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类加工精度的检验方法

文档序号:5964732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米类加工精度的检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米类加工精度的新方法,主要用于检验大米的加工精 度,同时也可以用于高梁米、小米、黍米、稷米加工精度的检验。
背景技术
现有的米类加工精度检验方法常用的有直接比较法、染色法、用白度
仪测量法三种。其相关的国家标准有GB/T5502-85《粮食、油料检验、米类 加工检验法》。直接法是通过凭肉眼直接观察加工出来的样品来判断米粒的 留皮程度,因样品的皮层颜色和其余部分的颜色十分相近,凭肉眼难以准 确判断米粒的留皮程度,其检验结果的失真度较大。其二染色法是将样品 先浸泡在化学试剂中一定时间后,使样品的皮层与其余部分呈现不同的颜 色,再凭肉眼来观察样品米粒的留皮程度。用这种方法比用直接法来观察 虽然要容易和轻松得多,可是染色法必须要事先配制化学染色剂,操作比 较麻烦,样品在浸泡时其皮层还有掉落的可能,同时4t学染色剂使用后易 污染环境。另外染色法也不能消除样品中的垩白粒对大米加工精度检测的 影响。其三是采用白度仪来测量米类加工精度,由于大米品种不同,米粒 的白度有较大差展,这样容易产生测量误差。它在实际中不能广泛地推广 使用。因此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一种简单、快速、精确的米类加 工精度检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 安全环f呆、检测准确、可比性高,可消除垩白粒对大米加工精度检测的影响,便于准确判断留皮程度,能在粮食收购、贸易或加工时解决米类加工 精度的检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首先对待测样品进行加 热处理,使其待测样品米粒的留皮颜色与其它部分的颜色呈现出明显差异,
以便于人们凭肉眼能准确地判断出留皮程度。其加热温度控制在150°C 250°C,加热时间为lmin 25min。加热结束后,取出样品米粒自然冷却。 然后再将此冷却后样品米粒的留皮程度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 待测样品米粒的加工精度。
本发明是根据米粒皮层中的脂肪含量较米粒胚乳部分多,米粒受热时 其留皮部分与其它部分的颜色易呈现出明显差异,于是采用加热的方法是 一种检验米类加工精度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原国家标准的染色法相比,会更清晰、更直观; 其次加热样品会使样品呈不透明状,能消除垩白粒对米类加工精度检测的 影响,更能准确判断留皮程度;其三本方法的检测过程不需水洗和浸泡, 米皮不会脱落,其检测结果真实、客观、可靠;其四本方法的检测过程中 不需使用化学试剂,其操作安全,不污染环境。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该方法是首先对待测样品进行
加热处理。选用电烘箱作为加热装置,先将电烘箱启动后恒温在23(TC后, 再将待测样品放入电烘箱内加热lmin。当到达预定的加热时间后,取出样 品自然H^却,于是待测样品的留皮颜色与其它部分的颜色就会呈现出十分 明显的差异。之后再由人工或仪器检验该样品的留皮程度,并与标准样品 比较,最终判断出该样品的加工精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米类加工精度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先要将待测样品进行加热处理,使其待测样品米粒留皮的颜色与其它部分的颜色呈现出明显差异,其加热温度控制在150℃~250℃,加热时间为1min~25min,加热结束后取出样品米粒自然冷却,之后再将此冷却后的样品米粒的留皮程度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待测样品米粒的加工精度。
全文摘要
一种米类加工精度的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验大米的加工精度。该方法首先是将待测样品进行加热处理,其加热温度为150℃~250℃,加热时间为1min~25min,使样品的留皮部分变色,再由人工或仪器检验该样品留皮程度,再与标准样品比较,判断出该样品的加工精度。本方法可以消除垩白粒对米类加工精度检验的影响,实现米类加工精度的准确测量;且可替代原染色法,不使用化学试剂,安全环保。
文档编号G01N21/75GK101551376SQ20081004508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1日
发明者张华昌, 松岛秀昭, 江盛贵之, 河野元信, 王杏娟, 恒 石, 石突裕树, 董德良, 鑫 马 申请人: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株式会社佐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