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及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96447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及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包括固定式底座、n个滚柱、可转动式耳板、输出箱体;圆筒状本体套设于锁止轴上,输出箱体套设于可转动式耳板的圆筒状本体上,且两者之间设有间隙,输出箱体通过轴承与固定式底座连接,形成回转运动副,滚柱分别安装于槽孔中,与可转动式耳板的槽孔左右两侧以及输出箱体的内侧设有间隙,从横截面上看,每一滚柱沿圆周方向均布于正n边形每条边上,且切于每条边的中点,可转动式耳板的圆筒状本体在自由状态下保持槽孔的轴线对应于固定式底座上正n边形相应边长的中点。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使用这种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及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
【专利说明】
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及可控双向逆止减 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可控双向逆止 装置及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机械传动各种变速传动装置中,不仅需要实现传递扭矩和变速的功能,而 且为了保证设备安全正常的运转工作,需要设备在运转过程中能够在任何位置实现制动停 止。例如提升装置突然断电,尤其是电梯行业,采用一种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可以大大提 高其安全性、可靠性。传统的传动设备的制动装置,大多数采用抱闸系统,摩擦片作为主要 的零部件,这种制动装置在使用中会出现很多状况,例如,摩擦片长期使用磨损严重,产热 量大,导致刹车失灵,或者制动力矩不足导致设备不能达到快速、平稳、非常安全可靠的停 止运转或准确达到停留位置点。所以要求一种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其不仅能够产生足够的制动力矩、制 动安全可靠,而且零件强度高,结构紧凑、体积小。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及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实现传动平 稳,体积小,制动可靠,响应迅速,无需外加抱闸系统,完全依靠自身结构实现(减速)制动功 能,维修方便,节能环保。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种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包括:固定式底座,固定式底座上设有锁止轴,锁止轴 横截面呈与直径为dl的圆内接的正η边形;η个滚柱;可转动式耳板,包括圆筒状本体及与圆 筒状本体相连的操作部,圆筒状本体上设有η个内外贯通的槽孔;输出箱体,箱体外圆设有 齿轮;圆筒状本体套设于锁止轴上,输出箱体套设于可转动式耳板的圆筒状本体上,且两者 之间设有间隙,输出箱体通过轴承与固定式底座连接,形成回转运动副,滚柱分别安装于槽 孔中,与可转动式耳板的槽孔左右两侧以及输出箱体的内侧设有间隙,从横截面上看,每一 滚柱沿圆周方向均布于正η边形每条边上,且切于每条边的中点,可转动式耳板的圆筒状本 体在自由状态下保持槽孔的轴线对应于固定式底座上正η边形相应边长的中点。
[0007] 优选地,还设有支撑环,其与可转动式耳板固定,支撑环上设有滑动轴承,与固定 式底座形成回转运动副,并在支撑环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与固定式底座连接,使可转动式 耳板的圆筒状本体在自由状态下保持槽孔的轴线对应于固定式底座上正η边形相应边长的 中点。
[0008] 优选地,第一复位弹簧为多根,设置在可转动式耳板与固定式底座之间,对可转动 式耳板均产生作用力,总作用力达到平衡状态,使可转动式耳板在不受外力时保持自由状 态,即保持槽孔的轴线对应于固定式底座上正η边形相应边长的中点。
[0009] 可用固定耳板、控制底座旋转来替代固定底座和可转动式耳板。
[0010] -种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包括:中心齿轮轴,用以连接输入装置;多个可控双向逆 止控制器,结构如上所述,均与中心齿轮轴相啮合,且至少一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顺时钟方 向逆止,至少一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逆时钟方向逆止;控制装置,用以控制可控双向逆止控 制器,使多个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在自由状态与锁止状态之间转换。
