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堵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8397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双面堵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压力管线上的穿孔后进行带压堵漏用的设备,是一种双面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体在输送、储存过程中要经过输送管线,输送管线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破损穿孔的问题,特别是输送、储存具有一定腐蚀性液体时,破损穿孔的问题会经常发生。目前发生管线破损穿孔后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有钢带堵漏、卡子堵漏、木楔堵漏等,这些堵漏方法均为单面封堵,堵漏效果不可靠,易发生再次泄漏现象。而且,这些堵漏方法中使用的装置组件较多,操作时工序繁杂,费时费力。上述堵漏方法都需要手动操作,面部和前胸正对刺喷方向,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双面堵漏装置,克服上述存大的问题,能简便、快速的堵塞管道上的穿孔,提高堵漏效果,延长堵漏有效期。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于安装在管线的穿孔处,包括管线、胶筒、压板、螺帽、锥形螺杆,胶筒套装在锥形螺杆上,胶筒前部的内圆锥孔与锥形螺杆前端的圆锥体配套接触,锥形螺杆的后端伸出胶筒后套装压板,锥形螺杆的后端有外螺纹,螺帽的内螺纹与锥形螺杆后端的外螺纹旋合,螺帽压住压板,压板压在胶筒的外端面上,胶筒的外圆锥壁契入管线上的穿孔里,通过紧固螺帽使所述胶筒变形呈两端外突,其外突部分的外形大于管线的穿孔尺寸,使胶筒两端外突部紧贴管线的风外两侧。
[0005]管线上卡装支架,支架的右端套装在锥形螺杆的外端上。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旋转螺帽时在螺纹作用下锥形螺杆向外行走,锥形螺杆向外行走时与胶筒产生相对运动,锥形螺杆前端的圆锥体将胶筒的左端外突部位撑开胀大,使其紧贴在管线的内侧形成密封面,同时,压板对胶筒右端外突部位产生压力,使其变形胀大后紧贴在管线的外侧形成密封面,从而达到双面密封的目的,使穿孔管线重新处于密闭状态,本实用新型能简便、快速的堵塞管道上的穿孔,提高堵漏效果,延长堵漏有效期。操作时不需要面部和前胸正对刺喷方向,不会造成伤害事故,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09]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于安装在管线的穿孔处,包括管线1、胶筒2、压板3、螺帽4、锥形螺杆5、支架6,胶筒2套装在锥形螺杆5上,胶筒2前部的内圆锥孔与锥形螺杆5前端的圆锥体配套接触,锥形螺杆5的后端伸出胶筒2后套装压板3,锥形螺杆5的后端有外螺纹,螺帽4的内螺纹与锥形螺杆5后端的外螺纹旋合,螺帽4压住压板3,压板3压在胶筒2的外端面上,胶筒2的外圆锥壁契入管线I上的穿孔里,通过紧固螺帽4使所述胶筒2变形呈两端外突,其外突部分的外形大于管线I的穿孔尺寸,使胶筒2两端外突部紧贴管线I的风外两侧。管线I上卡装支架6,支架6的右端套装在锥形螺杆5的外端上,使其便于操作旋转螺帽或使胶筒2变形。胶筒2的外形上有凹槽,变形时两端容易突起实现双面密封。
【主权项】
1.一种双面堵漏装置,用于安装在管线的穿孔处,包括管线(1)、胶筒(2)、压板(3)、螺帽(4)、锥形螺杆(5),其特征在于,胶筒(2)套装在锥形螺杆(5)上,胶筒(2)前部的内圆锥孔与锥形螺杆(5)前端的圆锥体配套接触,锥形螺杆(5)的后端伸出胶筒(2)后套装压板(3),锥形螺杆(5)的后端有外螺纹,螺帽(4)的内螺纹与锥形螺杆(5)后端的外螺纹旋合,螺帽⑷压住压板(3),压板(3)压在胶筒(2)的外端面上,胶筒(2)的外圆锥壁契入管线(I)上的穿孔里,通过紧固螺帽(4)使所述胶筒(2)变形呈两端外突,其外突部分的外形大于管线(I)的穿孔尺寸,使胶筒(2)两端外突部紧贴管线(I)的风外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管线(I)上卡装支架(6),支架¢)的右端套装在锥形螺杆(5)的外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胶筒(2)的外形上有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双面堵漏装置,胶筒套装在锥形螺杆上,胶筒前部的内圆锥孔与锥形螺杆前端的圆锥体配套接触,锥形螺杆的后端伸出胶筒后套装压板,锥形螺杆的后端有外螺纹,螺帽的内螺纹与锥形螺杆后端的外螺纹旋合,螺帽压住压板,压板压在胶筒的外端面上,胶筒的外圆锥壁契入管线上的穿孔里,通过紧固螺帽使所述胶筒变形呈两端外突,其外突部分的外形大于管线的穿孔尺寸,使胶筒两端外突部紧贴管线的风外两侧,旋转螺帽时,锥形螺杆前端的圆锥体将胶筒的左端外突部位撑开胀大,使其紧贴在管线的内侧形成密封面,同时,压板对胶筒右端外突部位产生压力,使其变形胀大后紧贴在管线的外侧形成密封面,形成双面密封。
【IPC分类】F16L55/16
【公开号】CN204852764
【申请号】CN201520395157
【发明人】刘海宽, 王 义, 张洪林, 董金胜, 周宏平, 罗成东, 刘国华, 白允旺, 谷金泉, 于英霞, 张丽华, 李秀萍, 王本哲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