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油机的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20821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油机的油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注油机的油泵,属于容积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7)、泵体(7)内的柱塞(13)以及泵体(7)出油端的止回单元,泵体(7)上侧开设进油孔(70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13)前端伸进泵体(7)内,并与止回单元在泵体(7)内形成泵油腔,柱塞(13)后端连接有电磁铁(10),所述柱塞(13)还连接有推动柱塞(13)复位的复位单元。本注油机的油泵的电磁铁与复位单元相配合,推动柱塞实现往复运动,从而抽取润滑油,然后经过止回单元后喷出,注油频率通过电磁铁控制,可以实现高频注油,而且注油频率调节方便,从而能够方便根据待注油设备的运动来实现间歇的注油,避免了浪费润滑油,大大节约了润滑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注油机的油泵
技术领域
[0001]一种注油机的油栗,属于容积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注油机上抽取润滑油的注油机的油栗。
【背景技术】
[0002]注油机主要用于为各种机械设备注入润滑油润滑。注油机主要包括用于盛放润滑油的油箱、用于抽取润滑油的润滑油栗等,润滑油栗抽取润滑油,并注入需要润滑的机构中,实机械设备的自动润滑,润滑效率高。现有注油机在为机械设备注入润滑油时,普遍存在单次注油量过大的问题,润滑油的利用率低,浪费润滑油比较严重,而且还使得多余的润滑油污染工作环境。此外,现有注油机的注油频率大多较低,很难满足机械设备的润滑需求。注油机的注油频率和单次注油量主要是由润滑油栗来决定的,因此提高润滑油栗的单次抽油量以及抽油频率是提高注油机性能的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抽油量小、能够实现微量润滑、节省润滑油的注油机的油栗。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注油机的油栗,包括栗体、栗体内的柱塞以及栗体出油端的止回单元,栗体上侧开设进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前端伸进栗体内,并与止回单元在栗体内形成栗油腔,柱塞后端连接有电磁铁,所述柱塞还连接有推动柱塞复位的复位单元。
[0005]优选的,所述的栗体内设有柱塞套,柱塞套上设有柱塞套油孔,柱塞套油孔将所述进油孔与柱塞套内腔连通,柱塞前端滑动伸进柱塞套内,并与柱塞套和所述止回单元组成所述栗油腔。
[0006]优选的,所述的柱塞套的外壁上设有进油槽,所述柱塞套油孔的外端与进油槽连通,进油槽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柱塞套油孔的直径。
[0007]优选的,所述的柱塞套油孔有对称设置在所述柱塞套两侧的两个,所述栗体内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进油孔和柱塞套油孔均与凹槽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的复位单元为柱塞复位弹簧,柱塞复位弹簧一端支撑在所述栗体上,另一端推动所述柱塞复位。
[0009]优选的,所述的柱塞通过压片与电磁铁相连,柱塞后端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为长方形,压片上设有与固定部相配合的卡槽,固定部伸入卡槽内,并通过压片与电磁铁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的止回单元包括止回阀体、止回阀杆以及阀杆压紧弹簧,止回阀杆的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止回阀杆一端可滑动的伸入止回阀体内,另一端套设有阀杆压紧弹簧,阀杆压紧弹簧推动止回阀杆将止回阀体的油道封闭,止回阀体远离止回阀杆的一端与所述栗油腔连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注油机的油栗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注油机的油栗的电磁铁与复位单元相配合,推动柱塞实现往复运动,从而抽取润滑油,然后经过止回单元后喷出,注油频率通过电磁铁控制,可以实现高频注油,而且注油频率调节方便,从而能够方便根据待注油设备的运动来实现间歇的注油,而且本注油机的油栗的单次注油量小,避免了浪费润滑油,大大节约了润滑成本。
[0013]2、柱塞在柱塞套内的往复运动抽取润滑油,柱塞套上设有柱塞套油孔,进油孔的润滑油经过柱塞套油孔进入柱塞套内,然后经过止回单元后喷出,一方面能够降低由于磨损而造成栗体损坏,提高了本注油机的油栗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柱塞套损坏时,可以单独更换柱塞套,降低了维修费用。