[0011] 优选地,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分别位于中心齿轮轴左右两侧,初始状态时,左侧可 控双向逆止控制器顺时钟方向逆止,右侧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逆时钟方向逆止;控制装置 横向上位于两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之间,两端分别连接两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耳板;控 制装置两端外伸时,带动右侧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中的耳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预定角度, 处于自由状态,同时推动左侧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中的耳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预定角度, 处于自由状态;当控制装置两端内缩时,带动两侧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回到初始状态,实现 双向逆止功能。
[0012]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为纵向上位于两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之间且可沿纵向往复 运动的推动销;设有多根第二复位弹簧,分别连接各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耳板,使得耳板 始终紧贴推动销,且至少一个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被顺时钟紧贴,至少一个可控双向逆止 控制器被逆时钟紧贴;接入原动机前,设定推动销的初始状态为a位置,此时驱动中心齿轮 轴,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均可转动传递扭矩;当施加外力F使得推动销发生位移X到达逆 止状态b位置,被顺时钟紧贴的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中的耳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预定角度, 实现逆时针方向逆止,即中心齿轮轴顺时针方向逆止;同时,被逆时钟紧贴的可控双向逆止 控制器中的耳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预定角度,实现顺时针方向逆止,即中心齿轮轴逆时针 方向逆止,这样,就实现本装置的双向逆止功能;当外力F消失,推动销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 用下退回到a位置,保持初始状态。
[0013] 优选地,推动销为两个,每一推动销对应两个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所述两个可控 双向逆止控制器分别紧贴于推动销两侧。
[0014] 优选地,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原动力输入采用锥形转子电动机或Y系列三相异步 电动机,当原动机采用锥形转子电动机时,电动机通电,转子往后/右退,推动盘随转子后/ 右退,推动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往右产生X的位移,到达a位置,逆止装置可以正常传递运 动;电动机断电,锥形转子在自身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往前左发生位移,通过推动盘迅速使推 动销往左产生位移X,达到b位置,并保持此状态,逆止装置实现双向逆止;当原动机采用Y系 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时,配套使用电磁阀,电磁阀通电,固定端对动板产生磁拉力使动板向右 移动压缩弹簧,推动销在自身弹簧力的作用下向右产生位移X,到达a位置,此时逆止装置可 以传递运动;电磁阀断电,固定端对动板的磁拉力消失,动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左产生 位移,迅速使推动销到达b位置,并保持此状态,装置实现双向逆止功能。
[0015] -种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其中,每一可控 双向逆止控制器的输出箱体为双联齿轮;还包括输出齿轮轴,与双联齿轮连接;接入原动机 前,设定推动销的初始状态为a位置,此时驱动中心齿轮轴,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均可转 动传递扭矩;当施加外力F使得推动销发生位移X到达逆止状态b位置,被顺时钟紧贴的可控 双向逆止控制器中的耳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预定角度,实现逆时针方向逆止,即中心齿轮 轴顺时针方向逆止;同时,被逆时钟紧贴的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中的耳板沿顺时针方向转 过预定角度,实现顺时针方向逆止,即中心齿轮轴逆时针方向逆止,这样,就实现本装置的 双向逆止功能;当外力F消失,推动销在第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退回到a位置,保持初始状 态;原动机通电工作时,推动销向右产生位移X到达右侧a位置,输入中心齿轮轴及输出齿轮 轴均可自由转动,通过双联齿轮实现减速功能。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 本实用新型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仅能够实现传递扭矩和运动的功能,而且还能够 快速,平稳可靠的实现反向逆止,满足机构准确的到达位置停留点的要求。