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出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658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高强度出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气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出气管。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面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在客观上对个体防护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防护的对象越来越多元化:军人、警员、农民、科技工作者、工人等作业人员都需要防护装备来进行特定的工作,因此防护服的使用场合越来越多。
[0003]如在浓烟、有毒有害气体弥漫的环境中,作业人员全身穿着防护服来隔离环境中污染气体,当作业人员被隔离在防护服内时,需要通过供气系统向防护服内通入空气供作业人员呼吸。
[0004]供气系统包括外界气源、放置于特定作业环境中的呼吸分离器、连接外界气源和呼吸分离器以将外界气源输入呼吸分离器内的进气管,连接呼吸分离器和防护服以将经呼吸分离器处理后的空气输入防护服内的出气管。
[0005]—方面,作业环境中气体压力较大,温度高,出气管内部的气体压力也较大,出气管容易由于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导致气体不能正常供送,作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会在气压作用下通过出气管进入防护服内,被作业人员吸入,影响人体健康,更严重的甚至会使作业人员中毒、危急生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作业人员需拉着出气管四处走动,出气管会发生形变,导致出气管内气体流量减小,进一步影响作业人员的呼吸。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出气管,其硬度大、机械强度高、耐压耐形变能力强,能避免出气管爆炸或发生形变,避免外界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防护服内部进而被作业人员吸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高强度出气管,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管材主体层、抗压力层和外表保护层,所述管材主体层、抗压力层和外表保护层均为圆形,所述管材主体层为UHMffPE芯管,所述外表保护层为改性PVC塑料软管。
[000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抗压力层包括依次包裹于管材主体层外部的第一编织线层、缓冲贴合层和第二编织线层。
[0009]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缓冲贴合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热塑性EVA弹性体。
[001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编织线层和第二编织线层的编织线为高强锦纶纤维、高强涤纶纤维、高强维纶纤维或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编织线层和第二编织线层由直向软线和斜向软线缠绕而成,所述直向软线沿所述高强度出气管径向均匀分布。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1、一方面,出气管的管材主体层为UHMffPE芯管,UHMWPE芯管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冲击性、硬度大、机械强度好,第二方面,管材主体层外包裹有抗压力层,通过抗压力层增加管壁厚度,增加出气管的抗压能力,防止出气管受高压爆炸破裂,第三方面,最外层设有外表保护层,防止出气管被作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腐蚀,外表保护层为改性PVC塑料软管,增加了出气管的柔性,防止出气管由于反复拉折而变形或断裂,避免外界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防护服内部进而被作业人员吸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0014]2、抗压力层包括依次包裹于管材主体层外部的第一编织线层、缓冲贴合层和第二编织线层,通过将抗压力层包裹在管材主体层外部,来增加管材主体层的抗压能力,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管的机械强度,使其能承受较大压力,降低安全隐患。
[0015]3、缓冲贴合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热塑性EVA弹性体,通过缓冲贴合层设置在第一编织线层和第二编织线层之间,使二者结合紧密,增加出气管的强度,且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热塑性EVA弹性体都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增加出气管的柔性和抗形变能力,防止出气管变形造成出气管内的气体流量减小,保证作业人员的正常呼吸。
[0016]4、第一编织线层和第二编织线层的编织线为高强锦纶纤维、高强涤纶纤维、高强维纶纤维或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选用这些材料,一方面增加了出气管的强度,另一方面增加了出气管的柔性,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
[0017]5、第一编织线层和第二编织线层由直向软线和斜向软线缠绕而成,直向软线和斜向软线形成网状结构,大大提高了出气管的耐压能力,同时直向软线沿高强度出气管径向均匀分布,直向软线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增加了出气管的机械强度,提高其抗压和抗形变能力,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编织线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0022]高强度出气管100,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管材主体层110、抗压力层120和外表保护层130,管材主体层110、抗压力层120和外表保护层130均为圆形,管材主体层110为UHMffPE芯管,外表保护层130为改性PVC塑料软管。
[0023]一方面,出气管100的管材主体层110为UHMWPE芯管,UHMWPE芯管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冲击性、硬度大、机械强度好,第二方面,管材主体层110外包裹有抗压力层120,通过抗压力层120增加管壁厚度,增加出气管100的抗压能力,防止出气管100受高压爆炸破裂,第三方面,最外层设有外表保护层130,防止出气管100被作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腐蚀,外表保护层130为改性PVC塑料软管,增加了出气管100的柔性,防止出气管100由于反复拉折而变形或断裂,避免外界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防护服内部进而被作业人员吸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0024]抗压力层120包括依次包裹于管材主体层110外部的第一编织线层121、缓冲贴合层122和第二编织线层123,通过将抗压力层120包裹在管材主体层110外部,来增加管材主体层110的抗压能力,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管100的机械强度,使其能承受较大压力,降低安全隐患。
[0025]缓冲贴合层122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热塑性EVA弹性体,通过缓冲贴合层122设置在第一编织线层121和第二编织线层123之间,使二者结合紧密,增加出气管100的强度,且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热塑性EVA弹性体都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增加出气管100的柔性和抗形变能力,防止出气管100变形造成出气管100内的气体流量减小,保证作业人员的正常呼吸。
[0026]第一编织线层121和第二编织线层123的编织线为高强锦纶纤维、高强涤纶纤维、高强维纶纤维或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选用这些材料,一方面增加了出气管100的强度,另一方面增加了出气管100的柔性,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
[0027]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编织线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8]第一编织线层121和第二编织线层123由直向软线121a和斜向软线121b缠绕而成,直向软线121a和斜向软线121b形成网状结构,大大提高了出气管100的耐压能力,同时直向软线121a沿高强度出气管100径向均匀分布,直向软线121a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增加了出气管100的机械强度,提高其抗压和抗形变能力,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
[0029]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为:
[0030]首先,采用UHMWPE制作管材主体层110,再在其外部依次包裹采用高强锦纶纤维、高强涤纶纤维、高强维纶纤维或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制作的第一编织线层121和第二编织线层123,以增强出气管100的耐压能力,并在第一编织线层121和第二编织线层123之间设置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热塑性EVA弹性体制作的缓冲贴合层122来使得二者相互贴合,其中,第一编织线层121和第二编织线层123由直向软线121a和斜向软线121b缠绕而成,最后,在第二编织线层123外部包裹改性PVC塑料软管制成的外表保护层130来增加出气管100的耐腐蚀能力。
[00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高强度出气管,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管材主体层、抗压力层和外表保护层,所述管材主体层、抗压力层和外表保护层均为圆形,所述管材主体层为UHMWPE芯管,所述外表保护层为改性PVC塑料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力层包括依次包裹于管材主体层外部的第一编织线层、缓冲贴合层和第二编织线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贴合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热塑性EVA弹性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线层和第二编织线层的编织线为高强锦纶纤维、高强涤纶纤维、高强维纶纤维或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线层和第二编织线层由直向软线和斜向软线缠绕而成,所述直向软线沿所述高强度出气管径向均匀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气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出气管,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管材主体层、抗压力层和外表保护层,所述管材主体层、抗压力层和外表保护层均为圆形,所述管材主体层为UHMWPE芯管,所述外表保护层为改性PVC塑料软管。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出气管硬度大、机械强度高、耐压耐形变能力强,能避免出气管爆炸或发生形变,避免外界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防护服内部进而被作业人员吸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IPC分类】F16L11/12, A62B9/00, F16L57/02, F16L11/08
【公开号】CN205207956
【申请号】CN201521035301
【发明人】张宏伟, 梁志, 叶海军
【申请人】东莞市基一核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