[0014]3、进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柱塞套油孔的直径,从而使栗体的进油孔内的润滑油能够更顺畅的进入到柱塞套油孔内。
[0015]4、柱塞套油孔对称设有两个,进油孔通过凹槽与柱塞套油孔连通,能够使进油孔内的润滑油快速进入柱塞套内腔内,从而实现与高频往复运动的活塞配合,实现高频注油。
[0016]5、柱塞复位弹簧能够与电磁铁配合,而且柱塞复位弹簧与电磁铁的配合不会受到电磁铁频率的影响,从而实现柱塞的尚频往复运动。
[0017]6、柱塞通过限位部与压边与电磁铁固定连接,能够防止柱塞转动,从而减小了柱塞与柱塞套之间的磨损,提高了柱塞的使用寿命,而且也有利于保证本注油机油栗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注油机的油栗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2为注油机的油栗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20]图中:丨、接头2、阀杆压紧弹簧3、止回阀杆4、铜垫5、止回阀体6、柱塞套601、柱塞套油孔7、栗体701、进油孔8、柱塞复位弹簧9、卡簧10、电磁铁11、连接板12、压帽13、柱塞14、压片15、P0M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2]—种注油机的油栗,包括栗体7、栗体7内的柱塞13以及栗体7出油端的止回单元,栗体7上侧开设进油孔701,柱塞13前端伸进栗体7内,并与止回单元在栗体7内形成栗油腔,柱塞13后端连接有电磁铁10,所述柱塞13还连接有推动柱塞13复位的复位单元。本注油机的油栗的电磁铁10与复位单元相配合,推动柱塞13实现往复运动,从而抽取润滑油,然后经过止回单元后喷出,注油频率通过电磁铁10控制,可以实现高频注油,而且注油频率调节方便,从而能够方便根据待注油设备的运动来实现间歇的注油,而且本注油机的油栗的单次注油量小,避免了浪费润滑油,大大节约了润滑成本。
[0023]具体的:如图1?2所示:栗体7的中部设有水平方向的安装孔,进油孔701设置在安装孔的上方中部,进油孔701竖直设置。进油孔701上端的内径大于下端的内径,方便与油管连接。
[0024]栗体7的安装孔内设有柱塞套6,柱塞套6的左端设置在栗体7内,右端伸出栗体7后与电磁铁10连接,柱塞13的左端伸进柱塞套6内,并与柱塞套6和止回单元组成栗油腔。在柱塞套6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柱塞套油孔601。栗体7内环绕安装孔内壁设有凹槽,柱塞套油孔601将柱塞套6内腔与凹槽连通,进油孔701下端与凹槽连通。柱塞套油孔601的直径小于进油孔701的直径。柱塞套6的外侧设有进油槽,进油槽与柱塞套油孔601—一对应,进油槽的宽度稍大于柱塞套油孔601的直径,且进油槽的底面为中部内凹的弧形,进油槽方便进油孔701内的液压油进入柱塞套油孔601内。
[0025]柱塞套6的左端的外径大于右端的外径,从而形成卡固凸台,安装孔内设有与卡固凸台相适配的卡固部,柱塞套6的卡固凸台卡固在卡固部上,且卡固凸台和卡固部之间设有POM垫15,从而避免在柱塞13高频往复运动时柱塞套6与栗体7发生碰撞。
[0026]电磁铁10推动柱塞13轴向右移动时,柱塞13左侧的栗油腔的压强减小,柱塞13的左端移动到柱塞套油孔601右侧时,润滑油经柱塞套油孔601进入栗油腔内;在柱塞13向左运动时,柱塞13会将柱塞套油孔601封闭,同时由于柱塞13的移动使栗油腔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并推开止回单元,润滑油经止回单元喷出。柱塞套油孔601的大小对每次喷油的量进行了限制,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柱塞套油孔601的大小来调节单次喷油量,提高了润滑油的利用率,避免了浪费润滑油,大大节约了润滑成本。
[0027 ]电磁铁1设置在栗体7的右侧,电磁铁1的左侧通过连接板11与栗体7的右侧固定连接,柱塞13的右端伸出柱塞套6并与电磁铁10相连。柱塞13右端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为长方形板,且固定部的两端均为圆弧状,压片14的一侧设有与固定部相适配的卡槽,固定部卡入卡槽内,压片14的右侧设有压帽12,压帽12为右端封闭的圆筒状,柱塞13的固定部连同压片14安装在压帽12内,并通过卡簧9固定,能够防止柱塞13发生转动,从而减小了柱塞13与柱塞套6之间的磨损,提高了柱塞13的使用寿命,而且也有利于保证本注油机油栗工作的稳定性。复位单元为柱塞复位弹簧8,柱塞复位弹簧8套设在柱塞套6和固定部之间的柱塞13外,柱塞复位弹簧8的左端支撑在柱塞套6上,右端支撑在固定部上。电磁铁10推动柱塞13向左运动,柱塞复位弹簧8推动柱塞13向右运动并复位。柱塞13通过电磁铁10以及柱塞复位弹簧8推动实现往复运动,喷油频率通过电磁铁10控制,可以实现高频注油。