可控双向逆止控 制器的应用产品: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多级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 置。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制动方式,完全可以替代以摩擦片为主导的制动 系统,体积小、制动力矩更大,制动更可靠、安全,而且维修方便、寿命长、节能环保;可控双 向逆止减速装置与传统减速机相比,无需在电机上外加制动装置,依靠减速机自身结构实 现可靠逆止,响应时间迅速,逆止精度高,结构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减速机的安全可靠性, 在一些重要行业应用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0018] 当原动机采用锥形转子电动机时,保留电动机本身具有的制动功能,达到双重制 动的功能,逆止、减速装置的的制动可靠性成倍增强,这对应用于超高制动可靠性要求的领 域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纵剖视图。
[0020] 图2为图1所示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横剖视图。
[0021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式底座的立体图。
[0022] 图3-2为图3-1所示固定式底座的俯视图。
[0023] 图4-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转动式耳板的立体图。
[0024] 图4-2为图4-1所示可转动式耳板的俯视图。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环的立体图。
[0026]图6-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式底座、滚柱及可转动式耳板相互位置关系的初 始状态剖视图。
[0027]图6-10为图6-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6-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可转动式耳板施加外力T0使其逆时针转过角度Θ1时 的状态剖视图。
[0029]图6-20为图6-2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6-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可转动式耳板施加外力T0使其逆时针转过角度Θ1后 再对输出箱体3施加外力-T3的状态剖视图。
[0031] 图6-30为图6-3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 图7-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剖视图。
[0033] 图7-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侧视图。
[0034] 图7-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示意出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位置的 侧视图。
[0035] 图7-4为图7-3中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推动销、复位弹簧的侧视图。
[0036] 图7-5为图7-3中推动销的示意图。
[0037] 图7-6为原动机为锥形转子电动机时与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组合图。
[0038] 图7-7为原动机为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时与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组合图。
[0039]图7-8为图7-7中电磁阀的示意图。
[0040] 图8为输出箱体外圆做成双联齿轮的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剖视图。
[0041] 图9-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的剖视图(显示双联齿轮)。
[0042] 图9-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的剖视图(显示推动销)。
[0043] 图9-3为原动机为锥形转子电动机时与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的组合图。
[0044] 图9-4为原动机为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时与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的组合图。
[0045] 图10为采用转子向前运动的锥形电机时推动销4的示意图。
[0046] 图11 一 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处于逆止状态的示意图。
