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7434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临床出诊、现场救护、转科转院及辅助检查便携给 氧使用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不间断显示(提示)氧气袋 氧导管腔内氧流的状况,方便医护人员适时合理调控氧流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 控瓶。
背景技术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9月14日公告了一种实用新型专利(专利 名称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湿化瓶;申请日2003. 10. 19 ;优先权[32] 2003. 1. 17 [23] CN[31]03113592. 7 ;ZL专利号=200320102342. 1);其缺陷是①由于柔性氧气引入管与排 气管设置在同一个瓶口上,两管同“根”并行,再加上排氧管的进氧口上设置有缓冲防溅罩, 犹如爬杆上树那样其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滑落作用,当柔性氧气引入管绞缠在排氧管上时不 易向下滑落;另由于配重球的重力作用,很难使绞缠在排氧管上的柔性氧气管弹回原位,进 而会导致它的出氧口露出湿化液液面;不仅降低了湿化液对氧气的潮化作用,而且难以不 间断显示氧流的状况;②其氧流的调节是通过医护人员手动控制供氧容器(如氧气袋等) 氧导管上的轮槽夹式调节器(目前国产、合资企业产氧气袋均采用该种调节器)来完成 的,其结构与国产输液器上的调节器的结构雷同,比国产输液器上的调节器稍大,均为无档 (无标识指引)调节,其操控不够便利。首要的一个问题是若操控不当开启过猛过大,就 会像气球穿孔车胎放炮那样,使极其有限的救命氧瞬间丢失;若开启过小,伴随着氧气袋内 腔压力的衰减及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氧导管的弹力作用会导致氧导管闭塞氧气断流进而导 致患者虚无吸氧延误救治。综其所述,现有技术的调节器为无档调节器,医护人员的操控调 节为无极(无参照)调节,全凭个人感觉;③若瓶腔内预备有湿化液,易被蒸发丢失,这是因 为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及排氧管的排氧口上都没有配置护液的部件;若在使用时临 时灌装湿化液,不仅其麻烦,而且耗时。发明内容本发明的思维方式为逆向思维,本发明的创新方式为添加发明。本发 明的主要目的是①解决现有技术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湿化瓶的柔性氧气引入管容 易绞缠在排氧管上会使柔性氧气引入管的出氧口露出湿化液液面的问题;②解决现有技术 的轮槽夹式调节器易导致氧气袋内极其有限的救生氧瞬间丢失或过快流失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提供一种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 题的,它由透明或半透明的瓶体、柔性氧气引入管、配重体、排氧管及开设在瓶体上的两个 互对的且配有密封盖的瓶口所构成。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位于瓶体外并能与给 氧器的出氧接口相契接;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出氧口自其中一个瓶口进入瓶体内腔最深 处,所谓最深处是相对于柔性氧气引入管的出氧口所通过的那个瓶口而言。所述的配重体 设置在柔性氧气引入管的出氧口上其比重明显大于湿化液的比重。所述排氧管的进氧口位 于瓶体内腔的中心位置上并远离湿化液液面,所述排氧管的排氧口自另一个瓶口穿出瓶体 外。进一步,所述排氧管的进氧口上设置有一个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满布导气微孔的防 溅罩(附注稍大的瓶体可以不设防溅罩)。进一步,所述排氧管的排氧口可以为(包含)一条固定设置或活动配备(指活动连接)的给氧管(由于可将给氧管作为排氧口,故称排氧口而未称排氧接口)。进一步,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或排氧管的排氧口上设置有一个能够 手动调控氧流的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进一步,当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或排氧管的排氧口上设置有调档式氧气流 速调控装置时,则所述的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可以是一种两档阀装置或三档阀装置。