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接观察避光液体药物药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2892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间接观察避光液体药物药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间接观察避光液体药物药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有些药物(如对氨水杨酸钠、舒致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抗真菌类药物、硝普钠、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化疗药物等)见光易分解,需要在避光的状态下静脉注射使用,因此常用遮光纸将输液瓶包裹,但这也给医务人员随时观察正在滴注的输液瓶中液体量带来困难,由于此类药物见光易分解失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因此设计一种间接观察避光液体药物药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医务人员不易观察用遮光纸包裹的输液瓶中液体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间接观察避光液体药物药量装置。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间接观察避光液体药物药量装置,该装置结构包括方形中空透明硬塑料容器,此容器下方有一圆形出口,该出口用软橡胶塞封闭,此容器内有一椭圆形薄壁硅胶袋,该硅胶袋是不能透过光线的硅胶材料制成,硅胶袋内可容纳500毫升避光液体药物,硅胶袋与透明硬塑料容器下方的封闭圆形出口的软橡胶塞是联结的,透明硬塑料容器上方设有一出口封闭的软塑料管,透明硬塑料容器一侧下方用软塑料绳联有一鳄鱼夹,透明硬塑料容器上方设有半圆形塑料挂圈。
使用时,先将避光液体药物在暗室内配制完毕后用大容量注射针刺入本发明硬塑料容器下方的封闭圆形出口的软橡胶塞至硅胶袋内并将药物注入其中,再把装有避光液体药物的本发明装置设有的半圆形塑料挂圈悬挂于患者病床边的输液架上,将普通输液器的进气管道弯折后用本发明装置设有的鳄鱼夹夹紧使该管道通气功能消失,然后将普通输液器上的针头刺入本发明方形透明硬塑料容器下方的封闭圆形出口的软橡胶塞至硅胶袋内,剪断透明硬塑料容器上方设有的出口封闭的软塑料管,空气进入透明硬塑料容器内,空气的压力使透明硬塑料容器内硅胶袋中避光液体药物由输液器的管道不断进入人体,随着避光液体药物进入人体,硅胶袋体积不断缩小,医务人员可通过透明硬塑料容器内的硅胶袋体积来判断避光液体药物的药量。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避免了药物见光分解失效产生毒副作用,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附图是本发明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图中1是本发明方形透明硬塑料容器,此容器1下方有一圆形出口,该出口用软橡胶塞2封闭,此容器1内有一椭圆形硅胶袋3,硅胶袋3内可容纳500毫升避光液体药物,硅胶袋3与透明硬塑料容器1下方的封闭圆形出口的软橡胶塞2是联结的,透明硬塑料容器1上方设有一出口封闭的软塑料管4,该透明硬塑料容器1一侧下方用软塑料绳5联有一鳄鱼夹6,透明硬塑料容器上方设有半圆形塑料挂圈7。使用时,先将避光液体药物在暗室内配制完毕后用大容量注射针刺入本发明硬塑料容器下方的封闭圆形出口的软橡胶塞至硅胶袋内并将药物注入其中,再把装有避光液体药物的本发明装置设有的半圆形塑料挂圈悬挂于患者病床边的输液架上,然后将输液器的进气管道弯折后用鳄鱼夹6夹紧使该管道通气功能消失,然后将输液器上的钢制针头刺入本发明方形透明硬塑料容器1下方的封闭圆形出口的软橡胶塞2至硅胶袋3内,剪断方形透明硬塑料容器1上方设有的出口封闭的软塑料管4,空气进入方形透明硬塑料容器1内,空气的压力使透明硬塑料容器1内硅胶袋3中避光液体药物由输液器的管道不断进入人体,硅胶袋3体积不断缩小,医务人员可通过透明硬塑料容器1内的硅胶袋3体积来判断避光液体药物的药量。
权利要求
一种间接观察避光液体药物药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为方形透明硬塑料容器(1),硬塑料容器容器(1)下方有一出口,该出口用软橡胶塞(2)封闭,硬塑料容器容器(1)内有一椭圆形硅胶袋(3),该硅胶袋(3)是不能透过光线的硅胶材料制成,硅胶袋(3)内可容纳500毫升避光液体药物,硅胶袋(3)与硬塑料容器容器(1)下方的封闭圆形出口的软橡胶塞(2)是联结的,硬塑料容器容器(1)上方设有的出口封闭的软塑料管(4),该透明硬塑料容器(1)一侧下方用软塑料绳(5)联有一鳄鱼夹(6),透明硬塑料容器(1)上方设有半圆形塑料挂圈(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观察避光液体药物药量装置,要克服的问题是医务人员不易观察用遮光纸包裹的输液瓶中液体量的问题,该装置结构包括为方形中空透明硬塑料容器,此容器下方有一出口,该出口用软橡胶塞封闭,此容器内有一椭圆形薄壁硅胶袋,该硅胶袋是不能透过光线的硅胶材料制成,硅胶袋内可容纳500毫升避光液体药物,硅胶袋与容器下方的封闭圆形出口的软橡胶塞是联结的,容器上方设有一出口封闭的软塑料管,容器一侧下方用软塑料绳联有一鳄鱼夹,容器上方设有半圆形塑料挂圈。
文档编号G01F22/00GK101380279SQ20081021581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7日
发明者王佳丽 申请人:王佳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