[0047] 图11 一 2为图11 一 1所示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处于自由状态的示意图。
[0048] 图11 一3为图11 一 1所示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50] 参见图1、图2、图3、图4,本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包括:
[00511固定式底座1,固定式底座1上设有锁止轴,锁止轴横截面呈与Φ dl (直径为dl)的 圆内接的正η边形(n 2 3,n为整数),并以Φ(12的圆修去尖角,在每条边上设有η个沿圆周方 向均布且切于每条边的中点的滚柱2;固定式底座1可以做成实心轴或者是空心轴的形式, 采用空心轴形式时,内孔设有键槽,与轴连接;
[0052]滚柱2,位于可转动式耳板4的Φ??槽孔内,可自由的在槽孔内转动,槽孔轴线形成 的圆的直径为D2。滚柱2与固定式底座1的正η边形的边相切于中点且与输出箱体3之间设有 间隙Λ1,与可转动式耳板4的槽孔左右两侧设有间隙Λ2、Λ3;
[0053]输出箱体3,箱体外圆设有渐开线齿,输出箱体3的内孔与可转动式耳板4之间设有 间隙,通过轴承与固定式底座1连接,形成回转运动副;
[0054]可转动式耳板4,可转动式耳板4上设有η个槽孔沿圆周方向均布,保持滚柱2可在 其内自由的转动;可转动式耳板4内孔底部与支撑环5通过定位销和螺钉连接固定,成为一 个整体;
[0055] 支撑环5上设有滑动轴承,与固定式底座1形成回转运动副,并在支撑环上设有复 位弹簧6与固定式底座1连接,使可转动式耳板4在自由状态下保持槽孔的轴线对应于固定 式底座1上正η边形的相应边长的中点(即轴线在边长两端点的垂直平分线上);
[0056] 复位弹簧6,在可转动式耳板4与固定式底座1之间设有四根弹簧,四根弹簧对可转 动式耳板4均产生作用力,总作用力达到平衡状态,使可转动式耳板4在不受外力时保持自 由状态,即保持槽孔的轴线对应于固定式底座1上正η边形的相应边长的中点。
[0057]本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双向传动原理:
[0058]以固定式底座1上多边形为正七边形为例,以2a,2b,2c三个滚柱中的状态为代表, 分析滚柱2的状态说明传动原理。
[0059]图6-1所示为固定式底座1、滚柱2及可转动式耳板4相互位置关系的初始状态,图 6- 1中,固定式底座1上的正七边形有一个边呈水平状态,与可转动式耳板4的中心线4X平 行,并且可转动式耳板4的中心线4X与固定式底座1的中心线IX重合;滚柱2a的轴线与可转 动式耳板4上Φ??内孔轴线4a重合,且滚柱2a与边长相切于中点Ml;滚柱2b的轴线与可转动 式耳板4上Φ??内孔轴线4b重合,且滚柱2b与边长相切于中点M2;滚柱2c的轴线与可转动式 耳板4上Φ??内孔轴线4c重合,且滚柱2c与边长相切于中点M3; 即:每一个滚柱均符合以上 的状态要求。
[0060] 滚柱2与输出箱体3之间设有正常配合间隙Δ 1,滚柱2与内孔Φ??的间隙Δ2=Δ3> 0,滚柱可在内孔Φ??内自由转动,输出箱体3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均可自由转动,此 时设可转动式耳板4与固定式底座1的复位弹簧使可转动式耳板4保持自由状态。即:在可转 动式耳板4保持自由状态下,输出箱体3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均可自由转动,两个方 向均可输出。
[0061 ] 本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同向逆止、反向输出的原理:
[0062] 图6-1与图6-10所示为固定式底座1、滚柱2及可转动式耳板4相互位置关系的初始 状态。设输出箱体3逆时针转动为正转,其它传动件与箱体转动方向相同为正。
[0063] 对可转动式耳板4施加外力Τ0使其逆时针转过角度Θ1并保持在此状态,对输出箱 体3施加外力T3使其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时,参见图6-2与图6-20,滚柱2在可转动式耳板 4的边上滚动,产生位移,使得滚柱2与固定式底座1的边及输出箱体3之间间隙为零,甚至达 到微弱的过盈,此时滚柱2与内孔Φ??的间隙Δ 3> Δ 2>0;对输出箱体3施加外力T3使其有逆 时针转动的趋势,由于输出箱体3与滚柱2之间摩擦力F2的作用,就使得滚柱2也具有逆时针 转动的趋势,滚柱2产生微小的位移,滚柱2与内孔Φ??的间隙Δ 2=0, Δ 3达到最大,此时无 论对输出箱体3施加的外力Τ3多大,都不会使得输出箱体3逆时针转动(结构强度允许范围 之内),实现角锁,即同向逆止;此时若对输出箱体3施加外力_Τ3(负号表不方向相反)使其 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由于输出箱体3与滚柱2之间摩擦力F2的作用,就使得滚柱2顺时针 转动,滚柱2产生位移,使得滚柱2与内孔Φ D1的间隙Δ 2>0,Δ 3>0,参见图6-3与图6-30,滚 柱2可在内孔Φ??内自由转动,使得输出箱体3顺时针可以自由转动,即反向输出。
[0064] 当对可转动式耳板4施加外力T0为零时,可转动式耳板4与固定式底座1之间的复 位弹簧使可转动式耳板4回到并保持自由状态,参见图6-1,输出箱体3双向输出。
[0065]同理,对可转动式耳板4施加外力T0使其顺时针转过角度θ 1并保持在此状态时,亦 可实现输出箱体3顺时针方向逆止,逆时针方向可自由转动,当T0为零时,输出箱体3双向输 出。
[0066] 将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应用到一种结构中,使其实现可控双向逆止功能。参见图 7- 1、图7-2、图7-3、图7-4、图7-5、图7-6、图7-7、图7-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 置包括:
[0067] 连接法兰11,装置整体靠连接法兰止口定位,通过螺栓固定;
[0068] 箱体12,与连接法兰1通过止口定位,沉孔螺钉连接固定,对称设有两个弹簧座孔, 箱体12上设有通气口,油塞,油标;
[0069] 端盖13,通过螺钉与箱体12连接;
[0070]推动销14,推动销14上设有复位弹簧、调节螺母及密封圈,推动销14可在连接法兰 11的导向孔内轴向自由的移动;
[0071 ]中心齿轮轴15,轴的外伸端开有花键(亦可设平键),通过花键套连接输入装置; [0072] 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16,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16的两端固定在连接法兰11和箱体 12上;
[0073]花键套17,连接输入装置,传递运动和扭矩;
[0074]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对可转动式耳板4的一端产生拉力,使得 另一端始终紧贴推动销14的锥面,共有四根弹簧。
[007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传动及逆止原理:
[0076]接入原动机前,设定图7-1所示推动销14的a位置为初始状态,截面图参见图7-3、 图7-4,此时若驱动中心齿轮轴15,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均可转动传递扭矩。
[0077]当施加外力F使得推动销14发生位移X到达b位置,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6.1、6.3中 的可转动式耳板4沿逆时针方向转过角度Θ2,逆止器6.1及6.3实现逆时针方向逆止,即中心 齿轮轴15顺时针方向逆止;同时,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6.2、6.4中的可转动式耳板4沿顺时 针方向转过角度Θ2,逆止器6.2及6.4实现顺时针方向逆止,即中心齿轮轴15逆时针方向逆 止,这样,就实现本装置的双向逆止功能。当外力F消失,推动销14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退 回到a位置,保持初始状态。我们称这种装置为可控双向逆止装置。
[0078]可控双向逆止装置20的原动力输入可采用锥形转子电动机22,参见图7-6;亦可采 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需配电磁阀控制推动销往复的运动来实现逆止功能;接入原动机 后,原动机断电不工作时,推动销14在b位置,装置处于双向逆止状态,参见图7-7、参见图7-8。当原动机采用锥形转子电动机22时:电动机通电,转子往后(右)退,推动盘21随转子后 (右)退,推动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往右产生X的位移,到达a位置,逆止装置可以正常传递运 动;电动机断电,锥形转子在自身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往前左发生位移,通过推动盘迅速使推 动销14往左产生位移X,达到b位置,并保持此状态,逆止装置20实现双向逆止。当原动机采 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32时,配套使用电磁阀31,参见图7-7、图7-8,电磁阀31通电,固定 端310对动板311产生磁拉力使动板311向右移动压缩套接在导向销312上的弹簧313,推动 销在自身弹簧力的作用下向右产生位移X,到达a位置,此时逆止可以传递运动;电磁阀31断 电,固定端310对动板311的磁拉力消失,动板311在复位弹簧313的作用下向左产生位移, 迅速使推动销到达b位置,并保持此状态,逆止装置30实现双向逆止功能。
[0079] 当原动机采用锥形转子电动机时,保留电动机本身具有的制动功能,达到双重制 动的功能,逆止装置的的制动可靠性成倍增强。
[0080] 将图1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中的输出箱体3外圆做成双联齿轮的输出结构,用来实 现两级减速制动功能,参见图8。亦可做成双联斜齿轮,旋向相反,输出齿轮及输入齿轮均做 成渐开线斜齿轮,有效减少轴向力,降低噪音。
[0081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包括:
[0082]连接法兰41,参见图9-1、图9-2,减速装置整体依靠连接法兰止口 41定位;
[0083] 箱体42,参见图9-1、图9-2,与连接法兰1通过止口定位,沉孔螺钉连接固定,对称 设有两个弹簧座孔,箱体42上设有通气口,油塞,油标;
[0084] 端盖43,参见图9-1、图9-2,通过螺钉与箱体42连接,与箱体42之间设止口定位,与 输出轴47之间设有轴承及骨架油封;
[0085]推动销44,参见图7-5,图9-2,推动销44上设有复位弹簧、调节螺母及密封圈,推动 销44可在连接法兰41的导向孔内轴向自由的移动;
[0086]中心齿轮轴45,参见图9-1、图9-2,轴的外伸端开有花键(或者平键),通过花键套 连接输入设备;
[0087] 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46,参见图8、图9-1、图9-2,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46的两端通 过平键固定在连接法兰41和箱体42上,其输出箱体为双联齿轮,每个齿数分别为Z2,Z3; [0088] 输出齿轮轴47,参见图9-1,图9-2,输出轴上开设键槽;