进一步,所述的瓶体既可以是一种柱形瓶体、橄榄形瓶体或近球形瓶体,也可以是 一种圆球形瓶体或其它惯用形状的瓶体。进一步,所述那两个互对的瓶口上的密封盖,既可以是一种惯用形状的密封盖,也 可以是一种能够填满瓶口内腔的填充式密封盖。进一步,当所述的瓶体为空瓶时,则它的外壁上标有一行或制有一行纵(竖)向的 用于提示和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刻度,或标有一条横向的用于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液 位限制线,或制有一条横向的用于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液位限制纹。再进一步,当所述的瓶体内腔预备有湿化液时,则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 口上及排氧管的排氧口(涵盖给氧管的鼻吸嘴)上都装配有能封闭它们的并可手动将其脱 掉的活动封口件,从而能够防止湿化液被蒸发丢失。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湿化瓶相比,其优点在于①无论 瓶体怎样的翻滚,都不会使柔性氧气引入管绞缠到排氧管上,都不会使柔性氧气引入管的 出氧口露出湿化液液面,从而能够不间断潮化氧气和不间断提示氧气流动的状况;②由于 在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或在排氧管的排氧口上设置了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 从而可以避免因开启氧气袋的氧导管的动作过猛或开启过大可能导致的极其有限的救生 氧瞬间丢失或过快流失,进而能使极其有限的救生氧得到最及时、最合理和最充分的利用; 与此同时,还能避免开启过小可能导致的患者虚无吸氧而延误救治;③当瓶腔内预备有湿 化液时,由于在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及在排氧管的排氧口上设置了活动封口件, 从而能够防止湿化液被蒸发丢失;④换接中心供氧后,能对中心供氧系统所提供的氧气进 行二次潮化,能进一步缓解患者气道干燥之不适及痰痂的形成。


为便于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六个附图(四个 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构思。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冠状剖面、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冠状剖面、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平视示意图(其中的防溅罩58、瓶口 42、50及 其密封盖43、61为冠状剖面图,其中的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53为简易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平视(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瓶口 68(放大后)及其 密封盖67(填充式密封盖)的剖(冠状剖面)视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瓶口 78(放大后)及其 密封盖92 (填充式密封盖,其环形顶壁93朝上时)的剖(冠状剖面)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其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柱形(含横截面 为方形、圆形、多边形等形状的柱形)瓶体7上(上下两端)开设有两个互对的瓶口 5及15。 瓶口 5及瓶口 15上分别配有密封盖6、16(填充式密封盖,与传统输液瓶的包口型密封塞盖 相似,以防漏液及被拽出;所谓“填充”是指能填满瓶口内腔,以防瓶体翻动时湿化液的深度 发生明显变化)。柔性氧气引入管8的出氧口 14自其中一个瓶口 5进入柱形瓶体7内腔深 处,出氧口 14上设有一个其比重明显大于湿化液13的比重的配重体12(具体形状不限); 柔性氧气引入管8的进氧接口 2位于柱形瓶体7的外面。当现有给氧器(下称给氧器)的 出氧接口(如氧气袋的氧导管的外口及中心供氧终端的出氧接口等)为(或配有)出氧接 头(图中未画出)时,则柔性氧气引入管8的进氧接口 2为一种(包含有一种)固定设置 的能供给氧器的出氧接头活动连接(插接)的进氧管栓3 (犹如注射器针头上的针栓,因其 位于柔性氧气引入“管”上,故称“管栓”,以下存在雷同情况,不再重释);当给氧器的出氧 接口为母式接口时,则柔性氧气引入管8的进氧接口 2为一种(包含有一种)固定设置或 活动配备(指活动插置在进氧管栓3上)的能供给氧器的母式接口活动过盈连接(套接) 的进氧接头1 (附图1为活动配备,由进氧接头1的形状可知进氧管栓3由柔性材料制成)。 