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态三合一轨垫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630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静态三合一轨垫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电阻随作用力大小而变化特性来计量力或应力的器件。
背景技术
测力传感器通过对载荷力的响应来计量力的大小。电阻应变式测力传感器,是因 载荷力变化引起传感器检测电路系统中应变器件形变而发生电阻变化,不同的电阻输出不 同的电信号参量,由此检测出载荷力的大小。轨垫传感器通常是通过测量车轮对轨道的压 力,来计量车辆、列车的装载重量,已应用于各类轻轨、重型钢轨和起重机钢轨的无基坑不 断轨轨称重场合。在轨道交通运输中,货车装载安全始终是运输生产安全的重要课题。因货物装载 超限,超偏载等安全隐患造成列车在运行中颠覆、侵入限界,撞毁行车设施及造成重大人身 伤亡等事故已不鲜见。已有技术中的轨垫传感器,普遍是单通道传感器,它只有单个桥式结构电路,传感 器中的电阻应变片只进行简单组合,联接到同一个惠斯登电桥电路中,能检测的只是一个 垂直重力信号,不能检测水平力信号。由于车轮在钢轨(构件)上运行过程中,力的作用点在不断偏离钢轨中心线变化 位置,形成一种变化无常的蛇形运动轨迹,钢轨(构件)除了受到中心线对应的正向载荷以 外,往往更多的受到车轮偏离钢轨(构件)中心线的载荷,以及车轮侧向力与横向水平力并 存的外力。为了科学研究外力对钢轨(构件)作用力的变化,除了要求传感器安全可靠、尺 寸小、结构紧凑、安装维护方便,还要求传感器在钢轨(构件)受到垂直力和侧向力同时作 用时,即列车偏载、侧载、车轮偏离钢轨中心线运动时,不仅能够准确测量垂直力N,还能准 确测量水平分力f。已有技术中轨垫传感器虽然也有能简单粗略检测水平分力的,但其检测误差大, 原因在于传感器受到垂直力作用时对水平分力输出信号产生干扰,相当于传感器在受到纯 粹垂直力而无水平分力作用时,仍会输出水平分力信号,其结果是,传感器在受到垂直力和 侧向力同时作用时,不能准确测量水平分力,同时垂直力测量的精度也受到影响。为了使轨垫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能准确测量垂直力和水平分力,要求传感器能对 不同受力方向输出通道的信号进行独立和实时准确测量,消除垂直力对水平分力输出信号 的干扰,实现在额定载荷范围内,当垂直力作用于钢轨(构件)时(无水平分力作用),其垂 直力对水平通道的干扰输出信号为零。若能实现上述目标,轨垫传传感器就能对动态、静态作用下钢轨(构件)的受力分 析更科学、更合理。便已有技术中尚无这种传感器面市,也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已有轨垫传感器要么只能测量一垂直力分力而不能测量水平 力分力,导致传感器功能不完善,测量不够科学、合理,要么虽能测量垂直力和水平力,但测量误差大的问题,为此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动静态三合一轨垫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对不同受 力方向的输出信号进行独立的和实时测量,既能测量垂直力,又能测量水平力,并能消除垂 直力对水平力信号的干扰,测量准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承垫钢轨的板状弹性体,弹 性体上开设有盲孔,盲孔底面贴设有电阻式应变片,应变片上连有导线与线路板连接,其特 殊之处是弹性体的左、右两端处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对称地开设有一所述的盲孔,盲孔内设 有与所述应变片配合构成电路的零点补偿电阻、温度零点补偿电阻、弹性模量补偿电阻、灵 敏度系数补偿电阻和抗干扰应变片,所述电路为垂直输出电路I、垂直输出电路II、由水平 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结合构成的水平输出电路;所述垂直输出电路I和垂直输出电路II各由四个应变片构成惠斯登电桥电路,惠 斯登电桥电路中作为相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供桥正端各串联有所述零点补偿电阻和温度 零点偿电阻;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各由四个应变片构成惠斯登电桥电路,惠 斯登电桥电路中作为相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供桥正端各串联有所述零点补偿电阻和温度 零点补偿电阻,作为相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输出正端各串联有所述抗干扰应变片,作为相 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输出负端各串联有所述抗干扰应变片;所述抗干扰应变片是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 变片。本实用新型可以是垂直输出电路I中的所述四个应变片其中两个置于所述弹性 体左端前侧盲孔,另两个置于弹性体左端后侧盲孔,垂直输出电路II中的所述四个应变片 其中两个置于所述弹性体右端前侧盲孔,另两个置于弹性体右端后侧盲孔,水平输出电路I 中的所述八个应变片其中四个置于所述弹性体左端前侧盲孔,另四个置于弹性体左端后侧 盲孔,水平输出电路II中的所述八个应变片其中四个置于所述弹性体右端前侧盲孔,另四 个置于弹性体右端后侧盲孔。可以在所述弹性体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体开设盲孔的区段前、后、上、下向内 收缩一距离成为收缩段。本实用新型可以是所述垂直输出电路I由应变片R13、应变片R15、应变片R14、应变片R16四个应变 片组成基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13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 补偿电阻RtO,在应变片R16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补偿电阻RtO’,在 供桥端的正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 ;所述垂直输出电路II由应变片R18、应娈片R24、应变片R17、应变片R19四个应 变片组成基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18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 点补偿电阻RtO,在应变片R19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 RtO’,在供桥端的正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 ;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由应变片R2、应变片R6、应变片R3、应变片R5四个应变片组 成基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2的输出正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 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21,在应变片R3的输出正端串联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 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4,在应变片R21、应变片R4两端并联有电阻~2用于调整应变片R21、应变片R4对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6的输出负端 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1,在应变片R5的 输出负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20,并在 应变片R20、应变片R1两端并联电阻RW1用于调整应变片R20、应变片R1对消除垂直力对 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2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 阻RtO,在应变片R5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RtO’,在供 桥端的正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 ;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I由应变片R8、应变片R11、应变片R9、应变片R12四个应变片 组成基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8的输出正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 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23,在应变片R9的输出正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 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10,并在应变片R23、应变片R10两端并联有电 阻 4用于调整应变片R23、应变片R10对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11 的输出负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7,在应 变片R12的输出负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 片R22,并在应变片R7、应变片R22两端并联有电阻Rw3用于调整应变片R7、应变R22对消 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8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 零点补偿电阻RtO,和应变片R12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 RtO’,在供桥端的正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 ;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的供桥正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供 桥正端,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的供桥负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供桥负 端,水平输出电路I 一水平输出电路II的输出正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输出正端,水 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的输出负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输出负端。所述垂 直输出电路I的应变片R15和应变片R16设于弹性体左端前侧盲孔,垂直输出电路I的应 变片R13和应变片R14设于弹性体左端后侧盲孔;所述垂直输出电路II的应变片R19和应 变片R24设于弹性体右端前侧盲孔,垂直输出电路II的应变片R17和应变片R18设于弹性 体右端后侧盲孔;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的应变片R4、应变片R5、应变片R6、应变片R21设于 弹性体左端前侧盲孔,水平输出电路I的应变片R1、应变片R2、应变片R3、应变片R20设于 弹性体左端后侧盲孔;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I的应变片R10、应变片R11、应变片R12、应变片 R23设于弹性体右端前侧盲孔,水平输出电路II的应变片R7、应变片R8、应变片R9、应变片 R22设于弹性体右端后侧盲孔。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表示前侧盲孔中应变片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表示后侧镜像后盲孔中应变片的示意图;图5是图4局部放大图;图6-1是本实用新型中垂直输出电路I原理图;[0029]图6-2是本实用新型中垂直输出电路II原理图;图6-3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平输出电路I原理图;图6-4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平输出电路II原理图;图6-5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平输出电路原理图;图7-1是本实用新型承受钢轨上正向垂直力作用示意图;图7-2是图7-1力等效图;图8-1是本实用新型承受钢轨上倾斜力作用示意图;图8-2是图8-1力等效图;图9-1是本实用新型承受钢轨上偏离中心的垂直力作用示意图;图9-2是图9-1力等效图;图10-1是本实用新型承受钢轨上同时受正向垂直力和侧向水平力作用示意图;图10-2是图10-1力等效图。图中标记为1钢轨,2压板,3应变片,4水平输出电路I电缆,4’水平输出电路II 电缆,5盲孔,6弹性体,7挡墙,8垂直输出电路I电缆,8’垂直输出电路II电缆,9敏感区, 10导线,11被偿线路板,12密封板,13密封胶,14线路板,15凹槽,R1 R24应变片,R0、 R0,零点补偿电阻,RtO、RtO,温度零点补偿电阻,RE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S灵敏度系数补 偿电阻,S+供桥正端,S-供桥负端,E+输出正端,E-输出负端,F、F1、F2、F,表示力,N1、N2 垂直力值,f水平力值,M转矩。
