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地电测试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619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凌地电测试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凌测试技术,尤其是能识别河道流凌量大小,判别凌灾出现的危险性。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河流在冬季常出现冰凌现象,对河流防汛产生重大影响,大量河冰堆积以及冰塞、冰坝的出现,多会导致凌洪泛滥成灾。而目前国内外对冰凌的测试是十分困难的,主要是由于冰凌的流动性和高危险性,还不能采用直接方法测试,还局限于目视估计河冰在河道中所占的比例,精度较低。
地电测试技术(电测深)是一种地球物理方法,主要应用于地质勘探,勘察地下水和地下岩体所处的位置及规模。本发明将地电测试技术应用于河道流冰的测量,由于冰是相对绝缘的物质,当河流中出现大量流冰时,河流断面的导电性能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为此,本发明通过测试河冰断面的地球物理参数,建立流凌量的识别方法来识别出河道中的流凌量(百分比)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河冰测试精度,克服现有河冰测试采用人工估算费时、费力、效率和精度低的特点,本发明突出提供一种冰凌测试技术,该技术不仅能测出河冰流凌量,而且能方便地进行冰凌灾害的预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用DDC6电子自动补偿仪,在流凌河道上布置测试断面,按相应的极距测试河道视电阻率,绘制绘制电测深曲线(ρ-AB/2),计算电测曲线与流凌量的关系转换数值K,达到识别河道流凌量的目的。
其工作原理是 视电阻率公式 式中ρ-视电阻率(Ω.m); V-供电电压(伏); I-供电电流(安); K-装置系数,与AB和MN电极极距有关,由电子自动补偿仪自动给出。
调整AB极距和MN极距,通过仪器测量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相应各极距的冰水两相流视电阻率,绘制电测深曲线(ρ-AB/2)。
在常温条件下,温度变化对岩石电阻率的影响不大。但在0℃以下的低温区内,含冰水体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升高。当温度降到-16℃时,含冰的河水电阻率较冰点以上的电阻率值大3个级次,流凌量多时比流凌量少时更加显著。当冰盖下冰凌淤塞时,会有大量冰块堆积,水位壅高,视电阻率数值增大(与无冰时比),通过冰凌视电阻率增加的阈值,判别冰凌淤塞状况,进行冰凌预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连续自动测试河道中流凌量,并可进行冰凌预警信息识别。



图1是河冰测试断面布置图 图2是测试电极布置图 图3是流凌量换算图 图1中①为供电电源②为冰凌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事先选择2条测试断面 测试期至少2次,有冰1次,无冰1次; 测试仪器DDC-6型电子自动补偿仪; 极距布置MN/21,3,3,3,8,8,8,15; AB/25,10,15,20,25,40,60,80。
测试参数河道剖面视电阻率、电压、电流,气温,河水位、河水温度、流量等参数; 数据处理绘制电阻率曲线; 数据分析比较有冰和无冰时电阻率曲线的差异,并计算K值; 流凌量计算通过K值,计算出测试河道断面的流凌量。
实例1 测试地点山东济南河段的泺口浮桥和新徐西外环浮桥,2004年12月、2005年1月和2005年12月、2006年1月进行河冰野外地电测试。沿新徐西外环浮桥以上,冰凌的封冻和解冻现象交替,浮桥两侧可明显地区分为封冻区(有冰盖)和未封冻区,有利于进行对比研究。
经实地调查,封河期间大部分冰层厚度在10-30cm,为此,野外测试断面均以浮桥为依托,沿浮桥布线,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野外现场布置了电测深剖面线10条,剖面线总长3000m,所测量的河道宽度在250-320m左右,河水位标高27-28m左右(黄基),河水水深5-10m,流量350-400m3/s,气温-9~2℃,河道开阔,笔直顺畅。试验方案包括了冰盖封冻区和未封冻区;少量流凌、大量流凌等各类组合条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黄河冰凌特性。
流凌量与曲线间面积(有冰测深曲线和无冰测深曲线所夹面积)有直接关系,为此,绘制曲线面积与流凌量关系见表1。
表1流凌量与曲线面积关系 由此计算出K=40,再按

书附图3查出相应测试断面的流凌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冰凌测试技术,其特征是采用电子自动补偿仪测试河道有冰凌时的流凌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凌测试技术,其特征是垂直河流流向布置测试断面,测试极距的布置以电流深入到河床底部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凌测试技术,其特征是根据有冰水和无冰时的点测深曲线对比,识别河道中的流凌量。
全文摘要
一种冰凌地电测试技术,通过测试河道剖面视电阻率、电压、电流,气温,河水位、河水温度、流量等参数,绘制电阻率曲线,比较有冰和无冰时电阻率曲线的差异,得出k值曲线。实地测试曲线与k值曲线图比较,就可识别出河道中的流凌量。该方法仪器设备成熟,测试方法简单可靠,可实现河道流凌量的连续和自动测试。
文档编号G01V3/00GK101196566SQ20061012991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7日
发明者丛沛桐, 王瑞兰 申请人:丛沛桐, 王瑞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