排氧管11 (相对于柔性氧气引入管8而言,它是一根硬直管,以下雷同,不再重释)的进氧 口 10上设有一个满布导气微孔的防溅罩9 (单层)并位于柱形瓶体7内腔的中心位置上; 排氧管11的排氧口 18自另一个瓶口 15穿出柱形瓶体7外。当现有给氧管(下称给氧管) 的入氧接口(即进氧接口,为防止混淆,故采用该称谓)为(固定设置有)入氧接头(为现 有技术的专配氧气袋使用的便携式给氧管,以下不再重释)时,则排氧管11的排氧口 18为 一种(包含有一种)固定设置的能供给氧管的入氧接头活动连接(插接)的排氧管栓17; 当给氧管的入氧接口为入氧管栓时,则排氧管U的的排氧口 18包含有固定设置或活动配 备(指活动插置在排氧管栓17腔内)的能供给氧管的入氧管栓活动连接(套接)的排氧 接头19。为能使排氧管11的进氧口 10远离湿化液液面,该柱形瓶体7可以稍大些。启用 时,任择一个瓶口并翻开所述的填充式密封盖的瓶口包膜顺势将其拔出,或可在其瓶口包 膜上增设一个指襻4,使翻转拉开瓶口包膜的操作更为便利,所灌装湿化液13的深度以能 淹没柔性氧气引入管8的出氧口 14为准,也可经进氧管栓3将湿化液注入柱形瓶体7的腔 内。使用时,先行连接氧气袋及给氧管并给患者插好给氧管,然后缓慢开启氧气袋氧导管上 的轮槽夹式调节器至湿化液内冒泡为止,以提高患者吸入大气氧的氧含量,或可在产品包 装上注明“开启轮槽夹式调节器的动作不可过猛”,以防氧气袋内极其有限救生氧瞬间丢 失。本实施方式与背景技术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即使在柱形瓶体7翻动时,也不会导致 柔性氧气引入管8绞缠到排氧管11上使其出氧口 14露出湿化液液面。实施例2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其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橄榄形瓶体29 的上下两极分别开设有瓶口 26及瓶口 36。瓶口 26及瓶口 36上分别配有密封盖27、35(填 充式密封盖);密封盖27与图1中的密封盖6及密封盖16的结构雷同,密封盖35是一种 能够嵌顿在瓶口 36腔内的填充式密封盖以防被拽出。柔性氧气引入管32出氧口 33自其 中一个瓶口 36进入橄榄形瓶体29腔内并能抵达橄榄形瓶体29内腔最深处,出氧口 33上 设有配重体34 ;柔性氧气引入管32的进氧接口 38位于橄榄形瓶体29外。当给氧器的出 氧接口为(或配有)出氧接头(图中未画出)时,则柔性氧气引入管32的进氧接口 38为一种(包含有一种)固定设置的能供给氧器的出氧接头活动过盈连接(插接)的进氧管栓 37,当给氧器的出氧接口为母式接口时,则柔性氧气引入管32的进氧接口 38为一种(包含 有一种)固定设置或活动配备的能供给氧器的母式接口活动过盈连接(套接)的进氧接头 39(本实施方式的附图为活动配备)。排氧管28的进氧口 30上设置有一个满布导气微孔 的防溅罩31 (单层)并位于橄榄形瓶体29内腔的中心位置上;排氧管28的排氧口 24自另 一个瓶口 26穿出橄榄形瓶体29外。当给氧管的入氧接口为(固定设置有)入氧接头时, 则排氧管28的排氧口 24为一种(包含有一种)固定设置的能供给氧管的入氧接头活动过 盈连接(插接)的排氧管栓25 ;当给氧管的入氧接口为入氧管栓时,则排氧管28的排氧口 24包含有固定设置或活动配备(以活动配备为首选)的能供给氧管的入氧管栓活动过盈连 接(套接)的排氧接头23 (由排氧接头23的形状可知排氧管栓25由硬质材料制成)。当 橄榄形瓶体29腔内预备有湿化液时,则柔性氧气引入管32的进氧接口 38及排氧管28的 排氧口 24上各配有一个能够密封它们的以防湿化液被蒸发丢失的活动封口件(本实施方 式为一种能封闭进氧接头39的进口、排氧接头23的出口的一拉套21,所谓的“一拉套”是 指密封套22的套口上设有指襻20,一拉便会像翻猪肠那样将密封套22翻转脱出;当然所 述的活动封口件也可以是一种能够封闭进氧管栓37、排氧管栓25的密封塞)。将瓶体设计 成橄榄形的另一层意思在于与给氧管连接后,仿佛是一个会蠕动的给氧管,看上去没有那 么别扭。其使用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雷同,不再重复描述。实施例3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其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近球形瓶体45 的上下两极分别开设有瓶口 42和瓶口 50。瓶口 42上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密封盖43 (螺 纹帽盖);参与构成密封盖43的密封垫片41位于密封盖43的顶壁与瓶口 42的顶部之间; 密封盖43的下沿连带有紧固圈44(与目前矿泉水瓶的瓶盖的结构雷同),以防运输震动导 致密封盖43松动松脱;密封盖43与紧固圈44分离后示该“瓶”不可再次使用。瓶口 50配 有密封盖61 (螺纹帽盖,该称谓是指将近球形瓶体45倒置时或将近球形瓶体45顺时针转 动180°时所采用的称谓,因为在人们的习惯中,自上而下地去遮蔽方称之为盖)。