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96925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其能够提高组装操作性。本实用新型的滑柱壳体分别配备有:第一输入口空腔部;将阀芯容纳为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阀芯可动部;通过阀芯使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之间开闭的第一阀座部;以及阀座安装部。各阀座部件安装于阀座安装部,并与阀座安装部在径向上重叠,各阀座部件在孔部的与阀芯可动部相反的一侧具有为与外部连通的通路的第二输入口,各阀座部件配置有通过阀芯使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二输入口之间开闭的第二阀座部。各阀芯可动部分别具有在阀芯的移动范围的中央部分贯通滑柱壳体侧面而与外部相连的输出口,各阀座部件通过铆接固定于滑柱壳体。
【专利说明】
滑柱式换向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柱式换向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3-3877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等的油压回路的切换结构。该公报中记载的切换结构为将一个输出口与两个输入口作为一组、较长的方向的一侧为设置成有底的圆筒状的壳体的结构。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一对阀芯以及一端和另一端的分别具有阀座的一对活塞;以及容纳阀芯和活塞的容纳部。
[0003]在一方的输入口侧的油压比另一方的输入口侧的油压高的情况下,活塞向另一方的输入口侧移动。若活塞移动,则另一侧的阀座与设置于另一方的输入口侧的阀芯接触来封闭另一方的输入口侧的流路,从一方的输入口导入的油通过壳体内部的流路导向输出
□ O
[0004]然而,由于上述那样的以往的结构在组装换向阀时需要以预先规定的顺序从壳体的开口部插入阀芯、活塞、弹簧以及杆等多个部件来组成,因此组装操作需要熟练而在操作性上存在问题。在设置有多个换向阀的情况下,操作性的问题进一步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装操作性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
[0006]由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构成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包括:柱状滑柱壳体,其具有从轴向两端沿所述轴向朝向中央打开的两个空腔孔,且所述滑柱壳体以所述轴向为其较长方向;球状阀芯,其分别配置在所述各空腔孔内;以及阀座部件,所述滑柱壳体分别配备有:第一输入口空腔部,其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里侧,并贯通所述滑柱壳体的侧面而与外部相连;阀芯可动部,其与各空腔孔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相邻设置,并将所述阀芯容纳为能够在所述轴向上移动;第一阀座部,其设置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的边界部分,并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之间开闭;以及阀座安装部,其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跟前端部,所述各阀座部件安装于所述阀座安装部,并与所述阀座安装部在径向上重叠,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阀芯可动部侧具有筒部,所述筒部在中心具有孔部,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孔部的与所述阀芯可动部相反的一侧具有为与外部连通的通路的第二输入口部,所述各阀座部件配置有第二阀座部,所述第二阀座部在所述孔部的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侧嵌入所述阀芯,所述第二阀座部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所述各第二输入口部之间开闭,所述各阀芯可动部分别具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在所述阀芯的移动范围的中央部分贯通所述滑柱壳体侧面而与外部相连,所述各阀座部件通过铆接固定于所述滑柱壳体。
[0007]由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第二实施方式构成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包括:柱状滑柱壳体,其具有从轴向两端沿所述轴向朝向中央打开的两个空腔孔,且所述滑柱壳体以所述轴向为其较长方向;球状阀芯,其分别配置在所述各空腔孔内;以及阀座部件,所述滑柱壳体分别配备有:第一输入口空腔部,其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里侧,并贯通所述滑柱壳体的侧面而与外部相连;阀芯可动部,其与各空腔孔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相邻设置,并将所述阀芯容纳为能够在所述轴向上移动;第一阀座部,其设置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的边界部分,并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之间开闭;以及阀座安装部,其