具体实施方式
动静态三合一轨垫传感器弹性体6中部区域底面略高于两端部底面,以对受力敏 感。弹性体两端部前、后侧的四个盲孔5底面贴有电阻式应变片3,这些应变片可以有应变
片R1、应变片R2......应变片R24共二十四个,如图3、图4所示分布于四个盲孔,根据实
际应用,应变片数量不限定,可以增减,这些应变片连同所述零点补偿电阻,温度零点补偿 电阻等组合,构成所述垂直输出电路I、垂直输出电路II、水平输出电路I、水平输出电路 II,分别与所谓垂直输出通道I、垂直输出通道II、水平输出通道I、水平输出通道II对应。 弹性体中部可以设凹槽15,凹槽两侧设有挡墙3,挡墙感受侧向力,凹槽底面主要感受垂直 力。弹性体设盲孔的区段前、后、上、下收缩,以增加灵敏性。弹性体前、后、上、下尺寸较小 的也可以不设收缩区段和凹槽,凹槽两侧挡墙由外加固定件替代以承受侧向力。钢轨1或 构件置于凹槽15,两侧经压板2和螺栓与弹性体固定。盲孔口部设密封板12,中间空间填 充密封胶13。前、后盲孔底面之间区域为敏感区9。钢轨受图7-1示正向(中心线方向)垂直力F作用时,被分解等效为图7-2的F1、 F2。盲孔内的应变片受外力作用电阻值发生变化,电路输出与垂直力成正比的电压信号,即 垂直输出电路I、垂直输出电路II分别检测力值附、N2。钢轨受图8-1示斜向力F作用时,被分解等效为图8-2的垂直分力F和水平分力 f。盲孔内的应变片受外力作用电阻值发生变化,由垂直输出电路I、垂直输出电路II分别 检测垂直力值m、N2,由水平输出电路I、水平输出电路II结合构成的水平输出电路检测水 平力值f(根据左、右方向分别合记为正值或负值)。同理,钢轨受图9-1偏离正向的垂直力作用,或者图10-1正向垂直力和侧向力同时作用时,由垂直输出电路I、垂直输出电路II分别检测垂直力值Nl、N2,由水平输出电路 I、水平输出电路II结合构成的水平输出电路检测水平力值f。本实用新型中,应变片数量依据需要可以增减,应变片可以由直片、单45°片、双 45°片组合而成。所述垂直输出电路I垂直输出电路II相对独立,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 II结合构成水平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由于能将垂直信号输出通道(对应于垂直输出电路)分为左、右两路, 故可方便地测出垂直力的偏载情况,即能同时测得m和N2的大小;并能将水平信号输出通 道(对应于水平输出电路)分为左、右两路后组合起来,故可方便的测出水平力的方向、大 小;又由于两组水平信号输出通道采用的电路中设置抗干扰应变片,该应变片用于放大水 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故能有效放大了水平输出信号,消除了垂直力 对水平输出信号的干扰,即在纯垂直载荷力而无水平分力作用下使水平输出为零值,保证 测得的水平力准确、真实。动静态三合一轨垫传感器,设有承垫钢轨1的板状弹性体6,弹性体的左、右两端 处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对称地开设有一所述的盲孔5,盲孔底面贴设有电阻式应变片3,应 变片上连有导线10与线路板14连接,盲孔内还设有与所述应变片配合构成电路的零点补 偿电阻、温度零点补偿电阻、弹性模量补偿电阻、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和抗干扰应变片,所 述电路为垂直输出电路I、垂直输出电路II、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 ;所述垂直输出电路I由应变片R13、应变片R15、应变片R14、应变片R16四个应变 片组成基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13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 补偿电阻RtO,在应变片R16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补偿电阻RtO’,在 供桥端的正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 ;所述垂直输出电路II由应变片R18、应娈片R24、应变片R17、应变片R19四个应 变片组成基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18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 点补偿电阻RtO,在应变片R19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 RtO’,在供桥端的正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 ;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由应变片R2、应变片R6、应变片R3、应变片R5四个应变片组 成基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2的输出正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 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21,在应变片R3的输出正端串联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 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4,在应变片R21、应变片R4两端并联有电阻~2用于 调整应变片R21、应变片R4对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6的输出负端 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1,在应变片R5的 输出负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20,并在 应变片R20、应变片R1两端并联电阻RW1用于调整应变片R20、应变片R1对消除垂直力对 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2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 阻RtO,在应变片R5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RtO’,在供 桥端的正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 ;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I由应变片R8、应变片R11、应变片R9、应变片R12四个应变片 组成基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8的输出正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23,在应变片R9的输出正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 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10,并在应变片R23、应变片R10两端并联有电 阻 4用于调整应变片R23、应变片R10对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11 的输出负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7,在应 变片R12的输出负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 片R22,并在应变片R7、应变片R22两端并联有电阻Rw3用于调整应变片R7、应变R22对消 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8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 零点补偿电阻RtO,和应变片R12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 RtO’,在供桥端的正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的供桥正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供 桥正端,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的供桥负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供桥负 端,水平输出电路I 一水平输出电路II的输出正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输出正端,水 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的输出负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输出负端。在供桥 端输入供桥电压,当传感器受力时,输出端会有一个和水平力成正比的电压信号,以此测量 水平力值f的大小。垂直输出电路I中的所述四个应变片,其中应变片R15、应变片R16置于弹性体左 端前侧盲孔,应变片R13、应变片R14置于弹性体左端后侧盲孔,垂直输出电路II中的所 述四个应变片,其中应片片R19、应变片R24置于弹性体右端前侧盲孔,应变片R17、应变片 R18置于弹性体右端后侧盲孔,水平输出电路I中的所述八个应变片,其中应变片R4、应变 片R5、应变片R6和应变片R21置于所述弹性体左端前侧盲孔,变片R1、应变片R2、应变片 R3和应变片R20置于弹性体左端后侧盲孔,水平输出电路II中的所述八个应变片,其中变 片R10、应变片R11、应变片R12和应变片R23置于所述弹性体右端前侧盲孔,变片R7、应变 片R8、应变片R9和应变片R22置于弹性体右端后侧盲孔,如图3、图4所示。所述弹性体中部设有凹槽15,所述弹性体开设盲孔5的区段前、后、上、下向内收 缩一距离成为收缩段。
权利要求动静态三合一轨垫传感器,设有承垫钢轨(1)的板状弹性体(6),弹性体上开设有盲孔(5),盲孔底面贴设有电阻式应变片(3),应变片上连有导线(10)与线路板(14)连接,其特征是弹性体的左、右两端处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对称地开设有一所述的盲孔(5),盲孔内设有与所述应变片配合构成电路的零点补偿电阻、温度零点补偿电阻、弹性模量补偿电阻、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和抗干扰应变片,所述电路为垂直输出电路I、垂直输出电路II、由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结合构成的水平输出电路;所述垂直输出电路I和垂直输出电路II各由四个应变片构成惠斯登电桥电路,惠斯登电桥电路中作为相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供桥正端各串联有所述零点补偿电阻和温度零点偿电阻;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各由四个应变片构成惠斯登电桥电路,惠斯登电桥电路中作为相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供桥正端各串联有所述零点补偿电阻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作为相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输出正端各串联有所述抗干扰应变片,作为相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输出负端各串联有所述抗干扰应变片;所述抗干扰应变片是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态三合一轨垫传感器,其特征是垂直输出电路I中的所述 四个应变片其中两个置于所述弹性体左端前侧盲孔,另两个置于弹性体左端后侧盲孔,垂 直输出电路II中的所述四个应变片其中两个置于所述弹性体右端前侧盲孔,另两个置于 弹性体右端后侧盲孔,水平输出电路I中的所述八个应变片其中四个置于所述弹性体左端 前侧盲孔,另四个置于弹性体左端后侧盲孔,水平输出电路II中的所述八个应变片其中四 个置于所述弹性体右端前侧盲孔,另四个置于弹性体右端后侧盲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静态三合一轨垫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中部设有 凹槽(15),所述弹性体开设盲孔(5)的区段前、后、上、下向内收缩一距离成为收缩段。