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盘式夹持底座及具有该夹持底座的电子产品支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518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5]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盘式夹持底座,包括夹持板10、吸盘20及锁紧件30。
[0066]具体的,夹持板10的一侧连接一竖向的导杆11。夹持板10用于夹持在外部物体上,例如一般可以夹持在桌面等平面物体上,因此,夹持板10上用于夹持物体的表面(如图1中夹持板10的上表面101)则可以是平面,如此,方便于夹持平面物体。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外部物体的形状及构造,夹持板10的上表面101也可以是非平面结构,只要适于夹持在外部物体上即可。
[0067]吸盘20位于夹持板10的上方,且吸盘20的一侧通过一导套21可竖向滑动的套设于导杆11上。也就是说,吸盘20与夹持板10是上下相对的,且与夹持板10之间距离作为夹持间隙。由于吸盘20可以通过导套21沿导杆11上下滑动,所以,吸盘20与夹持板10之间的夹持间隙是随着吸盘20的滑动而改变的。简言之,吸盘20与夹持板10之间的夹持间隙可调。
[0068]锁紧件30设置于导杆11与所述导套21之间,以将导套21固定于所述导杆11上的不同高度位置。也就是说,当外部物体(例如桌面)放置在夹持间隙中时,可以通过上下滑动吸盘20进行调节夹持间隙与外部物体的厚度相适配,再通过锁紧件30即可将吸盘20与夹持板10相对固定,也就是使吸盘20和夹持板10夹持固定在外部物体上。
[0069]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夹持过程中,夹持板10与吸盘20之间具有相对的夹持作用力,同时,吸盘20还具有吸附外部物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因此,可以明显提高夹持固定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0070]具体使用过程中,先打开锁紧件30,使得导套21可以在导杆11上上下滑动,然后,在根据外部物体的厚度,上下滑动吸盘20,调整夹持间隙与外部物体相适配并夹持在物体上,最后,通过锁紧件30锁紧导套21,如此,吸盘20和夹持板10即可夹持固定。
[007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盘式夹持底座,一方面,夹持底座中的吸盘20通过导套21可上下滑动的套接于导杆11上,如此,可以任意调节吸盘20与夹持板1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并夹持在不同厚度的平面物体,适应性强,使用调节更加方便;另一方面,采用吸盘20吸附方式与夹持方式相结合,在吸盘20与夹持板10夹持并通过锁紧件30锁紧固定后,可以通过吸盘20的吸附作用牢牢吸附在平面物体上,如此,可使得夹持底座与平面物体之间的夹持更加紧密、更加牢靠。
[007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吸盘20包括压盖201、内吸片202、拉杆203及控制件。内吸片202设置于压盖201内,且内吸片202的外周缘径向沿凸出于压盖201。内吸片202 —般采用柔性胶体材料制成,例如橡胶、硅胶等,能够受力变形,而在外力撤销后能够恢复原状。
[0073]拉杆203活动穿设于压盖201上,且拉杆203的下端与内吸片202连接。也就是说,拉杆203是在压盖201上可上下运动的,当拉杆203受到外力向上运动时,可迫使压盖201内的内吸片202变形。
[0074]控制件与拉杆203的上端连接,可受外力作用而在压制位置和释放位置间切换,当控制件位于压制位置时,压盖201压抵于所述内吸片202的外周缘上,并由内吸片202对所贴合的物体产生一吸力,当控制件位于释放位置时,内吸片202释放所述吸力。
[0075]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对控制件施加外力,使得控制件在压制位置和释放位置切换,在释放位置切换至压制位置时,一方面,该控制件迫使压盖201压在内吸片202的外周缘上,如此,内吸片202形成密闭状态;另一方面,在密封状态下,该控制件带动拉杆203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内吸片202变形,形成真空腔体,如此,内吸片202即可对贴合的物体产生吸附作用(吸力)。
[0076]而当该控制件切换至释放位置时,由于控制件没有对压盖201产生力的作用,所以压盖201没有将内吸片202的外周缘压紧,此时,内吸片202的外周缘与物体之间形成由间隙,外部空气可以进入至内吸片202内部,解除真空环境,因此,在释放位置时,吸盘20可以与物体表面分离。
[0077]本实施例中,由于控制件可以在压制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切换,而且在压制位置时,压盖201能够压合内吸片202的外周缘,内吸片202良好密闭,形成良好的真空环境,所以,可以提高吸盘20的吸附作用,确保夹持固定更加牢固可靠。此外,在切换至释放位置时,方便于将吸盘20与物体分离,如此,方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底座的使用,夹持和拆卸方便。