密封盖 61顶壁的内侧面设有内环形密封纹62 (与目前矿泉水瓶的瓶盖的结构雷同),当密封盖61 盖紧之后,则它的内环形密封纹62与瓶口 50的顶面的内沿之间处于过盈接合状态,以防湿 化液外泄;密封盖61的下沿连带有紧固圈49。柔性氧气引入管56 (螺形管)出氧口 60自 其中一个瓶口 42进入近球形瓶体45内腔深处,出氧口 60上设有配重体48 ;柔性氧气引入 管56的进氧接口 40位于近球形瓶体45外。当给氧器的出氧接口为(或配有)出氧接头 (图中未画出)时,则柔性氧气引入管56的进氧接口 40为一种(包含有一种)固定设置的 能供给氧器的出氧接头活动过盈连接的进氧管栓54。当近球形瓶体45为空瓶时,则近球形 瓶体45的外壁上标有或制有一行用于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纵(竖)向的刻度46。排氧 管59的排氧口 51上或柔性氧气引入管56的进氧接口 40上设有一个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 装置53 (为现有技术的三档阀装置或者说三档旋塞),初始给氧阶段,由于氧气袋内压相对 较高,当采用“小通孔”(小档)给氧,以防开启过猛过大致氧气袋内极其有限救生氧瞬间丢 失,氧气袋由硬变软时或当湿化液47内无气泡浮出时可调至“中通孔”(中档)给氧,氧流 停止后或当氧气袋由软变瘪时(指氧气袋内压力与大气压相等时)调为“大通孔”(大档) 给氧,并对氧气袋施加适度的压力排出残留氧供患者吸用,使极其有限的救生氧得到最合理和最充分的利用。排氧管59的进氧口 57上设有一个满布导气微孔的防溅罩58 (双层) 并位于近球形瓶体45内腔的中心位置上;排氧管59的排氧口 51为一种(包含有一种)活 动配备(活动连接)或固定设置的给氧管(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为固定设置),它由单管 单鼻吸嘴给氧管52及其固定件65(可攀置在患者枕部上的弹性固定带)所构成。所述的给 氧管涵盖单管单鼻吸嘴给氧管、单管双鼻吸嘴给氧管、头环式单鼻吸嘴给氧管、头环式双鼻 吸嘴给氧管、设有一条或两条弹性固定带的单管单鼻吸嘴给氧管、设有一条或两条弹性固 定带的单管双鼻吸嘴给氧管、耳挂式给氧管、便携式给氧管、面罩式给氧管、鼻罩式给氧管、 简易式给氧管等现有结构形式的给氧管(因其为现有技术,图中未一一画出)。当近球形瓶 体45内预备有湿化液47时,则柔性氧气引入管56的进氧接口 40及排氧管59的排氧口 51 上各配有一个活动封口件(具体为一个与进氧管栓54相匹配的密封塞55及一个与单鼻吸 嘴63相匹配的一拉套64,所谓一拉套是指一拉便能脱出的套)。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两个瓶 口都没有设置用于填充瓶口内腔的瓶口塞,因此其瓶体可以稍大些,湿化液可以稍多些。当 患者进入监护室、手术室或病房后,可将进氧管栓54换接(套接)在中心供氧终端的出氧 接头上继续使用,不仅能对中心供氧系统所提供的氧气进行二次潮化,以缓解患者气道干 燥之不适及痰痂的形成,而且不用另配给氧管。此外,可将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53调 至关闭状态以满足护液的要求,进而可以不设密封塞55。实施例4 图4、5及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其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圆球形 瓶体70的上下两极分别开设有瓶口 68和瓶口 78。瓶口 68上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密封盖 67 (填充式密封盖),密封盖67的环形顶壁94的内侧面设有外环形密封纹95 (与目前矿泉 水瓶盖的结构雷同),当密封盖67盖紧之后,则它的外环形密封纹95与瓶口 68的顶面的外 沿之间处于过盈接合状态,以防湿化液泄漏;密封盖67的下沿连带有紧固圈69。瓶口 78配 有密封盖92 (填充式密封盖),参与构成密封盖92的密封垫圈96位于瓶口 78的顶面(该 称谓是指将圆球形瓶体70倒置时所给以的称谓,因为在人们的习惯中,瓶口都是朝上的) 与密封盖92的环形顶壁93之间;密封盖92连带有紧固圈77。柔性氧气引入管71 (本实 施方式为波纹管,亦可为螺纹管,不另作图)的出氧口 90自其中一个瓶口 68进入圆球形瓶 体70内腔深处;出氧口 90上装有配重体76 (橄榄形);柔性氧气引入管71的进氧接口 66 位于圆球形瓶体70外,进氧接口 66为一种(包含有一种)固定设置的进氧管栓84或可包 含一种固定设置或活动配备的进氧接头85。据调查,现有氧气袋的氧导管的外口均为母式 接口,因为往氧气袋内充氧时,都是套接在中心供氧终端或氧气钢瓶的出氧接头上,其氧气 袋与给氧管之间的连接头由医疗机构另备,部分医疗机构为重复使用易引起交叉感染且易 丢失,故本实施方式的进氧接口包含一个进氧接头以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排氧管74的排 氧口 79上或柔性氧气引入管71的进氧接口 66上设有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82(两档 阀装置),它由中通道(指比柔性氧气引入管71、排氧管74的内腔通道细)的软管80、细 通道(指比中通道的软管80的内腔通道细)的软管83及可开闭它们的滑扣、夹头(均为 已有技术,图中未画出)或碟形滑扣81等开关所构成。