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跟前端部,所述各阀座部件安装于所述阀座安装部,并与所述阀座安装部在径向上重叠,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阀芯可动部侧具有筒部,所述筒部在中心具有孔部,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孔部的与所述阀芯可动部相反的一侧具有为与外部连通的通路的第二输入口部,所述各阀座部件配置有第二阀座部,所述第二阀座部在所述孔部的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侧嵌入所述阀芯,所述第二阀座部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所述各第二输入口部之间开闭,所述各阀芯可动部分别具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在所述阀芯的移动范围的中央部分贯通所述滑柱壳体侧面而与外部相连,所述各阀座部件通过压入固定于所述滑柱壳体。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组装操作性提高了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
[0009]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的外观立体图。
[0011]图2是将安装有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换向单元用ZX平面切断而形成的剖视图。
[0012]图3是滑柱壳体10的-X侧端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4是滑柱壳体10的-X侧端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5是滑柱壳体10的+X侧端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6是滑柱壳体10的+X侧端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7是从-X侧观察到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的图。
[0017]图8是从-X侧观察到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的图。
[0018]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A的外观立体图。
[0019]图10是将安装有第二实施方式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换向单元用ZX平面切断而形成剖视图。
[0020]图11是示出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变形例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12是示出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变形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参照图1至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的外观立体图。
[0023]在附图中,作为三维直角坐标系而适当地示出XYZ坐标系。X轴方向是图1所示的圆柱状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的较长方向,且是与沿着后述的空腔孔20以及空腔孔30延伸的方向的轴线AX方向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是后述的第一输入口41、141、第二输入口42、142、输出口43、143以轴线AX为中心延伸的方向j轴方向为与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轴线AX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
[0024]图2是将在主体BD安装有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的换向单元100用ZX平面切断而形成的剖视图。
[0025]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具有滑柱壳体10、阀座部件60、70以及阀芯B1、B2。阀芯B1、B2为球状。
[0026]滑柱壳体10为圆柱状。滑柱壳体10具有从X轴方向的两端沿X轴方向朝向X轴方向的中央打开的同轴的空腔孔20、30。滑柱壳体10在X轴方向的两端部具有卡合部61、71。
[0027]空腔孔20与空腔孔30被设置于滑柱壳体10的X轴方向的中央部的隔壁11在X轴方向上隔开。空腔孔20包括第一输入口空腔部21、阀芯可动部22、第一阀座部23以及阀座安装部81。空腔孔30包括第一输入口空腔部31、阀芯可动部32、第一阀座部33以及阀座安装部181。即,滑柱壳体10分别配备了第一输入口空腔部21、31、阀芯可动部22、32、第一阀座部23、33以及阀座安装部81、181。
[0028]第一输入口空腔部21设置在空腔孔20的最里侧。第一输入口空腔部21贯通滑柱壳体10的侧面而与外部相连。第一输入口空腔部21包括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空腔部21A以及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输入口 41。空腔部21A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空腔部21A的直径比阀芯BI的直径小。在滑柱壳体10的外周面1a沿周向呈环状地设置有槽部91。第一输入口 41在径向上朝向中心延伸,且其中心侧在空腔部21A处开口,而其外侧在槽部91的底部开口。即,第一输入口 41将滑柱壳体10的外侧与空腔部21A连接。
