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天然气储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1094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化天然气储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储气装置。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25,液化天然气的质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其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气船运送。液化天然气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而且放出的热量大,所以液化天然气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能源。

现如今液化天然气已经被应用到家庭及小型企业里面,家用的储气罐为小型的,由于储气罐为钢制的,整体质量较重,又没有专门的搬运设施,人们使用时搬运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型储气罐质量较重,没有专门搬运设施,移动及搬运较为麻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储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液化天然气储气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端设有出气口,且所述罐体顶端固接有圆弧挡板,所述圆弧挡板侧面对称开有手握槽,所述罐体底端固接有支撑座。

所述支撑座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L型滑道,且所述支撑座底部开有呈竖直状态的两个踏板滑道,所述踏板滑道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座内部中空,且所述支撑座中空处同轴设有滑动装置。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通过轴承固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接在罐体底部,所述底板圆周面上均匀设有与L型滑道相对应个数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插设在L型滑道内,所述底板底面固接有若干个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另一端设有滚轮,所述底板底面固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固接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贯穿踏板滑道延伸至支撑座外部。

优选的,所述L型滑道为三个,且所述L型滑道末端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柱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第二支柱沿底板周向排列。

优选的,所述滚轮为万向轮,且所述滚轮通过滚轮底座螺纹连接在所述底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柱上套设有滑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储气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罐体的底部设置了可收缩的滑动装置,人们搬运时只需要将滑动装置拉出,就可以通过滚轮使罐体移动,既省力,搬运起来又便捷,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并且该种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储气装置的滑动装置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储气装置的滑动装置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储气装置的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圆弧挡板 1、出气口 2、手握槽 3、罐体 4、支撑座 5、脚踏板 6、踏板滑道 7、L型滑道 8、滑轮 9、滚轮 10、第一支柱 11、第一弹簧 12、底板 13、第二支柱 14、第二弹簧 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液化天然气储气装置,包括罐体4,罐体4顶端设有出气口2,且罐体4顶端固接有圆弧挡板1,圆弧挡板1侧面对称开有手握槽3,用于将罐体4提起,罐体4底端固接有支撑座5。

支撑座5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L型滑道8,L型滑道8为三个,且L型滑道8末端为圆弧形,当滑动装置伸出时,更好的卡住滚轮10,且支撑座5底部开有呈竖直状态的两个踏板滑道7,踏板滑道7对称设置,支撑座5内部中空,且支撑座5中空处同轴设有滑动装置。

滑动装置包括底板13,底板13顶面通过轴承固接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另一端固接在罐体4底部,底板13圆周面上均匀设有与L型滑道8相对应个数的第一支柱11,第一支柱11插设在L型滑道8内,第一支柱11上套设有滑轮9,防止长时间使用磨损第一支柱11,底板13底面固接有若干个第二支柱14,第二支柱14为三个,且三个第二支柱14沿底板13周向排列,方便使用,且节省制造成本,第二支柱14另一端设有滚轮10,滚轮10为万向轮,且滚轮10通过滚轮底座螺纹连接在底板13底部,方便装卸,底板13底面固接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另一端固接有脚踏板6,脚踏板6贯穿踏板滑道7延伸至支撑座5外部,用于将滑动装置拉出。

工作原理:本发明需要搬动时,两只脚踩住脚踏板6,将滑动装置拉出,两手握住手握槽3,将罐体4提起,旋转罐体4,使滑轮9坐落在L型滑道8末端的圆弧形凹槽内,然后就可以推动罐体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