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跑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05602阅读:922来源:国知局
防跑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跑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浮子式控制阀门;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由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浮子式控制阀门包括密封垫、管体以及浮子体,所述密封垫以及所述浮子体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径,所述管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进水室内并与所述管体一端相连,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密封垫一端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浮子体位于所述浮子室内,其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管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该防跑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由于忘记关闭水龙头造成的管道内突然注水造成的跑水现象。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作成本低廉,有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
防跑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跑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跑水装置。【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统一供水已经比较普遍。人们无需使用传统的方式使用人力取水,只需将自家水龙头打开,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生活以及生产用户。统一供水可以实现用户可以获得水质优良的水源,可以节约大量的基础建设费用,便于同于管理由于利于保证供水质量。目前控制水流出的方式大多是采用安装水龙头,即需要用水时将水龙头打开,使用完毕后将水龙头关闭,采用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廉,是当前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控制取水方式。由于统一供水运输管道较长,同一管道供给的用户往往也较多,因此经常性的会出现需要短暂停水进行维修等工作。然而由于大多水龙头都是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只有关闭以及打开两种状态,当用户遇到水管内没有水时,打开水龙头后经常忘记将其关闭,尤其在遇到家中没有人的情况时,水管内的水会通过水龙头源源不断的流出,会为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如果流出的水量过大会对整个建筑物造成破坏性影响。目前市场上虽然有类似带感应器的水龙头,但其造价较高施工难度大难以在普通用户中大面积推广使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跑水装置。
[0004]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跑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浮子式控制阀门;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由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形成进水室以及浮子室,所述隔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进水室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浮子室开设有第二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安装有止回阀门;所述浮子式控制阀门包括密封垫、管体以及浮子体,所述密封垫以及所述浮子体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径, 所述管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进水室内并与所述管体一端相连,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密封垫一端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浮子体位于所述浮子室内,其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管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
[0005]可选得,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外边的导管相连。
[0006]可选得,还可以包括:所述管体长度为所述装置主体纵向长度的三分之一。
[0007]可选得,还可以包括:所述出水口连接有水龙头。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实现一种防跑水装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浮子式控制阀门;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由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形成进水室以及浮子室,所述隔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进水室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浮子室开设有第二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安装有止回阀门;所述浮子式控制阀门包括密封垫、管体以及浮子体,所述密封垫以及所述浮子体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径,所述管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进水室内并与所述管体一端相连,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密封垫一端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浮子体位于所述浮子室内,其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管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防跑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由于忘记关闭水龙头造成的管道内突然注水造成的跑水现象。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作成本低廉,有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〇〇1〇]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〇〇11]图中:装置主体1、浮子式控制阀门2、隔板3、进水室4、浮子室5、第一进水口6、第二进水口 7、出水口8、止回阀门9、密封垫10、管体11、浮子体12、导管13、水龙头14、进水孔15。【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3]参见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水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所述防跑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以及浮子式控制阀门2;
[0014]其中,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由隔板3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形成进水室4以及浮子室 5,所述隔板3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进水室4开设有第一进水口 6,所述浮子室开设有第二进水口 7以及出水口 8,所述第二进水口 8安装有止回阀门9;[〇〇15]所述浮子式控制阀门2包括密封垫10、管体11以及浮子体12,所述密封垫10以及所述浮子体12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径,所述管体1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所述密封垫10位于所述进水室内4并与所述管体11 一端相连,所述管体11靠近所述密封垫一端开设有多个进水孔15;所述浮子体12位于所述浮子室5内,其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管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
[0016]为了使整个防跑水装置结构更加紧凑,所述第一进水口 6与所述第二进水口 7通过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外边的导管13相连。导管13的另一端可以与供水管道相连。所述管体11 长度可以为所述装置主体纵向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出水口 8连接有水龙头14。在实际应用中,当供水管道供水正常时,水流首先经过管道13由第一进水口 6进入进水4室中,通过进水孔15进入管体11内,进而流入浮子室5内,当水龙头15打开时水流由水龙头15流出。由于第二进水口 7安装有止回阀门9,因此当管道13内水流正常时,第二进水口 7处,即没有水流进如也没有水流流出。当管道13内水流不存在时,止回阀门9打开,浮子室5内水流经由第二进水口 7流入管道13内,随着浮子室5内水量的减少,浮子式控制阀门2整体向下运动,当密封垫10与隔板3接触后,停止向下运动,密封垫10完全覆盖在隔板3上的第一通孔上方,保证水流无法通过。当管道13内水流恢复正常后,此时水流经过第一进水口6进入到进水室4内, 由于密封垫10完全覆盖在隔板3上的第一通孔上方,水流无法进入浮子室5内。因此可以防止管道13内突然注水造成的跑水现象。在需要用水时,用户只需手动将止回阀门9逆向打开,这样水流可以由第二进水口 7进入浮子室5内,随着浮子室内水量的增加,浮子室控制阀门2整体借助水体的浮力向上运动,当水龙头内出水正常时,将止回阀门9关闭,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即可。
[0017]总之,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防跑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由于忘记关闭水龙头造成的管道内突然注水造成的跑水现象。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作成本低廉, 有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〇〇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防跑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跑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浮子式控制阀门; 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由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形成进水室以及浮子室,所述隔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进水室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浮子室开设有第二进 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安装有止回阀门;所述浮子式控制阀门包括密封垫、管体以及浮子体,所述密封垫以及所述浮子体直径 均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径,所述管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所述密封 垫位于所述进水室内并与所述管体一端相连,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密封垫一端开设有多个进 水孔;所述浮子体位于所述浮子室内,其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管体另一端与所述 第二通孔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 通过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外边的导管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长度为所述装置主体纵向 长度的三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连接有水龙头。
【文档编号】F16K31/20GK205592475SQ201620078367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发明人】贾克东
【申请人】贾克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