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包括发射系统以及多通道接收系统,发射系统位于一巷道内发射电磁波,多通道发射系统位于另一巷道内接受电磁波,多通道接收系统在巷道内依次移动,实现整个巷道的观测;多通道接收系统每移动一次,确定一接收观测段,对应发射系统所在巷道内有一发射段,发射段内设有一定间距的发射点,发射系统依次处于发射点上发射电磁波,待整个巷道观测完毕,相互更换发射系统和多通道接收系统所处于的巷道,重复以上过程。本系统利用电磁波透射成像获得双巷间煤岩层的场强和吸收系数分布图,结合揭露地质条件对面内构造及其异常进行精细解释,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技术参数。
【专利说明】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矿井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安全高效生产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巷道揭露断层、煤层变薄区的延伸状况,以及面内隐伏断层、陷落柱等发育条件,综合机械化采煤程度越高要求对面内构造探查程度越精细。目前,对综采工作面内部构造进行有效探查的方法以无线电波透视方法最为普遍,其现场操作简单,分辨能力强,因此在煤矿井下得到普遍应用。但是,现有的无线电波透视装置中数据采集仅为一发一收方式,现场通过固定发射点,变换接收点,形成扇形数据观测区,其现场工作量大,数据覆盖面小,成像精度低,不利于无线电波坑透技术推广和应用。
[0003]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无线电波坑透仪器设备存在的缺陷,利用工作面是双巷的条件,改进无线电波坑透技术,在一条巷道中布置多个接收点,在另一条巷道中移动发射点,形成一套一发多收透射测量系统,对双巷间的坑透场强进行测量,形成宽范围、高密度扫描透视电磁波数据体。通过双巷间透射层析成像,获得工作面内煤岩层的场强和吸收系数分布图,结合巷道揭露地质条件对面内构造及其异常进行精细分析,进一步提高现场勘探效率及层析成像效果,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技术支撑。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包括发射系统以及多通道接收系统,所述发射系统包括发射主机以及与发射主机电缆相连的发射天线线框,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包括多通道信号记录仪以及与接收机多通道信号记录仪电缆相连的多个接收天线线框,可接收1-16通道发射频率的数字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系统位于一巷道内,所述多通道发射系统位于另一巷道内,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线框依次分布在所在巷道内形成一接收观测段,通过电缆依次相连并连接至多通道信号记录仪实现所在巷道内该接收观测段的观测,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在巷道内依次移动,实现整个巷道的观测;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每移动一次,确定一接收观测段,对应发射系统所在巷道内有一发射段,所述发射段内设有一定间距的发射点,所述发射系统依次处于发射点上发射电磁波,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通过多个接收天线接收透过两巷道之间工作面的电磁波实现该观测接收端内一发多收式探测,待整个巷道观测完毕,相互更换发射系统和多通道接收系统所处于的巷道,重复以上过程,实现双巷道之间相互观测。
[0007]所述发射主机发射频率包括0.158MHz,0.365 MHz和0.965MHz,所述发射天线线框呈长方形,其平面法线方向与所在巷道走向一致;所述接收天线线圈呈圆形,且平面法线方向与所在巷道走向一致。
[0008]所述接收天线线圈在巷道内的分布间距为5-10m形成接收观测段,该接收观测段对应的发射段内发射点按间距5-30m设置;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在巷道内依次移动时确定的相邻接收观测段首末之间重合或者间隔一定距离。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一发多收观测系统,其数据采集布置灵敏,可有效提高现场数据采集效率,增强不同接收点之间数据采集的一致性。
[0011]2、现场数据采集时,可根据勘探要求实现数据采集点之间的交叉覆盖,增大实测的数据量,提高数据反演的收敛程度,以及地质解释的准确率。
[0012]【附图说明】

: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4]图2 (a)为本实用新型发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5]图2 (b)为本实用新型接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双巷无线电波透视发射与扫描接收观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包括发射系统以及多通道接收系统,所述发射系统包括发射主机以及与发射主机电缆相连的发射天线线框,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包括多通道信号记录仪以及与接收机多通道信号记录仪电缆相连的多个接收天线线框,可接收1-16通道发射频率的数字信号,所述发射系统位于一巷道内,所述多通道发射系统位于另一巷道内,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线框依次分布在所在巷道内形成一接收观测段,通过电缆依次相连并连接至多通道信号记录仪实现所在巷道内该接收观测段的观测,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在巷道内依次移动,实现整个巷道的观测;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每移动一次,确定一接收观测段,对应发射系统所在巷道内有一发射段,所述发射段内设有一定间距的发射点,所述发射系统依次处于发射点上发射电磁波,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通过多个接收天线接收透过两巷道之间工作面的电磁波实现该观测接收端内一发多收式探测,待整个巷道观测完毕,相互更换发射系统和多通道接收系统所处于的巷道,重复以上过程,实现双巷道之间相互观测。
[0018]所述发射主机发射频率包括0.158MHz,0.365 MHz和0.965MHz,所述发射天线线框呈长方形,其平面法线方向与所在巷道走向一致;所述接收天线线圈呈圆形,且平面法线方向与所在巷道走向一致。
[0019]所述接收天线线圈在巷道内的分布间距为5-10m形成接收观测段,该接收观测段对应的发射段内发射点按间距5-30m设置;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在巷道内依次移动时确定的相邻接收观测段首末之间重合或者间隔一定距离。
【权利要求】
1.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包括发射系统以及多通道接收系统,所述发射系统包括发射主机以及与发射主机电缆相连的发射天线线框,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包括多通道信号记录仪以及与接收机多通道信号记录仪电缆相连的多个接收天线线框,可接收1-16通道发射频率的数字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系统位于一巷道内,所述多通道发射系统位于另一巷道内,所述多个接收天线线框依次分布在所在巷道内形成一接收观测段,通过电缆依次相连并连接至多通道信号记录仪实现所在巷道内该接收观测段的观测,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在巷道内依次移动,实现整个巷道的观测;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每移动一次,确定一接收观测段,对应发射系统所在巷道内有一发射段,所述发射段内设有一定间距的发射点,所述发射系统依次处于发射点上发射电磁波,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通过多个接收天线接收透过两巷道之间工作面的电磁波实现该观测接收端内一发多收式探测,待整个巷道观测完毕,相互更换发射系统和多通道接收系统所处于的巷道,重复以上过程,实现双巷道之间相互观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主机发射频率包括0.158MHz,0.365 MHz和0.965MHz,所述发射天线线框呈长方形,其平面法线方向与所在巷道走向一致;所述接收天线线圈呈圆形,且平面法线方向与所在巷道走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线圈在巷道内的分布间距为5-10m形成接收观测段,该接收观测段对应的发射段内发射点按间距5-30m设置;所述多通道接收系统在巷道内依次移动时确定的相邻接收观测段首末之间重合或者间隔一定距离。
【文档编号】G01V3-30GK204287508SQ201420617507
【发明者】张平松, 许时昂, 肖玉林, 吴荣新, 郭立全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