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水集输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7901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掺水集输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针对高粘度、高凝点、高含蜡油质而采用的一种集输工艺技术,属于石油开采 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油田油井分散的小油田,其单井产量低,新井生产不含水采油周期短,油静产 液的含水率上升快并且周期长,需要采取合适的采油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适应此类油田的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掺水集输工艺技术。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原油含水的情况,分两种状态,一是乳化水,二是游离水。其中乳状液也是由水和 与水不相容的有机液体(统称为油)所组成。根据分散相和连续相的不同,将乳状液分为 水包油和油包水两种类型前者油是分散相,而水是连续相,表示为油/水(或0/W);后者 水是分散相而油是连续相,表示为水/油(或W/0)。原油对水的体积比直接影响乳状液的类型、粘度和油井产量。按奥斯特瓦德 (Qstwald)的理论,0/W乳状液中上限值可达0.7402。由于温度、混合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值 可在0. 26 0. 74之间波动,只有当乳化剂浓度足够大时才能达到0. 74,而不转化为油外 相,所以乳状液中原油比例不能超过74%,否则会使乳状液破坏或变形。按上述理论与实践 试验通常原油对水的体积比为70 30或60 40。当原油中含水率小于时,原油只能形成油包水(W/0)型乳状液;含水率大于 75%时,原油形成水包油(0/W)型乳状液;含水率大于沈%但小于74%时,原油形成何种 类型的乳状液,与乳化剂类型及环境条件等有关,也即属于W/0和0/W的过渡带。故含水率 75%为腰滩油田实施掺水的“转向”点,此时,在原油输送时,将油与油壁之间的摩擦转变为 水与水及水与壁之间的摩擦,其粘度大幅度降低。该工艺的有益效果是,降粘效果优于井口伴热三管流程输送。若原油含水达到 65%以上,这时属于水中“漂油”,管中原油的表观粘度很小;其次井口无运行设备,最后掺 入活性水,即是脱离出来的污水,实现掺水闭路循环使用。具体实施实例在掺水刚投入运行时,由于没有及时把相关知识扩散到位,外围井组为了保持正 常生产运行,掺水量配水较大,随着掺水流程在腰滩油田的全面启动,联合站内出现了储油 罐原油含水上升的问题,原因是该站的三相分离器的处理能力最大为600方/日(清罐状 态下),在没有实施掺水和掺水没有全部实施时,经三相分离器处理的液量小于500方/日, 三相分离器处理后的油和水都能达标,故联合站能够正常运行。掺水工艺全面实施后,每天 进三相分离器处理的液量为产液量/日+掺水量/日=800方/日,远大于三相分离器的 日处理量600方/日,从而造成处理后的原油含水上升(达10%甚至更高),进一步引起储油罐含水上升,影响原油销售。同时为保证大量掺水的供热,两台锅炉都在运行;储油罐切 底水工作量增加;污水提升泵不停运转;污水罐、污水池稍不留意就会水漫金山;工作人员 精神高度紧张,全站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锅炉停运、提升 泵超负荷损坏等情况,站区运行就会出现故障,从而造成外围抽油机停抽,整个油田会全面
停产。 解决办法考虑腰滩油田各井产液量、出液温度、含水率、距离远近(井口 -计量 间、计量间-联合站)等因素,实行距离近的少掺、距离远的多掺;液温高的少掺、液温低的 多掺;含水高的少掺、含水低的多掺。如腰7井离计量间最近,只有50米,且有火烧罐增温 (可增加10°C ),就没用掺水;腰23井最远,掺水2方/小时,以确保掺水温度;苏205B井 因产液量大,井口液温最高可达50°C,且含水达90%,不仅不掺水,反而可以作为其他油井 的掺水使用;腰25井含水42%,掺水量按正常调配(综合含水80% )。对于同一平台的多个油井,由以前的每井一躺掺水流程改为多井用同一趟掺水流 程。如串腰13、腰14,腰19、腰20。腰13、腰14井以前都是单独使用掺水,经常出现调配 不稳定,因两井位于同一平台,井口间距只有4米,经过井口流程改造,使掺水先经过腰13 井,然后,用腰13井经过掺水后的总液来作为腰14井的掺水,达到了减少掺水量、稳定生产 的效果。对于含水在85%以上的井不掺水,并尽一步用该井产液作为其他井的掺水。如苏 205B井,含水率90%,日产水58. 79方,出液温度在25_500C(随环境温度变化),用该井作 为腰29井和侧腰1的掺水使用。腰12井含水93%,不用掺水,直接输送到计量间总管汇。乳化降粘法是使水溶性好的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按一定量加入水中注入油 井,使含水原油分散游离,形成0/W型乳化液,这种乳化液的粘度大大低于稠油的粘度,比 稠油与井下水形成的W/0型乳化液的粘度更低,从而达到降低稠油粘度的目的。根据实验 室对药剂的筛选实验结果,确定了药剂和加药浓度,通过管道泵加药、套管环空连续滴加 (后又改进为恒压滴加)、环空定期倾倒的方式,进行加药,达到破乳、降粘、降凝的效果。
权利要求
1.渗水集输工艺技术主要是针对油质高粘度、高凝点、高含蜡油质等特点而采用的集 输工艺技术。其特征是在井口将集输站(联合站)内油田产液处理系统分离出来的活性水 掺到集油管线,利用活性水的温度来提高产液温度和含有活性剂的污水来降低粘度。
全文摘要
一种能降低产液粘度的掺水工艺技术。它是指在井口将集输站(联合站)内油田产液处理系统分离出来的活性水掺到集油管线,利用活性水的温度来提高产液温度和含有活性剂的污水来降低粘度,保证产液经济、安全输送到集输送到集输站(联合站)。
文档编号F17D1/17GK102095079SQ20091023160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
发明者周建荣 申请人:戈宝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