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及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4477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及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及泵,能够利用离心力确保密封性,并能够将密封部的间隙做得较窄而进一步确保密封性,并能够进一步降低旋转轴的长度,该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具有通过轴承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的旋转轴和防止润滑油泄漏的非接触式密封部,该非接触式密封部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静止部和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可动部,其中,所述非接触式密封部的可动部具有:扩径面,该扩径面以随着朝向所述轴承侧而逐渐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扩径的方式延伸;以及突出部,该突出部在所述扩径面的所述轴承侧向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该突出部的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的外径大于所述扩径面的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的最大外径。
【专利说明】
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及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和具有该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的栗。
【背景技术】
[0002]在栗等通过旋转轴高速旋转运行,并通过轴承对旋转轴进行支承的结构中,通常需要使用润滑油对轴承进行润滑,并且,在这种油浸渍润滑型轴承结构中,通常需要设置防止润滑油漏出的结构。
[0003]—般,这样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有接触式密封结构和非接触式密封结构两种。非接触式密封结构中,通过润滑油来进行密封,接触式密封结构中,由密封部件与旋转轴抵接等来进行密封。因此,与接触式密封结构相比,非接触式密封结构中,旋转轴不易产生磨损,密封性能较好,能够长期使用而被广泛应用。
[0004]以往,有这样的非接触式密封结构,在旋转轴上设置迷宫式密封部件。在这种结构中,为了获得充分的密封性能,需要将迷宫式密封部件做成轴向较长的结构,造成旋转轴变长,整体大型化。
[0005]对此,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参见专利文献I的图1,在壳体4内,旋转轴上设置有轴套3,在轴套3上设置有朝向轴承2侧扩径的倾斜密封面6和挡油板8,并且在倾斜密封面6的一侧设置有螺旋密封件7。利用旋转轴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通过倾斜密封面6、挡油板8和螺旋密封件7防止润滑油从轴承2侦_出,并且,能够减少轴向尺寸。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8-168202号公报
[0009]然而,上述专利文献I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中,由于倾斜密封面和挡油板的高度相同,因此,油容易传递到倾斜密封面。并且倾斜密封面的倾斜角度在45°以上,在垂直于倾斜密封面的方向上的间隙尺寸为一定的情况下,倾斜角度大则该倾斜密封面在旋转轴的径向上的间隙变大,降低了密封性能。并且,需要进一步减少轴向长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是鉴于如上问题点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以及具有该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的栗,能够利用离心力确保密封性,并能够将密封部的间隙做得较窄而进一步确保密封性,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旋转轴的长度。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该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具有通过轴承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的旋转轴和防止润滑油泄漏的非接触式密封部,该非接触式密封部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静止部和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可动部,其中,所述非接触式密封部的可动部具有:扩径面,该扩径面以随着朝向所述轴承侧而逐渐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扩径的方式延伸;以及突出部,该突出部以绕所述旋转轴的周向连续的方式在所述扩径面的所述轴承侧向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该突出部的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的外径大于所述扩径面的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的最大外径。
[0012]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突出部的外径大于扩径面的最大外径,具体来说,也即当在轴向上从突出部的与扩径面侧相反的一侧观察突出部时,由突出部的周向上连续的最外边界包围的区域覆盖扩径面,因此能够通过离心力确保密封性,并能够将密封部的沿旋转轴径向上的间隙做得较小而进一步确保密封性。
[0013]优选的是,所述突出部以从所述扩径面中的所述轴承侧的边缘直接向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0014]在该结构中,突出部从扩径面中的轴承侧的边缘(即扩径面的最大外径处)直接向旋转轴的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使得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在旋转轴的轴向上更紧凑,能够减小旋转轴的长度,实现整体小型化。
