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的拉簧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8947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的拉簧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使用的拉簧,具体是指一种数控机床的拉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0003]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数控传动系统、连接机构、缓冲机构、仪表等。现有的拉簧,如图1所示,包括弹簧本体I及设于弹簧本体两端的第一拉钩2及第二拉钩3,所述弹簧本体I由金属线材卷曲叠加而形成空心圆柱,在进行连接时,必须依靠其两端的拉钩,通过两端的拉钩与物体进行连接,然而,在安装距离较大的时候,拉钩在绕制时由于拉钩处应力集中以及相变,热处理后在使用时易发生断裂,抗拉强度小,只能通过将拉簧采用的直径更大的簧丝来替换使用,但一旦拉簧的簧丝线材直径变粗,其生产的拉簧特性又改变,导致这种拉簧结构无法满足拉力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应力小、粗细均匀、防止断裂的数控机床的拉簧连接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种数控机床的拉簧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圈螺旋状的簧丝绕成的弹簧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外接物体连接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排穿设于弹簧本体的螺旋状的簧丝的第一连接孔,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与外接物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0007]优选的,所述弹簧本体的两端端部至少设有3圈螺旋状簧丝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若干排第一连接孔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
[0008]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连接用挂钩改进成联接片,避免了原有拉钩处应力集中的问题,增加了弹簧本体两端受力点及受力面积,实现分解弹簧本体的头部受力的目的,在不需要增加簧丝直径的前提下,头部无断裂现象发生,应力减小且粗细均匀,保证了最为合适的拉簧特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技术的数控机床的拉簧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位本实用新型的数控机床的拉簧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0012]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4]实施例
[0015]如图2与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的拉簧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圈螺旋状的簧丝绕成的弹簧本体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外接物体连接的连接片4,所述连接片4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排穿设于弹簧本体的螺旋状的簧丝的第一连接孔401,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与外接物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孔402。
[0016]为了保证拉簧在最优范围内能有效运行且方便装配,所述弹簧本体I的两端端部至少设有3圈螺旋状簧丝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401内,所述若干排第一连接孔401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该圈数(3圈以上)的连接端具有较好的连接稳定性。
[0017]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本体采用连接片与物体连接,这种结构在与被连接物连接的时候,更不易脱钩,其力矩较小,并且不易变形、折断。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数控机床的拉簧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圈螺旋状的簧丝绕成的弹簧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外接物体连接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排穿设于弹簧本体的螺旋状的簧丝的第一连接孔,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与外接物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的拉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本体的两端端部至少设有3圈螺旋状簧丝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若干排第一连接孔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的拉簧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圈螺旋状的簧丝绕成的弹簧本体,还包括用于与外接物体连接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排穿设于弹簧本体的螺旋状的簧丝的第一连接孔,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与外接物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连接用挂钩改进成联接片,避免了原有拉钩处应力集中的问题,增加了弹簧本体两端受力点及受力面积,实现分解弹簧本体的头部受力的目的,在不需要增加簧丝直径的前提下,头部无断裂现象发生,应力减小且粗细均匀,保证了最为合适的拉簧特性。
【IPC分类】F16F1/12
【公开号】CN205260702
【申请号】CN201521061787
【发明人】陈泽意
【申请人】深圳市鼎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