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9826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和回流冷凝管,该至少两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通过第一空心侧管相连通,其中一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与回流冷凝管通过第二空心侧管相连通;该至少两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滴液嘴与回流冷凝管的下端口装接在一起;该恒压滴液漏斗本体设有流速调节阀,该流速调节阀设有若干条孔径各不相同的液体溢流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微孔径溢流通道,能够更精确的控制滴加速度,解决了现有恒压滴液漏斗调速过程中误差较大的问题;恒压滴液漏斗本体并联解决了合成实验过程中多组分滴加四口烧瓶口径数量不足问题,回流冷凝管起到恒压和回流的作用。
【专利说明】
一种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恒压滴液漏斗,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
【背景技术】
[0002]在实验合成过程中,需要用到恒压滴液漏斗向四口烧瓶中滴加不饱和单体、引发剂及其他助剂,四口烧瓶有四个口颈,其中搅拌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占用了三个口径,只剩下一个口径用恒压滴液漏斗滴加反应物,在遇到多组分滴加的时候,对实验造成不便,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0003]恒压滴液漏斗的滴加速度控制一直是个难题,现有的恒压滴液漏斗控制阀是一孔径阀门,通过调节阀门位置控制速度,在操作时具有相当的难度,速度不易控制,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也导致了实验结果的不可重复性。此外,目前大多数恒压滴液漏斗没有体积刻度线,都是通过人工划线做标记,不易观测已加入的物料容量,以至于不便于跟踪实验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和回流冷凝管,该至少两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通过第一空心侧管相连通,其中一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与回流冷凝管通过第二空心侧管相连通;该至少两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滴液嘴与回流冷凝管的下端口装接在一起;该恒压滴液漏斗本体设有流速调节阀,该流速调节阀设有若干条孔径各不相同的液体溢流通道。
[0007]一实施例中:所述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为两个,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与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上段通过所述第一空心侧管相连通,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上段与所述回流冷凝管的上端口通过所述第二空心侧管相连通。
[0008]—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恒压漏斗的下端设有连接部,该第一恒压漏斗的滴液嘴位于该连接部内;所述第二恒压漏斗的滴液嘴伸入该连接部内;所述回流冷凝管的下端口与该连接部连通。
[0009]—实施例中:所述若干条液体溢流通道位于同一截面上且周向均匀间隔地相互交叉排列。
[0010]—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溢流通道为3条,3条溢流通道位于同一截面上且相互呈60°地交叉排列。
[0011]—实施例中:所述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上设有体积刻度线。
[0012]一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冷凝管的冷凝水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回流冷凝管的下段和上段。
[0013]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4](I)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流速调节阀上设有3个孔径大小不同的液体溢流通道,通过这三个微孔径溢流通道,能够更精确的控制滴加速度,解决了现有恒压滴液漏斗调速过程中误差较大的问题。(2)解决了合成实验过程中多组分滴加四口烧瓶口径数量不足问题。
(3)圆柱形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上设置有体积刻度线,可以随时观测已加入的物料容量,便于实验跟踪。(4)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与回流冷凝管连接提供了恒压和回流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速调节阀示意图,带有3条孔径各不相同的液体溢流通道。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速调节阀截面示意图,3条孔径各不相同的液体溢流通道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之间呈60°夹角。
[0019]附图标记: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1,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2,回流冷凝管2,第一空心侧管3,第二空心侧管4;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上磨口 5-1,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上磨口 5-2,带磨口的连接部6,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滴液嘴7-1,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滴液嘴7-2,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流速调节阀8-1,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流速调节阀8-2,回流冷凝管下端口 9,回流冷凝管进水口 10,回流冷凝管出水口 11,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体积刻度线12-1,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体积刻度线12-2,三条孔径各不相同的液体溢流通道13-1、13-2、1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横”、“竖”、“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中的立体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种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1、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2和回流冷凝管2;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1和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2上端均设有用于连接其余实验设备的上磨口 5-1/5-2,二者的圆柱形的中段均设有体积刻度线12-1/12-2,二者的下端均设有滴液嘴7-1/7-2;回流冷凝管2的冷凝水进水口 10和出水口 11分别位于回流冷凝管2的下段和上段;
[0023]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1与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2的上段通过第一空心侧管3相连通,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1的上段与回流冷凝管2的上端口通过第二空心侧管4相连通;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1的下端设有用于连接四颈烧瓶的带磨口的连接部6,该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1的滴液嘴7-1位于该连接部6内;所述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2的滴液嘴7-2伸入该连接部6内;所述回流冷凝管2的下端口 9与该连接部6连通。
[0024]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1和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2在各自的圆柱形的中段和滴液嘴7-1/7-2之间均设有流速调节阀8-1/8-2,每个流速调节阀8-1/8-2均设有3条孔径各不相同的液体溢流通道13-1、13-2、13-3,3条溢流通道13_1、13_2、13_3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呈60°地交叉排列;具体的孔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1和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2的流速调节阀8-1/8-2的3条液体溢流通道孔径大小各不相同。
[0025]本实用新型现场使用方式如下:
[0026]关闭流速调节阀8-1和8-2,将本实用新型插到合成用到四口烧瓶瓶颈上,并将两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1/1-2固定在铁架台上,用软管接通回流冷凝管2上的进水口 10和出水口 11,分别向第一,〖亘压滴液漏斗本体1-1和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2中加入反应试剂。接通加热器电源,开始加热四口烧瓶,待温度达到体系要求,打开流速调节阀8-1和8-2,向四口烧瓶的体系中滴加第一,〖亘压滴液漏斗本体1-1和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1- 2中的反应试剂,可以通过调节带有多种不同孔径溢流通道的流速调节阀8-1和8-2对滴加速度进行精确的控制。通过观察两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上的体积刻度线12-1和12-2,对反应进度进行跟踪。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和回流冷凝管,该至少两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通过第一空心侧管相连通,其中一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与回流冷凝管通过第二空心侧管相连通;该至少两个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滴液嘴与回流冷凝管的下端口装接在一起;该恒压滴液漏斗本体设有流速调节阀,该流速调节阀设有若干条孔径各不相同的液体溢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为两个,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与第二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上段通过所述第一空心侧管相连通,第一恒压滴液漏斗本体的上段与所述回流冷凝管的上端口通过所述第二空心侧管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压漏斗的下端设有连接部,该第一恒压漏斗的滴液嘴位于该连接部内;所述第二恒压漏斗的滴液嘴伸入该连接部内;所述回流冷凝管的下端口与该连接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条液体溢流通道位于同一截面上且周向均匀间隔地相互交叉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溢流通道为3条,3条溢流通道位于同一截面上且相互呈60°地交叉排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滴液漏斗本体上设有体积刻度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可控带回流的并联恒压滴液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冷凝管的冷凝水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回流冷凝管的下段和上段。
【文档编号】B67C11/04GK205709828SQ201620652402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7日
【发明人】官梦芹, 方云辉, 代柱端, 蒋卓君, 陈小路, 钟丽娜
【申请人】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