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9852阅读:1720来源:国知局
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包括:固定面板,以及固定于固定面板上的第一快速转换插座和第二快速转换插座、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切换开关,其中切换开关包括出气端以及与出气端择一导通的第一进气端和第二进气端,出气端分两路,一路与第一减压阀、第一快速转换插座依次连通,另一路与第二减压阀、第二快速转换插座依次连通,第一压力表与第一进气端连通,第二压力表与第二进气端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无需改变现行氧气瓶的安装位置,而是通过将原本分散的各部件集中于固定面板上,安装和使用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优化了救护车车厢内的连接排布,更有利于在狭窄空间内进行救护工作。
【专利说明】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车辆领域,特别是一种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救护车中,如图1所示,一般配备两个氧气瓶(第一氧气瓶I和第二氧气瓶2),固定在车厢左后方的氧气柜里,分别向湿化器和呼吸机供氧。第一氧气瓶I瓶口连接低压减压阀(一般为0.2MPa)和压力表,再依次通过四米输氧管道、第一快速转换插座3、氧气湿化器,供病人吸氧使用;第二氧气瓶2瓶口连接减压阀(一般为0.28?0.6MPa)和压力表,再依次通过四米输氧管道、第二快速转换插座4,供急救呼吸机使用。而第一快速转换插座3和第二快速转换插座4 一般安装在车厢左前方靠近担架床头部位置的车厢壁上,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插管操作。该种排布设置,使得当接收病人后医护人员需要绕过担架床才能查看氧气瓶压力表,极为不方便,如不时时查看,又有可能在氧气瓶氧气消耗殆尽时也察觉不到,但是由于救护车空间大小所限,氧气瓶和快速转换插座本身的位置很难再进行调整。而且,两个氧气瓶不能互换,例如当第一氧气瓶的氧气用完但又必须使用该氧气瓶对应的氧气罩或呼吸机时,医护人员需要绕过担架床到达氧气柜,拆下各自的减压阀,再将原第一氧气瓶的减压阀接于第二氧气瓶上,这对于救护车上的紧急救护是非常不利的。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其便于医护人员实时直观的观察氧气瓶压力,同时便于氧气瓶的转换使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面板,以及固定于固定面板上的第一快速转换插座和第二快速转换插座、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切换开关,其中切换开关包括出气端以及与出气端择一导通的第一进气端和第二进气端,出气端分两路,一路与第一减压阀、第一快速转换插座依次连通,另一路与第二减压阀、第二快速转换插座依次连通,第一压力表与第一进气端连通,第二压力表与第二进气端连通。
[0005]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进气端、第二进气端分别连接有可同时与压力表以及外界输氧管道连通的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
[0006]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进气端、第二进气端分别为可同时与压力表以及外界输氧管道连通的两通管结构。
[0007]所述的第一快速转换插座为湿化器专用插座,第二快速转换插座为呼吸机专用插座。
[0008]还包括第三快速转换插座和第四快速转换插座,分别为湿化器专用插座、呼吸机专用插座,第三快速转换插座与第一减压阀连通,第四快速转换插座与第二减压阀连通。
[0009]所述的第二快速转换插座和第四快速转换插座为制式不同的呼吸机专用插座。
[0010]所述的第一减压阀为输出氧气气压0.1?0.2MPa的减压阀,第二减压阀为输出氧气气压0.28?0.6MPa的减压阀。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无需改变现行氧气瓶的安装位置,而是通过将快速转换插座、压力表、减压阀、切换开关等固定于一块固定面板上,安装和使用的便捷性大大提高,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车厢前方靠近担架床头部位置的车厢壁上,通过输氧管道与氧气瓶导通,医护人员在担架床头部位置可进行湿化器或呼吸机的插管操作,同时可实时看到氧气瓶的气压,判断是否还有气,如其中一氧气瓶(组)消耗完毕,通过切换开关即可轻松切换另一氧气瓶(组)进行供气。