[0089]复位弹簧48,参见图7-4,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对可转动式耳板4的一端产生拉 力,使得另一端始终紧贴推动销44的锥面,共有四根弹簧;
[0090] 球顶49,参见图9-2,微量调节并补偿输入中心齿轮轴45和输出出轮轴47之间的游 隙;
[0091] 花键套50,参见图9-2,花键套50上设有轴承固定于连接法兰41上,并设有骨架油 封,花键套与输入齿轮轴45的键配合为过盈配合,右端花键配合为间隙配合。
[009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减速及逆止原理:
[0093]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逆止原理与上述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逆止原理相同。接入原动 机后,不工作时,推动销44处于左侧b位置,输入中心齿轮轴45及输出齿轮轴47均双向逆止, 均不能转动;原动机通电工作时,推动销44向右产生位移X到达右侧a位置,输入中心齿轮轴 45及输出齿轮轴47均可自由转动,输出齿轮轴47的转速n2、转向均决定于输入中心齿轮轴 45的转速nl和转向,关系如下:假设输入中心齿轮轴45的转动方向为正方向,那么
[0094]
[0095]
[0096] 输出齿轮轴47的转向与输入中心齿轮轴5的转向相同,减速比为5^。
[0097] 突然断电时,推动销44在推动盘60(如图9-3)或者电磁阀70 (如图9-4)的作用下, 迅速向左发生位移X,到达b位置,并保持此状态,减速装置双向逆止。
[0098] 当原动机采用锥形转子电动机时,保留电机本身具有的制动功能,达到双重制动 的功能,减速装置的的制动可靠性成倍增强。
[0099] 图11 一1、图11 一2、图11一3示出另一种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 80分别位于中心齿轮轴82左右两侧,初始状态时,左侧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顺时钟方向逆 止,右侧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逆时钟方向逆止;控制装置电磁阀84横向上位于两可控双向 逆止控制器之间,两端分别连接两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耳板;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80与 电磁阀84均容设于箱体86中。电磁阀84通电后,两端外伸,带动右侧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中 的耳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预定角度,处于自由状态,同时推动左侧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中 的耳板沿逆时针方向转过预定角度,处于自由状态;当电磁阀84断电后两端内缩,带动两侧 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回到初始状态,实现双向逆止功能。这一结构特别适合应用于电梯中 实现断电保护功能。
[0100]前面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容易由此联想到其他 变换方案。
[0101] 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中采用的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数量 n=4,同样也可以采用n=2,3或者更个数的结构布置,只要根据制动力矩、负载及安全系数、 箱体结构合理安排。
[0102] 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中推动盘与底座之间可设平面推力轴 承,减小摩擦磨损,提高零部件的寿命和装置的效率;推动盘可设计成可以调节式,在轴上 加锁紧螺母,调节推动盘与推动销4之间的距离,补偿磨损量;也可在推动盘上对应推动销 的位置加调节螺钉,单独调节每个推动销与推动盘之间的距离;推动销的另一端也是可调 的。
[0103] 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中的零件可转动式耳板,参见图4,其结构还可进行优化,本 方案中采用将柱销孔的每个壁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简支梁结构整体,增加其强度及寿 命,也可采用做成悬臂结构。固定式底座可以采用空心轴和实心轴的结构形式,正N边形,N= 3,4,5,6,7,8,9,……,可根据制动力矩及符合大小实际确定。
[0104] 可控双向逆止装置也可采用行星减速机的结构;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及可控双向逆 止减速装置中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输出箱体上的齿也可以设计成渐开线斜齿,有效降低 噪音,增加承载。
[0105] 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可以与传统减速机串联多级减速,同 样可以实现双向逆止功能。
[0106] 当原动机采用锥形转子电机时,可以保留电机本身就具有的制动功能,这样就达 到了双重制动功能,其制动可靠性呈几何倍增长,对要求制动超高可靠的行业领域有着重 要意义。
