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798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源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气系统,特别是设备上使用的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些设备上需使用供气系统,如激光焊机上需使用C02 ( 二氧化碳)、He (氦气)和 N2(氮气)三套供气系统。 目前,设备上的供气系统一般为单源供气系统,即每套供气气源系统只由一个气 源,如激光焊机上有三套供气系统,三套供气系统均为单源供气系统,每套供气系统只有一 个气瓶作气源。 单源供气系统的缺陷在于每次进行更换气瓶时,生产机组必须停机,待换瓶完毕 后设备才能恢复运行,影响生产作业效率和生产节奏;另外,气瓶更换时空气容易进入管道 内,气瓶更换后,管道中的空气不能排除,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源供气系统,该双源供气系统,设 备无须停机就可更换气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双源供气系统,它包括总出气管、气瓶、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的气瓶为 两个,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一端分别与两气瓶的出气口连接,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 气管的另一端与总出气管连通;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 门。 上述方案中,双源供气系统还包括两个放气管,两放气管上均设有放气阀门; 两放气管分别与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连通; 第一出气管上的放气管与第一出气管的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和总出气管之间,第 一出气管上的放气管与总出气管之间的第一出气管上设有第四阀门;第二出气管上的放气 管与第二出气管的连通处位于第二阀门与总出气管之间,第二出气管上的放气管与总出气 管之间的第二出气管上设有第五阀门。 上述方案中,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之间设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 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连通;连通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连通管与第一出气管的连通处位于第四阀门与总出气管之间,连通管与第二出气 管的连通处位于第五阀门与总出气管之间。 上述方案中,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上还分别设有调压阀,第一出气管上的调 压阀设置在连通管与总出气管之间;第二出气管上的调压阀设置在连通管与总出气管之 间。 上述方案中,双源供气系统还包括换向阀、控制器、第一分气管、第二分气管、两个 分别用于检测第一分气管、第二分气管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两压力
3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换向阀; 换向阀上设有一个出气端和两个进气端;第一分气管、第二分气管上分别设有第 六阀门、第七阀门; 第一分气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气管连通,第一分气管的另一端与换向阀的一进气端 连通;第二分气管的一端与第二出气管连通,第二分气管的另一端与换向阀的另一进气端 连通; 第一分气管和第一出气管的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第四阀门之间,第二分气管和 第二出气管的连通处位于第二阀门、第五阀门之间; 换向阀的出气端与总出气管连通。 上述方案中,双源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三出气管,换向阀的出气端通过第三出气管 与总出气管连通,第三出气管上设有调压阀,调压阀与总出气管之间的第三出气管上设有 控制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两个供气气源,一用一备,在线冗余,当在线使用的气瓶气体用完或者压力
低于设定值时,系统可手动切换至备用气瓶,设备无须停机就可更换气源。 2、具有空气排放装置——放气管和放气阀门,可排除气体管道中的空气,提高气
体的纯度。 3、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之间设有连通管,当一路出气管出现故障时,可切换 使用另一路出气管供气,保障设备正常工作。 4、调压阀设置在出气管的末端,保证了输出气压的稳定。 5、具有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气源的自动切换。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l-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3-第三阀门、4-第四阀门、5-第五阀门、6-第六 阀门、7-第七阀门、8-调压阀、9-第一出气管、10-第二出气管、ll-总出气管、12-控制阀 门、13-放气管、14-压力传感器、15-换向阀、16-气瓶、17-连通管、18-第一分气管、19-第 二分气管、20-第三出气管、21-放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l,它包括总出气管11、气瓶16、第一出气管9和第 二出气管10 ;所述的气瓶16为两个,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的一端分别与两气瓶 16的出气口连接,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的另一端与总出气管11连通;第一出气 管9和第二出气管10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1和第二阀门2。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 10上还分别设有调压阀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l可通过手动控制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切换系统气源。调压阀8用来调节系统的输出气体压力。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它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双源供气系统还包括两个放气管13,两放气管13上均设有放气阀门21 ;两放气管 13分别与第一出气管9、第二出气管10连通;第一出气管上的放气管13与第一出气管9的 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1和总出气管11之间,第一出气管上的放气管13与总出气管11之间 的第一出气管9上设有第四阀门4 ;第二出气管上的放气管13与第二出气管10的连通处 位于第二阀门2与总出气管11之间,第二出气管上的放气管13与总出气管11之间的第二 出气管10上设有第五阀门5。 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之间设有连通管17,连通管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 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连通;连通管17上设有第三阀门3 ;连通管17与第一出气管9 的连通处位于第四阀门4与总出气管11之间,连通管17与第二出气管10的连通处位于第 五阀门5与总出气管11之间。 第一出气管上的调压阀8设置在连通管17与总出气管11之间;第二出气管上的 调压阀8设置在连通管17与总出气管11之间。调压阀8两端均设有控制阀门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是采用手动方式进行气源切换,其工作原理为 1、准备时,将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的一端分别与两气瓶16的出气口连 接,关闭第四阀门4、第五阀门5,打开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再分别打开放气阀门21放 气,排除气体管道中的空气后关闭放气阀门21。 2、第一出气管9供气时,关闭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3,打开第一阀门1、第四阀门 4,打开第一出气管9上的两控制阀门12,第一出气管9上的气瓶16向总出气管11供气。 