[0078]更为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控制件为第一扳杆204,该第一扳杆204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铰接部2041,第一铰接部2041具有一偏心孔,偏心孔通过一销轴与拉杆203的上端铰接。
[0079]当第一扳杆204由释放位置转动至压制位置,第一铰接部2041迫使压盖201下压而拉杆203向上拉引,以使内吸片202变形而产生吸力。
[0080]也就是说,第一扳杆204的一端是铰接在拉杆203上端的,而且是偏离第二铰接部301的中心位置为铰接点,而另一端为自由端,方便使用者施加压力。当使用者施加压力向下压时,由于铰接点不在第一铰接部2041的中心,所以铰接点到第一铰接部2041外表面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如此,第一铰接部2041受到压力而转动时,第一铰接部2041表面与压盖201接触,且接触的位置由距离铰接点较近的位置转动至距离铰接点较远的位置,如此,在此过程中,第一铰接部会迫使压盖201向下运动,进而压紧内吸片202的外周缘,对应的拉杆203则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其下端连接的内吸片202向上拉引而变形,形成真空腔体,对贴合的物体产生吸力而使吸盘20与物体吸附固定。
[0081]而当使用者施加压拉力向上拉时,第一铰接部2041表面与压盖201接触的位置由距离铰接点较远的位置转动至距离铰接点较近的位置,第一铰接部2041松开压盖201,外部空气从内吸片202外周缘和物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内吸片202内部,对应的拉杆203则向下运动,内吸片202恢复原始形态,吸力消失而使吸盘20与物体脱离。
[0082]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扳杆204作为控制件的结构形式,方便于使用者操作,同时,在压制位置时,能够使得压盖201压紧内吸片202,保持良好密封状态,提高吸附作用力,确保夹持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0083]需要说明的是,拉杆203上还可以套设弹簧(未示出),通过弹簧抵接在内吸片202和压盖201之间,利用该弹簧可以使得第一扳杆204转动至释放位置时,内吸片202和压盖201分离,也即是便于复位。
[0084]更为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压盖201上设置有收纳腔,当第一扳杆204位于压制位置时,第一扳杆204收容于所述收纳腔中。如此,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外观更加简洁美观。同时,避免第一扳杆204位于外部而容易造成的误操作。
[008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吸盘20不限于上述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能够提供吸附作用的吸盘20结构均可。例如可以采用控制为螺母的结构,螺母螺纹配合在拉杆203的上端,通过旋转可以使得压盖201下压压紧内吸片202的外周缘,并可以使得拉杆203提拉,进而使得内吸片202变形产生吸力。在此不一一列举。
[008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杆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12,第一侧面111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齿槽1111,例如图2所示,导杆11的第一侧面111竖向设置一排限位齿槽1111。
[0087]锁紧件30为第二扳杆,第二扳杆一端具有与导套21铰接的第二铰接部301,第二铰接部301设有适于与限位齿槽1111配合的凸齿3011。
[0088]第二扳杆可受外力而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转动,当第二扳杆位于解锁位置时,凸齿3011与多个限位齿槽1111分离;当第二扳杆由所述解锁位置转动至锁紧位置时,凸齿3011插入至少一个限位齿槽1111,并迫使吸盘20与夹持板10相对运动而夹紧。
[0089]需要说明的是,凸齿3011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凸齿3011可以与邻近的多个限位齿槽1111配合。
[0090]也就是说,第二铰接部301上设置的凸齿3011与导杆11的第一侧面111设置的限位齿槽1111配合可实现导套21与导杆11相对固定的,也即是实现吸盘20和夹持板10的相对固定。具体的,在向下按压第二扳杆的自由端时,第二扳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