[0029]阀芯可动部22与第一输入口空腔部21的-X侧相邻设置。阀芯可动部22在X轴方向上延伸,并将阀芯BI容纳为能够在轴线AX方向上移动。阀芯可动部2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阀芯可动部22的直径比阀芯BI的直径大。阀芯可动部22具有输出口 43。输出口 43配置于阀芯BI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范围的中央区域部分。输出口 43在Z轴方向上延伸。输出口 43贯通滑柱壳体10的侧面而与外部相连。在滑柱壳体10的外周面1a沿周向呈环状地设置有槽部93。输出口 43在径向上朝向中心延伸,且其中心侧在阀芯可动部22处开口,而其外侧在槽部93的底部开口。即,输出口 43将滑柱壳体1的外侧与阀芯可动部22连接。
[0030]第一阀座部23设置于阀芯可动部22与第一输入口空腔部21的边界部分。第一阀座部23包括随着朝向-X侧而扩展的倾斜面51。倾斜面51相对于轴线AX例如以45度倾斜。第一阀座部23通过是否与阀芯BI接触来使阀芯可动部22与第一输入口空腔部21之间开闭。
[0031]阀座安装部81与阀芯可动部22的-X侧相邻地设置于空腔孔20的最跟前端部。阀座安装部81安装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阀座部件60。阀座安装部8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阀座安装部81的直径比阀芯可动部22的直径大。阀座安装部81在最里侧具有阀座部件60抵接的台阶部81a。阀座安装部81的到台阶部81a的深度比阀座部件60的X轴方向的长度浅。
[0032]图3是滑柱壳体10的-X侧端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0033]卡合部61配置在比在径向上贯通滑柱壳体10的缝SI靠-X侧的位置。如图1所示,缝SI沿周向以与卡合部61相同的长度设置。即,卡合部61在X轴方向上被缝SI从滑柱壳体10分离。卡合部61在径向上相向地配置有两处。
[0034]返回图2,第一输入口空腔部31设置在空腔孔30的最里侧。第一输入口空腔部31贯通滑柱壳体10的侧面而与外部相连。第一输入口空腔部31包括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空腔部31A以及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输入口 141。空腔部31A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空腔部31A的直径比阀芯B2的直径小。在滑柱壳体10的外周面1a沿周向呈环状地设置有槽部191。第一输入口 141在径向上朝向中心延伸,且其中心侧在空腔部31A处开口,而其外侧在槽部191的底部开口。即,第一输入口 141将滑柱壳体10的外侧与空腔部31A连接。
[0035]阀芯可动部32与第一输入口空腔部31的+X侧相邻设置。阀芯可动部32在X轴方向上延伸,并将阀芯B2容纳为能够在轴线AX方向上移动。阀芯可动部3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阀芯可动部32的直径比阀芯B2的直径大。阀芯可动部32具有输出口 143。输出口 143配置于阀芯B2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范围的中央区域部分。输出口 143在Z轴方向上延伸。输出口 143贯通滑柱壳体10的侧面而与外部相连。在滑柱壳体10的外周面1a沿周向呈环状地设置槽部193。输出口 143在径向上朝向中心延伸,且其中心侧在阀芯可动部32处开口,而其外侧在槽部193的底部开口。即,输出口 143将滑柱壳体1的外侧与阀芯可动部32连接。
[0036]第一阀座部33设置于阀芯可动部32与第一输入口空腔部31的边界部分。第一阀座部33包括随着朝向+X侧而扩展的倾斜面52。倾斜面52相对于轴线AX例如以45度倾斜。通过第一阀座部33是否与阀芯B2接触来使阀芯可动部32与第一输入口空腔部31之间开闭。
[0037]阀座安装部181与阀芯可动部32的+X侧相邻地设置于空腔孔30的最跟前端部。在阀座安装部181安装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阀座部件70。阀座安装部18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阀座安装部181的直径比阀芯可动部32的直径大。阀座安装部181在最里侧具有阀座部件70抵接的台阶部181a。阀座安装部181的到台阶部181a的深度比阀座部件70的X轴方向的长度浅。阀座安装部181具有在滑柱壳体10的外周面1a沿周向呈环状设置的槽部192。阀座安装部181在径向上朝向中心延伸,且其中心侧在阀座安装部181处开口,而其外侧具有在槽部192的底部开口的贯通部182。即,贯通部182贯通滑柱壳体10的侧面而与外部相连。
[0038]图5是滑柱壳体10的+X侧端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0039]卡合部71配置于比在径向上贯通滑柱壳体10的缝S2靠+X侧的位置。如图1所示,缝S2沿周向以与卡合部71相同的长度设置。即,卡合部71在X轴方向上被缝S2从滑柱壳体10分离。卡合部71在径向上相向地配置有两处。
[0040]图3所示的阀座部件60具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筒部63,筒部63在中心具有孔部161。孔部161为贯通孔。阀座部件60具有第二输入口 42,第二输入口 42为在孔部161的与阀芯可动部2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外部连通的通路。第二输入口 42设置于如下位置:在阀座部件60安装于滑柱壳体10的阀座安装部81、且阀座部件60的阀芯可动部22侧的末端与台阶部81a抵接时,阀座部件60从阀座安装部81的-X侧的端部突出的位置。