初始给氧阶段,开放细通道的软管 83 (小档),氧气袋由硬变软时,关闭细通道的软管83,继而开放中通道的软管80 (中档), 氧流停止后(氧气袋由软变瘪时)将两管一并开放(等同于大档,因此也可将其视为三档 阀装置)并对氧气袋施加适度的压力排出残留氧供患者吸用,使极其有限的救生氧得到最及时、最合理和最充分的利用;与此同时,还能防止开启过小可能导致的患者虚无吸氧而延 误救治。排氧管74的进氧口 86上设有一个满布导气微孔的防溅罩72 (双层)并位于圆球 形瓶体70内腔的中心位置上;排氧管74的排氧口 79为(包含有)一种固定设置或活动 配备的给氧管(本实施例为活动配备),它由单管双鼻吸嘴给氧管91及固定件87 (两条弹 性固定带,其中一条弹性固定带可自患者耳廓上方攀至患者枕部,另一条弹性固定带可自 患者耳廓下方攀至患者项部,确保固定可靠)所构成。当圆球形瓶体70为空瓶时,则它的 瓶壁上标有横向的液位限制线(图中未画出)或制有横向的液位限制纹73 ;用于控制灌装 湿化液75的深度。当圆球形瓶体70内腔预备有湿化液时,须在柔性氧气引入管71的进氧 接口 66上配置活动封口件(具体为一拉套21)及在排氧管74的排氧口 79上配置活动封 口件(具体为两个与双鼻吸嘴88相匹配的密封塞89),或可省略液位限制纹73。活动配置 进氧接头85的意义在于①便于与氧气袋的氧导管连接;②将进氧接头85拔出后,其进氧 管栓84又可与中心供氧终端的出氧接头连接,不仅能对中心供氧系统提供的氧气进行二 次潮化,而且无须另换给氧管;此外,所述的进氧接口 66涵盖设置在进氧管栓84 “下方”的 短段波纹管,它是为防止瓶体下坠可能导致的管壁打折闭塞而设,当然它也涵盖短段的圆 直管尤其是短段的较为厚壁的圆直管以防打折致管腔闭塞。活动配置给氧管的积极意义在 于在那霉雨多雾的天气里,当患者进入病房后,可将给氧管分离出来连接在中心供氧终端 的出氧接头上继续使用。 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以上实施方式的附图为示意图,以上实施方式是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构思而实现的例子,并非是对本发明结构形式 及所用材料的限制。很容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的一些技术特征可以互换、省略、分解重组 或可用其它一些功能雷同的部件替换,就像26个英文字母可以组成很多同义词那样完全 可以灵活运用重新配置。例如①如图1、2、3及4所示,既可以将他们的瓶口及其密封盖互 换,也可以将它们的柔性氧气引入管互换,还可将它们的配重体互换;如图3所示的密封盖 61,可将内环形密封纹62改设成外环形密封纹;也可增设一个外环形密封纹,使其密封的 效果更为可靠;仅现有技术的密封盖而言,就有数百种,均可采用,本发明不可能将其全部 列出,只要能够密封瓶口便可以了 ;再就其瓶体而言,事实上任何形状的瓶体都可采用,只 要将瓶体设计的稍大一点儿便可以了 ;而本发明将瓶体设计成圆球形的目的在于能将瓶 体最大程度小型化,再加上那十几毫升的湿化液仍然很轻,无需另行设置固定件或者悬挂 件,使用时将其及氧气袋一起搁置在平架车上的患者两腿之间,不仅能够满足真正意义上 的便携,而且还能降低成本,节约包装及运输资源;②如图1、2、3图4所示,既可将它们各自 的进氧管栓与排氧管栓的结构形式互换,也可将它们的进氧管栓与排氧管栓的结构形式交 叉互换或可采用其它一些功能雷同的管栓进行替换,还可采用现有技术的连接头替换进氧 接头1、23及排氧接头19、39 ;③如图3所示的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53,既可将其省略, 调节时,仍然使用氧气袋氧导管上的轮槽夹式调节器,开启的动作稍慢一点儿便可以了,也 可将其改设成两档或四档;如图4所示的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82,既可将其省略,也可 采用其气路呈“中”字形的三档阀装置进行替换;④如图3及4所示,既可将它们的给氧管及 其设置方式互换,也可将其省略,还可用现有技术的耳挂式给氧管、简易式给氧管、鼻罩式 给氧管、面罩式给氧管、便携式给氧管(其入氧接口为入氧接头的给氧管)、头环式单鼻吸 嘴给氧管、头环式双鼻吸嘴给氧管等进行替换,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的。