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机灌装工位摆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006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装机灌装工位摆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产品,具体来说是一种灌装机灌装工位摆杆。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市场上的一些灌装机灌装工位摆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1、结构设计过于复杂,造成拆装不方便,不易更换零件;2、只有一根固定弹簧,未设有调节拉簧,造成摆杆与灌装工位硬性接触,摩擦严重,造成零件损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机灌装工位摆杆。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一些灌装机灌装工位摆杆,结构设计过于复杂,造成拆装不方便,不易更换零件;只有一根固定弹簧,未设有调节拉簧,造成摆杆与灌装工位硬性接触,摩擦严重,造成零件损坏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装机灌装工位摆杆,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设为方形长条结构,其左侧设有方形的槽口,槽口的中间设有一个横向的内螺纹孔,设为第一内螺纹孔,槽口的右侧设有一个纵向的内螺纹孔,设为第二内螺纹孔,所述本体的右侧设有一个横向的通孔,通孔的右侧设有横向的内螺纹孔,设为第三内螺纹孔。所述的本体在使用时,通过螺杆旋入右侧的通孔,将本体固定在灌装机上,然后把螺栓旋进所述的第二内螺纹孔,将拉簧固定在螺栓上,并将另外两根拉簧反向固定在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三内螺纹孔上,这样所述的本体就可以跟着拉簧绕着所述的通孔而上下摆动,从而达到控制灌装机灌装的启停的作用,并可以通过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三内螺纹孔上的拉簧,控制上下摆动的幅度。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拆装方便,可调节摆动幅度,不易损坏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灌装机配合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1,所述的本体I设为方形长条结构,其左侧设有方形的槽口 2,槽口 2的中间设有一个横向的内螺纹孔,设为第一内螺纹孔6,槽口 2的右侧设有一个纵向的内螺纹孔,设为第二内螺纹孔3,所述本体I的右侧设有一个横向的通孔4,通孔的右侧设有横向的内螺纹孔,设为第三内螺纹孔5。
[0011]所述的本体I在使用时,通过螺杆9旋入右侧的通孔4,将本体I固定在灌装机上,然后把螺栓7旋进所述的第二内螺纹孔,将拉簧8固定在螺栓上,并将另外两根拉簧(10和11)反向固定在第一内螺纹孔6和第三内螺纹孔5上,这样所述的本体I就可以跟着拉簧8绕着所述的通孔4而上下摆动,从而达到控制灌装机灌装的启停的作用,并可以通过第一内螺纹孔6和第三内螺纹孔5上的拉簧(10和11),控制上下摆动的幅度。
[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拆装方便,可调节摆动幅度,不易损坏的特点。
【主权项】
1.一种灌装机灌装工位摆杆,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设为方形长条结构,其左侧设有方形的槽口,槽口的中间设有一个横向的内螺纹孔,设为第一内螺纹孔,槽口的右侧设有一个纵向的内螺纹孔,设为第二内螺纹孔,所述本体的右侧设有一个横向的通孔,通孔的右侧设有横向的内螺纹孔,设为第三内螺纹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灌装机灌装工位摆杆,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设为方形长条结构,其左侧设有方形的槽口,其中间设有第一内螺纹孔,其右侧设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本体的右侧设有一个横向的通孔,其右侧设有第三内螺纹孔。所述的本体在使用时,通过螺杆旋入右侧的通孔,将本体固定在灌装机上,然后把螺栓旋进所述的第二内螺纹孔,将拉簧固定在螺栓上,并将另外两根拉簧反向固定在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三内螺纹孔上,这样所述的本体就可以跟着拉簧绕着所述的通孔而上下摆动,从而达到控制灌装机灌装的启停的作用,并可以通过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三内螺纹孔上的拉簧,控制上下摆动的幅度。本实用新型具有拆装方便,可调节摆动幅度,不易损坏的特点。
【IPC分类】B65B65/00, B67C3/22
【公开号】CN204802982
【申请号】CN201520175318
【发明人】胡杰
【申请人】宁波北纬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