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救护车车厢内的连接排布,更有利于在狭窄空间内进行救护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现有技术中救护车车厢内的排布结构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救护车车厢内的排布结构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包括:固定面板5,以及固定于固定面板5上的第一,决速转换插座3和第二快速转换插座4、第一压力表6和第二压力表7、第一减压阀8和第二减压阀9、切换开关10,其中切换开关10包括出气端11以及可通过转动切换开关与出气端11择一导通的第一进气端12和第二进气端13,出气端11分两路,一路与第一减压阀8、第一快速转换插座3依次连通,另一路与第二减压阀9、第二快速转换插座4依次连通,第一压力表6与第一进气端12连通,第二压力表7与第二进气端13连通。
[0018]如图4所示,切换开关10的第一进气端12、第二进气端13分别连接有第一三通管14和第二三通管15,第一三通管14可同时与第一压力表6以及外界输氧管道连通,第二三通管15可同时与第二压力表7以及外界输氧管道连通。或者,切换开关10的第一进气端12、第二进气端13也可直接采用两通管结构,此时无需额外连接三通管即可同时与压力表以及外界输氧管道连通,结构更为简化。
[0019]第一快速转换插座3为湿化器专用插座,用于快速连接有氧气湿化瓶。第二快速转换插座4为呼吸机专用插座。作为备用,还可增设第三快速转换插座16和第四快速转换插座17,分别为湿化器专用插座、呼吸机专用插座,第三快速转换插座16与第一减压阀8连通,第四快速转换插座17与第二减压阀9连通。第二快速转换插座4和第四快速转换插座17最好采用制式不同的呼吸机专用插座,例如其中一个为英式,一个为德式,从而便于与不同设备兼容。
[0020]因吸氧或呼吸机所需压力不同,因此最优选的,第一减压阀8为输出氧气气压
0.1?0.2MPa的低压减压阀,第二减压阀9为0.28?0.6MPa (优选0.4?0.5MPa)的减压阀,两减压阀的输出气压固定,分别对应供给功能不同的快速转换插座,医护人员操作时,无需重新调整供气压力,直接插装即可使用,防止发生调压误操作的情况。
[002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将以前分散设置的部件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厢前方靠近担架床头部位置的车厢壁上,通过两根不锈钢输氧管道分别与第一氧气瓶I和第二氧气瓶2导通,医护人员在担架床头部位置可进行湿化器或呼吸机的插装操作,同时可通过第一、第二压力表6、7实时看到第一、第二氧气瓶1、2的气压,判断是否还有气,如其中一瓶氧气瓶消耗完毕,通过切换开关10即可轻松切换另一氧气瓶进行供气。当然,救护车上也可设置四瓶氧气瓶,每两瓶为一组,每组分别通过一根不锈钢输氧管道与本实用新型连通。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救护车车厢内的连接排布,更有利于在狭窄空间内进行救护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面板,以及固定于固定面板上的第一,决速转换插座和第二快速转换插座、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切换开关,其中切换开关包括出气端以及与出气端择一导通的第一进气端和第二进气端,出气端分两路,一路与第一减压阀、第一快速转换插座依次连通,另一路与第二减压阀、第二快速转换插座依次连通,第一压力表与第一进气端连通,第二压力表与第二进气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进气端、第二进气端分别连接有可同时与压力表以及外界输氧管道连通的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进气端、第二进气端分别为可同时与压力表以及外界输氧管道连通的两通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快速转换插座为湿化器专用插座,第二快速转换插座为呼吸机专用插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快速转换插座和第四快速转换插座,分别为湿化器专用插座、呼吸机专用插座,第三快速转换插座与第一减压阀连通,第四快速转换插座与第二减压阀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快速转换插座和第四快速转换插座为制式不同的呼吸机专用插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车多功能氧气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减压阀为输出氧气气压0.1?0.2MPa的减压阀,第二减压阀为输出氧气气压0.28?0.6MPa的减压阀。
【文档编号】F17C13/02GK203963488SQ201420368677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日
【发明者】梁永成 申请人:梁永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