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实验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6668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危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实验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危险品物质实验仪,特别涉及一种危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实验仪。
目前危险品是国际进出口强制检验的商品。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危险性,在运输中如其使用包装不当很容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为了保证运输中的安全,必须在包装前按国际危规对危险品进行正确的分类,然后根据其分类选择适当的包装。以往经常发生由于危险品分类不正确,导致错误选择包装而发生安全事故。国内尚无此同类型测试系统,属于填补国内遇水放出易燃气体检验领域的技术空白,国外发达国家尚无同类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危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实验仪,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危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实验仪,其特征为本系统包括滴液漏斗连接锥形瓶,锥形瓶连接三通管,三通管连接气缸进气口,气缸有活塞,气缸出气口连接集气瓶,集气瓶连接烧杯,烧杯下有天平量,天平量连接计算机,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如依靠人工计量,很难十分准确的计量某一时刻的质量数,造成释放速度及释放量的计算偏差,导致影响包装类别结果的判定,而利用该系统则可在天平称量的同时进行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并保证称量时刻的准确性。该系统不需要人工计时、称量、计算及判定,节省了宝贵的人力和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下结合
实施例图1是危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实验仪结构示意图图2是危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实验仪气缸剖面图图3是危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实验仪主程序图图4是危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实验仪显示模块图发明内容本系统包括滴液漏斗1(呈放蒸馏水),锥形瓶2(呈放试验物质),三通管3气缸4(防止生成气体与空气混合),集气瓶5(收集从气缸所出空气),烧杯6(呈放从集气瓶出来的蒸馏水),天平7(测量水的质量),计算机8,打印机9。各部连接关系及连接方式见附图1在测试开始前先将物质分类,如固体物质,应检查包件中是否有任何直径小于500um的颗粒,如这种粉末占物质总重量1%以上,或物质是易碎的,那么在试验前应把全部试样磨成粉末;如液体,则按其商业形式进行试验。先将蒸馏水注入滴液漏斗(附图1部件1),把足以产生100ml至250ml气体的检测物质(或最多25克的检测物质)称好放于锥形瓶(附图1部件2)中,将滴液漏斗(附图1部件1)的活塞(附图1部件11)打开,让水流入锥形瓶(附图1部件2)中,并由计算机(附图1部件8)开始计时,打开夹子(附图1部件3),如有气体产生,则生成气体将通过进气口(附图2部件14)进入气缸(附图1部件4,附图2)左部,推动气缸内活塞(附图2部件12)向右侧移动,把气缸右部的空气通过出气口(附图2部件13)推入集气瓶(附图1部件5)中。随着气体的增多,集气瓶中的蒸馏水将会被气体压入烧杯(附图1部件6)中,天平(附图1部件7)将称量出蒸馏水质量变化,且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附图1部件8)当中。计算机则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天平称取的质量,连续记录7小时,每隔1小时计算一次释放速度及释放量,如释放速度不稳定,且7小时后正在增加,则延长检测时间,最长为5天。如所放出气体性质未知,则关闭夹子(附图1部件3),打开夹子(附图1部件10),并对该气体进行易燃性试验。试验结束后,数据将存入数据库,可随时调用。计算机(附图1部件8)将会进行数据处理,将检测值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并判定物质所需用包装类别,之后打印机(附图1部件9)打印出检测结果。
该系统使用全新的计算机自动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高度的智能化管理使系统将大大提高效率,节省了人力,增加了可靠安全程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权利要求1.一种危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实验仪,其特征为本实验仪包括滴液漏斗连接锥形瓶,锥形瓶连接三通管,三通管连接气缸进气口,气缸有活塞,气缸出气口连接集气瓶,集气瓶连接烧杯,烧杯下有天平量,天平量连接计算机,打印机。
专利摘要一种危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实验仪,滴液漏斗连接锥形瓶,锥形瓶连接三通管,三通管连接气缸进气口,气缸有活塞,气缸出气口连接集气瓶,集气瓶连接烧杯,烧杯下有天平量,天平量连接计算机,打印机。系统则可在天平称量的同时进行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并保证称量时刻的准确性。该系统不需要人工计时、称量、计算及判定,节省了宝贵的人力和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G01N5/00GK2490569SQ0120181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8日
发明者王利兵, 李宁涛, 李晶, 赵好力宝 申请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