脂部通过将四个传感器元件23以及信号线24作为嵌件部件的树脂模制而成型。S卩,在树脂部21的成型时,以在模具的内部配置四个传感器元件23以及信号线24的状态,将熔融树脂流入到模具内的空间中。而且,通过使流入的熔融树脂固化来获得树脂部21。
[0037]树脂部2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单元本体210、四根下突起211以及四根上突起212。四根下突起211分别从单元本体210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四根上突起212分别从单元本体210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四条第二油路22在上述树脂成型时形成。各第二油路22从下突起211通过单元本体210 —直到上突起212,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树脂部21。
[0038]在向阀体10安装传感器单元20时,四根下突起211分别被插入到阀体10的四个油传输口 18中。由此,阀体10内的第一油路15与传感器单元20内的第二油路22连接。并且,在向自动变速器安装控制阀装置I时,四根上突起212分别被插入到设置于自动变速器侧的接油口中。由此,传感器单元20内的第二油路22与自动变速器内的油的流路连接。
[0039]四个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