[0041 ]图7是从-X侧观察到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的图。如图7所示,第二输入口 42包括与轴线AX交叉的槽部60A。槽部60A在俯视时呈十字状设置。槽部60A中,周向的位置设置在与卡合部61相同的位置的槽部是卡合支承部62,在将阀座部件60安装于滑柱壳体10时,卡合部61进入卡合支承部62来阻止阀座部件60的脱落。即,卡合支承部62设置于在径向上与卡合部61重叠的位置。如图3所示,卡合支承部62在X轴方向上具有底部位于比卡合部61靠+X侧的位置的深度。阀座部件60在贯通孔161的阀芯可动部22侧具有第二阀座部53。第二阀座部53向随着朝向+X侧而直径扩大的方向倾斜。第二阀座部53相对于轴线AX例如以45度倾斜。第二阀座部53嵌入有阀芯BI,且通过阀芯BI使阀芯可动部22与第二输入口 42之间开闭。
[0042]图5所示的阀座部件70具有筒部64以及插头部65,筒部64在X轴方向上延伸并在中心具有孔部171,插头部65设置于筒部64的+X侧。筒部64嵌合于滑柱壳体10的阀座安装部181。筒部64的长度比阀座安装部181的深度长。即,在筒部64被插入阀座安装部181且筒部64的末端与台阶部181a抵接时,筒部64具有从阀座安装部181突出的长度。在筒部64设置有卡合支承部72,在将阀座部件70安装于滑柱壳体10时,卡合部71进入卡合支承部72来阻止阀座部件70的脱落。卡合支承部72为设置于在径向上与卡合部71重叠的位置的凹部。插头部65具有与滑柱壳体10的外周面1a直径相同的外周面65a。
[0043]阀座部件70在阀芯可动部32侧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孔部171。孔部171具有底部。阀座部件70具有与滑柱壳体10的贯通部182相连的贯通部183。贯通部183在径向上贯通筒部64而与贯通部182相连。贯通部182以及贯通部183被第二输入口 142所包含。即,第二输入口 142在径向上延伸并将滑柱壳体10的外侧与孔部171连接,成为与外部连通的通路。
[0044]阀座部件70在孔部171的阀芯可动部32侧具有第二阀座部54。第二阀座部54向随着朝向-X侧而直径扩大的方向倾斜。第二阀座部54相对于轴线AX例如以45度倾斜。第二阀座部54嵌入有阀芯B2,并通过阀芯B2使阀芯可动部32与第二输入口 142之间开闭。
[0045]如图2所示,主体BD为具有从+X侧的端部沿X轴方向延伸的空腔部110的筒状。空腔部110的底部111具有与ZY平面平行的底面112。从+X侧的端部向空腔部110插入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空腔部110的X轴方向的长度与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的全长相同。空腔部110的内周面与滑柱壳体10的外周面1a以及阀座部件70的插头部65的外周面65a嵌合。在插头部65的外周面65a与空腔部110的内周面之间适当地设置有未图示的密封件。密封件例如是O形圈。
[0046]主体BD具有将主体BD的外侧与空腔部110连接的连接孔121、122、123、124、125、126。各连接孔121、122、123、124、125、126在与轴线AX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连接孔121在X轴方向以及绕轴线AX方向上配置在与第一输入口 41相同的位置。连接孔122在X轴方向以及绕轴线AX方向上配置在与第二输入口 42相同的位置。连接孔123在X轴方向以及绕轴线AX方向上配置在与输出口 43相同的位置。连接孔124在X轴方向以及绕轴线AX方向上配置在与第一输入口 141相同的位置。连接孔125在X轴方向以及绕轴线AX方向上配置在与第二输入口 142相同的位置。连接孔126在X轴方向以及绕轴线AX方向上配置在与输出口 143相同的位置。
[0047]从第一导入部131向连接孔121导入油、自动变速箱油等液体(以下,称为油)。从第二导入部132向连接孔122导入油。从连接孔123向第一排出部133排出阀芯可动部22的油。从第三导入部134向连接孔124导入油。从第四导入部135向连接孔125导入油。从连接孔126向第二排出部136排出阀芯可动部22的油。
[0048]对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的组装进行说明。
[0049]例如,将阀芯BI容纳于滑柱壳体10的阀芯可动部22。将阀座部件60安装于容纳有阀芯BI的滑柱壳体10的-X侧的端部。接下来,将阀芯B2容纳于滑柱壳体10的阀芯可动部32。将阀座部件70安装于容纳有阀芯B2的滑柱壳体10的+X侧的端部。
[0050]优选将阀芯BI容纳于阀芯可动部22的操作以及将阀座部件60安装于滑柱壳体10的操作以台阶部81a朝向上方的方式在使滑柱壳体10沿着铅垂方向的状态下进行。由于投入到阀芯可动部22的阀芯BI通过自重被第一阀座部23保持,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将阀座部件60安装于滑柱壳体10的操作。优选将阀芯B2容纳于阀芯可动部32的操作以及将阀座部件70安装于滑柱壳体10的操作以台阶部181a朝向上方的方式在滑柱壳体10沿着铅垂方向的状态下进行。由于投入到阀芯可动部32的阀芯B2通过自重被第一阀座部33保持,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将阀座部件70安装于滑柱壳体10的作业。
[0051 ] 在将阀座部件60安装于滑柱壳体10的阀座安装部81时,将阀座部件60的筒部63插入到阀座安装部81。若筒部63的末端与台阶部81a抵接,则使用工具,如图7中箭头AR所示,将滑柱壳体10的卡合部61向彼此在径向上接近的方向铆接。卡合部61由于通过缝SI与滑柱壳体10分离而比其他部位强度低,因此如图4及图8所示,塑性变形而进入卡合支承部62。进入了卡合支承部62的卡合部61相对于阀座部件60位于阀座部件60从滑柱壳体10脱落的方向、即-X侧。因此,阻止了阀座部件60从滑柱壳体10的脱落。由于卡合部61在径向上相向配置,因此例如能够有效地进行使用了具有相向的一对加压部的工具的铆接操作。
