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6083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取油器,包括煮料罐、储油罐和吸油管,所述吸油管和储油罐为不锈钢材料,所述吸油管的后端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储油罐,所述吸油管的前端设有U型勺,所述U型勺的上端设有入油口,所述软管上设有抽油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操作方便,代替了传统的勺子撇油,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工人接触高温液体烫伤的风险,清洁卫生方便,使吸取的油层纯度高。
【专利说明】
一种取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油储存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油器。
【背景技术】
[0002]软骨素在生产煮料的过程中,水层上会漂游一层油脂,一般通常用勺子直接撇油,费时费力,高温的液体还容易烫伤工人的身体。而现有的吸油管容易把油层下面的水也一起抽走,使抽到的油脂不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清洁卫生高效的取油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取油器,包括煮料罐、储油罐和吸油管。所述吸油管和储油罐为不锈钢材料。
[0006]所述吸油管的后端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储油罐。
[0007]所述吸油管的前端设有U型勺,所述U型勺的上端设有入油口。
[0008]所述软管上设有抽油栗。
[0009]使用时,将吸油管上的U型勺插入油层内,油层内的油只能从入油口进入到U型勺内,启动抽油栗,抽油栗通过吸油管和软管将油层上的油抽入到储油罐内。油层下面的水不会进入到U型勺内,从而防止抽到储油罐的油内混有水层。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操作方便,代替了传统的勺子撇油,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工人接触高温液体烫伤的风险,清洁卫生方便,使吸取的油层纯度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2]图2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吸油管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_煮料罐,2-储油罐,3-吸油管,4-抽油栗,5-软管,6-U型勺,7-入油口,8_油层,9_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取油器,包括煮料罐1、储油罐2和吸油管3。
[0016]吸油管3和储油罐2为不锈钢材料。
[0017]吸油管3的后端设有软管5,软管5的另一端连接储油罐2。
[0018]软管5上设有抽油栗4。
[0019]吸油管3的前端设有U型勺6,U型勺6的上端设有入油口7。
[0020]煮料罐I的底部为水层9,水层9的上方为油层8。
[0021]使用时,将吸油管3上的U型勺6插入油层8内,油层8内的油只能从入油口7进入到U型勺6内,启动抽油栗4,抽油栗通过吸油管3和软管5将油层8上的油抽入到储油罐2内。油层8下面的水不会进入到U型勺6内,防止抽到储油罐2的油内混有水层。
[0022]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或解释,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这些修改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取油器,包括煮料罐、储油罐和吸油管,所述吸油管和储油罐为不锈钢材料,所述吸油管的后端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储油罐,所述吸油管的前端设有U型勺,所述U型勺的上端设有入油口,所述软管上设有抽油栗。
【文档编号】B67C3/18GK205442597SQ201620280191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9日
【发明人】乔仁蛟
【申请人】青岛万图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