3、在第一出气管9上气瓶16内的气体用完或者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进行气路手动 切换,打开第二阀门2、第五阀门5,打开第二出气管10上的两控制阀门12,关闭第一阀门 1、第四阀门4,关闭第一出气管9上的两控制阀门12,第二出气管10上的气瓶16向总出气 管11供气。 4、第二出气管10上的气瓶16向总出气管11供气时,可更换第一出气管9上的气 瓶16,更换后,打开第一阀门1,再打开第一出气管9上放气管13的放气阀门21放气,排除 气体管道中的空气后关闭放气阀门21,备用。 5、当一路出气管的连通管17至总出气管11部分出现故障时,可关闭出现故障的 出气管上的控制阀门12,打开第三阀门3,气体通过连通管17由另一出气管向总出气管11 供气。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它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双源供气系统它还包括自动切换部分,自动切换部分包括换向阀15、控制器、第一 分气管18、第二分气管19、两个分别用于检测第一分气管18、第二分气管19内压力的压力 传感器14、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第三出气管20。 换向阀15上设有一个出气端和两个进气端;第一分气管18、第二分气管19上分 别设有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 第一分气管18的一端与第一出气管9连通,第一分气管18的另一端与换向阀15 的一进气端连通;第二分气管19的一端与第二出气管IO连通,第二分气管19的另一端与 换向阀15的另一进气端连通。
5[0047] 第一分气管18和第一出气管9的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1、第四阀门4之间,第二分 气管19和第二出气管10的连通处位于第二阀门2、第五阀门5之间。 换向阀15的出气端通过第三出气管20与总出气管11连通,第三出气管20上设 有调压阀8,调压阀8与总出气管11之间的第三出气管20上设有控制阀门12。 所述阀门均为截止阀。 如图4所示,两压力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换向阀15。压 力传感器14采用bosch的产品,型号为82110012。换向阀15采用norgren的产品,型号为 9500200,该换向阀具有两个进气端控制阀,两个进气端控制阀可分别控制。控制器采用西 门子的S7-200,控制器上的1、2号引脚分别与两压力传感器的连接,7、8号引脚分别与换向 阀两控制阀的控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其工作原理为 1、手动方式进行气源切换同实施例2,不再赘述。 2、手动和自动之间的切换 2. 1、打开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打开第三出气管20上 的控制阀门12,关闭其它阀门,自动切换部分即可工作。 2. 2、关闭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关闭第三出气管20上的控制阀门12,即可进行 手动控制。 3、自动方式进行气源切换 当一分气管内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换向阀15换向,另一分气管通过第 三出气管20向总出气管11供气。
权利要求双源供气系统,它包括总出气管(11)、气瓶(16);其特征在于双源供气系统还包括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所述的气瓶(16)为两个,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的一端分别与两气瓶(16)的出气口连接,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的另一端与总出气管(11)连通;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1)和第二阀门(2)。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源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两个放气管(13),两放气 管(13)上均设有放气阀门(21);两放气管(13)分别与第一出气管(9)、第二出气管(10)连通;第一出气管上的放气管(13)与第一出气管(9)的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1)和总出气 管(11)之间,第一出气管上的放气管(13)与总出气管(11)之间的第一出气管(9)上设 有第四阀门(4);第二出气管上的放气管(13)与第二出气管(10)的连通处位于第二阀门 (2)与总出气管(11)之间,第二出气管上的放气管(13)与总出气管(11)之间的第二出气 管(10)上设有第五阀门(5)。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源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 (10)之间设有连通管(17),连通管(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 连通;连通管(17)上设有第三阀门(3);连通管(17)与第一出气管(9)的连通处位于第四阀门(4)与总出气管(11)之间,连 通管(17)与第二出气管(10)的连通处位于第五阀门(5)与总出气管(11)之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源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 上还分别设有调压阀(8),第一出气管上的调压阀(8)设置在连通管(17)与总出气管(11) 之间;第二出气管上的调压阀(8)设置在连通管(17)与总出气管(11)之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源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换向阀(15)、控制器、第 一分气管(18)、第二分气管(19)、两个分别用于检测第一分气管(18)、第二分气管(19)内 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4)、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两压力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控制 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换向阀(15);换向阀(15)上设有一个出气端和两个进气端;第一分气管(18)、第二分气管(19)上 分别设有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第一分气管(18)的一端与第一出气管(9)连通,第一分气管(18)的另一端与换向阀 (15)的一进气端连通;第二分气管(19)的一端与第二出气管(10)连通,第二分气管(19) 的另一端与换向阀(15)的另一进气端连通;第一分气管(18)和第一出气管(9)的连通处位于第一阀门(1)、第四阀门(4)之间,第 二分气管(19)和第二出气管(10)的连通处位于第二阀门(2)、第五阀门(5)之间;换向阀(15)的出气端与总出气管(11)连通。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源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三出气管(20),换向阀 (15)的出气端通过第三出气管(20)与总出气管(11)连通,第三出气管(20)上设有调压阀 (8),调压阀(8)与总出气管(11)之间的第三出气管(20)上设有控制阀门(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源供气系统,它包括总出气管(11)、气瓶(16)、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所述的气瓶(16)为两个,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的一端分别与两气瓶(16)的出气口连接,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的另一端与总出气管(11)连通;第一出气管(9)和第二出气管(10)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1)和第二阀门(2)。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供气气源,一用一备,在线冗余,当在线使用的气瓶气体用完或者压力低于设定值时,系统可手动切换至备用气瓶,设备无须停机就可更换气源。
文档编号F17D3/01GK201439864SQ20092008666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6日
发明者唐武军, 开岗生, 朱海云, 李伟, 李承钢, 汪连运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