[0052]在将阀座部件70安装于滑柱壳体10的阀座安装部181时,将阀座部件70的筒部64插入阀座安装部181。若筒部64的末端与台阶部181a抵接,则使用工具,将滑柱壳体10的卡合部71向彼此在径向上接近的方向铆接。卡合部71由于通过缝S2与滑柱壳体10分离而比其他部位强度低,因此如图6所示,塑性变形而进入卡合支承部72。进入了卡合支承部72的卡合部71相对于阀座部件70位于阀座部件70从滑柱壳体10脱落的方向、即+X侧。因此,阻止了阀座部件70从滑柱壳体10的脱落。由于卡合部71在径向上相向配置,因此例如能够有效地进行使用了相向的一对具有加压部的工具的铆接操作。
[0053]组装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时,如图2所示,将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插入主体BD的空腔部110。通过向主体BD的空腔部110插入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来组装换向单元100。
[0054]在上述的换向单元100中,从第一导入部131利用第一油压导入的油依次通过连接孔121、槽部91、第一输入口 41、空腔部21A导入阀芯可动部22。从第二导入部132利用第二油压导入的油依次通过连接孔122、第二输入口 42、孔部161导入阀芯可动部22。在上述的换向单元100中,从第三导入部134利用第三油压导入的油依次通过连接孔124、槽部191、第一输入口 141、空腔部31A导入阀芯可动部32。从第四导入部135利用第四油压导入的油依次通过连接孔125、槽部192、第二输入口 142、贯通部182、贯通部183、孔部171导入阀芯可动部32。
[0055]例如,在从第一输入口41导入的第一油压比从第二输入口 42导入的第二油压高的情况下,阀芯BI因第一油压与第二油压的压力差向-X侧移动而嵌入第二阀座部53。若阀芯BI嵌入第二阀座部53,则第二输入口 42与阀芯可动部22之间被关闭。因此,能够选择从第一导入部131导入到阀芯可动部22的油依次通过输出口 43、槽部93、连接孔123向第一排出部133排出的油路。在第二油压比第一油压高的情况下,阀芯BI因第一油压与第二油压的压力差向+X侧移动而嵌入第一阀座部23。若阀芯BI嵌入第一阀座部23,则第一输入口空腔部21与阀芯可动部22之间被关闭。因此,能够选择从第二导入部132导入到阀芯可动部22的油依次通过输出口 43、槽部93、连接孔123向第一排出部133排出的油路。
[0056]例如,在从第一输入口 141导入的第三油压比从第二输入口 142导入的第四油压高的情况下,阀芯B2因第三油压与第四油压的压力差向+X侧移动而嵌入第二阀座部54。若阀芯B2嵌入第二阀座部54,则第二输入口 142与阀芯可动部32之间被关闭。因此,能够选择从第三导入部134导入到阀芯可动部32的油依次通过输出口 143、槽部193、连接孔126向第二排出部136排出的油路。在第四油压比第三油压高的情况下,阀芯B2因第三油压与第四油压的压力差向-X侧移动而嵌入第一阀座部33。若阀芯B2嵌入第一阀座部33,则第一输入口空腔部31与阀芯可动部32之间被关闭。因此,能够选择从第四导入部135导入到阀芯可动部32的油依次通过输出口 143、槽部193、连接孔126向第二排出部136排出的油路。
[0057]如上所述,将阀芯BI容纳于滑柱壳体10的空腔孔20,将阀芯B2容纳于空腔孔30,将阀座部件60、70安装于滑柱壳体10,由此来完成本实施方式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组装,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操作性。滑柱壳体10的卡合部61进入阀座部件60的卡合支承部62,滑柱壳体10的卡合部71进入阀座部件70的卡合支承部72,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能够容易地阻止阀座部件60、70的脱落。由于各卡合部61、71通过铆接塑性变形而进入各卡合支承部71、72,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能够容易地进行阻止阀座部件60、70脱落的操作。
[0058]由于伴随着油路的切换的移动只是阀芯B1、B2,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能够迅速地进行油路的切换,且能够实现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的小型轻量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在滑柱壳体10的外周面呈环状地设置有槽部91、93、191、193,且第一输入口 41、输出口 93、第一输入口 141、输出口 193分别在槽部91、93、191、193开口,因此不需要将主体BD的连接孔121、123、124、126的绕轴线AX方向的位置与第一输入口41、输出口 93、第一输入口 141、输出口 193的位置分别对齐。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能够在绕轴线AX方向上不对主体BD的连接孔121、123、124、126的位置产生制约,从而能够提尚主体BD的设计自由度。
[0059][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
[0060]参照图9及图10对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1]在这些图中,对与图1至图8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同一符号来省略其说明。