因此应当指出,即使对于本领域的最普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在接触本发明之后,完全可以举一反三,或 处于产品成本、技术标准、外观艺术、生产设备等方面的考虑进而还可以利用本发明的基本 构思作出若干改进和变通,毋庸置疑,这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它由透明或半透明的瓶体、柔性氧气引入管、配重体、排氧管及开设在瓶体上的两个互对的且配有密封盖的瓶口所构成;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位于瓶体外并能与给氧器的出氧接口相契接,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出氧口自其中一个瓶口进入瓶体内腔最深处,所谓最深处是相对于柔性氧气引入管的出氧口所通过的那个瓶口而言;所述的配重体设置在柔性氧气引入管的出氧口上其比重明显大于湿化液的比重;所述排氧管的进氧口位于瓶体内腔的中心位置上并远离湿化液液面,所述排氧管的排氧口自另一个瓶口穿出瓶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氧 管的进氧口上设置有一个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满布导气微孔的防溅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 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或排氧管的排氧口上设置有一个能供手动调控氧流的调档式氧 气流速调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 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或排氧管的排氧口上设置有一个能供手动调控氧流的调档式氧 气流速调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瓶体内腔预备有湿化液时,则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及排氧管的 排氧口上都装配有能封闭它们的并可手动将其脱掉的活动封口件;当所述的瓶体为空瓶时,则它的外壁上标有一行或制有一行纵向的用于提示和控制灌 装湿化液深度的刻度;或标有横向的用于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液位限制线;或制有横向 的用于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液位限制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瓶体内腔预备有湿化液时,则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及排氧管的 排氧口上都装配有能封闭它们的并可手动将其脱掉的活动封口件;当所述的瓶体为空瓶时,则它的外壁上标有一行或制有一行纵向的用于提示和控制灌 装湿化液深度的刻度;或标有横向的用于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液位限制线;或制有横向 的用于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液位限制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瓶体内腔预备有湿化液时,则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及排氧管的 排氧口上都装配有能封闭它们的并可手动将其脱掉的活动封口件;当所述的瓶体为空瓶时,则它的外壁上标有一行或制有一行纵向的用于提示和控制灌 装湿化液深度的刻度;或标有横向的用于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液位限制线;或制有横向 的用于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液位限制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瓶体内腔预备有湿化液时,则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及排氧管的 排氧口上都装配有能封闭它们的并可手动将其脱掉的活动封口件;当所述的瓶体为空瓶时,则它的外壁上标有一行或制有一行纵向的用于提示和控制灌 装湿化液深度的刻度;或标有横向的用于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液位限制线;或制有横向 的用于控制灌装湿化液深度的液位限制纹。