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悬置流道组件及液压悬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52198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液压悬置流道组件及液压悬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置有该液压悬置流道组件的液压悬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代车辆设计中,发动机均采用液压悬置进行弹性支撑,利用液压悬置一方面可以固定并支撑发动机总成,承受发动机总成内部因发动机转动和平移质量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及力矩,另一方面液压悬置也可承受行驶过程中作用于发动机总成上的一切动态力,以及隔离由于发动机激励引起的车架或车身振动,或由于路面不平及车轮受路面冲击而引起的车身振动向发动机总成的传递。
[0003]液压悬置中流道组件是其主要的工作部件,流道组件包括相扣合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在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解耦膜,在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上还设置有连通液压悬置内上下液室的流道。具体工作时,当液压悬置受到低频、大振幅的激励时,上下液室内的液体经过流道在上下液室间往复流动,并利用液体在流道内流动受到的阻力,使振动得到衰减。而当液压悬置受到高频、小振幅的激励时,流道内的液体因惯性很大而来不及流动,此时上下液室内的液体通过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上的阻尼孔直接拍打解耦膜,使得解耦膜与液体一起高速振动,以此降低液压悬置的高频动刚度,使振动得到衰减。虽然目前的流道组件可使液压悬置达到振动衰减效果,但在一些特定工况下,如车辆怠速时,液压悬置对激励的减振作用仍有一定不足,因而有对流道组件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组件,以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得液压悬置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组件,包括扣合相连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在所述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容置有解耦膜,所述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上分别设有使所述解耦膜与外部相通的阻尼孔,于所述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还形成有连通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的两个背对端面间的流道,在所述上流道板或下流道板正对于所述解耦膜的内端面上内凹形成有与所述阻尼孔相连通的腔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的深度为0.3-0.5_。
[0008]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的深度为0.4_。
[0009]进一步的,所述腔体为一个,且所述腔体的开口不小于所述解耦膜的端面尺寸。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解耦膜的至少一侧端面上形成有多个凸起。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流道板或下流道板至少其一上设有定位柱,所述解耦膜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001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悬置流道组件,通过在上流道板或下流道板正对于解耦膜的内端面上内凹形成与阻尼孔相连通的腔体,在低频激励下,解耦膜会产生大振幅的振动,此时需要较大刚度来控制解耦膜位移量,也即需要较大的阻尼来消耗解耦膜的振动能量,从而能够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在高频激励下,解耦膜小振幅高频振动,此时可通过液压悬置内的液体于腔体中的流动进行散热,使得解耦膜振动的更为充分,由此可降低液压悬置的高频动刚度,避免高频动态硬化现象,实现较好的减振效果。
[0014](2)腔体为一个并且其开口不小于解耦膜的端面尺寸,可使解耦膜于高频激励下具有更好的振动性,以提升液压悬置的减振效果。
[0015](3)设置凸起可减轻解耦膜振动噪音,改善解耦膜的解耦特性,提高解耦膜的性會泛。
[0016](4)设置定位柱可便于解耦膜的安装。
[001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压悬置,以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001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9]一种液压悬置,包括内设有流道组件的橡胶主簧,固连于所述橡胶主簧底部的悬置托臂,以及对称固连于所述橡胶主簧外周面两侧的带有连接孔的橡胶主簧外套,所述流道组件具有如上所述的液压悬置流道组件的结构。
[0020]进一步的,所述悬置托臂上硫化设置有护套。
[00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悬置和液压悬置流道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而在悬置托臂上硫化设置护套可避免悬置托臂装配后的旷动,避免悬置托臂与橡胶主簧之间的碰撞,以使液压悬置达到更好的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液压悬置流道组件的结构简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上流道板的结构简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液压悬置的结构简图;
[0026]图4为图3中A-A面的剖视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悬置托臂紧固螺栓,2-铝芯,3-悬置托臂,4-支架,5-下液室,6_压盖,7_皮碗,8_解耦膜,9-下流道板,10-上流道板,11-上液室,12-护套,13-橡胶主簧,14-橡胶主簧本体,15-定位柱,16-容置腔,17-腔体,18-流道,19-上流道板阻尼孔,20-下流道板阻尼孔,21-橡胶主簧外套,8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1]实施例一
[003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扣合相连的上流道板10和下流道板9,在上流道板10和下流道板9之间容置有解耦膜8,在上流道板10和下流道板9上分别设有使解耦膜8与外部相通的上流道板阻尼孔19和下流道板阻尼孔20,于上流道板10和下流道板9之间还形成有连通上流道板10和下流道板9的两个背对端面间的流道18,在上流道板10正对于解耦膜8的内端面上也内凹形成有与上流道板阻尼孔19相连通的腔体17。
[0033]本实施例中腔体1的深度,即图2中所示的h为0.3-0.5mm,可优先选择为0.4mm。腔体17也为形成于上流道板10内端面上的一个,且腔体17的开口尺寸不小于解耦膜8的端面尺寸,由此使得解耦膜8可进入腔体17内。当然除了设置为一个,腔体17也可为设置于上流道板10内端面上的多个,各腔体17均与上流道板19相连通,而不同的腔体17之间也可相互连通。此外,除了使腔体17形成于上流道板10的内端面上,还可使腔体17形成于下流道板9上正对于解耦膜8的内端面上,且腔体17在下流道板9上的设置形式可与在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