[0062]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A将阀座部件160、170安装于滑柱壳体10的方式以及使用相同状态的阀座部件160、170。
[0063 ]在滑柱壳体1的-X侧端部设置有比外周面I Oa外径小的壁部12。在滑柱壳体1的+X侧端部设置有比外周面1a外径小的壁部13。在壁部12的内周侧设置有阀座安装部81。在壁部13的内周侧设置有阀座安装部181。
[0064]阀座部件160具有安装于滑柱壳体10的阀座安装部81的筒部163。筒部163被压入阀座安装部81。即,阀座部件160被压入滑柱壳体10而被固定。阀座部件160与滑柱壳体10的压入通过将外径比阀座安装部81的内径大的筒部163插入阀座安装部81而进行。阀座安装部81的内径以及筒部163的外径为即使对阀座部件160施加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油压与第二油压的差的压力、阀座部件160也不会从滑柱壳体10脱落的大小。
[0065]安装于滑柱壳体10的+X侧端部的阀座部件170为与阀座部件160相同的形状。阀座部件170具有安装于滑柱壳体10的阀座安装部181的筒部164。筒部164被压入阀座安装部181。即,阀座部件170被压入滑柱壳体10而被固定。阀座部件170与滑柱壳体10的压入通过将外径比阀座安装部181的内径大的筒部164插入阀座安装部181而进行。阀座安装部181的内径以及筒部164的外径为即使对阀座部件170施加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三油压与第四油压的差的压力、阀座部件170也不会从滑柱壳体10脱落的大小。
[0066]在主体BD中,在空腔部110的比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A靠+X侧插入插头115。插头115的外周面与空腔部110的内周面嵌合。在插头115的外周面与空腔部110的内周面之间适当地设置有未图示的密封件。密封件例如为O形圈。
[0067]在上述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A中,在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I相同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将阀座部件160、170压入滑柱壳体10这样简便的操作进行组装。
[0068]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涉及的例子。在上述的例子中所示的各构成部件的各形状、组合等为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0069]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阀座部件60与阀座部件70不同的实施方式,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阀座部件60为与阀座部件70相同的实施方式、阀座部件70为与阀座部件60相同的实施方式。
[0070]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阀座部件60、70、160、170安装在滑柱壳体10的径向内侧的例子,但阀座部件60、70、160、170也可以安装在滑柱壳体1的径向外侧。
[0071]在图11中,示出通过铆接将阀座部件60B固定于滑柱壳体10的情况的变形例。滑柱壳体10在设置于-X侧端部的壁部12的外周面具有阀座安装部81B。阀座部件60B具有安装在阀座安装部81B的径向外侧的筒部63B。筒部63B比在径向上贯通的缝Sll靠末端侧的位置具有卡合部61B。在壁部12上的在径向上与卡合部61B重叠的位置设置有卡合支承部62B。卡合支承部62B在径向上贯通。
[0072]在将上述的阀座部件60B安装在阀座安装部81B之后,通过使用工具将卡合部61B向彼此在径向上接近的方向铆接,卡合部61B塑性变形而进入卡合支承部62B。进入卡合支承部62B的卡合部61B位于比滑柱壳体10的-X侧端部靠+X侧的位置。因此,阻止了阀座部件60B从滑柱壳体10向脱落方向的移动。即,阻止了阀座部件60B从滑柱壳体10的脱落。
[0073]在图12中,示出通过压入将阀座部件60C固定于滑柱壳体10的情况的变形例。滑柱壳体10在设置于-X侧端部的壁部12的外周面具有阀座安装部81C。阀座部件60C具有安装在阀座安装部81C的径向外侧的筒部63C。筒部63C被压入阀座安装部81C。即,阀座部件60C被压入滑柱壳体10而被固定。阀座部件60C与滑柱壳体10的压入通过将内径比阀座安装部81C的外径小的筒部63C插入阀座安装部81C而进行。阀座安装部81C的外径以及筒部63C的内径为即使对阀座部件60C施加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油压与第二油压的差的压力、阀座部件60C也不会从滑柱壳体1脱落的大小。即使在图12所示的阀座部件60C被安装在阀座安装部81C的径向外侧的情况下,也能够阻止阀座部件60C从滑柱壳体10的脱落。
[0074](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总结)
[0075]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包括:
[0076]柱状滑柱壳体,其具有从轴向两端沿所述轴向朝向中央打开的两个空腔孔,且所述滑柱壳体以所述轴向为其较长方向;
[0077]球状阀芯,其分别配置在所述各空腔孔内;以及
[0078]阀座部件,
[0079]所述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特征在于,
[0080]所述滑柱壳体分别配备有:
[0081 ]第一输入口空腔部,其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里侧,并贯通所述滑柱壳体的侧面而与外部相连;
[0082]阀芯可动部,其与各空腔孔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相邻设置,并将所述阀芯容纳为能够在所述轴向上移动;