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静态三合一轨垫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垂直输出电路I由应变片R13、应变片R15、应变片R14、应变片R16四个应变片组 成基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13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 电阻RtO,在应变片R16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补偿电阻RtO’,在供桥 端的正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 ;所述垂直输出电路II由应变片R18、应娈片R24、应变片R17、应变片R19四个应变片组 成基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18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 电阻RtO,在应变片R19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RtO’,在 供桥端的正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 ;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由应变片R2、应变片R6、应变片R3、应变片R5四个应变片组成基 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2的输出正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 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21,在应变片R3的输出正端串联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 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4,在应变片R21、应变片R4两端并联有电阻~2用于调整 应变片R21、应变片R4对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6的输出负端串联 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1,在应变片R5的输出 负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20,并在应变 片R20、应变片R1两端并联电阻RW1用于调整应变片R20、应变片R1对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2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RtO, 在应变片R5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RtO’,在供桥端的正 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 ;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I由应变片R8、应变片R11、应变片R9、应变片R12四个应变片组 成基本惠斯登电桥电路,在应变片R8的输出正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 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23,在应变片R9的输出正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 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10,并在应变片R23、应变片R10两端并联有电阻 Rw4用于调整应变片R23、应变片R10对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11 的输出负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片R7,在应 变片R12的输出负端串联有用于放大水平输出信号和消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应变 片R22,并在应变片R7、应变片R22两端并联有电阻Rw3用于调整应变片R7、应变R22对消 除垂直力对水平输出干扰的大小;在应变片R8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 零点补偿电阻RtO,和应变片R12的供桥正端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R0’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 RtO’,在供桥端的正极和负极各串联有弹性模量补偿电阻RE和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RS ;所述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的供桥正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供桥正 端,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的供桥负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供桥负端,水 平输出电路I 一水平输出电路II的输出正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输出正端,水平输出 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的输出负端并联作为水平输出电路的输出负端。
专利摘要检测精度高、数据全的动静态三合一轨垫传感器,弹性体两端前、后侧壁上分别开有一盲孔(5),盲孔内设有与应变片配合构成电路的零点补偿电阻、温度零点补偿电阻、弹性模量补偿电阻、灵敏度系数补偿电阻和抗干扰应变片,所述电路为垂直输出电路I、垂直输出电路II、由水平输出电路I和水平输出电路II结合成的水平输出电路;垂直输出电路I、II相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供桥正端各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和温度零点偿电阻;水平输出电路I、II相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供桥正端各串联有零点补偿电阻和温度零点补偿电阻,相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输出正端各串联有抗干扰应变片,相邻桥臂的两应变片的输出负端各串联有抗干扰应变片。本实用新型适合作轨垫传感器。
文档编号G01L1/22GK201607298SQ20092020087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王燕勇, 顾增华, 黄存迪 申请人:杭州钱江称重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振华工业称重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