[0028]止回单元包括止回阀体5、止回阀杆3以及阀杆压紧弹簧2。在安装孔的右侧设有接头1,接头I的右端伸进安装孔内并压紧止回阀体5,且接头I右侧的内径大于左侧的内径。止回阀体5为圆筒状,止回阀体5右端的外径大于左端的外径,止回阀体5左端套设有铜垫4,止回阀体5的左端伸进接头I的右端内,且接头I的右端通过铜垫4压紧止回阀体5。止回阀体5的右端与柱塞套6的左端紧密接触,且止回阀体5的油道与柱塞套6的内腔连通,柱塞13的左端与止回阀体5的右端间隔设置,避免止回阀体5妨碍柱塞13的往复运动。止回阀杆3的中部的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且止回阀杆3右端的直径小于左端的直径,止回阀杆3的中部右侧为由左至右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止回阀杆3的右端可轴向滑动的伸入止回阀体5的油道内,左端伸进接头I内。阀杆压紧弹簧2套设在止回阀杆3的右端,阀杆压紧弹簧2的左端支撑在接头I上,右端支撑在止回阀杆3的中部,并将止回阀杆3的中部压紧在止回阀体5上,并将止回阀体5的油道封闭。
[0029]本注油机的油栗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柱塞13向左运动时,柱塞13左侧的栗油腔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当柱塞13的左端面运动到柱塞套油孔601的右侧时,进油孔701内的润滑油经柱塞套油孔601进入柱塞13左侧的栗油腔内。在柱塞13向左运动时,将柱塞套油孔601封闭,同时缩小了柱塞13左侧的栗油腔的体积,使栗油腔的压强增大,并推动止回阀杆3向左运动,将止回阀体5的油道打开,润滑油经止回阀体5的油道流入接头I,并由接头I喷出,完成一次润滑油的抽取。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注油机的油栗,包括栗体(7)、栗体(7)内的柱塞(13)以及栗体(7)出油端的止回单元,栗体(7)上侧开设进油孔(70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13)前端伸进栗体(7)内,并与止回单元在栗体(7)内形成栗油腔,柱塞(13)后端连接有电磁铁(10),所述柱塞(13)还连接有推动柱塞(13)复位的复位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机的油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栗体(7)内设有柱塞套(6),柱塞套(6)上设有柱塞套油孔(601),柱塞套油孔(601)将所述进油孔(701)与柱塞套(6)内腔连通,柱塞(13)前端滑动伸进柱塞套(6)内,并与柱塞套(6)和所述止回单元组成所述栗油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油机的油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套(6)的外壁上设有进油槽,所述柱塞套油孔(601)的外端与进油槽连通,进油槽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柱塞套油孔(601)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油机的油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套油孔(601)有对称设置在所述柱塞套(6)两侧的两个,所述栗体(7)内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进油孔(701)和柱塞套油孔(601)均与凹槽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机的油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单元为柱塞复位弹簧(8),柱塞复位弹簧(8)—端支撑在所述栗体(7)上,另一端推动所述柱塞(13)复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机的油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13)通过压片(14)与电磁铁(10)相连,柱塞(13)后端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为长方形,压片(14)上设有与固定部相配合的卡槽,固定部伸入卡槽内,并通过压片(14)与电磁铁(10)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机的油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回单元包括止回阀体(5)、止回阀杆(3)以及阀杆压紧弹簧(2),止回阀杆(3)的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止回阀杆(3)—端可滑动的伸入止回阀体(5)内,另一端套设有阀杆压紧弹簧(2),阀杆压紧弹簧(2)推动止回阀杆(3)将止回阀体(5)的油道封闭,止回阀体(5)远离止回阀杆(3)的一端与所述栗油腔连通。
【文档编号】F16N23/00GK205504426SQ201620287959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发明人】李国铭, 孙永涛, 王海军, 孙永春, 王振, 王铁君
【申请人】山东熙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