[0107] 当原动机采用锥形转子电机时,转子的轴向运动有前后两个方向,本实施例中的 锥形转子电机通电后,转子向后运动产生位移,也可以采用转子向前运动的锥形电机,此时 推动销的结构发生改变,参见图10。
[0108] 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中的逆止控制 方式是通过固定底座,可转动式耳板来实现逆止功能,本方案中也是采用的这种控制方式。 亦可通过固定耳板,通过控制底座旋转来实现逆止功能。
[0109] 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到精密传动行业,新能源行业,起重行业,电机行业,回 转执行机构行业,立体停车场专用减速机行业,动、静态可旋转扭矩综合检测设备领域,电 梯曳引机行业,伺服油缸行业,飞机起落架领域等等,尤其是对精密传动行业有着非常重要 意义。
【主权项】
1. 一种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式底座,固定式底座上设有锁止 轴,锁止轴横截面呈与直径为dl的圆内接的正η边形;η个滚柱;可转动式耳板,包括圆筒状 本体及与圆筒状本体相连的操作部,圆筒状本体上设有η个内外贯通的槽孔;输出箱体,箱 体外圆设有齿轮;圆筒状本体套设于锁止轴上,输出箱体套设于可转动式耳板的圆筒状本 体上,且两者之间设有间隙,输出箱体通过轴承与固定式底座连接,形成回转运动副,滚柱 分别安装于槽孔中,与可转动式耳板的槽孔左右两侧以及输出箱体的内侧设有间隙,从横 截面上看,每一滚柱沿圆周方向均布于正η边形每条边上,且切于每条边的中点,可转动式 耳板的圆筒状本体在自由状态下保持槽孔的轴线对应于固定式底座上正η边形相应边长的 中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支撑环,其与可转 动式耳板固定,支撑环上设有滑动轴承,与固定式底座形成回转运动副,并在支撑环上设有 第一复位弹簧与固定式底座连接,使可转动式耳板的圆筒状本体在自由状态下保持槽孔的 轴线对应于固定式底座上正η边形相应边长的中点。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复位弹簧为多根,设 置在可转动式耳板与固定式底座之间,对可转动式耳板均产生作用力,总作用力达到平衡 状态,使可转动式耳板在不受外力时保持自由状态,即保持槽孔的轴线对应于固定式底座 上正η边形相应边长的中点。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用固定耳板、控 制底座旋转来替代固定底座和可转动式耳板。5. -种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齿轮轴,用以连接输入装置;多个可 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结构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均与中心齿轮轴相啮合,且至少一可控 双向逆止控制器顺时钟方向逆止,至少一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逆时钟方向逆止;控制装置, 用以控制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使多个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在自由状态与锁止状态之间转 换。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分别位 于中心齿轮轴左右两侧。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纵向上位于 两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之间且可沿纵向往复运动的推动销;设有多根第二复位弹簧,分别 连接各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耳板,使得耳板始终紧贴推动销,且至少一个可控双向逆止 控制器被顺时钟紧贴,至少一个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被逆时钟紧贴。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销为两个,每一推动销 对应两个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所述两个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分别紧贴于推动销两侧。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双向逆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控双向逆止装置的原动力 输入采用锥形转子电动机或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10. -种可控双向逆止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所述的可控 双向逆止装置,其中,每一可控双向逆止控制器的输出箱体为双联齿轮;还包括输出齿轮 轴,与双联齿轮连接。
【文档编号】F16D41/066GK205479011SQ201620014398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8日
【发明人】滕建平, 姚聒红
【申请人】湖南特传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