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t变速器侧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648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Cvt变速器侧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VT变速器部件,特别涉及一种CVT变速器侧盖。
【背景技术】
[0002]CVT变速器指的是无级变速箱,速比的变化是连续的,因此动力传输持续而顺畅;主要靠主、从动轮和金属带来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CVT变速器的结构特点导致其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这些热量如不及时散去,则会较大的影响该变速器的正常使用;因此,为了保证CVT变速器得到散热,一般会采用叶轮强制通风散热的结构,并在CVT变速器的侧盖上设置相应的进风口和排风口 ;现有技术的上述结构会在侧盖形成的空腔内形成冷却风的流动死角,导致热气流的集聚,从而影响散热效果。
[0003]因此,需要一种对CVT变速器的通风结构进行改进,消除热流积聚死角,使得冷却风能够顺畅全面的流通过CVT变速器的传动部件,提高散热效率,从而保证CVT变速器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VT变速器侧盖,安装后形成的冷却空气流动通道能够消除热流积聚死角,使得冷却风能够顺畅全面的流通过CVT变速器的传动部件,提高散热效率,从而保证CVT变速器的正常运行。
[0005]本实用新型的CVT变速器侧盖,所述侧盖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位于与CVT变速器的从动轮对应的一侧且靠近从动轮的传动末端;侧盖与发动机总成的箱体共同形成用于容纳CVT变速器传动部件的空间,在此不再赘述;用于CVT变速器本身的叶轮形成强制通风冷却;排风口与从动轮的位置对应,从动轮的传动末端指的是从动轮与传动皮带传动分离的位置,靠近传动末端是指位于传动末端附近;排风口位于该位置更利于冷却空气贯通整个侧盖内部空间,并且通过整个传动部位,利于更好的散热。
[0006]进一步,所述排风口形成于一排风道末端,所述排风道延伸出侧盖且向前倾斜;排气方向与传动方向相适应,进一步利于排气的顺畅性;使用时,一般CVT变速器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前后并列,此时排风道位于从动轮上部,排风道本身向上前方向倾斜。
[0007]进一步,所述排风道与CVT变速器的传动方向的相对倾斜角度为45° -60°,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0_-155_ ;该倾斜角度范围能够适应侧盖内部空气的排出,同时与侧盖外部的空气流动情况相适应,避免影响CVT变速器本身的散热。
[0008]进一步,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平行于侧盖纵向;进风顺畅,与传动方向相适应,冷却效果较佳。
[0009]进一步,所述进风口通过进风道连通于侧盖内部,所述进风道位于侧盖的纵向中线;使强制进风具有较好的规律性,进一步适应于传动方向。
[0010]进一步,所述排风道与侧盖一体成型;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0011]进一步,所述进风道与侧盖一体成型;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0012]进一步,所述进风道突出于侧盖的外表面,扩大进风通道,保证足够的冷却风。
[0013]进一步,所述排风道的倾斜方向为沿从动轮的切向,进一步适应传动件的传动方向,保证冷却风贯通传动件全部传动流程.
[0014]进一步,所述排风道与CVT变速器的纵向的相对倾斜角度为60°,所述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2_-152_。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CVT变速器侧盖,排风口位于与CVT变速器的从动轮对应的一侧且靠近从动轮的传动末端,安装后形成的冷却空气流动通道能够消除热流积聚死角,使得冷却风能够顺畅全面的流通过CVT变速器的传动部件,提高散热效率,从而保证CVT变速器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CVT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沿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CVT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向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CVT变速器侧盖,所述侧盖I设有进风口 11和排风口 12,所述排风口 12位于与CVT变速器2的从动轮22对应的一侧且靠近从动轮22的传动末端;侧盖I与发动机总成的箱体共同形成用于容纳CVT变速器2传动部件的空间,在此不再赘述;用于CVT变速器2本身的叶轮形成强制通风冷却;排风口 12与从动轮22的位置对应,从动轮22的传动末端指的是从动轮22与传动皮带传动分离的位置,靠近传动末端是指位于传动末端附近;排风口位于该位置更利于冷却空气贯通整个侧盖内部空间,并且通过整个传动部位,利于更好的散热。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口 12形成于一排风道末端,所述排风道延伸出侧盖I且向前倾斜;向前倾斜指的是向CVT变速器的皮带的运动方向,倾斜的结构使得排气方向与传动方向相适应,进一步利于排气的顺畅性;使用时,一般CVT变速器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前后并列,此时排风道位于从动轮上部,排风道本身向上前方向倾斜。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道与CVT变速器2的纵向的相对倾斜角度为45° -60°,本实施例为60° ;该倾斜角度范围能够适应侧盖内部空气的排出,同时与侧盖外部的空气流动情况相适应,避免影响CVT变速器本身的散热;主要适用于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0mm-155mm的短距结构,特别是对所述发动机的排量不大于150ml,所述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2mm-152mm的发动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散热效果较好,从而保证传动效率;特别是60°角度相对于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7_的发动机,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 11的进风方向平行于侧盖I纵向,纵向指的是侧盖长度方向,即CVT变速器2的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之间的连线方向;进风顺畅,与传动方向相适应,冷却效果较佳。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 11通过进风道连通于侧盖I内部,所述进风道位于侧盖的纵向中线;使强制进风具有较好的规律性,进一步适应于传动方向。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道与侧盖I 一体成型;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道与侧盖I 一体成型;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道突出于侧盖I的外表面,扩大进风通道,保证足够的冷却风。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道的倾斜方向为沿从动轮的切向,进一步适应传动件的传动方向,保证冷却风贯通传动件全部传动流程。
[002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CVT变速器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位于与CVT变速器的从动轮对应的一侧且靠近从动轮的传动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VT变速器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形成于一排风道末端,所述排风道延伸出侧盖且向前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VT变速器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道与CVT变速器的纵向的相对倾斜角度为45° -60°,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 140mm-1 55mm 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VT变速器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平行于侧盖纵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VT变速器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通过进风道连通于侧盖内部,所述进风道位于侧盖的纵向中线。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VT变速器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道与侧盖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VT变速器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与侧盖一体成型。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VT变速器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突出于侧盖的外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VT变速器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道的倾斜方向为沿从动轮的切向。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VT变速器侧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道与CVT变速器的纵向的相对倾斜角度为60°,所述CVT变速器的主动轮轴线与从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42mm-152m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VT变速器侧盖,侧盖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排风口位于与CVT变速器的从动轮对应的一侧且靠近从动轮的传动末端;本实用新型排风口位于与CVT变速器的从动轮对应的一侧且靠近从动轮的传动末端,安装后形成的冷却空气流动通道能够消除热流积聚死角,使得冷却风能够顺畅全面的流通过CVT变速器的传动部件,提高散热效率,从而保证CVT变速器的正常运行。
【IPC分类】F16H57/031, F16H57/027, F16H57/04
【公开号】CN204739201
【申请号】CN201520169173
【发明人】唐敬国, 殷贵良
【申请人】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