[0015]优选的是,所述可动部具有轴套,在该轴套上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依次形成有所述突出部、所述扩径面和第I迷宫式密封部,所述静止部具有第2迷宫式密封部,所述第I迷宫式密封部与所述第2迷宫式密封部相对而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
[0016]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轴套上形成突出部、扩径面和迷宫式密封部,从而制造简单。
[0017]优选的是,所述可动部具有第I迷宫式密封部,所述静止部具有第2迷宫式密封部,所述第I迷宫式密封部与所述第2迷宫式密封部相对而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所述第I迷宫式密封部与所述第2迷宫式密封部之间最接近处的距离为Imm以下。优选的是,在垂直于所述扩径面的方向上,所述扩径面与所述静止部之间的距离为Imm以下。
[0018]在上述结构中,由于非接触式密封部的间隙为Imm以下,能够有效防止润滑油泄漏。
[0019]优选的是,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轴套之间具有密封部件。
[0020]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具有该密封部件,能够使旋转轴与轴套一体化而防止轴套空转,并且能够防止润滑油从旋转轴与轴套的间隙泄漏。
[0021]优选的是,所述第I迷宫式密封部与所述第2迷宫式密封部由槽形成,在所述第2迷宫式密封部的槽中设置有使润滑油返回所述轴承侧的返回孔。
[0022]在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返回孔,能够回收润滑油而反复利用。
[0023]优选的是,所述扩径面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角度为10°?45°。
[0024]在上述结构中,由于扩径面相对于旋转轴的角度为10°?45°,能够确保离心力产生的密封效果,并能够使得扩径面在旋转轴径向上的间隙较小。
[0025]优选的是,所述扩径面与所述静止部的旋转轴侧的表面相对,所述突出部的一侧面与所述轴承相对,所述突出部的与该一侧面相反侧的侧面与所述静止部的所述轴承侧的侧面相对。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栗,该栗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
[0027]在该结构中,由于使用具有上述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的栗,因此,能够提高栗的密封性能,确保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表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的栗的剖视图。
[0029]图2是图1中上方侧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的放大图。
[0030]图3是图1中下方侧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的放大图。
[0031]符号说明
[0032]I……栗2……旋转轴3……轴承4……壳体
[0033]5……非接触式密封部6……静止部61……第2迷宫式密封部
[0034]7……可动部、轴套71……第I迷宫式密封部72……扩径面73……突出部
[0035]8……密封部件(O型圈)9……返回孔10……油面11……迷宫式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7]图1表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的栗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上方侧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下方侧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的放大图。
[0038]图1中的栗I是例如可以是用于生活、工业、农业、消防等供排水系统的栗。该栗I例如可以是双吸式蜗壳栗。
[0039]该栗I具有壳体4,旋转轴2通过轴承3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4。壳体4内通过油路导入用于在旋转轴2旋转时对轴承3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如图1所示,壳体4内的润滑油的油面10高度可以是能够浸渍轴承3的最下方部的一部分的高度。
[0040]在壳体4内设置有防止润滑油泄漏的非接触式密封部5,非接触式密封部5具有固定于壳体4的静止部6和固定于旋转轴2的可动部7。
[0041]此处,静止部6固定于壳体4的方式可以是静止部6与壳体4一体成形,也可以是静止部6与壳体4分别形成而通过卡合、螺合等固定方式相互固定,静止部6只要是相对于壳体4固定的结构即可。
[0042]并且,当旋转轴2旋转时,可动部7固定于旋转轴2而与旋转轴2—起相对于静止部6旋转。
[0043]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部7即轴套7,但可动部7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包含其他固定于旋转轴2的密封结构。在轴套7和旋转轴2之间设置有O型环8(密封部件),由此,可以防止轴套7相对于旋转轴2空转地将轴套7固定于旋转轴2。
[0044]参见图2和图3,在轴套7上从远离轴承3的一端起依次一体成型有第I迷宫式密封部71、扩径面72和突出部73。
[0045]第I迷宫式密封部71与设置于静止部6的第2迷宫式密封部61相对而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第I迷宫式密封部71与第2迷宫式密封部61由槽形成,更具体而言,第I迷宫式密封部71由从轴套7向旋转轴2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形成,突出部彼此之间形成槽。同样地,第2迷宫式密封部61由从静止部6向旋转轴2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形成,突出部彼此之间形成槽。第I迷宫式密封部71和第2迷宫式密封部61之间的最小间隙H2为Imm以下,若大于1mm,则可能会产生泄漏,在制造容许范围内该距离尽可能小为好,以获得充分的密封效果。
[0046]并且,通过第2迷宫式密封部61而向油槽侧开口有使润滑油返回轴承3侧的返回孔9。可以是,在第2迷宫式密封部61的槽中设置有返回孔9,通过旋转轴2的旋转而进入第I迷宫式密封部71和第2迷宫式密封部61之间的槽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返回孔9返回油槽而实现润滑油的反复利用。
[0047]第I迷宫式密封部71的轴承3侧设置有扩径面72,扩径面72以随着朝向轴承3侧而逐渐沿旋转轴2的径向扩径的方式延伸。较好的是,扩径面72是包围旋转轴2的圆锥面。