[0083]第一阀座部,其设置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的边界部分,并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之间开闭;以及
[0084]阀座安装部,其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跟前端部,
[0085]所述各阀座部件安装于所述阀座安装部,且与所述阀座安装部在径向上重叠,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阀芯可动部侧具有筒部,所述筒部在中心具有孔部,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孔部的与所述阀芯可动部相反的一侧具有为与外部连通的通路的第二输入口,所述各阀座部件配置有第二阀座部,所述第二阀座部在所述孔部的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侧嵌入所述阀芯,所述第二阀座部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所述各第二输入口部之间开闭,
[0086]所述各阀芯可动部分别具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在所述阀芯的移动范围的中央部分贯通所述滑柱壳体侧面而与外部相连,
[0087]所述各阀座部件通过铆接固定于所述滑柱壳体。
[0088]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0089]所述各阀座部件和所述滑柱壳体中的一方具有卡合支承部,所述卡合支承部在所述各阀座部件安装时阻止所述各阀座部件的脱落,
[0090]所述各阀座部件和所述滑柱壳体中的另一方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通过铆接产生塑性变形而进入所述卡合支承部。
[0091]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0092 ]所述卡合部在所述径向上相向配置。
[0093]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包括:
[0094]柱状滑柱壳体,其具有从轴向两端沿所述轴向朝向中央打开的两个空腔孔,且所述滑柱壳体以所述轴向为其较长方向;
[0095]球状阀芯,其分别配置在所述各空腔孔内;以及
[0096]阀座部件,
[0097]所述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特征在于,
[0098]所述滑柱壳体分别配备有:
[0099]第一输入口空腔部,其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里侧,并贯通所述滑柱壳体的侧面而与外部相连;
[0100]阀芯可动部,其与各空腔孔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相邻设置,并将所述阀芯容纳为能够在所述轴向上移动;
[0101]第一阀座部,其设置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的边界部分,并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之间开闭;以及
[0102]阀座安装部,其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相邻并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跟前端部,
[0103]所述各阀座部件安装于所述阀座安装部,且与所述阀座安装部在径向上重叠,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阀芯可动部侧具有筒部,所述筒部在中心具有孔部,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孔部的与所述阀芯可动部相反的一侧具有为与外部连通的通路的第二输入口,所述各阀座部件配置有第二阀座部,所述第二阀座部在所述孔部的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侧嵌入所述阀芯,所述第二阀座部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所述各第二输入口部之间开闭,
[0104]所述各阀芯可动部分别具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在所述阀芯的移动范围的中央部分贯通所述滑柱壳体侧面而与外部相连,
[0105]所述各阀座部件通过压入固定于所述滑柱壳体。
[0106]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0107]所述阀座部件具有与所述滑柱壳体的外周面直径相同的外周面。
[0108]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0109]在所述滑柱壳体的外周面,沿周向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相连的第一槽部和与所述输出口相连的第二槽部。
[0110]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于滑柱式换向阀装置。
【主权项】