2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 征在于当给氧器的出氧接口为出氧接头时,则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为一种固定设 置的能供给氧器的出氧接头活动连接的进氧管栓;当给氧器的出氧接口为母式接口时,则 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为一种固定设置或活动配备的能供给氧器的母式接口活 动过盈连接的进氧接头;所述排氧管的排氧口为一种固定设置的能供给氧管的入氧接头活动连接的排氧管栓; 或为一种固定设置或活动配备的能供给氧管的入氧管栓活动连接的排氧接头;或为一种固 定设置或活动配备的能供患者鼻孔吸入的给氧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瓶体为圆球形瓶体、近球形瓶体、橄榄形瓶体或柱形瓶体;当所述的瓶体为 圆球形瓶体、近球形瓶体或橄榄形瓶体时,所述开设在瓶体上的那两个互对的且配有密封 盖的瓶口则分别位于它们的上下两极;当所述的瓶体为柱形瓶体时,所述开设在瓶体上的 那两个互对的且配有密封盖的瓶口则分别位于柱形瓶体的上下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 体为圆球形瓶体、近球形瓶体、橄榄形瓶体或柱形瓶体;当所述的瓶体为圆球形瓶体、近球 形瓶体或橄榄形瓶体时,所述开设在瓶体上的那两个互对的且配有密封盖的瓶口则分别位 于它们的上下两极;当所述的瓶体为柱形瓶体时,所述开设在瓶体上的那两个互对的且配 有密封盖的瓶口则分别位于柱形瓶体的上下两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或11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配置在瓶体上的那两个互对的瓶口上的密封盖均为一种能够填满瓶 口内腔的填充式密封盖。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 配置在瓶体上的那两个互对的瓶口上的密封盖均为一种能够填满瓶口内腔的填充式密封至ΓΤΠ ο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 别配置在瓶体上的那两个互对的瓶口上的密封盖均为一种能够填满瓶口内腔的填充式密封盖。
15.根据权利要求3、4、7、8、11、13或14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 特征在于当所述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或排氧管的排氧口上设置有调档式氧气流 速调控装置时,则该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为一种两档阀装置或三档阀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柔 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或排氧管的排氧口上设置有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时,则该 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为一种两档阀装置或三档阀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 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或排氧管的排氧口上设置有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时,则 该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为一种两档阀装置或三档阀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 柔性氧气引入管的进氧接口上或排氧管的排氧口上设置有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时,则该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为一种两档阀装置或三档阀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次性便携式氧气流速提示调控瓶。装有配重体的柔性氧气引入管的出氧口自圆球形瓶体上方的瓶口进入它的内腔深处,进氧接口上设有调档式氧气流速调控装置(82);排氧管的进氧口上装有满布导气微孔的防溅罩(72)并位于瓶体内腔的中心位置上且远离湿化液,排氧管的排氧口自圆球形瓶体下方的瓶口穿出瓶体外。特点是①能避免开启过猛致氧气袋内极其有限救生氧瞬间丢失;②能避免柔性氧气引入管绞缠到排氧管上进而能不间断显示氧流;③即使在瓶体翻动时,也能保证湿化液上方的气腔经排氧管与外界贯通,也能避免湿化液经排氧管流进患者气道里而发生危险;④换接中心给氧后能二次潮化氧气。供出诊救护、辅助检查便携给氧使用。
文档编号G01F23/00GK101879343SQ20101022008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7日
发明者杨桂丽, 陈振业, 陈磊 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