[0048]扩径面72与从静止部6的顶端突出的凸缘部相对,在垂直于扩径面72的方向上,扩径面72与静止部6之间的距离Hl为Imm以下,若大于1mm,则可能会产生泄漏,在制造容许范围内该距离尽可能小为好,以获得充分的密封效果。并且,扩径面72与静止部6之间的距离Hl不随位置产生变动而是保持为一定。
[0049]并且,扩径面72相对于旋转轴2的角度Θ为10°?45°,若Θ小于10°则无法获得充分的离心力效果,若Θ大于45°则会造成径向间隙过大,不利于密封效果。
[0050 ]从扩径面7 2中的轴承3侧的边缘直接向旋转轴2的径向外侧突出形成有突出部73。也即,突出部73的与静止部6的轴承3侧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从扩径面72的最大外径处的边缘向旋转轴2的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突出部73的另一侧面则与轴承3相对,从而突出部73的在旋转轴2的径向上的外径大于扩径面72的在旋转轴2的径向上的最大外径。即,当沿旋转轴2的轴向从突出部73的轴承3侧观察时,扩径面72的最外边缘为突出部73覆盖而无法被观察到。
[0051]突出部73的外径的高度尺寸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超过油面10即可。
[0052]当旋转轴2旋转时,润滑油由离心力被带动拨起。由于设置有比扩径面72最大外径处还要突出的突出部73,能够充分抑制润滑油向扩径面72侧漏出。即使有部分润滑油漏出到扩径面72侧,由于能够将扩径面72的间隙在旋转轴2的径向上的尺寸抑制地较小,能够充分利用离心力使得润滑油甩向壳体4侧。一部分通过扩径面72而漏出到迷宫式密封部件61、71侧的润滑油,能够在第I迷宫式密封部件71和第2迷宫式密封部件61之间被收纳于槽内,且一部分能够通过返回孔9返回到油槽,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005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形。
[0054]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扩径面和突出部的非接触式密封部设置于轴承的一侦U,在轴承的另一侧设置有其他的迷宫式密封部11,然而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轴承的两侧都设置具有扩径面和突出部的非接触式密封部。
[0055]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轴套部一体成形有扩径面、突出部和第I迷宫式密封部,然而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三者分体形成。另外,也可以在设置于静止部的第2迷宫式密封部与旋转轴之间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而省略第I迷宫式密封部。
[0056]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用于栗,然而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其他采用油浸渍式润滑型轴承的结构中使用。
【主权项】
1.一种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具有通过轴承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的旋转轴和防止润滑油泄漏的非接触式密封部,该非接触式密封部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静止部和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可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接触式密封部的可动部具有: 扩径面,该扩径面以随着朝向所述轴承侧而逐渐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扩径的方式延伸;以及 突出部,该突出部以绕所述旋转轴的周向连续的方式在所述扩径面的所述轴承侧向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该突出部的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的外径大于所述扩径面的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的最大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以从所述扩径面中的所述轴承侧的边缘直接向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具有轴套,在该轴套上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依次形成有所述突出部、所述扩径面和第I迷宫式密封部,所述静止部具有第2迷宫式密封部,所述第I迷宫式密封部与所述第2迷宫式密封部相对而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具有第I迷宫式密封部,所述静止部具有第2迷宫式密封部,所述第I迷宫式密封部与所述第2迷宫式密封部相对而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所述第I迷宫式密封部与所述第2迷宫式密封部之间最接近处的距离为Imm以下。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扩径面的方向上,所述扩径面与所述静止部之间的距离为Imm以下。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轴套之间具有密封部件。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迷宫式密封部与所述第2迷宫式密封部由槽形成,在所述第2迷宫式密封部的槽中设置有使润滑油返回所述轴承侧的返回孔。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径面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角度为10°?45°。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径面与所述静止部的旋转轴侧的表面相对,所述突出部的一侧面与所述轴承相对,所述突出部的与该一侧面相反侧的侧面与所述静止部的所述轴承侧的侧面相对。10.—种栗,其特征在于,该栗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结构。
【文档编号】F16C33/80GK205446419SQ201521101177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发明人】野口真, 浦野健司, 柳田浩贵, 繁原领太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