1.一种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包括: 柱状滑柱壳体,其具有从轴向两端沿所述轴向朝向中央打开的两个空腔孔,且所述滑柱壳体以所述轴向为其较长方向; 球状阀芯,其分别配置在所述各空腔孔内;以及 阀座部件, 所述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滑柱壳体分别配备有: 第一输入口空腔部,其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里侧,并贯通所述滑柱壳体的侧面而与外部相连; 阀芯可动部,其与各空腔孔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相邻设置,并将所述阀芯容纳为能够在所述轴向上移动; 第一阀座部,其设置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的边界部分,并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之间开闭;以及 阀座安装部,其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跟前端部, 所述各阀座部件安装于所述阀座安装部,并与所述阀座安装部在径向上重叠,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阀芯可动部侧具有筒部,所述筒部在中心具有孔部,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孔部的与所述阀芯可动部相反的一侧具有为与外部连通的通路的第二输入口,所述各阀座部件配置有第二阀座部,所述第二阀座部在所述孔部的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侧嵌入所述阀芯,所述第二阀座部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所述各第二输入口部之间开闭,所述各阀芯可动部分别具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在所述阀芯的移动范围的中央部分贯通所述滑柱壳体侧面而与外部相连, 所述各阀座部件通过铆接固定于所述滑柱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阀座部件和所述滑柱壳体中的一方具有卡合支承部,所述卡合支承部在所述各阀座部件安装时阻止所述各阀座部件的脱落, 所述各阀座部件和所述滑柱壳体中的另一方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通过铆接产生塑性变形而进入所述卡合支承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在所述径向上相向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座部件具有与所述滑柱壳体的外周面直径相同的外周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柱壳体的外周面,沿周向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相连的第一槽部和与所述输出口相连的第二槽部。6.一种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包括: 柱状滑柱壳体,其具有从轴向两端沿所述轴向朝向中央打开的两个空腔孔,且所述滑柱壳体以所述轴向为其较长方向; 球状阀芯,其分别配置在所述各空腔孔内;以及 阀座部件, 所述滑柱式换向阀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滑柱壳体分别配备有: 第一输入口空腔部,其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里侧,并贯通所述滑柱壳体的侧面而与外部相连; 阀芯可动部,其与各空腔孔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相邻设置,并将所述阀芯容纳为能够在所述轴向上移动; 第一阀座部,其设置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的边界部分,并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各第一输入口空腔部之间开闭;以及 阀座安装部,其与所述各阀芯可动部相邻并设置于所述各空腔孔的最跟前端部, 所述各阀座部件安装于所述阀座安装部,并与所述阀座安装部在径向上重叠,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阀芯可动部侧具有筒部,所述筒部在中心具有孔部,所述各阀座部件在所述孔部的与所述阀芯可动部相反的一侧具有为与外部连通的通路的第二输入口,所述各阀座部件配置有第二阀座部,所述第二阀座部在所述孔部的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侧嵌入所述阀芯,所述第二阀座部通过所述阀芯使所述各阀芯可动部与所述各第二输入口部之间开闭, 所述各阀芯可动部分别具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在所述阀芯的移动范围的中央部分贯通所述滑柱壳体侧面而与外部相连, 所述各阀座部件通过压入固定于所述滑柱壳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座部件具有与所述滑柱壳体的外周面直径相同的外周面。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柱式换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柱壳体的外周面,沿周向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入口空腔部相连的第一槽部和与所述输出口相连的第二槽部。
【文档编号】F16K11/044GK205479502SQ201620175896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8日
【发明人】小林笃司, 八卷义典, 秦秀林, 大原健治, 小长谷康明, 中野武
【申请人】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